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海娟
摘 要:通過學習2010年4月國家制定的新《交通法》,了解近年來交通事故中幼兒傷亡率很高,對家庭和社會帶來了極大的危害。在進行了大量的調查后發(fā)現(xiàn),發(fā)生悲劇的責任大都是成人違規(guī)造成的,主要是人們對交通安全目標和內容的理解不夠,對存在的交通安全隱患認識不足,從而不斷導致車禍(死、傷)的人間悲劇發(fā)生。為此,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yōu)榱瞬蛔層變撼惺艹扇说陌踩熑稳狈Χ斐傻谋瘎?,應該營造濃郁的幼兒交通安全教育文化氛圍,讓幼兒從小得到最廣泛、最具體的意義上的交通安全知識方面的教育,從其熟悉的周圍環(huán)境和事物入手,幫助幼兒了解他們生活中交通與安全的關系,為建立自我保護意識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幼兒;交通安全;文化;研究;策略
孩子們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教會孩子保護自身安全,防止受意外事故(車禍)的摧殘,是社會、學校、家庭和交通管理部門的責任。我們通過觀察和調查發(fā)現(xiàn),當前社會交通存在許多問題,如:超車、超載、超速、行人亂穿馬路、亂闖紅燈、不走地下通道和人行天橋等。通過調查我們重新審視了我園的研究點:結合本園實際,如何從幼兒熟悉的周圍環(huán)境和事物入手,營造符合安全教育要求的物質環(huán)境和人文環(huán)境,使幼兒、家長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安全意識,在促進幼兒認識、感悟安全的意義和價值的同時,通過營造以“愛與尊重”為基本要求的校園文化精神,為孩子們的健康成長提供廣闊的天地。因此我園選擇確立了研究課題《幼兒園交通安全文化教育研究》,致力于探究切實可行的幼兒交通安全教育策略,全方位的營造濃厚的交通安全文化氛圍的研究。
一、創(chuàng)設交通安全教育環(huán)境,對幼兒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
讓每一位家長和幼兒走進我們幼兒園就能感受到濃濃的交通安全教育氛圍,這是我們首要要做的事情,為此我們創(chuàng)設了以幼兒園整體文化為背景的大環(huán)境和以特色班為龍頭的小環(huán)境。
首先,與市交警支隊的領導取得了聯(lián)系,在他們的大力支持下,在校園中心設立了交通模擬小崗亭、斑馬線和交通道路,校園周圍的墻壁上是交通安全知識展板,形象生動的卡通人物和瑯瑯上口的兒歌吸引著家長和孩子的目光,成為家庭交流和學習交通安全知識的平臺。在室內還建立了“幼兒交通安全知識展室”,展室內的交通安全知識畫面豐富生動,趣味易懂。在展室的中央,交警還為我們特意制作了花園小區(qū)道路交通模擬展示臺,在這里有我們專門培養(yǎng)的小交警講解員為各班講解交通安全知識,是孩子們獲得交通安全知識的又一個通道。
另外,我們創(chuàng)設了交通安全教育特色班,做到教育的以點帶面。在環(huán)境創(chuàng)設上,特色班在班內布置上做到了以交通安全教育為基調,從紅綠燈馬路場景到各種交通標志,都給孩子帶來了環(huán)境的潛移默化地的教育。在樓道我們還有意識地為孩子們開辟了交通安全教育小畫廊,讓孩子用畫筆盡情抒發(fā)自己對交通安全教育的認識和對未來的暢想。
二、以模擬和情境表演的形式宣傳交通安全知識
針對孩子們喜歡模仿和表演這一特點,我們充分利用小崗亭讓孩子們模擬馬路交通。當孩子們穿上小警服站在指揮臺上揮動自己的小手,自豪情不自禁地洋溢在臉上,其他小朋友或扮演司機或扮演行人,“司機”開著交警支隊為我們送來的自行車和電瓶小汽車隨著紅綠燈穿梭在馬路上。為了讓孩子們真正了解有關的交通知識,教師們特意請教了交警,翻閱了相關書籍,然后編排了一些情景表演,如機動車司機沒有系安全帶、闖紅燈、沒有帶頭盔、小孩在馬路上隨意玩滑輪等情景,小交警要作出相應的教育和處理。這項活動生動有趣,深受孩子們喜愛,同時也進行了交通安全行為規(guī)范滲透教育。
此外,為了讓幼兒對交通安全知識產(chǎn)生濃厚興趣,教師們還編了一套交警韻律操,供孩子們在每天的課間操中表演,從而了解指揮交通的最基本的手勢,如:直行、左轉彎、右轉彎、前車避讓后車等。另外,教師們還編排了情景劇《我是一名小交警》《愛》,舞蹈《我們都是小交警》等在幼兒園、社區(qū)和交警支隊演出,起到了很好的宣傳效果。
三、運用生動形象的教學形式對幼兒進行交通安全知識教育
1.為了扎實地開展交通安全教育,我們把交通安全教育列入學期的教學計劃中,根據(jù)大、中、小個年齡班的特點選編教材內容,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教學活動。
(1)運用貼近幼兒生活的、直觀形象的教育內容,對幼兒進行教育。教師帶領幼兒采取談話、看圖片、說兒歌、講故事、做游戲、進行表演等形式開展活動,帶領幼兒到馬路上觀看車輛進行、跟交警叔叔學交通手勢、參觀市交通指揮中心等,通過多種豐富多彩的活動使幼兒對交通規(guī)則有了一個粗淺的掌握,同時讓孩子們明白遵守交通安全要從小做起,從我做起。
(2)把交警請到幼兒園來,給幼兒講交通標志、交通規(guī)則,回答幼兒提出的問題,和幼兒一起游戲,使孩子們更加了解交警叔叔的辛苦,增強了自覺維護交通安全的意識。
(3)開展“小手拉大手”的活動,讓孩子去教育社會。從心理學角度來看,教育形式從接受教育——自我教育——教育社會,是交通安全需要這種心理品質由被動一主動的逐漸深化的心理過程。在對孩子進行交通教育的過程中,我們意識到,交通安全對于孩子來講變成一種需要還是不夠的,因為它僅僅是教育了孩子自己,更重要的是應把這種需要變成一種動力,推動孩子們去付諸行動,在實踐中通過行動深化認識、并教育他人及社會,形成一個遵守交通秩序的龐大群體。于是我們把家長請到幼兒園,與孩子開展“小手拉大手”活動,讓孩子們來影響成年人。孩子們給家長介紹交通標志,講最基礎的交通規(guī)則,和家長一起行動創(chuàng)編“交通安全家庭口號”等。實踐證明,這種形式非常有效。孩子們是真善美的化身,他們的積極行動感染了成人,從而帶動了一個家庭,影響了所處的社區(qū)。
2.我們的思考。
(1)我國也很重視交通安全,而且通過各種活動對市民進行《交通法》宣傳,在交通方面也加大力度進行整治,但每年乃有成千上萬的人死于車禍,因此,交通法規(guī)的宣傳和整治要至始至終而且是全民素質提高的一個途徑。
(2)教師要有強烈的交通安全意識,教師的言行對孩子的影響很大,教師要有對未來生活的責任心,做一個交通安全的保護者、宣傳者、教育者,為孩子做出良好的表率作用。
(3)從幼兒身邊的事做起,扎扎實實將交通安全意識融入到校園的各項活動中。不要把調子定得太高,要從孩子身邊細小的事開始引導,持之以恒地進行下去,用小圖片、小標志、小游戲、繪本故事等提醒幼兒,增強幼兒的交通安全意識,并形成園本教材。
(4)對家長進行交通安全宣傳,引導家長參與交通安全活動。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對孩子的影響很大。通過開家長會,給家長寫信,在交通安全責任書上簽名等活動,從呼吁家長參與到家長主動參與。
總之,交通安全教育是一項系統(tǒng)的工程,需要幼兒園明確自身的重要職責與教育目標,重點聚焦孩子,通過培養(yǎng)一個孩子來帶動一個家庭,通過帶動各個家庭來促進一個社區(qū),通過幼兒園、社區(qū)聯(lián)動從而輻射整個社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