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十年來國內北歐福利國家研究述評

        2014-04-09 07:13:33吳強
        實事求是 2014年3期
        關鍵詞:北歐國家北歐福利

        吳強

        (武漢大學歷史學院 湖北武漢430072)

        一、為何要重視“北歐模式”

        隨著過去十年來改革開放進程的持續(xù)深化,建立健全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保障制度與社會福利體系已日益成為黨和政府創(chuàng)新社會建設的重要目標之一。

        雖然也有著類似“福利國家終結”[1]這樣的悲觀論調,但福利國家已然成為學界與民間共同熱議的話題則是不爭事實。與社會科學領域內的諸多西式舶來品相似,福利國家這一名詞所包含的概念以及在此基礎上所建構的理論體系也都源自西方(特別是歐洲)。迄今為止,世界范圍內最具典型性的福利國家也仍然主要集中于歐洲,而以丹麥、挪威、芬蘭、瑞典和冰島為代表的“北歐模式”無疑又在歐洲福利國家中顯得異常奪目。

        “福利國家就是花費大,效率低的觀點已廣泛傳播開了”,[2](P95)此一觀點不僅在國外而且也在國內有著不少擁躉,“北歐模式”成為滋生懶漢的貶義詞,但實際情況卻并非如此。根據世界經濟論壇所公布的2012~2013年度全球競爭力排名,北歐5國中的芬蘭和瑞典排名第3和第4,丹麥、挪威分別為第12和第15,皆屬一流競爭力國家。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fā)布的報告表明北歐5國2011年人均GDP最低的冰島也有4.3萬美元,而挪威高達9.7萬美元。也就是說,推行高福利政策并未使北歐5國的經濟表現有所遜色。世界銀行測算的各國基尼系數表中,丹麥、瑞典和日本以0.25高居榜首,挪威0.26,芬蘭0.27,美國0.41,而中國則為0.43。北歐5國在2010年由美國《福布斯》雜志刊登的蓋洛普幸福指數中也位居世界前列。這些數據意味著北歐是世界上均富程度和國民幸福感這兩項指標最高的地區(qū),即便面對來勢洶涌的歐債危機,北歐5國所受到的沖擊也遠比希臘、西班牙、葡萄牙和愛爾蘭這幾個重債國要小得多?!皬恼w來看,如果說,福利制度津貼對斯堪的納維亞各國當前的經濟問題有某種直接影響,那也是微乎其微的”。[3](P51)有過訪問北歐經歷的國內學者也感嘆:“‘北歐模式’的實踐給我們帶來了許多啟示?!盵4]有著如此光鮮表現的“北歐模式”難道還不足以引起學界高度重視嗎?

        學術進步一方面有賴于洞悉學術前沿,也就是需要及時“瞻前”;另一方面;時不時的“顧后”——對已有學術成果的梳理也顯得很有必要。本文也正是有鑒于此,試對近十年來國內學界有關北歐福利國家的研究狀況作一評述,以求對既有文獻進行梳理。

        二、歐洲研究視域下的北歐福利國家

        作為國內著名歐洲研究學者,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周弘研究員2006年結集出版的《福利國家向何處去》(以下簡稱周書)一書不啻為近十年來有關歐洲福利國家問題的重要著作,其對“北歐模式”的論述尤具指針意義。

        周弘自上世紀80年代即已開始研究福利國家問題,曾于1996年出版《福利的解析》一書。依不同側重,《福利的解析》以福利為核心,重在對其生成、發(fā)展以及在人類歷史進程中的作用條分縷析,意在回答“福利是什么”。相比之下,作者10年后出版的《福利國家向何處去》則將重心由“福利”轉至“國家”,不再局限于對福利的靜態(tài)觀察,而是以福利為媒介著重考察福利國家作為一種國家形態(tài)的形成、發(fā)展和演變。在她看來,福利國家是個政治學概念,其所表述的真正內涵是一種國家形態(tài),福利只是這種國家形態(tài)與其他國家形態(tài)相區(qū)別的重要特性,福利國家總體上是這種國家形態(tài)外在社會職能的反映。

        周弘認為“北歐模式”的最大特色在于“社會平等”,“北歐福利國家的一個至關重要的社會基礎就是相對平等的社會結構和崇尚平等的社會理念”。[5](P65)與英、德等國在向現代化轉型過程中都曾先后歷經“工業(yè)文明綜合癥”有所不同,北歐國家在工業(yè)化進程中相當平穩(wěn)地完成了社會過渡。正因如此,北歐國家較為完整保留了前工業(yè)化時期相對均等化的社會結構。也因為有相當多的傳統(tǒng)因素存在,北歐國家中農民自發(fā)組織的農業(yè)合作社被順勢帶入現代社會。農民不但沒有像其他國家農民那樣因社會變遷所帶來的“相對剝奪”而淪為邊緣,反而走上了一條獨具特色的農業(yè)現代化之路。農民的社會地位、經濟地位都得以保持乃至加強。加之北歐國家人口不多、民族單一、容易培育共同體意識,這些因素的疊加都有助于北歐國家在全社會推行以“社會平等”為目標的福利模式。

        就個人學術脈絡而言,周弘對北歐模式的如是評價在其為《西歐社會保障制度》一書所寫的最后一章中就已有所體現,她在比較當時西歐主要幾個福利國家時就將瑞典視為“崇尚平等的高福利國家”。[6](P373)這種對于平等精神的全民崇尚具化為“普及性的公共福利資助計劃”。“北歐模式”把所有公民一應納入福利體系,資金來源也主要來自政府高稅收和雇主繳費。不難看出,“北歐模式”的福利原則基于普遍救濟主義,“它緣于貝弗里奇的普遍公民權原則,資格的確認幾乎與個人需求程度或工作表現無關,而主要取決于公民資格或長期居住資格”,[7]這也使它成為有別于“自由主義”福利國家體制(盛行于盎格魯——撒克遜國家)和“保守主義”福利國家體制(以德、奧為代表)的第三種福利模式。

        如果說周弘高屋建瓴般對“北歐模式”一些基本問題作了到位分析的話,那么,由其擔綱主編的《30國(地區(qū))社會保障制度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則是在此基礎上的深化?!秷蟾妗愤x取了丹麥、芬蘭和瑞典作為“北歐模式”的樣板,就此3國各自建設福利國家的歷史有所交代,特別指出它們對民眾有權平等享受福利資源的重視?!八箍暗募{維亞福利模式的原則是使所有符合條件的公民受益,而不論它們的就業(yè)或家庭條件的差異。這一福利體系是全體公民普享的,利益給予公民個人,例如已婚婦女可以獨立于他們的丈夫享有自己的權利”。[8](P4)除民眾外,政府一方在福利國家建設中所起的能動作用也在書中得到體現。其實,“北歐模式”中政府的積極姿態(tài)也深刻反映了福利國家本身所具有的社會職能?!案@麌夷J皆诘湹人箍暗募{維亞國家的觀念中可以說等同于社會民主模式,所有政黨無一例外,只要當政一定會把社會福利政策作為重要的施政領域”,[8](P5)建設福利國家已經成為北歐國家執(zhí)政黨治國理政時的應然目標。

        合理的中央——地方關系也是“北歐模式”的重要特征,在此權力分配格局下,中央與地方分工明確,各司其職,既能制定統(tǒng)一有效的全國性政策,也能根據各地社會經濟發(fā)展水平之間的差異靈活變通,務求實效。社會志愿組織的參與則在政府與家庭、個人之間建立起聯系紐帶,它們一方面能夠輔助政府政策的推行,另一方面則將個人有力地凝聚于家庭中,充分開掘家庭的社會價值,使其作為社會穩(wěn)定器的作用得到很好發(fā)揮。不可否認的是,“北歐模式”在進入20世紀80年代后遭遇發(fā)展危機,涌現如勞動人口數量下降、老齡化、失業(yè)增加、政府財政負擔過重、青年一代的反叛等問題。面對困局,上述3國紛紛引入競爭機制和民營資本,在原有政府主導的基礎上強調與市場因素結合,但這些改革很難根本上瓦解以公共福利為主導的“北歐模式”,況且改革能否取得成功尚需多方協(xié)調以及來自改革者自身的利益考量和路徑選擇。“就北歐國家而言,要改變現有的‘國家福利’模式,就要打破現有的制度結構,這將引發(fā)一系列的社會問題,并可能導致社會制度的功能失調和社會沖突”。[8](P194)

        筆者以為,“北歐模式”有其深厚的歷史底蘊作鋪墊,不可能一夜之間消失(也很難回到從前),其未來改革之路或仍將是在政府、民眾與市場這三方之間的博弈、妥協(xié)與平衡。

        祁楊、田德文主編的《歐洲政治文化研究》(以下簡稱《研究》)一書則在方法論方面有所創(chuàng)新——他們將20世紀50年代著名比較政治學家阿爾蒙德(G.A.Almond)所倡導的“政治文化”概念引入對歐洲政治文化的研究中,而“獨特的地理環(huán)境造就獨特的文化處境和文化特性”,[9](P263)北歐也因此作為一個整體而被納入歐洲政治文化的研究版圖中。

        “在這里,‘人人平等’的理念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政治傳統(tǒng)、社會福利、對外戰(zhàn)略無不打上平等主義價值觀的烙印。追尋‘平等’的意義,是北歐政治文化的主題”。[9](P263)與此前所評述的兩部著作類似,《研究》一書的作者也將重點置于“北歐模式”對平等原則的追求。在他們看來,這不僅是“北歐模式”的顯著特征之一,更是已經融入北歐人的政治理念中,成為北歐政治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比照阿爾蒙德對政治文化的界定,“一國居民中當時盛行的態(tài)度、信仰、價值觀和技能”。[10](P15)可見,平等觀念已是北歐政治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何平等思想會在北歐國家中深入人心,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習性和思維態(tài)度的自然流露。

        郭靈鳳《北歐人為什么如此幸?!?、勞動保障部丹麥考察團《丹麥醫(yī)療保障體制探》、于慧利《芬蘭等北歐國家社會保障的主要制度和做法》等文也都在不同程度對于了解“北歐模式”有所助益,但相比于以上專著,這些文章介紹性的成分居多。

        三、以現代化模式觀照北歐福利國家

        “世界近現代史的主線是現代化,之所以作如此斷言,是因為自近代以來,歷史的主要內容就是現代化”。[11](P22)根據學者的有關考證,“現代化”這一概念于上世紀20年代就已出現于文學家和歷史學家的零星作品中,但作為一種通用學術名詞則是在20世紀60年代的社會學領域中才得到公認。[12]雖從不同角度所理解的現代化會呈現極為不同的面相,但這并不妨礙就現代化的基本含義達成共識。一般而論,現代化泛指“傳統(tǒng)的社會或前技術的社會逐漸消逝,轉變成為另一種社會,其特征是具有機械技術以及理性的或世俗的態(tài)度,并具有高度差異的社會結構”。[13](P19)

        英、法兩國引領了世界近代史上的第一期現代化浪潮,大體橫跨從18世紀60年代至19世紀70~80年代的這一百年,機器大工業(yè)在英國和法國奠定統(tǒng)治地位是這一浪潮取得成功的主要標志。其后,從19世紀后半期到20世紀上半期,美國、德國和日本等國也先后開始各自工業(yè)化進程。就時間而言,在這一大潮中最先開始的英國無疑屬于“原發(fā)性”現代化國家,其所樹立的“英國模式”事實上成為后來者的奮斗“標桿”。其他各國則在不同程度上屬于后發(fā)現代化國家,這些國家需要做好如何應對來自英國的沖擊(包括正反兩面,特別是吸取“英國模式”中的普適元素),如果因為“吸收”不良或者某一方面問題處理不當(如與周邊國家關系不睦),將極有可能導致現代化進程步入歧途,德國和日本即為典型,這也就是歐洲各國的現代化進程為何既有相同之處,也有各國獨特所在的歷史癥結?!八^歐洲模式本身就是一個復合體,它包括盎格魯、北歐、地中海和萊茵河等多種模式”。[14](P6)從這點來看,開始于19世紀70年代的北歐國家現代化進程屬于第二期現代化浪潮,他們既分享著法治化、民主化與大眾政治參與、社會保障制度化這三大歐洲現代化的共性特征,而又形成了有別于歐洲其他地區(qū)的“北歐現代化模式”?!妒澜绗F代化歷程》(西歐卷)(以下簡稱《歷程》)即是歷史學者以現代化模式為觀照視角對北歐福利國家所作的精心研究。

        該書將“北歐現代化模式”概括為“刺激——反應”型現代化,并盛贊“北歐現代化模式”“不僅是世界現代化進程中一種公認的模式,而且也是一種得到廣泛認可的模式”。[14](P364)在這一總體思路下,北歐福利的建立也經歷了一個從效仿(以德國俾斯麥時期的社會立法為榜樣)到根據本土國情自主創(chuàng)新的過程,而相對寬松的社會結構則是北歐5國的共性,這使得北歐國家內部階級斗爭較為緩和、也沒有過重的歷史包袱,有力促進了各國民眾共同體的形成。丹麥福利國家建設在北歐5國中的步伐最早,19世紀90年代即開始陸續(xù)建起各項社會保障制度并頒布大量法律?!叭鸬涞母@贫仁巧鐣裰鼽h堅持職能社會主義的結果,也是人民群眾為爭取社會平等而長期斗爭的結果,它對縮小人民生活水平的差距,抑制財富不均的現象,緩和社會矛盾起了積極的作用”,[14](P452)這一體制的特點在于將以私有制為主體的市場經濟制度與高福利高稅收的分配制度有機結合起來,而它之所以能夠成功與社會民主黨主張通過和平方式“和平長入”社會主義有關。挪威更早實行強制性保險,福利政策也更具綜合性。總體來說,北歐5國福利制度之間的差異并不大,主要差別在于實行國家福利的時間、國家干預的程度和社會公平度。

        也有學者將北歐福利國家的建設視為“再現代化”過程,“現代化是前福利國家的歷史階段,再現代化是福利國家建構與完善的歷史進程”,“福利國家構建是歐洲資本主義國家歷時性發(fā)展與現代化邏輯的矛盾運動”的歷史性結果,也是全民參與社會建設的結構性載體”。[15](P1)不論是現代化還是再現代化,福利國家建設其實都是特定歷史階段國家職能通過福利這種形式進一步完善的過程,它所要強調的落腳點仍然在于國家面向民眾和社會公共服務性的一面。

        四、社會政策學者的北歐福利國家論述

        社會政策學者對于北歐福利國家的研究則主要集中于具體政策的施行、績效、所受內外部環(huán)境影響以及討論某一國家社會福利制度的建立和運轉這兩個方面。前者以林卡為代表,后者則以丁建定和劉玉安為代表。

        林卡和唐琳在《婦女與社會政策——論婦女地位在北歐國家的變遷》一文中考察了婦女與社會政策這兩者間的互動關聯。兩位作者認為婦女視角的介入為社會政策研究本身提供了新的學術視角和“把握婦女和國家社會政策之間復雜聯系的方法”。[16]更為重要之處還在于婦女地位隨著北歐福利國家的建立也發(fā)生了重大轉變。福利國家建立起社會保障制度,倡導福利權和公民權,支持男女平等,而龐大的社會服務部門則為婦女提供了較為廣闊的就業(yè)市場,這些都有助于婦女社會地位的提升。這一過程產生了“公共父母親”的全新概念,形成國家與婦女或孩子與家庭間的新關系。林卡和蘇科《論北歐社會工作發(fā)展的動力及其制度環(huán)境》從基層社會網絡、志愿者社團、中央和地方政府三個方面對北歐國家社區(qū)工作的動力機制進行了分析,并從宏觀角度“把社區(qū)工作與社會制度聯系起來,研究了社會行動,地方民主和福利國家等要素在北歐社區(qū)工作發(fā)展中的作用”。[17]

        林卡《北歐國家福利改革:政策實施成效及其制度背景的制約》一文則聚焦于北歐國家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針對福利國家危機而采取的改革措施并對其成效進行了評估。文章列數北歐國家福利改革的幾個方面——“私有化”、“推行積極的勞動力市場政策”、“促進福利多元化的發(fā)展”,[18]坦言這些措施使得“北歐各國在政府福利開支方面的增長在90年代中期確實有所下降”,但“這些改革未能瓦解公共福利為主導的國家福利體制”,[18]北歐福利國家制度改革仍然面臨諸多結構性難題。李鵬宇《北歐福利國家的就業(yè)政策:成敗與前景》回顧了北歐國家二戰(zhàn)后在就業(yè)方面所取得的輝煌成功,而面對來自全球化的沖擊,北歐國家的就業(yè)體系試圖通過“積極就業(yè)措施取代消極的社會救濟”和“職業(yè)培訓的重要性”[19]來尋求變革以應對危機。林竹《挪威社會工作概覽》也對挪威社會工作的有關情況作了較為詳細的介紹和說明。

        國內資深社會保障學者丁建定教授于2004年出版了《瑞典社會保障制度的發(fā)展》(以下簡稱《發(fā)展》)一書,此書乃近十年來“北歐模式”國別研究的一部佳作,并因作者本人的歷史學出身而在相關論域中顯得底蘊厚實。全書大致依循時間脈絡將瑞典社會保障制度的實踐分為四個時期(1870~1914年、1914~1939年、1945~1980年、1980~2003年),從歷史和現實這兩個維度對瑞典社會保障制度的形成、發(fā)展、輝煌和改革作了分析,為讀者再現了一副瑞典福利國家建設的全景圖。特別之處在于本書最后一章特辟專題就“北歐模式”內部各國間社會保障制度的差異以及瑞典與英國社會保障制度的異同展開比較研究。以此為基礎,丁建定高度概括瑞典社會保障制度的發(fā)展特點——“遵循現代社會保障制度發(fā)展的普遍原則與堅持瑞典社會保障制度的國別特色相結合”、“在社會保障制度建立和發(fā)展過程中,政府的主動努力與公民的廣泛參與相結合”、“瑞典社會保障制度的發(fā)展變化與瑞典社會經濟、政治與思想理論的發(fā)展變化相互影響、相互協(xié)調、同步發(fā)展”、“在社會保障責任和權力關系方面,瑞典經歷了一個從比較強調政府責任、到逐步強調雇主責任、最后發(fā)展到爭取實現政府責任、雇主責任與個人責任的協(xié)調和平衡的過程”,[20](P207)《發(fā)展》所羅列的這些特點已經融入瑞典現代和諧社會的建立與形塑中,成為瑞典政治文化乃至國民性格中的重要元素。

        劉玉安教授《公平與效率不可兼得嗎——美國、瑞典模式的比較與借鑒》一書則立足公平與效率這對“邏輯矛盾”以對比美、瑞兩國社會保障制度,旨在糾正人們長期以來形成的思維慣性:美國模式代表了效率,瑞典模式則以公平為主。在他看來,美國社會雖然崇尚自由,“但卻絕不能由此而得出結論說,美國社會不講公平,或者說在美國是先效率后公平,是效率優(yōu)先兼顧公平”,實際上“社會公正始終是美國社會發(fā)展的基本目標,是美國各種社會政策的基本取向”。[21](P193)與此相應,瑞典福利國家建設在追求社會公平的同時也非常講求效率,也就是說,瑞典福利國家建設有效發(fā)揮了資本和勞動力這兩大生產要素的積極性,“在保證勞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同時,瑞典社會民主黨政府還保證了資本的不斷增值”。[21](P193)姜海燕則從生命歷程的角度比較了美國和瑞典的社會政策,文章運用萊澤因的生命歷程政策模型分析美、瑞兩國貧窮動態(tài)與社會政策之間的關系,發(fā)現兩國公民生命歷程中的貧窮與本國社會政策有直接關系?!案@邔τ谏鼩v程中貧窮的建構作用需要綜合考慮,不可忽略它在不同國家和階層的不同表現以及它隨改革的不斷變化”。[22]

        五、尋求借鑒和啟示

        正如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李劍鳴教授在評述改革開放30年來的美國史研究狀況時所說的那樣:“過去30年里,無論在領域、課題和路徑方面發(fā)生了什么變化,‘現實需要’和‘現實關懷’始終是影響美國史研究的一個核心因素?!盵23]中國學者近十年來的北歐福利國家研究也充滿了意欲從中尋求借鑒和啟示的強烈渴望。

        由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福利體制和社會政策的國際比較研究”課題組編寫的《福利體制和社會政策的國際比較》(以下簡稱《比較》)一書堪為這方面的典型。《比較》一書在第二篇專題報告中以英國、德國和北歐五國為代表詳細論述了這三種社會福利體制構建的歷史進程及其社會政策的內容、特點和績效。從中看出作者對“北歐模式”的重視,而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這一機構的官方屬性也為這一傾向性考慮增添不少分量。

        作者首先探討了“北歐模式”的發(fā)展脈絡,指出“獨立農民階級的崛起”、“特殊的官職資本主義”、“獨特的意識形態(tài)元素”、“階級妥協(xié)與國內共識”和“跨國合作與北歐認同”這五大要素乃“北歐模式”得以成功的重要原因,并在此基礎上概括出“北歐模式”的三大特點:國家性、普遍性和平等性。[24](P40)那么,“北歐模式”可以給我們帶來哪些借鑒呢?在“北歐福利國家模式的積極方面”一節(jié)中,作者認為,“北歐模式”有力“促進了社會公平公正”、“在城市化過程中,農民的待遇得到了有效保障”,[24](P50)不論是社會公平公正還是保障農民福利待遇,對于正籌謀如何建設新型城鎮(zhèn)化的中國來說,如何將保障農民福利待遇納入到新型城鎮(zhèn)化的全盤規(guī)劃中來,使其與城市居民享受同等權利已是當前中國政府必須面對的一大歷史課題。就此而言,“北歐模式”的先進經驗尤其值得關注。當然,作者也以經濟全球化、人口老齡化和社會異質化為例來說明“北歐模式”遭遇到的多方挑戰(zhàn),對于本文一開始所說的國內很多人質疑“北歐模式”經濟效率低下和養(yǎng)懶漢等問題,作者也通過多項數據測算就此給予明確否定回答?!案@麌視谷恕畱卸琛?,使人‘依賴國家,不思進取,不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的說法缺乏實證證據,從福利國家的勞動參與情況來看,福利國家國民沒有表現出明顯的‘懶惰’傾向”。[24](P74)現實中一個既能促進經濟成長,又能讓民眾享受普遍高福利的“北歐模式”難道不正是中國現代化的奮斗目標嗎?

        大部分學者在具體研究中更多還是就“北歐模式”的某個方面進行論述。有學者聚焦于北歐國家公共教育改革,將其作為“北歐模式”自身改革的一個組成部分?!霸谛伦杂芍髁x思想主導下,北歐國家公共教育改革的市場化、民營化、學校競爭、權力下放、擴大父母選擇權、目標導向的績效管理逐步由理念走向實踐,成為這一時期的主導性教育改革話語”。[25](P1)張云德、秦儀燕從道德教育角度分析了“北歐模式”的成功之處,意在說明完善而優(yōu)質的道德教育對于提升國民素養(yǎng)和道德水平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借此也提出對中國道德教育的啟示——“豐富道德教育的方式”、“完善我國的社會保障制度,加大財政對教育的投入”、“充分發(fā)揮大眾媒介和社會輿論的導向作用”。[26]袁群、安曉敏則分析了北歐福利國家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涉及社會福利制度地方化改革、醫(yī)療服務方面的改革、就業(yè)政策的改革、養(yǎng)老金改革和稅制改革),認為這些措施“基本上控制住了公共開支不斷增長的勢頭”,改革成效明顯。作者提出北歐國家福利制度改革對于中國來說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鑒意義,“要建立與我國國情和經濟發(fā)展水平相適應的社會保障體系”、“要建立多種形式的社會保障制度”、“要把實現勞動者的就業(yè)作為社會保障體制建設的重要內容”、“明確劃分事權、實行分級負責制”、“要注意處理好社會保障改革與社會穩(wěn)定的關系”,[27]這些高度凝練的概括性總結無疑將有助于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保障制度?!敖ㄔO福利社會不是主觀選擇,而是社會發(fā)展的必然”。[28]而要建立福利社會,對于包括“北歐模式”在內的國外先進經驗進行有針對性的研究也就成為勢所必然。

        綜上所述,國內學界近十年來的北歐福利國家研究已在多個領域取得不俗成績,但由于語言、資料、視角乃至文化隔膜等障礙,以下幾個方面仍然是未來中國的北歐福利國家研究亟需進一步改進之處。

        其一,立足目前已有基礎強化“北歐模式”中的國別研究,尤其是挪威、芬蘭和冰島三國的有關情況需要得到來自學者們的高度重視,從而改變研究者目前過于集中在瑞典和丹麥這兩國所導致的資源浪費;

        其二,以較為深入的國別研究為前提,深化針對北歐五國內部的具體政策研究,以期更加準確理解和把握“北歐模式”;

        其三,以中國為本,展開中國和北歐五國在相關領域內的多維度比較研究;

        其四,面對當今世界的全球化大潮,將“北歐模式”置于全球史的視域下進行審視也顯得很有必要。

        總之,我們不能滿足于當前所取得的成績,而應在此一大時代中繼續(xù)深入研究北歐福利國家的發(fā)展走向,以為本國社會保障制度的建設拾遺補缺。

        [1]《中國社會工作》編輯部.福利國家終結?[J].中國社會工作,2011(30).

        [2][丹麥]本特·格雷夫.比較福利制度——變革時期的斯堪的納維亞模式[M].許耀桐譯,重慶:重慶出版社,2006.

        [3][丹麥]戈斯塔·埃斯平-安德森.轉型中的福利國家——全球經濟中的國家調整[M].楊剛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

        [4]中央黨校赴挪威、瑞典考察團.“北歐模式”的特點和啟示[J].科學社會主義,2007(06).

        [5]周弘.福利國家向何處去[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

        [6]李琮.西歐社會保障制度[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

        [7]鄭秉文.社會權利:現代福利國家的模式的起源和詮釋[J].山東大學學報,2005(02).

        [8]周弘.30國(地區(qū))社會保障制度報告[M].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11.

        [9]祁楊,田德文.歐洲政治文化研究[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

        [10][美]加布里埃爾·A·阿爾蒙德,小G·賓厄姆·鮑威爾.比較政治學:體系、過程和政策[M].曹沛霖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7.

        [11]錢乘旦,王宇博.換個角度看歷史——現代化與世界近現代史學科體系研究[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

        [12]李工真.“現代化”的概念與世界歷史[J].理論月刊,1997(08).

        [13][美]西里爾·E·布萊克.比較現代化[M].楊豫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6.

        [14]陳曉律.世界現代化歷程[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0.

        [15]王云龍,陳界,胡鵬.福利國家:歐洲再現代化的經歷與經驗[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16]林卡,唐琳.婦女與社會政策——論婦女地位在北歐國家的變遷[J].婦女研究論叢,2006(02).

        [17]林卡,蘇科.論北歐社會工作發(fā)展的動力及其制度環(huán)境[J].浙江社會科學,2007(01).

        [18]林卡.北歐國家福利改革:政策實施成效及其制度背景的制約[J].歐洲研究,2008(03).

        [19]李鵬宇.北歐福利國家的就業(yè)政策:成敗與前景[J].現代企業(yè)文化,2009(14).

        [20]丁建定.瑞典社會保障制度的發(fā)展[M].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4.

        [21]劉玉安.公平與效率不可兼得嗎——美國、瑞典模式的比較與借鑒[M].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2013.

        [22]姜海燕.生命歷程的貧窮——美國與瑞典社會政策之比較[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02).

        [23]李劍鳴.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美國史研究[J].史學月刊,2009(01).

        [24]貢森,葛延風.福利體制和社會政策的國家比較[M].北京:中國發(fā)展出版社,2012.

        [25]賀武華.北歐福利國家新近公共教育改革共性概略[J].外國中小學教育,2009(04).

        [26]張云德,秦儀燕.北歐福利國家的道德教育及其對中國的啟示[J].社科縱橫,2013(08).

        [27]袁群,安曉敏.北歐福利國家的改革及對我國的啟示[J].經濟問題探索,2006(11).

        [28]景天魁,畢天云.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福利社會[J].人民論壇,2009(20)..

        猜你喜歡
        北歐國家北歐福利
        玉米福利
        北歐有個“軍火庫”
        為福利而增長還是為增長而福利?北歐國家經濟發(fā)展和社會保障之間的動態(tài)關系
        簡約的北歐風格
        流行色(2018年3期)2018-07-16 03:17:24
        垃圾窩
        北歐奇跡背后的高等教育質量保障體系探究
        大學教育(2017年2期)2017-04-27 13:09:12
        那時候福利好,別看掙幾十塊錢,也沒覺得緊巴巴的
        SZEG? KERNEL FOR HARDY SPACE OF MATRIX FUNCTIONS?
        情迷北歐
        品位(2015年4期)2015-05-30 10:48:04
        清明雨
        一边吃奶一边摸做爽视频| av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99精品人妻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一二三| 国产女同一区二区在线| 91精品综合久久久久m3u8|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小说| 蜜桃视频网站在线免费观看| 免费人成网站在线播放| 一道本加勒比在线观看| 久久99人妖视频国产| 亚洲综合国产成人丁香五月激情 | 国产天堂av手机在线| 日韩色久悠悠婷婷综合| 风间由美中文字幕在线| 青青草视频在线观看精品在线| 久久久精品亚洲人与狗| 国产日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色婷婷精品久久二区二区蜜桃| 日韩av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片精品av在线观看夜色| 国产乱了真实在线观看| 色多多a级毛片免费看| 日日躁夜夜躁狠狠躁超碰97| 玖玖资源站无码专区| 国产午夜精品久久久久99| 国产超碰人人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亚洲av无吗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亚洲一级av第二区| 一二三四区中文字幕在线| 97se亚洲国产综合在线| 亚洲七久久之综合七久久| 久久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最大中文字幕无码网站 | 国产美女黄性色av网站| 在线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午夜精品视频观看| 极品粉嫩小仙女高潮喷水网站| 超碰cao已满18进入离开官网| 亚洲av乱码中文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