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 海 艷
(宿遷學院,江蘇 宿遷 223851)
抓好反“四風”工作 推進高?!八娘L四感”建設
侍 海 艷
(宿遷學院,江蘇 宿遷 223851)
黨的“四風”問題積弊深,危害大,影響廣泛,已成頑疾。高校作為培養(yǎng)人才、孕育思想的場所,更應該關注“四風”問題,及時糾正,確保國家教育事業(yè)健康穩(wěn)定發(fā)展。通過分析目前我國高校內(nèi)普遍存在的“四風”問題,結(jié)合高校的實際情況論述如何開展積極有效的“四風四感”建設工作。
“四風”問題;高校;四風四感
1.1 “形式主義”問題嚴重
高?!靶问街髁x”問題集中表現(xiàn)在學校管理和學術研究兩個方面。在學校管理方面,一些高校的上層領導在日常管理中帶有較強的功利色彩,只顧眼前,目光短淺,對學校的整體發(fā)展和長遠規(guī)劃缺少深入系統(tǒng)的思考,沒有形成明確的發(fā)展方向和發(fā)展思路。習慣于按部就班地開展工作,面對新情況、新問題,沒有與時俱進開展研究,缺乏科學的管理理念。在學術研究領域“形式主義”的不良風氣尤為嚴重,主要表現(xiàn)在:近年來高校學術研究領域,造假現(xiàn)象屢屢出現(xiàn),拼湊文獻現(xiàn)象嚴重,缺乏調(diào)查研究,缺少生活和實踐指導。
1.2 “官僚主義”根深蒂固
高?!肮倭胖髁x”集中表現(xiàn)在高校的行政化管理嚴重。我國大學與國外知名大學在管理上的最大差異是行政化管理嚴重,教師處于高校管理的最底層。同時學校的高層領導在作決策、設計制度、開展工作時,習慣性地偏重于站在管理者的角度看問題。在開展工作過程中,個人或者部門過分看重自身利益,彼此間主動溝通協(xié)調(diào)較少,合作意識和大局意識不強。遇到矛盾,特別是困難、棘手的問題時,缺乏主動承擔責任的擔當意識和不求回報、全心付出的奉獻精神。
1.3 “享樂主義”盛行
高校“享樂主義”集中表現(xiàn)在青年大學生價值取向的扭曲。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這種變化不僅僅表現(xiàn)在經(jīng)濟與政治領域,人們思想觀念領域的巨大轉(zhuǎn)變也是始料未及的。享樂主義使青年大學生價值觀發(fā)生扭曲,觸發(fā)了他們精神空虛的危機,使青年的精神世界產(chǎn)生了一種流浪意識,不再追求,不再思索人生的真正價值,在隨波逐流中麻醉自我。當前,有一些青年大學生沉迷于物質(zhì)、感官享受,奉行及時行樂的人生哲學,精神空虛,意志消沉,萎靡懈怠,不思進取,思想媚俗化。
1.4 “奢靡之風”蔓延
高?!吧菝抑L”表現(xiàn)形式多樣,涉及范圍廣泛,突出表現(xiàn)為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大興土木。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大學擴招,很多學校借機大興土木,比規(guī)模、攀氣派,工程占地多、耗資大。二是超規(guī)格接待,鋪張浪費驚人。三是有些領導個人生活奢華。四是大學生攀比之風嚴重,一味地以高消費來拔高自己在群體中的地位,日常生活不知節(jié)儉,浪費現(xiàn)象嚴重。
2.1 從思想上根除“四風”
“四風”問題根子在思想上,開展反“四風”活動,首先必須要從思想上認識到“四風”問題的嚴重性,明確開展反“四風”活動的必要性。
2.1.1 積極開展“政治教育”系列活動
通過開展“政治教育”系列活動,有利于解決教師對“四風”問題的模糊認識,破除思想障礙,凝聚思想,統(tǒng)一共識。以“思政”課程為平臺,開展反“四風”活動的實踐教學活動,糾正學生群體內(nèi)的不良風氣,樹立積極向上、勤儉節(jié)約的良好風尚。在理論教育過程中,要改變以往的單一灌輸式、簡單說服式、整齊劃一式的教學方法,積極運用啟發(fā)式、互動式等方法,大力推行說理教育法、情境陶冶法、榜樣示范法等具體方法,要通過實際故事,讓師生堅定自己的理想,并引導師生開展關于理想的討論,培養(yǎng)師生的集體意識、團隊意識和合作意識。
2.1.2 以研討會為平臺,開展反“四風”教育實踐活動
在反“四風”活動中,要積極利用部門例會時間,開展專門以反“四風”為主題的活動,組織師生進行討論,分析自身及他人身上存在的問題,積極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以幫助師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組織師生參加以反“四風”活動為主題的培訓會,不斷挖掘、整合教育資源,改革教育形式和教學方法,從而提高反“四風”活動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2.1.3 以常規(guī)工作為載體,開展反“四風”教育實踐活動
充分利用高校豐富的教育資源,多渠道開展反“四風”教育實踐活動。例如,在日常教學過程中,要積極開展師生的政治教育,教會師生如何工作學習,如何在工作和學習中體現(xiàn)自身的價值。要積極組織開展交心談心及黨員先鋒活動崗等活動,傾聽師生意見和建議,了解師生思想動態(tài),灌輸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生活觀,樹立榜樣,積極調(diào)動和鼓勵師生工作生活熱情。
2.2 落實好反“四風”教育實踐活動
在開展反“四風”的活動過程中,我們不能僅僅停留在思想的層面上,必須付諸實際行動,否則反“四風”活動毫無意義可言。高??梢詮囊韵聨讉€方面落實:
2.2.1 建設教育實踐基地
在開展反“四風”活動的過程中,應大力加強教育實踐基地建設。要抓住具有公益性質(zhì)的社會文化設施免費向師生開放的機會,積極組織師生開展以反“四風”活動為主題的教育實踐活動,并依托社會力量,建立一批反“四風”活動的實踐基地。并結(jié)合實際,創(chuàng)造出一些有特色的實踐活動,例如走進看守所和武警部隊,體驗違法后果和正規(guī)化管理,培養(yǎng)他們吃苦耐勞、熱愛生活、艱苦奮斗等優(yōu)良品質(zhì)。
2.2.2 創(chuàng)新反“四風”教育實踐活動方式
要結(jié)合自己的實際情況,不斷地對反“四風”教育實踐活動進行創(chuàng)新。以反“四風”活動為主題的教育實踐活動可以包括演講、朗誦、知識競賽、文體活動、游戲、征文、電影欣賞、公益活動、評比活動、志愿者服務等活動。當然,也可以通過實踐模塊來推進反“四風”活動。比如,第一模塊開展系列學習活動 ,培養(yǎng)師生道德修養(yǎng)和人性品格;第二模塊開展社會服務活動,提高師生團隊協(xié)作和克服困難能力;第三模塊開展爭先創(chuàng)優(yōu)活動。
2.2.3 通過開展專項活動強化反“四風”實踐成果
當前,高校反“四風”教育實踐活動可以結(jié)合“群眾教育實踐活動進社區(qū)”“黨員干部下基層”等專項活動一并進行,相互補充、相互促進,充分發(fā)揮高校黨組織戰(zhàn)斗堡壘作用和先鋒模范作用,在服務人民、履行職責使命、弘揚優(yōu)良作風、提升服務效能的實踐中樹立良好形象??砷_展“紅色教育”活動,充分利用當?shù)丶t色資源和思想政治教育基地,組織師生開展以學習黨的歷史、走黨的路線為主要內(nèi)容的思想教育活動,提升廣大師生的愛國、愛黨熱情。
3.1 “四風四感“的主要內(nèi)涵
3.1.1 高?!八娘L”的涵義
“四風”即優(yōu)良的校風、教風、學風、作風?!八娘L”建設既是高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提高教育質(zhì)量,開展素質(zhì)教育的強大精神力量,也是高校一項極為重要的基本建設工作。高校的校風就是要樹立“校興我榮,校衰我損”的主人翁意識。教風主要體現(xiàn)在教師的思想、道德、作風上,體現(xiàn)在教師的專業(yè)知識和基礎理論的修養(yǎng)上,體現(xiàn)在教育教學的全過程中,體現(xiàn)在對學術研究的嚴肅態(tài)度。學風主要是指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能夠樹立培養(yǎng)濃厚的刻苦鉆研、學用結(jié)合、拼搏進取、嚴謹踏實的學習態(tài)度,懂得怎樣學習、怎樣做人、怎樣生活、怎樣健身、怎樣成為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的人。作風是指要加強對科學發(fā)展觀及教育教學管理理論的學習,不斷提高個人思想道德修養(yǎng)、業(yè)務工作水平和科學決策能力,弘揚求真務實精神,嚴以律己,廉潔從教。
3.1.2 “四感”的內(nèi)容
“四感”即責任感、榮譽感、危機感和緊迫感。工作責任感是一個人對工作主動施以積極有益作用的精神。榮譽感是一種熱愛集體、關心集體、自覺地為集體盡義務、作貢獻、爭榮譽的道德情感。危機感就是要深入反思、正視自己,主動學習,認真分析昨天的短處、今天的差距和明天的趨勢,防止和克服敷衍了事、推諉扯皮等精神懈怠問題,團結(jié)一致,開拓進取,共謀發(fā)展。緊迫感就是要通過教育活動,培養(yǎng)師生強烈的歷史使命感和時代緊迫感。
3.2 以反“四風”活動為抓手,推進高?!八娘L四感”建設工作
3.2.1 堅持學習導向深入化,增強師生緊迫感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牢牢把握“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堅持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貼近師生的原則,使廣大師生能夠充分感受到黨和國家對其的關愛與重視,看到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在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中取得的豐功偉績,堅定信念跟黨走,增強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自覺反對“四風”,讓每一名師生都能感覺到肩上的重任,唯有把學習搞好,才能增強本領,更好地在行動上把教書育人的核心價值觀落到實處。
3.2.2 堅持問題導向具體化,增強師生危機感
問題導向貴在具體化,一具體就深入。每位師生都要把自己擺進去,強化危機感,堅持在“四風”問題的“共性病”中查找“個性病”,防止問題空泛化、片面化、一般化,將個性問題“刨”出來,為切除病灶、強身健體打下堅實基礎。在教育管理學生的過程中,充分體現(xiàn)服務意識,不斷改善學生學習、工作、生活中的硬件條件,不斷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努力為廣大學生成長成才提供更好的條件。在學生工作中,也應加強思想教育,對學生中存在的共性問題和個性問題進行研究分析,多渠道多載體地開展宣傳活動,增強學生的緊迫感和危機感。
3.2.3 堅持教育導向理性化,增強師生使命感
堅持把教育的著眼點放在建立共識、同步跟進上,即通過正面教育、自我教育、幫助教育來解決“目標與差距”的矛盾;把教育的著力點放在民主生活會上,積極與教職工廣泛開展交心談心,引導大家保持良好心態(tài),營造敞開胸襟、陽光寬松的環(huán)境,大家都認真自我檢查問題、剖析原因、明確方向。通過擺事實、講道理、重感化,以德教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增強教職工自我教育、自我警醒、自我提高的自覺性,強化教書育人核心觀念,切實提升教學質(zhì)量。
3.2.4 堅持整改導向細節(jié)化,增強師生自豪感
要關心關愛困難學生群體,強化感恩教育,從物質(zhì)上和精神上幫助困難學生群體,為困難學生完成學業(yè)和就業(yè)提供必要的幫助,讓廣大學生形成健康的人格,積極投身到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大潮中。進一步在思想理論、政治原則、業(yè)務素質(zhì)、作風建設上強起來,努力做高校黨建事業(yè)的服務者、開拓者、推動者,共同打造黨建工作的新高地。制定完善內(nèi)部管理制度,嚴格落實領導責任制和分管責任制,推進項目化管理、精細化管理和倒查化管理,形成嚴謹?shù)男oL,提升學校地位,增強師生自豪感。
高校必須深刻認識“四風”問題帶來的嚴重危害,深刻領會中央整治作風頑疾的堅定決心,從堅定黨員干部理想信念的高度,從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大局的高度,切實增強解決“四風”問題的自覺性、主動性,為高等教育事業(yè)的健康發(fā)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1]邵景均.清除享樂主義之風[J].求是雜志,2013,(17):37~39.
[2]黃紅平.作風建設重在反“四風”[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08(A07).
[3]蔣斌,陳金龍.杜絕奢靡之風[J].求是雜志,2013,(17):40~42.
責任編輯:李增華
10.3969/j.issn.1674-6341.2014.05.019
2014-06-03
2013年宿遷學院黨建工作研究基金立項項目(項目編號:2013DJY08)
侍海艷(1984-),女,江蘇宿遷人,助理研究員,碩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G711
A
1674-6341(2014)05-003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