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紅彬
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等邊三角形”定義及“三個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的基礎上,邊和角兩個角度來學習“有一個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的等邊三角形的第二個判定.本人對教學的引入、探究、應用等各個環(huán)節(jié)進行了深刻反思.
一、知識回顧,合作探究
等邊三角形的判定:①三條邊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②三個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
師:等邊三角形的判定是從三角形的哪些角度得來的?
生:從邊和角兩個角度.
問題1:三角形中滿足兩條邊和一個角,能否成為等邊三角形?請回答問題:等腰△ABC中,AB=AC,請補充一個條件,使△ABC為等邊三角形.你是借助于哪個判定得出的?
(學生思考后,自己填寫,討論交流)
生:添加條件AC=BC,借助于等邊三角形的定義.
師:很好,不難看出,無論添加條件AC=BC或者AB=BC,都是通過從邊的角度得到等邊三角形的.還有沒有其他的想法?
生:添加條件∠A=60°,借助于“三個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
師:∠A為頂角,那么還有其他添加角的方法嗎?
生:(補充回答)添加條件∠B=60°,借助于“三個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
師:請具體說出證明過程.
生:如果∠B=60°,借助于AB=AC,∠B=∠C,因為∠A+∠B+∠C=180°,所以∠A=∠C=60°.故△ABC為等邊三角形.
【反思】學生先入為主地從邊和角分別單獨解決了問題,結合邊和角一起解決等邊三角形的判定過渡很自然,也揭示了它們之間內在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從而使學生順利進入本節(jié)課的問題情境中,也使他們大腦真正“動”起來.因此在數學教學中,在引入環(huán)節(jié)中創(chuàng)設有價值、有效的、銜接緊密的問題情境對一節(jié)課探究課是非常必要的.
二、證明猜想,形成結論
師:根據以上探究,請同學們總結出一種新的判定等邊三角形的方法.(提示:從邊和角兩個角度來總結)
生:等腰三角形中有一個角是60°,那么這個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
師:在熟悉定義和“三個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的基礎上,從角和邊兩個角度總結:有一個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
問題2:那么如何驗證“有一個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這個判定的正確性?請大家給出證明過程.
(學生自己先寫出證明過程,教師請兩位證明過程不一樣的學生板書.)
兩名學生板書如下解法:
(1)已知:△ABC中,AB=AC,∠A=60°.
求證:△ABC為等邊三角形.
證明:∵AB=AC,
∴∠B=∠C.
∵∠A+∠B+∠C=180°,∠A=60°.
∴∠B+∠C=120°,
∴∠B=∠C=60°.
∴∠A=∠B=∠C=60°.
∴△ABC為等邊三角形(三個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
(2)已知:△ABC中,AB=AC,∠B=60°.
求證:△ABC為等邊三角形
證明:∵AB=AC,
∴∠B=∠C=60°.
∵∠A+∠B+∠C=180°.
∴∠A=∠B=∠C=60°.
∴△ABC為等邊三角形(三個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
師:請大家觀察兩位同學的證明過程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生:相同點是兩個都用了同一個判定:三個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
師:那么不同點是什么呢?
生:不同點在于條件,一個是∠A=60°,另一個是∠B=60°.
生:(補充回答)一個是頂角,一個是底角.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