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現在的不少物理課堂,教師教得“千辛萬苦”,學生學得“苦不堪言”。學生在學習中失去活力,就談不上學生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揮。我認為只有我們的物理課堂更“給力”,才能使學生更想學,更樂學,更會學,物理的課堂才會富有生機活力,且教學有效性才能大幅提升。
〓〓一、善于創(chuàng)設各種合理有效的教學情景
〓〓在課堂教學中,合理創(chuàng)設各種情景,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調節(jié)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內容,加深印象,提高教學效率,而且能喚醒全體學生的認知系統,拓展學生的思維。
〓〓1. 利用多媒體平臺,創(chuàng)設生動情景
〓〓隨著社會信息量日益增大,教學手段日趨現代化,陳舊的教學觀念和教學形式已不能適應現代化教育的要求,多媒體技術的發(fā)展和運用推廣,為中學物理學科教學手段的現代化和變革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多媒體教學技術集圖、文、聲、像于一體,使教學內容形象生動,富有感染力,充分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教育必修2《宇宙航行》的第二課時,我利用多媒體平臺播放“嫦蛾三號”升空與變軌的系列模擬動畫及視頻錄像,學生們看得聚精會神,充分激起了濃厚的學習興趣。同時,我有機滲透相關的習題,為學生構筑習題情境,不但使習題變得形象化,降低了難度,而且讓學生知道“嫦蛾三號”的成功升空與變軌正是基于剛學的理論知識,讓學生感受到知識的價值及與社會生活、技術的聯系。伴隨著一個又一個有趣的物理情景,學生在整堂課都懷著極大的興趣投入學習,并感受到學習也可以是富有生機活力的。
〓〓2. 創(chuàng)設實驗場景,使課堂教學富有趣味性和啟發(fā)性
〓〓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創(chuàng)設實驗場景,可以使教學內容直觀形象,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理,從而激發(fā)他們思索的欲望,使課堂教學富有啟發(fā)性和趣味性。
〓〓例如,在講授“機械能守恒定律”時,可用一個單擺來做實驗。先將擺球拉個較大的角度使之貼近眼睛,人站著不動,教師提問:“小球會撞到我的眼睛嗎?”然后讓小球無初速度釋放。眼睛是很脆弱的身體器官,很多學生都替老師擔心,生怕擺球會碰到老師的眼睛。實驗結果卻出乎學生的意料之外。通過實驗,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理,學生會自發(fā)地去思索“為什么”,從而水到渠成地化解教學難點。
〓〓二、注重物理知識與社會、生活、技術(STS)的聯系
〓〓在物理課堂中,教師必須精心設計好物理知識與社會、生活的結合點,引導學生發(fā)現自己身邊的物理現象和規(guī)律,并讓學生學會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相關問題,從而讓學生體驗到知識的實際價值。
〓〓如在學習了電能的產生和電力的輸送以后,讓學生結合本地的生產和各家庭的實際用電的情況,討論電能對現代生產、生活帶來的作用以及現在電力供應上產生的矛盾,如何解決這個矛盾?當遇到突發(fā)停電的時候,你應該如何應對?再舉出這樣的一個事例讓學生討論:某學校在夜自修時間突然停電,學生亂成一團,導致學生互相踩踏,造成學生傷亡的悲劇。接著再列舉美、加、英發(fā)生大面積停電所引發(fā)的社會的混亂以及美、加、英三國政府所采取的應急措施來化解這些突發(fā)事故。通過以上的學習討論,使學生對技術與社會的關系有深刻的體會——完全依賴于電力的現代文明的脆弱一面,我們必須要有相應的應急措施來化解這些突發(fā)事故。要學生了解社會問題,當突發(fā)事故發(fā)生在他們自己身邊時能果斷從容應對。
〓〓在日常生活中,有時需要反應靈敏,對戰(zhàn)士、運動員、飛行員、司機等尤其如此,從發(fā)現情況到采取相應行動的時間叫反應時間。在學習自由落體運動時,設計一個小實驗,讓學生測試自己的反應時間,從而判斷自己反應是屬于很靈敏、正常、還是反應較慢。這種課的課堂氣氛輕松、活躍,在這種情況下,讓學生解釋為什么測出直尺降落的高度,就能算出自己的反應時間,既調節(jié)了課堂氣氛,又鞏固所學物理知識,培養(yǎng)了動手能力和思維能力。
〓〓在學習“超重和失重”時,先讓學生觀看“神舟”十號升空以及太空授課的部分視頻,然后聯系日常生活中學生坐電梯、坐過山車等的感受來引入新課,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比較好的學習情景,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若能注重聯系學生的身邊生活實際,有機滲透STS教育,必能充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充分體現“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教育理念。
〓〓責任編輯〓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