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工業(yè)大學設計藝術學院 450001)
藝術與景觀設計從其概念上來講,其內(nèi)涵和外延都是極其廣泛的?,F(xiàn)代藝術所涵蓋的范疇涉及到繪畫、雕塑、電影、文學、行為、觀念、裝置等多個領域,似乎只要是開動大腦進行創(chuàng)作、表達一定想法的,都可稱為藝術。景觀設計對應于國際上通稱的Landscape Architecture,是一門關于如何安排土地及土地上的物體和空間來為人創(chuàng)造安全、高效、健康和舒適的環(huán)境的科學與藝術。所以,景觀設計既是一門科學,需要依據(jù)科學原理進行設計,又是一門藝術,設計的時候必須盡可能地遵循藝術的形式美法則。巴西景觀設計師布雷·馬克斯(Roberto Burle Marx)的名言“我畫我的園林”(I paint my gardens),一語便道出了景觀設計和藝術具有相通性,兩者的差別僅僅是在創(chuàng)作使用的工具有所不同而已。
實際上,景觀是一門特殊的藝術。這是因為景觀是為大眾服務的,設計者進行創(chuàng)作時必須考慮其功能性、實用性,使所服務的大眾能夠接受和認同。同時,藝術是景觀設計的沃土,景觀設計需要從藝術中不斷汲取創(chuàng)作的靈感,使得景觀設計能夠在發(fā)展中不斷創(chuàng)新。這一點從下述藝術對景觀設計的影響討論中我們可以窺斑見豹。
首先,我們從景觀設計的發(fā)展脈絡來梳理一下藝術對景觀設計的影響。
1.古典園林藝術
中國古典園林一直是循著繪畫的脈絡發(fā)展而來的。繪畫理論對于造園起了很大的指導作用,詩詞也對中國造園藝術影響至深1。中國古典園林致力于營造熔鑄詩畫藝術于園林之中,由此決定了園林具有詩情畫意的特點。
而以意大利臺地園、法國古典規(guī)則式園林、英國的寫實主義自然風景園為代表的歐洲古典園林有著共同的起源, 最終可以一直追溯到古埃及,而古埃及的園林是從對農(nóng)業(yè)景觀的模仿開始的2。但在發(fā)展過程中,造園家不斷地探索形式的變化,提升其思想藝術性,尤其是英國自然風景園。英國風景園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肯特(William Kent)和布朗(Lancelot Brown)在其園林景觀設計中用各種曲線形式取代直線,無疑是受到了英國著名風景畫家荷加斯有關線條形式美研究的啟發(fā)和促進??梢哉f, 如果沒有風景畫派的發(fā)展就很可能不會有英國景觀學派的誕生3。
中西園林由于文化和思想的不同從而造就了兩大不同風格形式的園林藝術類型。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它們都被認為是世界園林的重要組成部分,同屬于世界園林藝術,并共同受到各自藝術觀念的影響。
2.20世紀景觀的多元化發(fā)展
19世紀并未創(chuàng)立一種新的造園風格,園林或以自然式為主,或以幾何式為主,停滯在兩者互相交融的設計風格上,甚至逐步淪為對歷史樣式的模仿與拼湊4。直到20世紀初,積極進取的藝術家們掀起了工藝美術運動和新藝術運動,先鋒的景觀設計師注意到了現(xiàn)代空間設計的形式語言,并借此生成一種全新的設計語言。自此,景觀設計開始走向多元化發(fā)展道路。
(1)繪畫對景觀設計的影響
由于繪畫自身的特征,其線條、色彩、塊面、肌理、質感等容易轉化為景觀設計平面圖的語言和設計用材,繪畫對景觀設計的影響比較容易實現(xiàn)。在現(xiàn)代主義之初,便對景觀設計產(chǎn)生了影響。
1938年英國的唐納德(Christopher Tunnard)在《現(xiàn)代景觀中的園林》(Gardens in the Modern Landscape)一書中提到,設計應遵循功能的、移情的、藝術的原則,他吸取了同時代的藝術和建筑思想,尤其強調在景觀設計中應用繪畫和雕塑的手法,前衛(wèi)的抽象藝術和超現(xiàn)實主義在他的景觀作品中有較為明顯的體現(xiàn)5。杰弗里·杰里科(Geoffery Jellicoe)深受保羅·克利(Paul Klee)的影響,他作品中神秘的氣息、魚形的水面和小島、隨意的線條,似乎是在潛意識里所作的無意創(chuàng)作。借鑒克利的繪畫,杰里科將規(guī)則的花壇轉化為不規(guī)則的曲線花壇(圖1),充分體現(xiàn)了其創(chuàng)作的隨意性與繪畫藝術的美感性。
圖1 借鑒克利的繪畫,杰里科將規(guī)則的花壇轉化為不規(guī)則的曲線花壇。
巴西景觀設計師布雷·馬克斯是畫家出身,在熟悉植物知識和景觀設計理論的基礎上,他擴展了古老的花壇形式,開發(fā)了熱帶植物的園林價值。受出身影響,其更注重于材料的整體色彩和質感,擅長通過對比來創(chuàng)造美麗的圖案。設計表達形式如繪畫般,用大量同種植物形成大面積的色彩區(qū)域,如同是在大地上作畫;所設計的平面圖就像一幅現(xiàn)代主義的抽象畫,鮮亮的色彩和曲線形狀是對米羅、克利和康定斯基等現(xiàn)代大師的模仿3。但其作品絕不是平面的,受立體主義影響,也較為注重對空間的營造。布雷·馬克斯將繪畫藝術的思想、方法融入到了景觀設計之中,這種探索實踐實現(xiàn)了繪畫藝術和景觀設計的完美結合,為景觀設計注入了新的設計語言,是景觀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2)雕塑對景觀設計的影響
雕塑曾經(jīng)只被視作是園林里的裝飾物。20世紀下半葉,當?shù)袼茏呦虺橄?、走出畫廊、擴大尺度,開始使用自然的材料的時候,與景觀作品相比較,無論是工作的對象、使用的材料和空間的尺度等方面都無太大的區(qū)別,這兩種藝術的融合也就自然而然地產(chǎn)生了6。尤其是羅伯特·史密森(Robert Smithson)、安迪·戈德斯沃斯(Andy Goldsworthy)、安拉·桑菲斯特(Alan Sonfist)等人的大地藝術、環(huán)境藝術作品出現(xiàn)之后,這些巨大尺度的藝術品使人們感到藝術與環(huán)境、藝術與景觀真正聯(lián)系起來了7。
日裔美籍雕塑家野口勇(Isamu Xoguchi)曾說:“我喜歡想像把園林當作空間的雕塑?!彼铝τ谟玫袼艿姆椒ㄋ茉焓彝饪臻g場地,將東方的空間美學融入西方的現(xiàn)代理性之中,架起東西方溝通的橋梁。他的作品如“加州劇本”將日本枯山水庭院的意境表達出來了,隱喻與象征手法的運用試圖喚起觀眾對場地的聯(lián)想。女藝術家塔哈(Athena Tacha)20多年來一直從事“特定場地的建筑性雕塑”的創(chuàng)作,產(chǎn)生了獨特的室外雕塑與景觀結合的作品6。1959年,瑞士景觀設計師克拉默(Ernst Cramer)設計了“詩人的花園”,利用三維抽象幾何形體構成了一種與眾不同的空間。草地上金字塔和圓錐有韻律地分布于平靜水池的周圍,更像是大地上塑造的雕塑。
大地藝術是將雕塑與景觀融合的四維空間藝術8,大地藝術的發(fā)展使得雕塑與景觀形式之間的界限越來越模糊9。景觀中的大地藝術作品如米爾溪土地工程、華盛頓的越戰(zhàn)紀念碑、巴塞羅那北站廣場等拓展了景觀設計師的視野,他們重新認識和組織景觀素材,藝術化地進行地形塑造,涌現(xiàn)出了理查德·哈格(Richard Haag)、彼得·拉茲(Peter Latz)、喬治·哈格里夫斯(George Hargreaves)等新一代景觀設計師。這些景觀設計師受大地藝術影響,尋找到了對工業(yè)廢棄地改造利用的途徑。比較有代表性的作品有西雅圖煤氣公園、杜伊斯堡風景園、薩爾布呂肯市港口島公園、拜斯比公園等。
綜上所述,藝術中的繪畫與雕塑對景觀設計產(chǎn)生了深刻的影響,景觀的構思設計也是藝術創(chuàng)作的過程。作為藝術的景觀設計與其他藝術形式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景觀設計形式的發(fā)展自始至終都離不開其它藝術形式作為先導。除卻繪畫與雕塑,景觀設計還可以從文學、電影、攝影、建筑、造型等相關藝術領域中獲取設計靈感。
景觀設計師從繪畫藝術中尋找到了平面形式的設計語言,體會到了色彩構成對景觀的意義,從雕塑藝術中學會了藝術化地形塑造的手法,成功地進行了廢棄地的改造。景觀設計依然可以從其他學科汲取不同的營養(yǎng),如建筑學、生態(tài)學、城市設計、城市規(guī)劃、環(huán)境科學、行為科學等,所以,要關注相關學科的發(fā)展。從建筑學中領會空間的處理手法,建筑師擅用光影做文章很值得景觀設計學習。從生態(tài)學中體會自然之道,景觀設計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發(fā)展才是最終目的。從行為科學中掌握人的心理需求,設計人性化的景觀環(huán)境。至于城市設計,佐佐木英夫(Sasaki)大力推動景觀設計與城市設計的結合,他認為景觀設計師可以利用專業(yè)知識,為城市設計領域做出巨大的貢獻,對于城市發(fā)展過程中產(chǎn)生的一些問題,景觀設計師大有可為。
景觀設計是綜合性較強的學科,不僅是一門藝術,更是一門科學,景觀設計需要設計師面臨復雜問題時綜合考慮,多目標的解決問題,為審美需要,也要考慮社會需求、功能要求、技術支持。關注相關學科發(fā)展,建構系統(tǒng)化設計思想,建立集約化設計方法,朝向實現(xiàn)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可持續(xù)景觀環(huán)境為目標不斷發(fā)展。
注釋:
1.聶曉玲.詩畫對中國古典園林的影響[J].河北林果研究,2006(1):109-110.
2.林箐,王向榮.地域特征與景觀形式[J].中國園林,2005(6):16-24.
3.鐘旭東, 湯斗斗.藝術——現(xiàn)代景觀設計的沃土[J].電影評介,2006(9):92-94.
4.王向榮,林箐.西方現(xiàn)代景觀設計理論與實踐[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2.
5.成玉寧.現(xiàn)代景觀設計理論與方法[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11.
6.王向榮,林箐.現(xiàn)代雕塑與現(xiàn)代景觀設計[J].世界建筑,2002(7):70-76.
7.楊豪中.景觀的雙重藝術屬性[J].風景園林,2010(1):122-123.
8.沈守云.現(xiàn)代景觀設計思潮[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9.
9.周玉明.大地藝術與景觀設計[J].裝飾,2005(3):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