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圣陶先生曾說過:“教,都是為了最終達到不教?!币箶?shù)學課也達到這一目標,就必須注重培養(yǎng)學生對數(shù)學課本閱讀的能力。但是在大多數(shù)學生的眼中,閱讀是語文、英語才有的,數(shù)學課本也只是做作業(yè)時才會用到。其實不然,閱讀對于數(shù)學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數(shù)學課本中的閱讀材料也是豐富多彩的,其中包含了“閱讀與思考”、“信息技術應用”、“實驗與探究”、“觀察與猜想”等內容。本文對數(shù)學課本閱讀作幾點探討。
〓〓1. 概念、性質與定理的閱讀
〓〓對于數(shù)學課本中出現(xiàn)的概念、性質、定理、法則等知識點,由于其本身具有較高的嚴密性、邏輯性和推理性,因此對這一類知識的閱讀就需要咬文嚼字了,宜對它們的表達方式反復推敲,逐步弄清楚結論成立的條件,準確把握結論的內涵。例如,對于七年級上冊《一元一次方程》中課本提到的“含有未知數(shù)的等式叫做方程”,需抓住方程是“等式”且“含有未知數(shù)”這兩個特點來理解這個概念。再如對于七年級下冊《垂線》中的“在同一平面內,過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已知直線垂直”這一性質時,要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要規(guī)定“有且只有”呢?是什么意思?而“過一點”中的這一個點與“已知直線”有怎樣的位置關系呢?這個位置關系會不會影響這一性質呢?接下來,在閱讀理解的基礎上進行推理認證,要讓學生明白:“有且只有”是有的意思而且是具有唯一性的,“點”與“已知直線”的位置關系并不會影響這個性質,即不管這個點是在已知直線上還是在直線外,過這個點都有而且只有唯一的一條直線與已知直線互相垂直。此外還應提示學生對于課本中加框或者加彩字的內容,也應該細細推敲,因為這些內容也是重點,具有幫助理解、擴展知識等作用。
〓〓2. 數(shù)學課本的閱讀材料的閱讀
〓〓數(shù)學課本中出現(xiàn)的閱讀材料的學習內容,它既富有挑戰(zhàn)性又蘊含著豐富的哲理,能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而且非常接近學生認識的發(fā)展區(qū),有利于學生主動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shù)學活動。根據(jù)這些特點,我們應當深入挖掘其內涵,引導學生開展這些學習內容的探究。
〓〓案例分析:新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十五章出現(xiàn)的觀察與猜想“x2■+p+qx+pq”,它可以作為學生開展數(shù)學活動的素材。
〓〓教師:(引言)我們知道,在學習多項式與多項式相乘中,從課本第148頁的練習題2這里,可以知道x+px+p=x2■+p+qx+pq,而整式乘法相反方向的變形就是因式分解,故可知x2■+p+qx+pq為x2■+p+qx+pq=x+px+p。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思考二次項系數(shù)、一次項系數(shù)與常數(shù)項在因式分解中各有什么特點。
〓〓最后師生歸納結論:二次項系數(shù)為1的二次三項式分解因式時,常數(shù)項為其某兩個約數(shù)的乘積,而一次項系數(shù)恰好為這兩個約數(shù)的和。
〓〓3. 例題的閱讀
〓〓數(shù)學課本中的例題絕大部分都是通俗易懂的,隱含著本節(jié)課所學的知識點及數(shù)學思想、方法,而且對下一節(jié)課的知識也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因此例題的閱讀至關重要。在指導學生閱讀例題時先讓學生仔細審題,分析解題的關鍵步驟并嘗試解題;再讓學生試著用其他方法解題,盡量做到一題多解;最后引導學生總結解題規(guī)律,以提高學生解題的速度。
〓〓案例分析:新人教版八年級下冊“17.2實際問題與反比例函數(shù)”,對于例3和例4的內容,鑒于學生在物理學科上還沒學到,對此較為陌生,教師通常都是直接告訴學生這是“杠桿定理”,讓學生記住,然后講例題,這樣學生都較難接受。所以我在講授這節(jié)課的內容時先把學生引入問題情境后再來完成教學任務。
〓〓師:同學們,大家都有玩過蹺蹺板嗎?
〓〓生:玩過。
〓〓師:好玩嗎?
〓〓生:好玩。
〓〓師:那我們回憶一下玩蹺蹺板的樣子,好嗎?
〓〓生:一高一低,一起一落。
〓〓師:暖羊羊和美羊羊能在一起玩蹺蹺板嗎?
〓〓生:可以(不可以)。學生的回答出現(xiàn)了分歧。
〓〓師:既然大家的意見不同,那我們來看看一個視頻吧(暖羊羊和美羊羊在一起開心地玩蹺蹺板)。她們玩的蹺蹺板與我們玩的蹺蹺板有什么不同呀?
〓〓生:……(七嘴八舌地回答)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將繼續(xù)學習“17.2實際問題與反比例函數(shù)”,請大家翻開閱讀課本51至53頁的內容。
〓〓待學生閱讀完后,教師簡單地將例3、例4的原理講解一遍,并讓學生解決兩道例題所附帶的的問題。
〓〓學生經(jīng)過閱讀課本,發(fā)現(xiàn)問題后開始進行組內交流。如果還存在不能理解或者不能解決的問題,教師再對它們加以引導和講解。這樣,學生便可以漸漸地學會如何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了,不但能讓學生體會到數(shù)學與生活的緊密相聯(lián),而且還能提高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4. 提示與說明的閱讀
〓〓數(shù)學課本中相關知識或者練習題的后面附有小括號的提示語千萬不可忽視,往往解題的關鍵正是在這里。例如新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十九章“習題19.2”的練習題16,如果不看后面的提示語,對于這道題學生根本無從下手。這個提示語在這里起到關鍵的作用,從這里學生可以想到用“三角形中位線”這一性質來解決這一難題。
〓〓5. 章頭圖、教學活動與小結的閱讀
〓〓每一章書的開頭都有一個章頭圖,它讓學生對本章所要學的內容有了一個大概的認識和了解,做到心中有數(shù),明確目的;而章后的小結閱讀則是一個歸納、總結、提升的過程,能使學生學會自我總結;教學活動的閱讀與探究則是對本章所學過的知識的一個延伸、拓展的過程,對于基礎較好的學生來說,是知識點中難點的精華提升。例如新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十九章的“教學活動”中的活動3:當四邊形變成平行四邊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時,其中點四邊形也會隨之而變。讓學生一一證明它的結論,既可以讓學生進一步熟悉特殊平行四邊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質,又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發(fā)現(xiàn)其結論。若能把這些結論掌握并記住的話,在以后碰到這一類型的題目時將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當學生面對題目時,能理解卻不會寫解題過程,這種數(shù)學學語言反應差,思維轉換慢,理解能力差等原因都是因為少閱讀而導致的。作為一線的數(shù)學教師,我們應該重視數(shù)學閱讀,豐富學生的數(shù)學語言系統(tǒng),提高學生數(shù)學語言水平。
〓〓責任編輯〓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