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很多課堂教學活動表面上氣氛熱烈,形式花哨,但缺乏有效性。因此提高中學英語課堂活動的有效性顯得尤為重要而迫切。
〓〓一、課堂活動設計應有明確的語言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的出發(fā)點和歸宿,它支配、控制和調節(jié)著整個教學過程。任何教學活動都要圍繞某個教學目標展開。教師在設計課堂活動時要圍繞著某個教學目標,并考慮所設計的課堂活動是否生動、富有情趣和吸引力。另外,還要避免重形式、輕內容的傾向,在突出教學目標的前提下將趣味活動和有效的語言時間有機結合起來,使教學效果在有限的時間內達到最優(yōu)化。英語課程的總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而語言技能和語言知識是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基礎。英語課堂教學的主要目標之一就是通過讓學生參與教學活動,學習和掌握基本的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設計活動課堂時必須讓學生明確要學習和掌握的詞匯、句型以及要培養(yǎng)學生哪方面的語言技能(比如聽的或說的能力)。例如:在引導同學們學習What can you do? 之后,我首先給學生們展示了一些圖片,讓學生圍繞所學的語言結構進行操練,在同學們對這個句型掌握的比較熟練的情況下,我把班里的同學分成六人小組,同學們運用所學的句型What can you do? 做了一個Survey。這樣既提高了同學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又培養(yǎng)了同學們在現(xiàn)實生活中運用語言的意識。這種適度的擴充和延伸,恰到好處地傳授了語言知識。
〓〓二、課堂活動設計應遵循可行性的原則
〓〓教學的可行性是教學能否順利進行的保證。教師在設計活動時應充分考慮學生的知識水平及生活經驗,設計難度適中的活動;課堂活動不能為少數(shù)的上層生而設計。但很多一線教師設計的課堂活動沒有考慮到中下層學生語言基礎較差的情況。例如,學完一篇小故事之后,讓同學們對故事的內容進行復述。這一課堂活動只有少數(shù)基礎較好,語言表達和語言組織能力較強的同學能完成。班里大部分中下層生是無法完整復述故事的。這樣導致這一部分學生無法參與到老師所設計的課堂活動中來,他們會覺得學習英語很難,慢慢對學習英語也失去了信心和興趣。這就導致我們教師最頭疼的兩極分化問題。我們在設計課堂活動的時候,可以設計一些小組活動,小組成員的分配按照同組異質,異組同質的原則。實行兵教兵的方法,讓少數(shù)的上層生帶動多數(shù)的中下層生,讓他們積極的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讓他們體會到學習英語的樂趣。
〓〓三、課堂活動的設計要有利于激發(fā)學生興趣
〓〓中學生的抽象思維還不發(fā)達,他們對于熟悉的事物,感覺親切,容易產生共鳴。在處理教學內容時,可以把課本知識和生活中的真實事物相聯(lián)系。在學習In the kitchen 這一課時,我在預習環(huán)節(jié)布置了學生回家認真觀察自己的廚房,條件允許的學生把自己家的廚房拍下來帶到課堂上,老師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們發(fā)散思維,描述自己家的廚房。這樣的設計充分調動了學生表達的積極性,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設計的活動應有梯度,應貼近學生生活。同樣還是這一單元In the kitchen ,本單元的目標是通過學習有關的詞匯和句型,學生能夠描繪自己的廚房。為了達到這一目標,我設計了有梯度的活動。先是讓同學們熟讀單元里重點詞匯和句型。然后給出關鍵詞提示,讓同學們自主描述自己家的廚房,最后在沒有任何提示的情況下,讓學生描述自己家的廚房。這樣設計有梯度的活動,每一個活動都是為下一個活動做鋪墊。學生循序漸進的學習,掌握,運用所學的知識。這樣的設計又是一個很好的學習過程,在很大程度上照顧到了各個層次的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能積極的參與到課堂的活動中來。〓〓
〓〓四、課堂活動要給予學生足夠的思考空間
〓〓教師為了節(jié)約時間,在給出學生學習任務之后沒等大部分學生思考完畢,便采取各種方法急于解決問題。久而久之,學生逐漸形成了一種學習的依賴性,不能積極地進行思維活動,獨立思考問題能力也得不到提高。課堂活動的活躍只停留在了表面,學生的思維卻沒有得到有效的活躍。在精心設計的課堂活動中,換來的卻是“落花有意,流水無情”的冷淡局面。學生的學習激情逐漸消退,養(yǎng)成了坐在座位上等答案的習慣,使得學習興趣一落千丈;教師也會有力不從心的苦惱。“思考是一種活動,這個活動依循個人的內在語言來進行,并通過學生的經驗活動而發(fā)展。”如能從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出發(fā),設計動腦的活動,讓學生帶著問題去思考;把時間多讓給學生,在活動中思考怎樣去解決問題。那么,學生的語言思維能力就可以得到有利的發(fā)展,同時能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
責任編輯〓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