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習兵 李秀梅 龍正科
(云南省元陽縣畜牧獸醫(yī)局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云南元陽 662400)
山羊傳染性胸膜肺炎臨癥特點及防治
陳習兵 李秀梅 龍正科
(云南省元陽縣畜牧獸醫(yī)局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云南元陽 662400)
時下我國各大農牧區(qū)山羊傳染性胸膜肺炎流行呈抬頭趨勢,特別是規(guī)?;?、適度規(guī)模化羊場發(fā)病風險更大,對山羊養(yǎng)殖效益造成極大影響?;趯Ρ静〔≡瓕W的深入了解、分析,并結合當前本病在國內山羊養(yǎng)殖業(yè)內的流行態(tài)勢與特點,采取科學診斷,制定較完善預防控制措施和對癥治療方案,在臨床實踐中取得了較理想的綜合防治效果。
山羊;肺炎支原體;應激因素;臨床癥狀;綜合防治
山羊傳染性胸膜肺炎又稱“爛肺病”,致病原是“肺炎支原體”,革蘭氏染色陰性,對山羊的肺組織有高度親和性,重點侵損肺和肝部,引發(fā)嚴重的呼吸道疾病癥狀。該病原具有細菌的一般特性,對某些抗菌素敏感,比如土霉素、青霉素、磺胺類制劑均對其有一定的抑殺作用,新生代的氟苯尼考、替米考星等對其敏感性更強一些,臨床上可作為首選敏感劑。另外,該病原菌對理化作用的抵抗力較弱,強烈的日光照射(紫外線照射)30min以上,有明顯的抑殺作用。石碳酸、福爾馬林、氯酚類、燒堿等常用消毒劑作用短時間即可將其滅活,因此羊場堅持制度化、定期消毒滅源,即可有效抑殺環(huán)境中多量的霉形體,降低本病發(fā)病率。
本病是山羊特有的一種高度接觸性傳染病,在農村山區(qū)實行自繁自養(yǎng)、本地調換種公羊的傳統(tǒng)養(yǎng)殖模式下,基本上不會發(fā)生本病,隨著規(guī)模化、標準化養(yǎng)羊工程的推進,頻繁的對外引種和交易,導致本病在全國各地均有感染病例。探究歷史原因,本病從中國南部到北部,從西部到東部,從山羊到綿羊均可感染;從山羊品種來看,無論絨山羊、波爾山羊、南江黃羊等不同品種的山羊均可感染,且容易繼發(fā)其它感染,加重病情,呈現(xiàn)難預防、難診斷、難治療的現(xiàn)狀。所以,時下我國各大山羊養(yǎng)殖的重點地區(qū),皆有可能潛伏本病,羊群在“長途運輸、超密度飼養(yǎng)、低溫刺激、營養(yǎng)不良、環(huán)境突變”等不利應激因素誘導下,即會因內源性或外源性感染而發(fā)病,一般秋冬季節(jié)、初春天寒或陰雨連綿、氣溫驟降的情況下容易誘發(fā)本病。本病可經空氣-飛沫傳播,因此,常呈地方性流行,飼養(yǎng)管理水平較低下的羊場,少數(shù)個體發(fā)病常迅速波及整群。
本病臨床上根據病程長短和臨床癥狀可分為最急性、急性和慢性三種,潛伏期短者5~6d,一般3~4周,平均為18~20d。(1)最急性,病羊初期體溫增高達41~42℃,精神萎靡,飲食欲廢絕,呼吸極度困難,常甩鼻、咳嗽,有的流出漿液行帶血鼻液,肺部叩診呈濁音或實音,聽診肺泡呼吸音減弱、消失或呈捻發(fā)音。重癥病例經1~5d逐漸消瘦,最后極度衰竭、窒息而死。這種情況以跨省外購種羊或育成羊,在本地出現(xiàn)環(huán)境不適應,加之人工飼管不善的情況下最容易發(fā)生。(2)急性型最常見的,病初患羊體溫升高40.5~41.5℃,繼而出現(xiàn)短而濕的咳嗽,伴有漿性鼻液,經4~5d后,咳嗽變干而痛,鼻液轉為黏膿性,可見粘附于鼻孔和上唇周圍,久之結成干固的黃褐色痂垢。叩診有實音區(qū),聽診呈支氣管呼吸音和摩擦音,按壓胸壁表現(xiàn)敏感,疼痛,高熱稽留不退,食欲銳減,呼吸困難,嘶啞鳴叫,眼瞼腫脹,流淚或有黏液、膿性眼屎,病程7~30d不等。(3)慢性型,可由前兩者轉變而來,夏季持續(xù)陰雨加之大幅降溫,也容易誘發(fā)本病。此型患羊全身癥狀較輕微,體溫略升高(40℃左右),病羊間有此起彼伏的咳嗽和不同程度腹瀉,鼻涕時有時無,身體逐漸消瘦、衰弱,被毛粗亂無光,此時若飼養(yǎng)管理不善,營養(yǎng)不良、機體免疫力下降、繼發(fā)其它感染等,很容易加重病情甚至迅速死亡。
本病普遍呈混合感染型,初步診斷以上述流行特點、臨床癥狀表現(xiàn)即可作出判斷,有必要進一步確診時,應采取實驗室方法進行病原分離和血清學試驗,比如慢性病例就可以采用補體結合反應。臨床上要對病料作細菌學檢查,和相似癥“羊巴氏桿菌病”加以區(qū)分。
5.1 預防控制
首先是把好引種關,堅持盡量從非疫區(qū)引種健康羊只,引種的羊只必須注射過山傳疫苗,并經國家動物衛(wèi)生監(jiān)督機構進行嚴格的檢疫檢驗,提高本病檢出率,最大化降低外來疫源風險。其次是引進外來羊只必須專舍飼養(yǎng)、觀察15~20d以上,經專業(yè)技術人員作疫病風險評估,確定健康、安全無疫后,外購羊需在天氣晴和、溫暖的條件下進行1~2次體表消毒,之后再入場并群。第三是本場羊群堅持“以防為主”總體方針,計劃免疫納入“山羊傳染性胸膜肺炎氫氧化鋁苗”和“雞胚化弱毒苗”的免疫接種,可根據當?shù)夭≡w的分離結果和流行病學調查結果,合理選擇使用其中一種。一般于每年春季或秋季對羊只進行山傳滅活疫苗預防注射,免疫期為12月,對新出生和從異地引進的及時補注射,注射劑量為六月齡以上羊只皮下或肌肉注射5ml;六月齡以下3ml,有疫情動態(tài)情況下,應對產后20d及雙月齡左右羔羊也要進行免疫注射(3ml/只),以后按既定的免疫程序進行接種注射。
5.2 治療方案
結合筆者自場藥敏試驗結果表明,目前較為普適、高效的治療處方為“黃芪多糖注射液(抗病毒、強免疫力,0.2~0.4ml/ kg)+敏感抗菌素(粉劑,頭孢噻呋鈉或氟苯尼考、替米考星、氨芐西林鈉,0.1g/kg)”,混合肌注,2劑/d,連注3d。治療期間加強飼養(yǎng)管理,確?;謴脱虿皇軆觯涣苡?,不吹冷風,水草供應均勻,飼養(yǎng)環(huán)境潔凈、干燥、無菌、空氣質量良好;重癥不食病例應配合補給能量營養(yǎng)劑,一般每只成年山羊可配合靜注或靜滴“氨基酸50~100ml+10%葡萄糖100ml+7.5%碳酸氫鈉50ml”,如此可以幫助患羊增強體能,盡快恢復飲食欲,輔治增效作用明顯。本處方綜合治愈率80~90%,筆者認為完善的對癥控制尚可降低死亡率、提高治愈率,比如及時對癥糾正酸中毒、補充營養(yǎng)補液鹽、抗心衰、抗驚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