安瑛
一、教材分析
《竹頌》是管樺寫的一篇贊頌勁竹的抒情散文。全文共有五個自然段。第1、2自然段寫得很有層次,用十分抒情的語言表達了自己對勁竹的熱愛;第3自然段采取對比的方法,把桃花、紫羅蘭、牡丹等花和勁竹進行對比,突出了勁竹如同松柏一樣抗擊風雪,并在酷熱的夏天,給人送去綠色和涼意,寫出了勁竹的奉獻精神;第4、5自然段側重寫勁竹給人們帶來的精神慰藉,寫它的情操和美德已經(jīng)成為鼓舞人們向上的精神力量。
二、學情分析
1.本課是一篇散文,讀來朗朗上口,飽含作者對勁竹的情感,內(nèi)容淺顯,學生較易接受此類文章。
2.前面已經(jīng)學過三首古詩,都分別表達了作者對竹、松、梅的贊美與喜愛;學習《竹頌》是另外一種形式的文章,同樣表達了
作者對竹的贊美與喜愛,前三首詩的學習為本課的學習奠定了
基礎。
3.文中多處運用擬人、對比等修辭手法,學習這些修辭手法并嘗試運用是學生學習本課的一大障礙。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分析能力;誦讀能力;表達能力。
(2)積累文中優(yōu)美詞句,并試著仿寫句子。
(3)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物體,抓住特點描摹竹子“形”和“神”的方法;體會作者感情,理解課文主旨;學習擬人手法的運用。
2.過程與方法
以讀為主,自悟自省,合作交流,分享展示。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學習勁竹的情操與美德,體會作者對勁竹的贊美與喜愛之情。
四、教學重難點
體會課文多種表現(xiàn)手法,并嘗試運用。
五、媒體準備
電子白板。
六、教學過程(共預設46分鐘)
1.看竹(3分鐘)
解讀自然生長中的竹子(突出竹子的有節(jié)、虛心、青枝碧葉、郁郁蔥蔥)(用遮屏、屏幕批注等白板手段引導學生仔細觀察)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竹子的外形來感悟神之所在。
2.品竹(23分鐘)
(1)感情范讀全文(配音、視頻),(竹頌.mpg)邊聽邊思考:(4分鐘)
【設計意圖】創(chuàng)設情境,視頻、音樂以及老師生情并茂的朗讀,為學生營造一種入情入境的氛圍,開啟想象、思維的閘門。
抓文眼。全文圍繞哪一個字來寫竹子?文章是從哪幾個方面抓住“勁”來描寫竹子的?(4分鐘)
預設:(圖片6)
形:身材粗壯 青枝碧葉 如不朽的松柏 郁郁蔥蔥 瀟灑挺拔
神:堅毅頑強 虛心有節(jié) 純潔樸素 無私奉獻 凈化靈魂
【設計意圖】培養(yǎng)學生聽讀能力,捕捉關鍵詞,整合內(nèi)容的自學能力。
(2)講讀課文:
解讀自己對“形”“神”的理解學習。(自我學習成果交流)(15分鐘)預設:
①從勁竹的筍、節(jié)、枝葉描寫它的品質(zhì),象征著人類高尚的品格情操——堅毅頑強、虛心、有節(jié)、坦直忠誠和質(zhì)樸。
②體會擬人手法的好處。
③描寫勁竹的性格和精神追求。(圖片2第三段)
“在那春之宮殿,同粉蝶追歡取樂的桃花,自下而上、攀附他物的紫羅蘭,還有那以富貴夸耀人世的牡丹,早已沉沒在塵俗的荒漠里。獨有勁竹,如同不朽的松柏一般,站立在蒼茫的山野間。上有千仞高峰,下臨百丈深淵,經(jīng)歷著風云的變幻?!?/p>
④體會擬人手法的好處。
⑤勁竹對自己的影響。(圖片:第四段)
“每當我踏著野草掩沒的山徑,走進濃蔭蔽日幽深的竹林,你搖曳著碧綠的枝葉,掃掉積習留在我靈魂中的塵埃。清新的晨霧里叮咚的泉水聲,和著那鳥兒悠揚的叫聲,我的心消融在無邊的沉靜中。”
⑥作者愛竹、頌竹。(圖片9:第五段)
“我坐在長滿青苔的巖石上,描畫著瀟灑而又挺拔雄健的勁竹,愿你的情操和美德,潛藏在我生命的深處?!?/p>
圖片10:
(把事物描寫具體的方法之二:抓住事物的特點。)
(3)分析首尾呼應的寫作手法:(用屏幕批注對首尾呼應的詞語進行圈點)
圖片11:
(第一段)“如同詩人從感情和真理深處寫出詩句,我描畫從大地深處生長出來的勁竹。”
圖片12:
(第五段)“我坐在長滿青苔的巖石上,描畫著瀟灑而又挺拔雄健的勁竹,愿你的情操和美德,潛藏在我生命的深處。”
【設計意圖】這是一個自由民主開放的環(huán)節(jié),學生可以暢所欲言,通過自主學習、添加批注、合作學習、交流分享等學習方法的交替使用,讓三維目標有機整合。
3.賞竹(15分鐘)
師述管樺的一生:雖歷經(jīng)坎坷,但具有堅定不移的革命斗志,艱苦奮斗、不屈不撓的英雄氣概。
(1)心靈對話:(5分鐘)
賞讀第四、五段:營造氛圍,體會作者心靈的獨白。試著說
一說。
重放圖片8:
“每當我踏著野草掩沒的山徑,走進濃蔭蔽日幽深的竹林,你搖曳著碧綠的枝葉,掃掉積習留在我靈魂中的塵埃。清新的晨霧里叮咚的泉水聲,和著那鳥兒悠揚的叫聲,我的心消融在無邊的沉靜中。”
圖片9:
“我坐在長滿青苔的巖石上,描畫著瀟灑而又挺拔雄健的勁竹,愿你的情操和美德,潛藏在我生命的深處?!?/p>
(2)心靈對話:你面前就是管樺老爺爺,請將學習完本課后的體會跟老爺爺聊聊。用上圖片13:“管樺爺爺,掩卷沉思,是您讓我們懂得了……”(3分鐘)
【設計意圖】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及時提升,通過師述管樺一生的艱難坎坷,堅忍頑強,讓學生走進作者心靈深處,力求與作者產(chǎn)生情感的共鳴。
(3)賞析管樺的墨竹圖,深化理解,試著用一句話說說你對這
幅畫的評價?!肮軜鍫敔?,在您的墨竹圖前駐足凝神,我思緒萬
千……”(3分鐘)
【設計意圖】仿說環(huán)節(jié)。以艾青對管樺墨竹圖題詩的評價作引領,讓學生站在自己的角度說說自己對管樺墨竹圖的評價,有助于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再次提升。
(4)小結:(4分鐘)
①學生交流自己的小結
②畫竹
③教師小結寫作方法:
形散而神不散:
A.內(nèi)容跳躍性大。
B.結構靈活,描寫和抒情表達方式轉化自如。
C.抒情性強,語言優(yōu)美。
D.有詩的特點。修辭、嘆詞、押韻等寫作方法的巧妙結合。
【設計意圖】考量學生語言文字表達能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本節(jié)課目標落實情況的小結。
4.分享(5分鐘)
把你們小組研討的成果拿出來,把你自己最喜歡的描寫竹子的古詩文,推薦一首給大家,說說喜歡的理由!
教師引領講述圖片14:(竹)
鄭燮(清)
一節(jié)復一節(jié),千枝攢萬葉。
我自不開花,免撩蜂與蝶。
寫竹子氣節(jié)清高,不與白花爭艷爭香,不惹蜂撩蝶,也借喻作者超脫世俗、親近自然的為人處世的方式。
【設計意圖】課內(nèi)拓展環(huán)節(jié),是對文本的再升華,是學生歲寒三友單元學習能力的交流和展示。
(作者單位 陜西省寶雞文理學院附屬小學)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