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不重樣
春秋時期,楚王稱霸天下,荊楚飲食隨之昌盛?!冻o·招魂》中列舉的楚王宴飲餐單里清晰地記錄了煎鯽魚、蒸野鴨等特色菜品,這份餐單從側(cè)面說明了當(dāng)時湖北美食的昌盛。
在眾多的湖北飲食種類里,最火爆的當(dāng)屬小吃。與其他地區(qū)明顯的地域飲食風(fēng)格不同,連通大江南北的湖北,飲食兼容各地風(fēng)味,不管你來自哪里,在這里都能找到喜歡的吃食。黃州的燒梅,孝感的米酒,黃石的港餅,陽新的麻花,江陵的八寶飯,襄陽的牛肉面都是湖北小吃中的佼佼者。而作為省府的武漢,更是早點(diǎn)小吃的王國,熱干面聞名全國,老通城三鮮豆皮更是被譽(yù)為“湖北小吃之王”,還有湯包、春卷、面窩、油條、枯炒豆絲……有人做過統(tǒng)計,在武漢,就算你一天吃兩三種小吃,想要一個月不重樣那也是SO EASY!
無水不成席
“無湯不成席,無魚不成席,無圓不成席,無蒸不成席”是現(xiàn)今湖北菜的最大特色之一。湖北人愛喝湯,湯這種高營養(yǎng)低熱量,既滋補(bǔ)又清潤的美食是湖北人的心頭愛。不管是婚禮壽宴這樣隆重的場合,還是普通家庭聚餐,總少不了用一碗鮮美的湯水來壓軸,鯽魚湯、土雞湯、野鴨湯、甲魚湯、蓮藕排骨湯等都是湖北湯煲中的精品。
湖北淡水資源豐富,江河湖泊星羅棋布被稱作千湖之省、魚米之鄉(xiāng)。除了藕,菱角等水產(chǎn)外,魚鮮亦是上品。有美食家說“味在四川,鮮在湖北”,湖北的“鮮”最主要體現(xiàn)在魚鮮,湖北魚多,湖北人善于吃魚亦精于吃魚,當(dāng)?shù)亓鱾髦蚌~吃邊,鯽魚吃背,胖頭腦殼鯇魚皮”,以及“ 春鰱夏鯉蘆花鯽,過冬青草鯰魚皮”等眾多的食魚民謠。
越吃越圓滿
湖北人在烹制魚鮮的方法上,除蒸炒煎炸熘外,蒸魚糕、打魚面、做魚圓更是獨(dú)具特色。魚糕、魚面、魚圓均是把鮮魚去刺去皮,將肉剁成蓉,再加一定比例的淀粉、肉泥等調(diào)勻加工制成。整個做法保留了魚的鮮味,又避免了魚刺的干擾,變化出的口感更是“Q彈筋道”,和普通魚肉大不相同。
魚圓就是魚丸。湖北人做事都講求圓滿,所以把丸子稱作圓子,取“放眼四周,圓眼視事“之意。除了魚圓,常見的還有肉圓、蝦圓、豆腐圓、藕圓、蘿卜圓子、糯米圓子等。
蒸是湖北人最擅長的一樣烹飪方式,不管是魚肉腥葷,還是蘿卜小菜、水產(chǎn)山珍,湖北人都能在蒸鍋里玩出花樣,粉蒸、清蒸、扣蒸、釀?wù)舾鞣N方式穿插。其中最有名氣的當(dāng)屬粉蒸,而在粉蒸的世界里,湖北沔陽三蒸久負(fù)盛名。沔陽三蒸是指蒸魚、蒸肉、蒸菜,做法是把魚、肉、菜切小塊,加上用大米炒熟打碎制成的米粉,拌上調(diào)料,上籠蒸熟。蒸好的魚鮮而清爽,肉肥而不膩,蔬菜清香鮮軟,美味異常。
很多地方的食單都是當(dāng)?shù)匕傩丈盍?xí)慣的歲月積淀,而湖北飲食文化里,除了那些日積月累的習(xí)俗和世代傳承并革新的技藝外,里里外外還透著好兆頭:有頭有尾,圓圓滿滿,蒸蒸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