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許多高三語文教師仍然走不出應試教育這個怪圈,他們片面地追求升學率,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在課堂上大搞“灌輸戰(zhàn)術”或“題海戰(zhàn)術”,使得整個課堂氣氛沉悶,毫無活力。面對沉悶的語文課堂,學生提不起學習興趣,因而課堂教學效率低下。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人,只有改變這種“主體無主,主動不動”的態(tài)勢,激活課堂氣氛,才能提高課堂實效。因此,激發(fā)學習動力,增強課堂活力是提高高三語文課堂實效的重要途徑。
〓〓一、運用幽默故事,激發(fā)學生興趣
〓〓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迸d趣是最好的老師,它是人類主動探求新知的思想傾向和內(nèi)在動力,也往往是學習的先導。 高三語文復習課多以知識講解和訓練為主,內(nèi)容枯燥,形式單調(diào),難以喚起學生的熱情。而幽默猶如添加劑,它能為課堂增添活力,驅除枯燥;幽默更如催化劑,它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對學習興趣盎然,欲罷不能。富含知識和情趣的幽默,還能使學生大腦兩半球協(xié)同活動,促進學生智慧及潛能的充分發(fā)揮,活躍學生的思維。當學生在學習中出現(xiàn)厭倦情緒時,穿插一些與課堂內(nèi)容相關的幽默,不無裨益。如在梳理成語誤用類型時,為了避免內(nèi)容枯燥,我用了一個小幽默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我先說:“同學們,我們不能濫用成語,不然就會鬧出笑話?!苯又?,我說:“有一個小學生給爸爸寫信說:‘我最親密無間的爸爸:您好!最近身體是否健壯如牛?工作是否蒸蒸日上?我現(xiàn)在正奮不顧身地學習。前天,老師表揚了我的豐功偉績……’”學生聽后不禁捧腹大笑,絲毫沒有枯燥之感,并且整節(jié)課都表現(xiàn)出興致勃勃,精力充沛,思維活躍的樣子,效果很好。
〓〓二、創(chuàng)設成功機會,樹立學生信心
〓〓成功不僅會給學生帶來一種滿足愉悅的感覺,還會給學生帶來一股前進的動力。只要讓學生在學習中嘗到成功的甜頭,他們的學習熱情就會被喚起,學習動力就會被激發(fā),自信心就會得到增強。而信心是學生前進的動力,是學生學習取得成功的最為重要的主觀因素。學生只有對學習充滿了信心,才能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有關知識的學習。高三學生要面對較多的考試,面臨較重要的高考,他們更需要應對各種困難的勇氣和信心。因而,適當為學生創(chuàng)設成功的機會,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樹立學生的信心是激發(fā)學生學習動力的有效途徑。在課堂中,當學生遇到不能解決的問題時,我們不妨給學生作適當?shù)奶崾荆龑麄兊竭_成功的彼岸。如在復習文言文詞類活用時,有學生答不出“單于愈益欲降之”(《蘇武傳》)中“降”的用法,我便一步一步誘導他:“‘降’一般解作什么意思?”“誰投降?”“誰使誰投降?”“主語使賓語做某事,這是什么用法?”在我耐心的誘導下,他最后明白“降”是動詞的使動用法。因為這一機會的創(chuàng)設,讓他體驗了成功的喜悅,看到了成功的希望,為他樹立了學習的信心,所以他在此后的課堂學習中也表現(xiàn)得異常的積極。
〓〓三、設置感人情境,撥動學生心弦
〓〓情境能喚起學生相應的情感,它能把學生引入學習的最佳狀態(tài),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高三學生要面對繁重的學習任務和巨大的高考壓力,在學習中難免會產(chǎn)生疲倦的感覺。而一個動人的富有情趣的教學情境,往往能降低他們學習的疲勞程度,使他們在繁重的學習中保持充沛的精力。我們可以運用播放音樂、扮演角色、展現(xiàn)實物、再現(xiàn)圖畫、聯(lián)系生活等手段去創(chuàng)設扣人心弦的情境,調(diào)動學生的各種感官,讓學生產(chǎn)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和積極的情感體驗,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增強課堂活力。如在復習語言表達得體時,我要求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所見所聞,列舉日常生活中語言表達不得體的現(xiàn)象并作簡要分析。一位學生說:“有個同學祝一位九十多歲的女老師青春靚麗!這位同學說話不注意對象,應將‘青春靚麗’改成‘壽比南山’。”另一位學生說:“某人與朋友約定時說:‘我明天去你家探望你,希望你在家恭候我?!巳苏f話不注意謙敬,應該將‘恭候’改成‘等候’?!薄捎趧?chuàng)設的情境能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較易調(diào)動學生的情感體驗,他們都踴躍發(fā)言,并帶著積極的情感去學習相關知識,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四、開展競爭大賽,滿足學生需要
〓〓布魯納在他的發(fā)現(xiàn)學習理論中強調(diào),學習的最好動機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是獎勵、競爭之類的外在刺激。有競爭,才讓學生感到刺激;有競爭,才有進步。美國學者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論”也指出競爭能滿足學生的“自我實現(xiàn)”需要。并且,從學生的心理特點來看,眾多學生都有較強的競爭意識及較明顯的好勝心理。高三學生面臨著競爭激烈的高考,他們的競爭意識和好勝心理就更為突出。因此,我們在教學中要順應學生心理,豐富語文課堂,開展各種各樣的競爭大賽,為學生創(chuàng)造表現(xiàn)自我的機會,滿足學生的“自我實現(xiàn)”需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我們可結合教學內(nèi)容和學生特點,開展個人間或小組間的比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例如:很多學生都覺得名句名篇的背誦容易默寫難,他們能把名篇名句背得滾瓜爛熟,但默寫時卻錯字百出,因而他們對名篇名句默寫已失去了興趣。于是,我便模仿漢字聽寫大賽。針對錯字,我在課堂上組織學生開展聽寫比賽,要求他們以小組為單位,各小組選一名代表在黑板上進行聽寫。聽寫完畢后,我首先引導學生改正各選手所寫的字,然后讓學生評出錯字最少(或全對)的小組為“最強組”,并對其作一定的獎勵。由于學生感到刺激,他們都非常投入,課堂氣氛活躍,教學效果顯著。
〓〓五、組織課堂討論,發(fā)掘學生潛能
〓〓課堂討論是語文教學中較具活力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實踐證明,合理有效的課堂討論不僅可以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活課堂氣氛,還可以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發(fā)掘學生的潛能。在高三語文復習中,許多專題知識的復習,如詞語運用、語病辨析、古詩文閱讀、文學作品賞析、作文指導等都可以采用課堂討論的方式。在上課前,我們可以圍繞教學重點,設計一些能激活學生思維的問題,讓學生在課堂上展開討論。如進行作文擬題訓練時,我要求學生群策群力,運用所學的擬題技巧,以“互聯(lián)網(wǎng)”為話題去擬出一些新穎的作文題目。學生們都非常配合,他們展開了一番熱烈的討論,甚至展開了一番激烈的爭論,最后擬出了《網(wǎng)絡是一把雙刃劍》《網(wǎng)羅萬象》《互聯(lián)網(wǎng)≠胡亂網(wǎng)》等一系列新穎的作文題目。通過開展課堂討論,我在這節(jié)課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總之,教師教學最大的誤區(qū)是包辦,學生學習最大的天敵是依賴。在課堂教學中,我們要轉變教學觀念,走出應試教育的誤區(qū),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增強課堂教學的活力,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
〓〓責任編輯〓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