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叔湘曾指出:“成功的教師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把課教‘活’了”。那么在具體的教學中如何把英語課上“活”呢?
〓〓一、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融洽的師生關系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我們教師要設法在師生之間架起一座感情的橋梁以拉近與學生心靈的距離,要與學生在情感上產(chǎn)生共鳴。這樣可以使學生由“親其師”而“信其道”再“樂學之”。有鑒于此,我們教師應做到。一是不斷探索,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從而深深吸引學生,贏得學生的喜愛,尊重,敬佩與信賴。二是課堂上保持飽滿的熱情,以情感染學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加速雙邊活動的進程,活躍師生之間的互動。三是我們教師要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待進生,努力去挖掘他們的“閃光點”,保持他們學習的興趣。這樣會使得英語課堂更有活力。
〓〓二、想方設法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讓學生“動”起來
〓〓讓學生在課堂上“動”起來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所謂“動”就是讓學生動眼、動口、動手和動腦。通過“動”,使學生在精神、心理、思維和身體活動諸方面積極參與到學習中去,從而激發(fā)學習興趣,提高創(chuàng)新能力。那么怎樣才可以讓他們“動”起來呢?一要提供體驗成功的機會以樹立學生學習的自信心,激起學生學習興趣。二要創(chuàng)設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喚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求知欲。三要運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多彩的教學情境,增大課堂信息容量,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語言實踐機會。通過這樣,學生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了,課堂也會活起來。
〓〓三、多措并舉,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打造高效的課堂教學模式
1. 改變課堂教學模式,化靜為動
〓〓在教學中創(chuàng)設接近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進行教學,不僅能夠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幫助學生加深對語言知識的理解感悟,還能夠讓學生在學習體驗的過程中更為主動積極地參與表達,提高他們的綜合語言表達運用能力。也只有讓學生“動”,起來了,英語課堂才會充滿活力和生機。例如,在現(xiàn)在進行時態(tài)教學中,我預先找出一個要表演的學生,當我描述一樣事物如“A cat is running.”,那個學生就得”喵喵“叫和擺出奔跑的動作。接著我邊做游泳狀動作邊提問“What am I doing? ”那個學生就回答“You are swimming.”這樣剛上課的幾分鐘就燃起他們“玩”的興趣了。再讓學生跟讀一遍“a cat is running”然后接著“喵喵”叫和擺出奔跑的動作,學生們在嬉笑中學會了現(xiàn)在進行時態(tài),也輕松地背下了這個句子。備課不但要有具體合理的教學計劃,趕上進度,完成課題教學任務,也要盡可能設計生動的小游戲來調動課堂氣氛。
〓〓2. 采用靈活多樣、生動活潑的教學方法,激活課堂
〓〓教學方法是完成課堂教學的重要保證。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巧選教學手段,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多樣化,教學方法的恰當選擇,教學效果越顯著。也就是說要想方設法把課上活,才能讓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學得更快、更輕松。例如課堂上我們可以采用角色扮演、做游戲等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教學對話時可以讓學生分角色扮演,熟練后還可以創(chuàng)作類似的對話,還可以把枯燥的單詞句型教學轉化為游戲,例如我在教學dance sing play perform 等動詞和一般過去時態(tài)時,我預先準備一些跟這些動作有關的卡片,然后讓學生模仿卡片做動作,其他學生提問“What are you doing ?”做動作的學生一邊做動作一邊回答“I am dancing.”,動作做完后,其他學生又提問“What did you do just now ?”,該學生又回答“I danced just now .”游戲繼續(xù),學生輪流做動作提問,在游戲中學會要掌握的內容。
〓〓3. 讓音樂走進課堂,活躍課堂氣氛
〓〓音樂,不僅能舒緩疲勞,而且還可以開發(fā)大腦的潛力,啟發(fā)創(chuàng)作性思維、促進人們智力發(fā)展的特殊功能。如“字母歌”、“Happy Birthday”等,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可以播放一些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歌曲,如在教學數(shù)詞的內容時,我就播放了“Ten little Indian boys”并教學生學會了這首歌,在學唱歌的同時也在鞏固所學的數(shù)詞,一舉兩得,學生學得開心,學得輕松。唱英語歌曲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增強學習情緒,而且節(jié)奏能使思維與語言結合在一起,歌曲能加深記憶,此時優(yōu)美的旋律已經(jīng)和教學內容融為一體。
責任編輯〓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