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被動學習相比,自主學習能力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當中,對提高初中英語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有重要的意義。那么,如何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英語自學能力呢?
〓〓一、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引導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意識
〓〓在過去初中英語教學中,很多英語教師往往只重視如何教學生,卻忽略了如何培養(yǎng)學生去學,由此導致學生自學能力較差,不能獨立思考和學習,教學效率較差。隨著新課改的貫徹和實施,要求初中英語教學要改變教學方法,不僅要讓學生學會英語和使用英語,還要求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把重心從“教”轉變?yōu)椤皩W”。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先生的責任不在于教,而在叫學生學。”因此,教師必須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將教與學良好的結合在一起,在此過程中,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學習水平來制定出相應的教學方法,同時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使他們發(fā)展成為具有獨立個性的主體。例如在學習單詞pianist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試著從單詞的構造來猜測單詞的意思,根據(jù)后綴ist的主要是指...人來判斷pianist的意思,由此看出,教師只有正確引導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幫助學生形成記單詞的規(guī)律,就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從而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率。教師可以為學生安排一場英語電影或英語小品進行觀看,在觀看完畢后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這種方式不僅能夠吸引學生的積極參與,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
〓〓二、調整師生關系,鼓勵學生勇于創(chuàng)新,讓學生成為教學的主體
〓〓在日常英語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要認清自身的角色,要將自己當做是課堂中的引導者和參與者,而不是課堂的統(tǒng)治者和權威者,要做學生的良師益友,改變以往那種讓學生跟在自己后面亦步亦趨的習慣,用引導的方法指導學生自主學習英語,而不是壓迫學生進行學習。只有教師認清自己的角色,轉變教學觀念,才能創(chuàng)造出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并營造出輕松、愉悅的課堂氣氛,這樣才能吸引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讓學生成為教學的主體。“自主”就是讓學生真正成為教學的主體,也就是讓學生積極能動地參與教學活動,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認識和學習實踐活動。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給學生留出自主學習的時間,并且鼓勵學生積極思考,避免將整節(jié)課的時間都用來講解理論知識。在學習七年級上冊Unit 2 Different Looks時,這一單元主要是教會學生用英語來敘述自己的體貌特征,如第一課He has a big head,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先進行預習,并進行小組合作討論,標出重點和難點,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聽單詞以及句型的錄音,使學生感受到英文純正的發(fā)音與自己之前理解的地方有何不同,之后再通過對課本中的知識進行深入了解,同時糾錯,這樣不僅提高了教學效率,同樣也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印象。除此之外,教師還應當給學生留出充足的時間進行口語訓練,若是僅靠課下的練習時間是遠遠不夠的。因此,在英語課堂中,教師可以利用小組合作的方式,將學生分為四人一小組進行口語訓練活動。教師可以讓每個小組編寫一組英語對話,并且四人進行對話表演,看哪個小組表演得最精彩。這樣不僅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同時也有助于學生提升自身的創(chuàng)新能力。
〓〓三、努力創(chuàng)造成功機會,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信心
〓〓若想要有效提升初中英語教學的質量和效率,重點并不在于教師如何去“教”,而是在于教師如何去鼓勵學生,幫助學生樹立學習英語的自信。凡是學生自己能做的,教師決不插手;凡是學生能通過自身努力達到的,教師就積極鼓勵其獨自完成。開始實施階段,學生尤其是初一學生可能不習慣,甚至會不知所措。教師除適當給予指導外,還要及時鼓勵肯定學生。一句表揚的話、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個獎勵的小禮物,都有可能改變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和情緒,從而樹立起學習的自信。對于表現(xiàn)良好的學生,教師要及時給予表揚,加強學生進步的動力;對于表現(xiàn)退步的學生,教師不要立即給予批評,而是要通過和學生談話,幫助學生找出退步的原因,并給予鼓勵和肯定,這樣才能幫助學生建立學習的自信心。
責任編輯〓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