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斌+劉曉軍
我校(江蘇省如東縣掘港小學)是一所百年老校,有著深厚的文化積淀。近幾年來,全校師生努力踐行“容和”文化主張,以陶行知“愛的教育”思想為核心,將仁愛教育作為我校德育的重要抓手,使學校教育邁上一個新臺階。博愛墻是全校師生的精神坐標,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陳至立、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李金華等同志都曾為它題寫“愛”字。學校提出“讓愛從墻上走下來”,并設計了由學生參與的“愛的教育”系列活動。這一系列活動,目前已形成生動的校本教材。而在這一系列的仁愛教育活動中,學校始終把“關愛留守兒童”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面對打工經(jīng)商熱帶來的留守兒童教育問題,學校積極探索教育、監(jiān)護、管理的新途徑,并形成了一些富有實效的做法。
一、營造良好氛圍,給留守兒童一個溫暖的家園
掘港小學有學生近3000名,通過調查摸底,我們發(fā)現(xiàn)學校的留守兒童有400多名,家庭溫暖的缺失使這些孩子更需要學校和老師的關愛。作為學校,更要根據(jù)時代要求和教育發(fā)展的需要,為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營造一個良好環(huán)境,讓學校成為孩子們舒展心靈、幸福成長的樂土。
在校園環(huán)境布置上,我們在學校長廊、班級的墻壁、板報等宣傳陣地定期進行“讓愛永駐心間”等關愛留守兒童的專題布置。童畫廊是學校香樟大道旁的一道美麗風景?!巴嬂取钡拿謴膶W生當中征集而來,上面近百米的墻壁繪畫也是由學生親手完成。這兩年來,為更好地突出學?!皭鄣慕逃敝黝},每次在童畫廊進行更新時,都要留出一些版面,反映留守兒童的親情母愛、交流溝通、快樂成長等,彰顯對留守兒童的愛。這一幅幅精美的畫面,正是學校開展關愛留守兒童活動的生動寫照。當孩子們每天從旁邊走過時,“愛”伴隨著縷縷清風,在孩子們稚嫩的心靈里落地生根。
另外,學校還充分利用“小星星廣播電臺”、校園網(wǎng)絡等有效載體,播放一些專題節(jié)目,營造濃濃的育人氛圍,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在班級文化建設中,學校一方面要求各位班主任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要給留守兒童更多的關愛,另一方面,利用三八婦女節(jié)、母親節(jié)、感恩節(jié)等節(jié)日,開展“感恩父母”“給遠方父母一個驚喜”等活動;而反映親情與感恩、如何與人交往之類的圖書,已成為各班“圖書角”必備的圖書。通過以上這些舉措,學校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讓留守兒童在學校這個大家園中感受別樣的溫暖。
二、開展多彩活動,還留守兒童一個快樂的童年
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是愉悅學生身心、全面發(fā)展學生素質的重要舉措。在這幾年的實踐研究中,學校緊緊扣住關愛留守兒童這一主題,使活動成為留守兒童幸福成長的樂土。
無論是組建貝貝藝術團、容和書畫社、童心文學社、陽光體育俱樂部等學生社團,還是定期舉行小博士讀書節(jié)、小龍人體育節(jié)、小使者英語節(jié)、小海螺藝術節(jié)、小海豚數(shù)學節(jié)、小巧手科技節(jié)、小百靈歌詠節(jié)等校園節(jié)日活動,學校都要求留守兒童必須占一定的比例,以便讓留守兒童能感受更多的快樂,享受更幸福的童年。每年暑假,學校更是積極組織留守兒童參加上級部門開展的夏令營活動。
值得一提的是學校的江海小記者團。這兩年來,江海小記者團的足跡遍布大江南北,甚至遠赴海外,使孩子們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而每當江海小記者團外出參觀考察,無論是學校領導還是帶隊老師都會格外留意,盡量多帶一些留守兒童參加活動。僅僅是剛剛過去的2013年,學校為了開展“老少共話中國夢”這一活動,就組織江海小記者團先后6次走出校門,去開展活動。
三、舉辦親情專場,送留守兒童一個幸福的驚喜
每年的六一節(jié),學校都會以“愛”為主題來開展大型慶?;顒?。去年活動的主題是“讓愛永駐心間”,今年學校把“愛”的目光投向留守兒童和中國夢,以此來關注留守兒童,共話中國夢想。
在活動前期的準備工作中,學校主動聯(lián)系在外地工作的部分家長,希望他們能通過視頻、音頻、書信、短信等方式向孩子祝賀節(jié)日,表達父愛母愛。我們還邀請了部分家長特地返鄉(xiāng)來到學校,在事先沒有告知孩子的情況下,來到六一慶?;顒蝇F(xiàn)場,給孩子一個驚喜。當舞臺上的十多個留守兒童轉過身去看到父母的一剎那,他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在那一瞬間,很多父母和孩子都哭了。孩子們更是撲在父母的懷里,幸福地哭泣,訴說著思念。
也有很多留守兒童的父母寄來信件,或發(fā)來視頻、短信,一段段視頻、一封封飽含真情的信件,無不寄托著父母對孩子的思念和關愛,不少孩子看了之后也是泣不成聲。
活動現(xiàn)場,家長和孩子們齊唱《愛我你就抱抱我》,歌聲表達了每一個留守兒童的心聲,溫馨感人的場景深深觸動了每一個人的心靈,引發(fā)了每一個人對人間真情真愛的追想。
四、幫扶結對,許留守兒童一個堅實的承諾
牽手活動是學校德育的一大品牌。在多年的實踐中,學校已將牽手活動開展得紅紅火火。遠到甘肅、香港、連云港的貧困學子,近到身邊的小伙伴,孩子們在牽手活動中體會贈人玫瑰、手留余香的快樂。而近兩年來,為了更好地關愛留守兒童,學校還重點開展了大手牽小手、小手牽小手活動,對留守兒童進行結對幫扶。
學校為每一個留守兒童建立了專項檔案,要求每一位老師都與留守兒童牽手,同時還要選定一名最需要幫助的留守兒童,給他們以生活上的資助、學習上的關心。這些牽手安排均統(tǒng)一建檔,以便學校進行管理,隨時了解牽手活動的進程。而在每一個班級,也都安排班干部、優(yōu)秀學生與留守兒童牽手結對,結成“一幫一”“多幫一”牽手對子。通過這些牽手活動,一方面對留守兒童進行扶貧助學,并給予學習上的幫助,另一方面也與家庭教育相結合,每一位牽手的老師既要當起學生的“義務家長”,又要隨時與其父母進行聯(lián)系,當好孩子與家長之間的溝通橋梁。
當下,舉國上下都在談論中國夢,中國夢正煥發(fā)出鼓舞人心的力量,激蕩起億萬人民的共鳴。作為學校,更有責任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在學校和家庭的關愛下,堅定自己的夢想和希望,朝著夢想幸福地成長。
(作者單位:江蘇省如東縣掘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