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達,陳 靖,韓永君
·國有資產管理·
高校招投標采購的特點
董 達,陳 靖,韓永君
(西安交通大學 采購與招標管理辦公室,西安 710049)
隨著高校向現代化教育技術的發(fā)展,購買儀器采購數量的增多,尤其是進口設備的采購,對現有的采購程序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文中從高校設備購置的特點出發(fā),討論了市場與競爭、如何選擇采購方式、驗收的重要意義以及在全過程的監(jiān)督機制等問題。通過在實際中遇到的各種問題,提出了應該加強政府采購制度建設,改善市場競爭環(huán)境,強化設備采購前期調研工作,合理選擇設備采購方式等。總結了高校儀器設備招標采購的經驗,探討了高校儀器設備招標采購的規(guī)律。
高等學校;儀器設備;招標采購;驗收監(jiān)督
隨著高校向現代化教育技術的發(fā)展,為了不斷提高高校的教學、科研水平,各高校越來越加大了對教學、科研的儀器設備的投入,注重了儀器設備的采購工作。本文通過分析我國高??蒲袃x器設備的采購審批、采購方式、設備驗收等,探討了進一步規(guī)范儀器設備采購的管理工作,保證重點建設順利進行。
高等教育發(fā)展的特點決定了高校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的采購具有一定的特殊性。(1)高校需要大量專用設備,專業(yè)性強、精度要求高、技術指標復雜、技術參數不易把握,評標時難以評價;(2)綜合性院校專業(yè)面廣,教學、科研項目涵蓋面寬,造成所需設備種類多、數量少、來源單一,采購的組織實施較難;(3)由于高校所需設備是根據教學、科研項目的進展實施采購,科研項目不確定性及人才流動頻繁因素較多,常常導致高校設備采購計劃性差、時間要求緊,并造成臨時性、應急性采購項目多等現象。(4)設備采購經費來源多樣化,有國家重點建設專項經費、學校事業(yè)費、辦學收入、重點實驗室專項經費、國家部委、省的縱向課題、企業(yè)橫向課題經費等。不同來源的資金在管理和使用上有不同的要求,且容易造成重復投資[1]。許多項目的完成時間比較剛性,經費一旦到位,需抓緊使用,盡早盡快出成果。預算執(zhí)行時效性強,要求采購周期短,不能逾越。儀器設備若不按時到位,可能對教學科研的順利推進產生重大影響,甚至要收回資金。
基于高校采購設備的特點,要求專業(yè)設備迅速購買。教師享有決定購買設備的要求,應該負責設備的調研。采購部門職能是對該類設備的價格進行控制。我們應該充分引入市場競爭機制,才能得到性價比最優(yōu)、售后服務最好的設備。競爭中投標商數量起到決定性作用,而投標商數量受投標成本影響。雖然高校政府采購的最大優(yōu)勢體現在采購批量通用設備上,但高校設備單項招標采購的規(guī)模往往并不大,造成單位競爭成本偏高。這主要是由于高校學科和專業(yè)繁多,所購設備面廣、量小,并且由于采購往往是急需設備,難以在一定時空內對不同部門相同的采購任務進行有效集中[2]。另外,高校采購的設備技術復雜,招標程序煩瑣,相應的費用也會增加。有時,供應商為了中標,甚至在開標前幾年就與高校保持聯(lián)系,提供樣品試用或邀請考察,間接提高了競爭成本等。
上述競爭成本的高漲將直接影響投標的積極性而導致競爭不足,采購方式抑制競爭強度。政府采購法定的5種采購方式,在競爭強度和競爭成本上依次遞減,而競爭的時間效率逐步上升。除了采購過程的效率低和不經濟,包括供應時間上的效率低和競爭費用的不經濟客觀上無法選擇低強度的采購方式。[3-4]。往往在結題前教師才會急著要求采購,而外貿設備外商一般的備貨期都有3個月左右,其采購周期之長令很多教師難以接受,采購人往往會以時間緊或技術復雜等理由選擇競爭強度較低的采購方式,削弱了競爭強度,導致競爭不足。隨著采購規(guī)模的增大和競爭成本的降低,預期利潤將提高。這就要求高校應加強采購的計劃性,在兼顧個體需求時間差異的同時,對不同資金來源、不同使用主體的相同采購任務進行有效集中,增大招標項目規(guī)模。同時,政府作為政府集中采購的具體執(zhí)行者,在要求各高校做好采購計劃預算時,也有義務利用網絡技術對不同單位相同采購任務進行歸類集中。
根據2002年6月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規(guī)定,政府采購采用以下五種方式:公開招標、邀請招標、競爭性談判、單一來源采購和詢價[5]。從采購實踐及對部分高校的調研情況來看,目前高等院校科研儀器設備采購主要采用公開招標、邀請招標、競爭性談判和單一來源采購等方式[6-7]。
根據使用單位需要,在滿足教學科研要求的基礎上,對于已固定的產品和型號及技術參數,不必刻意追求采購形式。招標、競爭性談判、詢價只要能避免人力物力浪費,按照政策規(guī)定用合適價格購買合適的產品就是合理的采購形式。發(fā)揮采購規(guī)模效應。采購的數量越大,采購的價格就越低。采購部門應做好采購計劃,集中采購優(yōu)勢,就可降低采購成本。聯(lián)合采購主要發(fā)生于屬于政府采購項目,政府集中采購以獲得較好的折扣價格。這也被應用于招標代理機構,如第三方采購,專門替那些資金量不大的項目服務。向廠家直接采購,可以減少中間環(huán)節(jié),降低采購成本,同時廠家的技術服務、售后服務也會得到更好的保證。在設備采購過程中,高校應該建立科學合理的對于產品和供應商的綜合評價體系和客觀的評估程序,做好充分的調研工作,以保證采購到滿足教學科研要求的儀器設備。
價格與成本分析,這是專業(yè)采購的基本工具,了解成本結構的基本要素,對采購者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采購不了解所買物品的成本結構,就不能算是了解所買的物品是否為公平合理的價格,同時也會失去許多降低采購成本的機會。把握價格變動的時機。價格會經常隨著季節(jié)、市場供求情況而變動,因此,采購人員應注意價格變動的規(guī)律,把握好采購時機。如果采購部門能把握好時機和采購數量,會給學校節(jié)約更多的資金。建立價格檔案和價格評價體系。采購部門要對所有采購材料建立價格檔案,對每一批采購物品的報價,應首先與歸檔的材料價格進行比較,分析價格差異的原因。對于重點材料的價格,要建立價格評價體系,由有關部門組成價格評價小組,定期收集有關的供應價格資訊,來分析、評價現有的價格水平,并對歸檔的價格檔案進行評價和更新。
儀器設備驗收既是對采購合同履行情況的檢查也是設備管理的開端驗收是設備采購活動必不可少的程序,是對供應商誠信的檢驗,是維護學校利益的必要手段。對于設備管理而言儀器設備驗收是檢驗設備質量的一道關口通過驗收可以阻止劣質的儀器設備用于實驗教學中防止影響正常的實驗教學避免危害師生的安全。因此,儀器設備驗收工作是高校設備管理工作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
驗收小組組成人員的正確與否直接影響到驗收結果的科學性、客觀性和公正性。所以,在確定驗收小組成員時要科學、合理、合法,避免“專家不?!钡默F象發(fā)生。要根據項目的特點,邀請有實力的專家作為驗收成員參加驗收,對大型或復雜的項目要邀請國家認可的質量檢測機構參加驗收。履約驗收的方式按項目進度可分為項目竣工驗收和項目階段性驗收兩種。但往往有些高校只注重竣工驗收,忽視了特殊項目的階段性驗收,如家具類、工程類等項目。階段性驗收是指在合同的履行過程中,對項目履行進度和項目用材等情況進行驗收,作為交付或驗收的依據[8]。
一般情況,不涉及用材只涉及功能交付的項目適合竣工驗收;對于合同中涉及特殊用材的項目,驗收管理小組要組織驗收成員對供應商生產線進行突擊的階段性驗收,驗收結果作為竣工驗收的依據之一。對需要進行階段性驗收而未進行組織的項目,很難在竣工驗收中對其隱藏的用材進行核驗,唯一補救的措施是采用破壞性驗收,即對抽樣貨物進行破壞性解剖,最終論定貨物的成分是否與采購合同中的約定一致。所以,對合同中涉及特殊材料約定的項目進行階段性驗收是相當必要的。
對不符合合同約定的驗收結果,經驗收管理小組論定,及時通知供應商限期對項目進行整改并達到合同約定的要求;如果在限期內不能達到合同要求的,必須終止合同,給使用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并列入供應商黑名單,在一定期限內中止該供應商參加學校組織的一切采購活動,同時報政府采購中心備案。從而樹立采購部門的威信,進一步規(guī)范驗收行為。只有充分認識履約驗收環(huán)節(jié)的重要性,才能保證采購質量,推動高校采購工作的健康發(fā)展。只有充分認識履約驗收環(huán)節(jié)的重要性,才能保證采購質量,營造“公開、公平、公正、誠實信用”的采購平臺,推動
高校實施政府采購以來,形成了內外部監(jiān)督機制主要有政府財政部門的監(jiān)督、學校各業(yè)務部門的相互監(jiān)督、外界及學校的專業(yè)監(jiān)督(監(jiān)審部門的監(jiān)督)和社會公眾的監(jiān)督按照上級的要求。學校內部形成了管采分離,有效抑制了腐敗現象的發(fā)生。但是,高校在政府采購的實施過程中有著自己的特殊性.依然存在著一些矛盾和沖突,如:對市場調查、可行性研究論證不深人,形成價格假象,影響預算。底標金額控制較難,影響了采購方式的選擇;對所購物資的品牌、規(guī)格、性能、指標了解不深透。造成配制漏項,或重復購置,造成浪費,對政府資金的使用效益不夠重視:對采購后的履約狀況缺乏有效的監(jiān)管程序及手段。依法組成職能完備的監(jiān)管體系,明確。職責分工,對驗收過程和結果全面監(jiān)督。做到驗收過程的合法、公正定期組織驗收管理人員對法律、法規(guī)及相關政策進行學習,提高自身專業(yè)素質;實行定期輪崗和回避制度從制度和程序上防止違法亂紀行為的發(fā)生。
高校專用儀器設備主要用于教學科研,具有前瞻性、復雜性和綜合性等特點。采購部門基于對招標項目的市場競爭狀態(tài)的了解,預見性地做好競爭調節(jié),努力避免出現競爭不足和競爭過度等情況,從而更好地實現招標程序價值,提高高校政府采購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同時應該不斷總結工作經驗、提高工作效率、優(yōu)化工作方法、增強服務意識,實現高校設備采購資金的最優(yōu)化使用。
[1]程蕾.高校設備購置特點及模式探索[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9,26(11):177-179.
[2]余成格,錢昌吉.關于地方高校儀器設備政府采購效率的思考[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9,26(11):174-176.
[3]于安.我國政府采購法幾個問題[J].法商研究,2003(4):76-79.
[4]王衛(wèi)星,朱龍杰,吳小明.政府采購法規(guī)選編[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6.
[5]聶東升.高校設備招標采購的方式及意義[J].忻州師范學院學報,2004,20(4):130-131.
[6]葛昂揚.試論高校設備招標采購的管理[J].浙江教育學院學報,2005(3):105-108.
[7]徐偉麗,王中鵬.對高校政府采購預算管理的思考[J].財政稅務,2012(4):65-66.
[8]陳明華.高校采購履約驗收環(huán)節(jié)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政府采購,2009,92(1):52-54.
Characteristics of Bidding Procuremen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DONG Da,CHEN Jing,HAN Yongjun
(Office of Purchase and Bidding Procurement Management,Xi'an Jiaotong University,Xi'an 710049,China)
As the development of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 the university,the number of which buying the instrument and equipment increases,especially the purchasing of the importequipment,which brings to the new challenge of the purchasing procedure. This paper researched in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niversity equipment purchase,and discussed some problems such as,market and competition,how to choose the procurementmethod,the importance of acceptance check,and supervising in all of the process.By the every kinds of problem have took place in the practice,we put forward somemeasures.These are as follows:enhancing the rule in the bidding and purchasing procedure,improving the atmosphere of the competitivemarket,strengthening the investigation before the purchasing,and choosing the procurementmethod reasonably,and so on.It summed up some experience in equipment bidding and purchas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and consummated the regulation mechanism.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instrument and equipment;bidding and purchasing;acceptance and surveillance
G482
A
10.3969/j.issn.1672-4550.2014.05.068
2013-12-27;修改日期:2014-03-03
董 達(1985-),男,碩士,主要從事:政府采購、高校外貿進口等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