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出門游玩,你是愿意欣賞波瀾壯闊的大海,還是愿意進山看景呢?今天,我做出了一個選擇,來到了恰似一幅圖畫的美麗景區(qū)—馬仁奇峰,度過了一個快樂而難忘的國慶假期。
我早就聽說過馬仁奇峰的六奇—奇峰、奇壁、奇柱、奇洞、奇屋、奇樹,今天終于如愿以償了。經(jīng)過兩個小時的顛簸,我們一家人來到了馬仁奇峰風(fēng)景區(qū)。一進大門,我就情不自禁地發(fā)出了感嘆:哇,真是秀麗!蒼翠的山峰矗立在眼前,層層疊疊,連綿起伏,好似一塊屏障;那月亮山與太陽山中間的間隔又好像一輪彎月,非常逼真。
來到主景區(qū),首先迎接我的是奇樹—戀石樹、連理樹與螺旋楠。那戀石樹與一塊巨石緊密相連,好像一對兄弟一般;連理樹是一棵造型奇特的樹,兩棵樹共享一個樹根,它們好似兩個寸步不離的情侶;螺旋楠螺旋著向上生長,想必是因此而得名的吧。順著三棵奇樹往上走,山勢便有些陡了。往左走,就來到了太陽山。此山有四處景物,與月亮山相連,植被較多,也更為茂密。
攀著陡峭的石階,我們一路艱辛,終于來到了南天門,它由兩塊巨大的石頭組成,居于太陽山之上,非常險峻,讓人感覺一不小心就會葬身于懸崖之下。朝兩邊望去,金黃的稻田,縱橫交錯的田壟,還有遠(yuǎn)處的青山綠水,或白墻或紅瓦的人家,或有升起的裊裊炊煙,宛如一幅油畫,這真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陳列于太陽山畫冊的第二、第三幅油畫是與黃山的飛來石、鯽魚背同名的景物,雖沒有黃山之險,但風(fēng)光旖旎,也是值得一看的好地方。站在鯽魚背上,兩邊的山風(fēng)吹來,讓人神清氣爽!這里依然風(fēng)景如畫,真是“無限風(fēng)光在險峰”啊!我們的最后一站是萬蝠洞,因為洞內(nèi)有成千上萬只蝙蝠而得名,從萬蝠洞朝下看去,密林濃郁,溝壑幽深,讓我不禁打起了寒戰(zhàn)!
看完了太陽山的無限風(fēng)光,我們就離開了。因為時間關(guān)系,我還有一些景點沒有看到,留下了一點小小的遺憾,但此行我也是收獲頗豐。在攀爬的過程中,我的膽量和意志力有了提高,所謂“無限風(fēng)光在險峰”,馬仁奇峰的美,就在于它山頂?shù)碾U,要想看到美景,只有攀上山峰,沒有毅力、沒有勇氣爬上險峰,那怎么能行呢?
啊,馬仁奇峰,我贊美你的秀美,也贊美你的險峻,你真不愧是一座奇山??!
點金石: 習(xí)作巧立意:在敘述爬山的過程中,作者真切地呈現(xiàn)了馬仁奇峰的奇特、美麗,而后揭示了主旨,領(lǐng)悟了只要有毅力和勇氣就能攀上險峰,看到無限風(fēng)光的道理。全文巧布局:主體部分采用橫式結(jié)構(gòu)法,按游覽順序移步換景。行文中恰當(dāng)?shù)卮┎迨闱榫?,表達贊美之情,有力地突出了主題。嚴(yán)謹(jǐn)精巧的構(gòu)思、深刻獨特的主題,充分體現(xiàn)了作者的匠心獨運。文章語言新:描寫景物時,用語精準(zhǔn),如第四自然段中寫稻田的“金黃”,田垅的“縱橫交錯”,“青山綠水”……讀來準(zhǔn)確清新,宛若油畫。比喻生動、擬人形象,也為文章增色不少。 (李仰臣)
小小評分員: 主題: 內(nèi)容:
結(jié)構(gòu): 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