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丙申
(河南省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南 鄭州 450014)
在橋梁細部設計中需要對多個橋梁結構進行設計,還要考慮混凝土材料種類、性能等問題,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在設計過程中應以相關設計規(guī)范及要求為依據(jù),并結合橋梁工程所在地實際情況進行設計,有意識的提高橋梁結構的耐久性,延長橋梁的使用壽命。
設計理念、承載能力及結構細節(jié)設計等都是影響結構耐久性的重要因素,要從根本上解決結構耐久性問題,首先就要了解這些因素對結構耐久性的實際影響及影響程度。
在橋梁細部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將重點放在了橋梁結構強度計算的安全度,然而卻忽略了橋梁結構體系、結構材料、施工、整體構造及后期維護等諸多因素,因此在橋梁細部設計中常出現(xiàn)一些人為因素,這種人為因素易導致橋梁結構使用性較差,影響橋梁結構的耐久性。
在橋梁實際應用中,公路橋梁具有一定的承受力,若汽車荷載超出了橋梁的承載能力,會造成橋梁疲勞,嚴重的話可以會造成難以恢復的損傷,這樣會對橋梁結構的耐久性造成直接性影響。
橋梁在建設以及使用中,不僅會遭受惡劣環(huán)境與有害化學物質的侵害,同時還承載著風、超載、地震及人為因素的作用力,在這種狀況下橋梁中所使用的材料性能也會逐漸退化,從而給橋梁細部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及損害。
有些設計人員雖然在橋梁細部設計中考慮到了溫度應力、混凝土收縮等一些非荷載因素的影響,但若混凝土的徐變計算理論與橋梁實際環(huán)境不相符,也會影響橋梁結構的耐久性,給橋梁結構埋下安全隱患。
在橋梁結構設計中既要重視橋梁的結構計算分析及選型,確保其滿足相關規(guī)范要求,同時還要重視施工、材料、技術及管理水平等,采取科學合理的設計方法針對不同環(huán)境及條件對結構細部進行合理化布局與構造,以此來提高橋梁結構的耐久性,以下是對提高結構耐久性的設計策略研究。
橋梁主體結構是橋梁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核心,因此合理選擇主體結構的混凝土材料尤為重要?;炷敛牧蠎M量選擇含堿量較低、低水化熱的水泥,混凝土骨料應選擇一些堅固且耐久性較好的潔凈材料,盡可能的降低水泥中硅酸鹽水的使用量。近幾年來,很多地區(qū)在橋梁結構施工中都紛紛采用高性能混凝土材料,這種材料比較易于澆筑,搗實后不離析,并且能夠長期保持其本身的力學性能,早期強度較高,體積穩(wěn)定性較好,即使在惡劣的環(huán)境條件下依然具有較強的耐久性。對于比較特殊的環(huán)境,設計時應根據(jù)橋梁項目的水位變動區(qū)確定混凝土材料的抗凍等級、抗凍耐久性指數(shù)以及混凝土拌合物的很含氣量、水灰比等等。而在沿海地區(qū)則應使用具有防腐效果的混凝土材料,并結合實際情況摻入適量的防銹劑。
在橋梁施工之前,需要對橋梁細部設計項目進行軸載譜調查,并根據(jù)車輛構成以及軸重全面核查橋梁設計荷載,同時還要充分考慮車輛行駛的超載現(xiàn)象。為了保證橋梁施工的安全性,還要給橋梁適當增加安全儲備,以此來確保橋梁設計的安全性與經濟性。
首先,在橋梁主梁設計中應盡可能的使用耐久性結構,對于橋梁上部結構中主梁的選擇,應使用預應力較強,耐久性較好的混凝土結構。一般進行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時,橋梁跨徑應控制在20m以內。對于有特殊要求的橋梁跨徑應適當考慮對其進行T梁結構設計?;炷帘Wo層的厚度也要合理控制,在滿足相關規(guī)范的基礎上結合實際環(huán)境進行保護層厚度設計,在設計過程中要考慮主梁之間的橫向整體性,一般情況下橫隔梁之間的距離應控制在10m以內。其次,在主梁尺寸擬定以及鋼筋布置設計中,不僅要滿足橋梁受力需要,同時還要考慮施工需要,確?;炷翝仓约罢駬v質量,保證現(xiàn)澆部分的寬度與鋼筋焊接等環(huán)節(jié)施工需要相一致。主梁中鋼筋避讓也是橋梁設計中的重要問題,在設計中應根據(jù)實際應力情況,對主鋼筋空間位置進行慎重考慮,在設計中要具體說明鋼筋材料避讓的先后順序,以此來避免橋梁施工中操作失誤。再者,要對橋面鋪張進行合理設計,保證橋面鋪張設計的合理性。
橋梁設計中結構的耐久性問題一直以來都是橋梁工程中的難題,在橋梁細部設計中影響結構耐久性的因素有很多,有人為因素、材料因素、施工因素、設計因素等等。要提高橋梁結構的耐久性,應從橋梁細部設計入手,它是提高橋梁結構耐久性的基礎因素,只有做好橋梁細部設計,才能從根本上保證橋梁結構的安全性、穩(wěn)定性與耐久性。
[1] 趙素潔.橋梁細部設計對結構耐久性的影響分析[J].公路,2013,7(5):8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