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國青朱家增陳貴華查 飛詹國順吳柳鋒
(1.云南省會澤縣大井鎮(zhèn)畜牧獸醫(yī)站,云南會澤 654222;2.云南省會澤縣大海鄉(xiāng)畜牧獸醫(yī)站,云南會澤 654201;3.云南省曲靖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云南曲靖 655000)
淺析母牛難產的診斷與治療體會
趙國青1朱家增1陳貴華2查 飛3詹國順3吳柳鋒3
(1.云南省會澤縣大井鎮(zhèn)畜牧獸醫(yī)站,云南會澤 654222;2.云南省會澤縣大海鄉(xiāng)畜牧獸醫(yī)站,云南會澤 654201;3.云南省曲靖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云南曲靖 655000)
黃牛難產機率在臨床也日益增多,遇到難產母牛若缺乏必要的診斷和救護技術,就會無的放矢怠誤時機,造成母子雙亡,使養(yǎng)殖者遭受重大損失。因此,獸醫(yī)臨床上對發(fā)生難產的母牛,必須細心檢查,及時確診,對癥施治,這樣才能獲得好的治療效果。
1.1 產力性難產
產力是胎兒從子宮中排出的動力,如果產力發(fā)生異常,就會造成難產。常見的主要有子宮馳緩。這種病是牛產力性難產最常見的一種,占難產的7%到21%。老齡牛的發(fā)病率較多。癥狀表現為牛妊娠期滿,分娩預兆已經出現,但長久不能排出胎兒。
1.1.1 診斷:檢查時會發(fā)現子宮頸松軟開放,但有時開張不全,仍然可以摸到子宮頸的痕跡。胎兒和胎膜囊沒有進入子宮頸及產道,胎兒的胎象、胎位及胎勢都可能正常。如果出現這種癥狀,必須謹慎處理,如不及時救治,可能會危及母?;蛱旱纳?。
1.1.2 救治:發(fā)生子宮馳緩時,救治必須及時。如果有胎水排出,要用手按摩母牛腹壁,并將下腹壁向上、向后推壓,以刺激子宮收縮。使胎兒的位置、姿勢轉入正常,促進子宮頸開張和松軟。然后再用牽引術進行救治。產后應立即給母牛注射破傷風抗毒素,預防感染,一次注射5ml。為了使母牛子宮收縮,同時不寧注射縮宮素,用量為每牛一次注射100單位。
1.2 產道性難產
由于母體的軟產道、硬產道異常而產生的產道性難產,軟產道異常難產中的子宮捻轉比較常見。母牛的子宮捻轉雖然從妊娠后70d至分娩的任何時間都有可能發(fā)生,但90%左右是在臨產時發(fā)生的。
1.2.1 癥狀及診斷:如果捻轉不超過90°,母牛表現不出任何癥狀,一般不需要救治。超過180°時,母牛會有明顯的不安會陣發(fā)性腹痛,并隨著病程的延長,腹痛加劇,表現搖尾、出汗,食欲減退或消失,臥地不起等。如果妊娠后期的母牛表現出以上腹痛癥狀,需要及時進行產道檢查及直腸檢查,以便盡早做出正確診斷。判斷子宮是順時針還是逆時針捻轉主要是通過直腸觸摸它的褶,形成的一種皺褶方向是順時針還是逆時針。
1.2.2 治療:臨產時發(fā)生的捻轉首先應該把子宮轉正,然后拉出胎兒。產前發(fā)生的捻轉主要應將子宮轉正。校正子宮的方法通常有,通過產道校正胎兒及子宮,翻轉母體等。產道校正是救治子宮捻轉所引起難產的常用方法。主要目的是借助胎兒校正捻轉的子宮,手進入子宮后,伸到胎兒的捻轉側之下,把握住胎兒的某一部分,向上,向對側翻轉,如果胎兒不大,借助轉胎兒以校正子宮。翻轉母體是間接校正子宮的方法。
1.3 胎兒性難產
母奶牛最常見的難產第三種原因是因為胎兒,比如說胎象、胎位、胎勢異常和胎兒過大等等所引發(fā)的胎兒性難產,這其中胎兒過大和胎勢異常是生產當中最為常見。胎兒過大包括胎兒相對過大和絕對過大。
(1)癥狀及診斷:胎兒過大的癥狀表現為,分娩開始時,牛陣縮及努責都正常,有時還可見到兩蹄間露出于陰門之外,但胎兒產不出來。產道檢查時,產道及胎象、胎位和胎勢都正常,只是胎兒很大,難以產出。牛的胎兒過大引起的難產以改良牛更為多見,青年母牛的發(fā)病率比成年牛更高。
(2)胎兒過大引起的難產,救治方法主要有牽引術和誘導分娩。在胎兒過大時的奶牛生產過程中,我們一定要首先保護好犢牛,并保護好母牛的產道。犢牛在生產過程中,一個是撕裂產道太大,再一個就是壓迫母牛坐骨神經,造成生產后的母牛癱瘓。大多是輕微的胎兒過大,都能用牽引術成功地救治,胎兒正生時,獸醫(yī)師可用手牽引前置的前腿,或同時用牽引器牽引。胎兒過大時,也可采用誘導分娩的辦法。一般來說,胎勢異常引起的難產,如果盡早救治,比較容易處理,如果延誤的時間過長,則會導致難產程度加大,或繼發(fā)子宮弛緩,胎水喪失,導致胎兒死亡、氣腫等。
(3)倒生胎兒:倒生胎兒是胎勢異常的主要情況之一,一般情況下,正常分娩時,胎兒的前肢和腦袋先出來,但倒生時,正相反,是后肢先產出。由于胎兒的四肢較長而且后肢伸展也需要較大的空間,因此妊娠末期,處于倒生位置的胎兒由于難將后肢伸直而造成難產。主要表現為一條后肢彎曲或兩條后肢彎曲。如果是兩條后肢同時彎曲,在陰門處什么也看不到。產道檢查時,在骨盆入口處,可以摸到胎兒的尾巴等,只有一后肢彎曲時,陰門內常有一蹄底向上的后蹄。救治這種難產時,獸醫(yī)師一般會將胎兒推回腹腔,然后將胎兒的后肢校正后,再用牽引術拉出。當把胎兒的后肢全部拉出后,就要盡快將胎兒的前半身拉出,否則胎兒會窒息,造成生命危險。 怎樣預防難產的發(fā)生。在日常的飼喂管理中,我們應注意以下幾個措施。即使生長和營養(yǎng)都十分良好的母牛,也不宜過早的配種,否則,由于母牛尚未發(fā)育成熟,容易發(fā)生骨盆狹窄,造成難產。母牛的配種不應早于12月齡,要保證青年母牛生長發(fā)育的營養(yǎng)需要,以免其生長發(fā)育受阻而影響其生產。妊娠期間,對母牛進行合理的飼養(yǎng),供給含有充足的維生素、礦物質和蛋白質的青綠飼料,不但可以保證胎兒生長發(fā)育的需要,而且能夠維護母牛的全身健康,和子宮肌的緊張度,減少分娩時發(fā)生困難的可能性。但不可使母牛過于肥胖,而影響全身肌肉的緊張性。在妊娠末期,應當適量減少蛋白質飼料,以免胎兒過大。妊娠母牛要有適當運動,運動可以提高母牛對營養(yǎng)物質的利用,使胎兒活力旺盛,同時也可使全身及子宮的緊張性提高,從而降低難產、胎衣不下及子宮復就不全等。分娩時胎兒活力強和子宮收縮力正常有利于胎兒轉變?yōu)檎7置涞奶ノ?、胎勢,以便順利產出。
犢牛產出后要及時清理犢牛鼻孔內及口腔中的粘液,防止粘液引起犢牛窒息死亡,用消毒剪刀在距犢腹部10cm處剪斷臍帶,讓母牛舔凈犢牛身上的胎液,有利于母牛子宮恢復。產后母牛要加強飼養(yǎng)管理,加強營養(yǎng)、防止感染。在多年的診療工作實踐中,不斷總結,改進治療有效方案,先后到井田、尖山、里可、大水、云平等村治療母牛難產病,采取相應治療措施為關鍵技術,取得較好滿意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