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是基礎教學階段,而語文作為語言課程,又是基礎學科中的基礎,只有努力提高小學語文的教學質量,才能促進其他各科的更好發(fā)展。語文課作為一門工具性的基礎課,主要是培養(yǎng)小學生識字、看書、閱讀、寫作能力。提高教學質量其實就是提高學生識字、看書、閱讀、寫作等綜合能力的一個過程。那么如何來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提高教學質量呢?
〓〓一、改變教法——以讀代講,點撥引導
〓〓古人所說的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就是告訴我們語文教學要多閱讀、多思考。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摒棄過去滿堂灌的教法,盡量少講,要讓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以讀悟文、以讀悟情。
〓〓第一步:讀通。讀是感知的基礎,是理解的前提。只有讀準了字音,讀熟了課文,才有可能理解課文。小學生不認識的字較多,為防止囫圇吞棗,這一步要求不要太多,主要是借助工具書和生字注音讀準字音,學會生字,在此基礎上讀熟課文。作為高年級的學生,這一步可以安排在課前預習。
〓〓第二步:讀懂。這一步要求學生集中注意力,開動腦筋,邊讀邊想,想不懂的作上記號,進行質疑。如教《小攝影師》一文時,我并不急于對課文進行條分縷析,而是先讓學生認真地讀課文,讀通課文并想想主要講了什么。不一會兒,學生們的小手就三三兩兩地舉了起來,我又讓學生再認真地讀一讀,把不懂的詞語、句子畫出來。學生又讀開了,當學生們的小手再度舉起時,我再一次讓學生認真地讀課文,想一想自己不懂的地方是否可以通過聯(lián)系上下文的辦法把它解決掉。正因為我給了學生自由閱讀的時間,給了他們獨立思考、理解課文的機會,學生在之后的小組討論中非常激烈,氣氛甚是活躍,參與的積極性很高。學生對課文的質疑非常深刻,如“小男孩這么希望拍到照片,后來為什么沒有來呢?”“高爾基為什么不讓雜志社的記者進來,卻囑咐秘書一定要放小男孩進來呢?”等等。正因為給了學生自己讀,自己思考的時間,因此學生對這篇課文的理解是非常深刻的。
〓〓第三步:讀深。這一步不僅要求學生讀懂課文內容,而且要領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具體要求是:在讀中想,想中讀,把想到的有感情地讀出來。檢查時,抽學生展示自己讀得最好的句子,看是否讀出了感情,讀出的感情是否與課文的情感吻合。如《我的戰(zhàn)友邱少云》中有這樣兩句話:“烈火在他身上燒了半個多鐘頭才漸漸熄滅。”“從發(fā)起沖鋒到戰(zhàn)斗結束才20分鐘?!眱删湓捴卸加幸粋€“才”字,這兩個“才”字的意思有什么不一樣呢?第一個“才”是講作者看到邱少云被烈火灼燒時心情的焦慮、痛苦,因而他覺得半個小時的時間過得太漫長了,這個“才”表示時間長;第二個“才”是講戰(zhàn)士們在邱少云精神的鼓舞下,懷著為戰(zhàn)友報仇的滿腔怒火,沖向敵軍陣地,迅速地全殲敵人,表達了結束戰(zhàn)斗時間之短。同一個“才”字,在不同的語言環(huán)境中表示的時間長短不同,這是因為作者的心境不同,感情不同。所以在指導學生朗讀時,不僅要體會作者深厚的文學功底,精準的用詞方法,還要指導學生體會作者當時的復雜心情,把作者當時的痛苦心情讀出來。通過個人讀、小組讀、全班讀等方式反復讀,不僅增強了學生遣詞造句的能力,而且在朗讀中深刻地領悟了作者復雜心情的思想感情。
〓〓二、創(chuàng)新學法——自學自悟,教師引導
〓〓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痹谡Z文教學中,教會學生如何自學自悟,提高自學能力意義非常重大,會讓學生終身受益。為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學會學習”,我是這樣做的:
〓〓1.培養(yǎng)學生自學的興趣,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
〓〓教師應更多地了解學生的特點,從他們“樂嬉戲”中引導,使一般的好奇心發(fā)展為求知欲。只要學生把學習當作一種樂趣,就會產生強大的動力。這就要求教師要充分備好課,提高課堂精彩度。如教學《五彩池》一課時,我首先展示五彩池的有關圖片,學生看得如癡如醉,然后我加以引導,學生就迫不及待地翻書自行去了解了。再如教學《武松打虎》時,我先讓學生講一講《水滸傳》中印象深刻的人物或故事,進而引入課文,最后讓他們表演,等等,同學們的積極性都空前高漲。
〓〓2.教會學生自學的基本技巧。
〓〓在學習中,勤奮固然重要,但方法更重要。教師如何讓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時間里獲得無限的知識,關鍵是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讓學生學會如何獲取知識,并用已知的知識去獲取未知的知識,也就是對學生“學法”指導。如要求學生初讀課文時,用“”畫出生字詞,用“”畫出疑難句子,用小實心點標出重點詞語,用“△”標出動詞,等等??傊珣{個人喜好,各人可用不同方法。再讀課文時依據初讀時做的各種符號復習要點,攻讀難點,思考疑點。
責任編輯〓龍建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