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陸薇
上個學期末,我工作的大學公開選拔參加國際保加利亞語言文化暑期培訓的學者。培訓班為期20天,時間安排在暑假,內容涵蓋保加利亞的語言、文化、歷史、風俗等。作為一名語言教學工作者,我希望能以語言學習者的身份來體驗國外同行的語言教學方法,于是我毫不猶豫地報名參加了這個培訓。半個月后,我如愿收到了錄取通知和舉辦方發(fā)來的邀請函。
百度百科上說,保加利亞共和國是位于巴爾干半島東北部的美麗小國,山巒起伏、地勢多變,蜿蜒的多瑙河是其天然的國境線,那里的玫瑰花和酸奶聞名遐邇。我一邊憧憬著遙遠而又陌生的歐洲小國,一邊疑惑:短短20天的時間去學習一門從未接觸過的語言,究竟能夠學到些什么呢?真實體驗過之后,我發(fā)現自己學到的不僅有語言,更有積極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
到達培訓地點之前,我心里有點“怯”。我估摸著一起參加此次語言培訓的學員都是語言專業(yè)的年輕學生,我很擔心已經工作多年的自己會是學員中最“老”的一個。不過到了開學典禮,我才發(fā)現自己的擔心是完全多余的。培訓班的學員來自全世界37個國家,并且分別來自理、工、文、管等各種背景,其中有三分之一的學員年齡超過了30歲,最年長的學員甚至已經白發(fā)蒼蒼了。
午餐時間,我好奇地詢問其他學員參與此次活動的目的。一對來自西班牙的老年夫婦說,他們很喜歡保加利亞,準備在不久的將來移民到這里,所以現在先過來學習保加利亞語熱熱身。一位來自印度某大學的數學教授說,他的導師是保加利亞人,他和導師的感情很深,所以他想來導師成長的地方看一看。來自日本的真美子目前在保加利亞教日語,她說想通過這次學習提高自己的保加利亞語水平,以便和學生更好地溝通。美國的泰勒是一名背包客,保加利亞只是他此行的第三站,他認為參加這種語言文化培訓班是體驗當地風土民情的最好方式。和我同班的飛機機械師阿爾博特輕松地說:“我沒有任何斯拉夫語言基礎(編注:保加利亞語屬于斯拉夫語族),我日后也沒什么機會使用保加利亞語,但是有這樣好的機會讓我來了解一個陌生的國度,認識來自全球的朋友,何樂而不為呢?”同學們五花八門的想法給了我很多的啟發(fā)。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不過多地計較投入產出比——這的確是一種簡單而又積極的生活方式。
一日,在從瓦爾納(作者注:保加利亞的海濱城市)回賓館的路上,我遇見了一個金發(fā)碧眼的中年男子。他熱情地用中文跟我打招呼:“你好,我是波蘭人?!币娢页泽@的樣子,他繼續(xù)用不太流利的中文解釋道:“我在學中文,因為我明年要去中國旅游?!闭f完,他匆匆跳上出租車,和我告了別,留下我一個人站在原地發(fā)呆,為他而感動——這種遇到未知的領域就去探索和學習的精神真是一種難能可貴的生活態(tài)度。
保加利亞語屬于斯拉夫語的南部支系,使用西里爾字母。第一節(jié)課,由于時間限制,老師只用了十分鐘的時間介紹保加利亞語的字母和讀音,接下來就開始講海量的生詞、語法和句子。保加利亞語的名詞、形容詞分為陽性、陰性、中性,并且有不同的單復數形式。每一個動詞根據人稱的不同有六種變式,再算上不同時態(tài)的動詞變形,簡直可以稱得上是變化萬千了。頭一節(jié)課下來,我就已經頭昏腦漲了,覺得保加利亞語比我以前學過的法語還要難。
第二天上課時,教室空了許多。看來不光是我覺得保加利亞語很難,其他一些學員也覺得很難,于是打了退堂鼓,沒有來上課。老師進教室后有些生氣,問我們知不知道缺勤的同學為什么不來。一個學員回答道:“他們可能覺得課程太難了,即使繼續(xù)學下去,可能也通不過最后的分級考試?!崩蠋煼畔抡n本,認真地說:“這個培訓班的目的就是傳播保加利亞的語言、文化,你們既然報名參加了,就要清楚自己的初衷,遵守這里的規(guī)矩。如果覺得課程進度快,你們可以與我溝通,我會放慢教學進度。至于考試,如果你們每天都來上課,即使最后沒有通過考試,會務組也會頒發(fā)《參與者證書》。而且,我相信你們如果堅持學習下去,肯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請你們把這些話轉告給今天沒有來的同學,通知他們明天來上課。”
老師的這席話擊碎了我蠢蠢欲動的放棄念頭。上午的課結束之后,我抱著教材,來到酒店大堂的休息座上,認真地聽錄音、背單詞、復習課文。不一會兒,我就發(fā)現大堂的休息座被學員們坐滿了。看著身邊的學員無論老幼都在伏案苦讀,我又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
20天的課程是艱辛的,也是充實的。這些天里,學員們見了面都盡可能地用保加利亞語交流。我漸漸發(fā)現,我可以看懂用保加利亞語寫的告示了,可以與當地人進行簡單的交流了。學習從一開始的枯燥變得有趣起來。我順利通過了最后的考試,拿到了歐盟認可的保加利亞語言A1級證書。而比這張浸滿汗水的證書更重要的是,我用堅持攻克了困難,證實了自己的實力,也獲得了自信。
畢業(yè)典禮上,我和同學們互相擁抱,難舍難分,因為我們一起努力過、堅持過。從某種程度上說,我們更像是一群贏得了勝利的戰(zhàn)友。
我們在大堂的休息座復習的時候,會務組的老師沖我們揮了揮手,大聲喊道:“休息時間到了,我們去唱歌吧!”大家紛紛收拾好書本來到音樂教室。音樂老師笑瞇瞇地撥起了古斯里琴(作者注:一種多弦樂器),學員們坐在一起,看著歌詞,跟著老師唱。歌曲歡快的節(jié)奏瞬間感染了每一個人。一個小時的音樂課在不知不覺中結束,我隨著人流來到了酒店外的廣場。一個精神矍鑠的白胡子老頭拍了拍手,讓我們圍成一個大圈,教我們跳起了霍羅舞(編注:保加利亞的一種傳統(tǒng)舞蹈)。大家手牽著手,時而踢腿,時而輕跳。音樂越來越快,舞步越來越復雜,大家的步子亂了起來,但沒有人介意。大家一個個汗流浹背卻開懷而笑。上午上語言課時的緊張和壓力在這一刻徹底得到了舒緩。
人們常說“會休息的人才會工作”,這次培訓班的策劃人一定也是認同這一點的。所以,在時間安排上,會議的組織者安排我們每天上午上課,中午聽文化或歷史講座,下午唱歌、跳舞,晚上開Party,周末參觀當地景點。在這樣的安排下,學習的形式豐富多彩,學員們也得以在一種愉快而輕松的氣氛中更全面地了解保加利亞的方方面面。
20天的培訓結束了,我不僅收獲了關于保加利亞的語言文化知識,還重新認識了自己的學習能力。更重要的是,我學到了讓自己受益終身的生活態(tài)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