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教學作為高中地理必修一、必修二的教學階段,也是高中地理教學改革的前沿,因此我認為高中地理教學改革應該從高一地理教學做起、做好。
〓〓一、地理新課標、新教材的認識
〓〓高中地理新教材的教學目的,為提高每一位受教育者的地理素養(yǎng)而努力,使學生具有終身教育的基礎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潛能?,F行高一地理課程必修一、必修二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教材中改變了以往文字論述為主、圖表為輔的模式,改以讀圖表思考、活動、閱讀材料、案例等探究的形式為主,要求學生從中接受信息、分析信息、思考并獲取相關知識、規(guī)律。因此為適應新教材的要求,要改變以往重教輕學、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將教師作為學生主動學習的組織者、指導者、幫助者和促進者,讓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積極參加地理教學活動,使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能力,使教師的引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始終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
〓〓二、地理考試大綱的理解
〓〓廣東省2012年高考文科綜合(地理)《考試大綱》提出“考核目標與要求:
〓〓1.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2.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基本技能;3.描述和闡釋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與規(guī)律;4.論證和探討地理問題?!?/p>
〓〓能力立意是廣東高考文綜地理命題的主旨。近兩年的新課標地理試題在考查學生掌握地理基礎知識,重視理解能力考查的同時,強化了對獲取信息能力、讀圖能力、表達能力的考查。多元化考查學生的地理學習能力和地理學科素養(yǎng)是高考地理試題的主旋律。主要考查學生地理學習能力和地理學科素養(yǎng)中的分析能力、比較能力、表達能力和用地理學的視角觀察和分析對生活、社會中存在的環(huán)境問題。而且歷年來的廣東高考都有鮮明的特色:一是圖像新穎豐富;二是重視地理探究;三是關注現實;四是素材來源廣泛。
三、高一學生學習地理的應對策略
〓〓1. 高一地理教學不應過早、過分強調高考。
〓〓在高一地理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大綱要求、教材目標、學生實際水平去設計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有針對性的教學,注重基礎知識的掌握,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而不應該以高考考綱為教學目標,并告訴學生“這些要考,那些不用考”,這樣會不利于學生的知識拓展和學習水平的提高,也容易造成學生功利性的學習心態(tài),不利于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吨袊逃母锖桶l(fā)展綱要》指出:“教師應當把德育貫穿和滲透到教育和教學全過程中,并以自己的楷模作用,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蔽覀兊牡乩斫虒W應有利于學生的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與提高。
〓〓2. 在結合生活實踐的學習中培養(yǎng)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
〓〓地理學習不應脫離生活實際,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生活中發(fā)生的實際事件、現象,甚至是我們的廣東、生活的佛山地區(qū)的自然環(huán)境、經濟發(fā)展狀況、城市發(fā)展等作為知識學習的切入點,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情感投入,帶動學習積極性和對家鄉(xiāng)建設的參與,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知識和掌握知識的效率、能力的培養(yǎng)。
〓〓3. 根據學生實際能力去設計教學與活動,實施引導探究式教學。
〓〓新課程改革基本理念之一是樹立師生交往互動的平等性,注重開放與生成,構建充滿生命活動力的課堂教學運行體系。因此,在高一地理教學中實施引導探究式教學直到很好的教學作用。所謂引導,將教師作為學生主動學習的組織者、指導者、幫助者和促進者。探究就是教會學生探索、推理問題的方法,讓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積極參加地理教學活動,使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能力,使教師的引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始終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在實施引導探究式教學時,應充分利用地理學科的基本特征,把地理現象作為提出問題、探究知識的重要途徑和手段。在地理教學中提倡和鼓勵學生通過再現地理現象進行探究性學習,發(fā)揮地理現象演示在教學中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驗證假設等環(huán)節(jié)的作用,在教師的引導下,一系列根據學生實際能力,精心設計的設問下,讓學生一步一步深入思考,啟發(fā)學生通過地理現象去發(fā)現和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在思考中培養(yǎng)學生對科學的探索精神,實現學習方式向主動探究性學習的根本轉變。
責任編輯〓龍建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