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是一個文化場所,本身就是讀書學習的地方,辦學應當從讀書開始。教師自己首先應該是愛讀書、會讀書的人,是真正的讀書人,這樣才能在學校里形成一種風氣,把學生也熏陶成愛讀書、會讀書的“讀書人”。讀書應該是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一種自然的生命狀態(tài),是一種幸福的精神之旅。因此,學校要大力倡導終身學習的理念,讓教師把讀書融合在工作和生活中,通過讀書來豐富教師的文化底蘊,提高教師的專業(yè)化水平。
〓〓一、創(chuàng)造良好的讀書環(huán)境,引領教師自覺讀書
〓〓1. 倡導讀書理念,營造讀書氛圍
〓〓近幾年,越來越多的學校認識到讀書的重要性,以營造“書香校園”為目標,鼓勵教師多讀書,讀好書。作為教師,應把讀書作為一種職業(yè)習慣和生活方式,滲透于日常工作、學習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伴隨著職業(yè)生涯不斷走向豐富和深入。學校可以通過教師會議、國旗下講話、校園網(wǎng)、廣播站等途徑,進行讀書輿論宣傳,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積極倡導“與書為伴”的思想,引導教師樹立正確的讀書學習觀念,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拓寬教師的文化素養(yǎng),樹立高尚師德,提高教學水平,豐富教育生活,讓教師在讀書中享受學習與生活的快樂。
〓〓2. 提供讀書條件,構建讀書平臺
〓〓給予教師充足的書籍。譬如教師需要了解本學科的最新發(fā)展動態(tài),自己的同行在想什么,干什么,當下教育研究關注的是什么等等。這就需要廣泛閱讀教育報刊。學校及時購買、征訂適合教師閱讀的書報雜志,保證書籍數(shù)量,為教師的學習提供必需的物質保障。購買、征訂圖書、雜志時,充分尊重教師的閱讀意愿,讓教師選擇自己想讀的書,學校采購圖書時候可優(yōu)先考慮。此外改進學校圖書館、開放式書架的管理方式,做到校園處處有書看,方便教師隨時取到圖書。
〓〓給予教師集體讀書的空間和時間。讀書應該是一種生活方式,然而繁重的工作量往往使教師把讀書作為工作之余的奢侈品。因此,除了讓教師主動尋求讀書的時間和空間之外,學??梢越o予教師集體讀書的時間。這樣能夠保證教師持續(xù)性的讀書行為,逐漸養(yǎng)成讀書的習慣。比如利用周一下午業(yè)務學習時間,開展“師生閱讀一小時”活動。還可以利用科組活動時間,開展“共讀一篇好文章”活動。
〓〓二、組建讀書團隊,引領教師把讀書融合在工作、學習中
〓〓1. 成立讀書組織
〓〓學習型組織是指通過培養(yǎng)整個組織的學習氣氛,建立起來的一種能持續(xù)發(fā)展的組織。它把學習與工作持續(xù)地結合起來,使人實現(xiàn)自我超越,以支持個人以及團隊共同發(fā)展。學校可以通過讀書團隊的組建,把學校建設成為學習型組織,形成教師終身學習的校園文化氛圍。要把學校建設成學習型組織,必須通過讀書學習,積極營造一個催人奮進的、具有濃郁人文氣息的校園文化環(huán)境,實現(xiàn)全體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因此應建立長效的管理機制,將教師讀書活動納入校本教研、校本培訓計劃,建立以校長為組長,行政及科組長為組員的讀書活動領導小組,成立以學科組為單位的讀書小組,進行定時、定點、定量的學習。
〓〓2. 舉行讀書交流會
〓〓教師讀書需要以活動為載體。通過“讀書演講”、“讀書沙龍” 等多種方式相互切磋,彼此交流讀書的感悟,分享閱讀的成果,使閱讀與教學實踐相結合,這是校本培訓的重要形式之一,大家相互學習、相互促進,取長補短,共同提高。學校應開展讀書交流活動,讓教師全員參與,給教師提供互動、展示才能的機會。每周一次的學科組內交流,每學期每人一次的全校性交流,讓讀書交流高頻率地貫穿整個學期,讓專業(yè)閱讀無處不在,經(jīng)驗交流隨處可見。教師暢談讀書的心得、頓悟、感受,對社會、對生活、對教育等一系列問題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和見解。
〓〓學校鼓勵教師在寒暑假自主選擇最感興趣的書來閱讀,開學回來,每個人都輪流上臺分享自己的讀書心得體會。也可以推薦《給教師的建議》、《第56號教室的奇跡》等書籍給大家,然后開展“共讀一本書”讀書交流活動。還可以進行主題閱讀,開展“我的中國夢”、“親子教育”等讀書沙龍活動。例如有位教師以“點亮心中的那盞燈”為題,用質樸的語言、真摯的情感,回顧了自己教育人生的心路歷程。在工作中她不滿足于現(xiàn)狀,不放棄追求,注重新的教育動態(tài),吸收新的教研成果。在幫助學生實現(xiàn)他們的夢想的同時,也使自己的教育夢想更加完美。她把讀書與工作、學習和生活有機結合,一些獨到的見解讓人耳目一新、受益匪淺。教師們也暢所欲言,或者引經(jīng)據(jù)典,或者結合現(xiàn)實生活,從歷史、文化等角度暢談自己的感悟。大家用熱情和智慧,共同把學校營造成為學習和成長的精神家園。
責任編輯〓黃日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