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謹清鮮的蘇菜
夏末秋初之時,漫步在蘇州的街頭小巷,總會看到三三兩兩的大媽坐在巷邊剝一種外地人可能沒見過的果實,俗名“雞頭米”,是一種睡蓮科的水生植物,學名芡實,這是蘇浙地區(qū)常見的美食人文場景。江蘇菜作為中國四大名菜之一,簡稱蘇菜,因為蘇菜和浙菜風格相近,因此經(jīng)常將兩者并稱為蘇浙菜系。
蘇菜又由淮揚菜、蘇錫菜、徐海菜、金陵菜組成。水鄉(xiāng)城市的美食,用料非常廣泛,但更多的與水有關,以水鮮為主,烹調(diào)方式多元,講究精細的刀工,擅長燉燜煨焐,追求本味,口感清鮮平和,菜品風格雅麗,形質(zhì)均美。
著名的菜肴有:清湯火方、鴨包魚翅、水晶肴蹄、松鼠桂魚、西瓜雞、金陵鹽水鴨、清燉甲魚、雞火煮干絲、碧螺蝦仁、莼菜氽塘片、響油鱔糊、蟹粉蹄筋、清熘蝦仁、太湖莼菜湯、雪花蟹斗、薰魚等。說到金陵鹽水鴨,皮白肉紅的鴨肉鮮嫩味美,不膩不腥,每個去南京的人都一定要買上幾只回去和家人朋友一起分享。同樣作為蘇州地區(qū)的傳統(tǒng)名菜松鼠桂魚,外形似松鼠一般,外面酥脆里面軟嫩,酸甜酥香,十分可口。
技法豐富的浙菜
和江蘇菜一樣,浙江菜有四個基本流派:分別由杭州、寧波、 紹興、溫州菜組成,菜式小巧玲瓏,菜品鮮美滑嫩、脆軟清爽,講求清、香、脆、嫩、爽、鮮。
浙菜選料講究、注重本味,以烹調(diào)技法豐富聞名國內(nèi)外,其中以炒、炸、燴、熘、蒸、燒6類為擅長。浙菜不僅鮮香四溢,還富含美麗傳說,似乎給珍饈佳肴賦予了一層更神奇的色彩。有名的杭州傳統(tǒng)名菜“宋嫂魚羹”,相傳宋朝時西湖附近有位姓宋的青年,平日里以打漁為生。有次生病時,他嫂嫂親自到湖里打漁,用醋加糖燒成菜給他吃,吃后病就好了,這就是家喻戶曉的浙江名菜“宋嫂魚羹”的起源,在杭州,幾乎每家菜館都有這道美食供應。著名龍井蝦仁,用杭州清明節(jié)前后的龍井新茶搭配鮮活的河蝦仁來烹制,吃起來鮮嫩潤滑,甘香如蘭唇齒之間,清香回味悠久。
吃法同樣精致
總結起來,浙菜的口味注重清鮮脆嫩,和蘇菜一樣保持著原料的本色和真味,就像水鄉(xiāng)人一樣,真誠、溫和、不似重慶菜那般火辣,也不似重慶妹子那般直爽,正所謂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
蘇浙人吃蘇浙菜不似北方人那樣粗獷豪放,而是如同蘇浙菜一樣溫潤謙和,宴席開始時一般要點幾道涼菜,涼菜注重葷素、顏色、口味搭配,重頭戲是魚和蝦。魚比較正宗的吃法是清蒸,新鮮、清淡,保持魚的本味,然后再點幾個炒菜。最后配湯菜,湯菜可根據(jù)需要配清淡型或燉菜類,吃蘇浙菜,一般飯前還習慣喝開胃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