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艷飛
(湘潭縣人民醫(yī)院兒科,湖南 湘潭 411228)
肺炎支原體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是小兒較為常見的呼吸道感染,發(fā)病率較高,而近年來重癥肺炎支原體肺炎(refractory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RMPP)也呈現(xiàn)逐年增高的趨勢,RMPP經(jīng)過常規(guī)大環(huán)內(nèi)酯類藥物治療后,依然持續(xù)高熱、咳嗽,并且容易肺外臟器病變,嚴重的甚至會導致患兒的死亡[1-2],但是RMPP的發(fā)病機制至今仍不明確,可能與免疫功能紊亂密切相關,為此本研究采用糖皮質激素輔助治療RMPP,并對臨床療效及對免疫功能的影響進行觀察,現(xiàn)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擇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來湘潭縣人民醫(yī)院進行住院治療的RMPP患兒80例,所有患兒均符合下列標準:①給予規(guī)范的大環(huán)內(nèi)醋類抗生素治療,但仍持續(xù)高熱超過10 d以上、劇烈咳嗽影響睡眠;②影像學表現(xiàn)為雙側或單側大片高密度肺實變,可合并中、大量胸腔積液,或表現(xiàn)為雙側彌漫性間質性肺浸潤,甚至出現(xiàn)壞死性肺炎表現(xiàn);③合并肝臟、心肌、胃腸道、骨關節(jié)等肺外臟器損害,可發(fā)生肺損傷、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將所有患兒依用藥不同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40例,治療組患兒中男21例、女19例,年齡2~9(5.6±2.1)歲;對照組患兒中男22例、女18例,年齡3~9(5.3±2.1)歲。兩組患兒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給予阿奇霉素(石家莊四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30099)10 mg/(kg·d)靜脈滴注,第一個療程5 d,停4 d,繼續(xù)使用第二個療程3 d,停藥4 d,第三個療程根據(jù)患兒的臨床表現(xiàn)及X線胸片情況選擇繼續(xù)靜脈滴注3 d或口服3 d,停4 d,總療程3~4周[3];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同時給予琥珀酸氫化考的松(天津生物化學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2020493)5 mg/(kg·d) 靜脈滴注3~5 d,后改為潑尼松口服并逐漸減量,維持7 d。
1.3觀察指標
1.3.1療效判斷 觀察兩組患兒的臨床療效。①痊愈:體溫、臨床癥狀及體征均恢復正常,實驗室指標也恢復正常;②顯效:體溫明顯下降,呼吸道癥狀和臨床體征、實驗室檢查均未完全恢復正常;③進步:體溫未退,但呼吸道癥狀和臨床體征、實驗室檢查中至少有一項得到改善;④無效:不僅體溫不降,呼吸道癥狀和體征、實驗室檢查均無改善甚至惡化[4]。
1.3.2癥狀消失時間 觀察記錄兩組患兒發(fā)熱、咳嗽、啰音消失時間及住院時間。
1.3.3T淋巴細胞亞群分析 取患者靜脈血2 mL,肝素抗凝,采用流式細胞儀(美國默克,Guava EasyCyte 8HT 微流式細胞分析儀)檢測T淋巴細胞亞群CD4+、CD8+細胞,具體方法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進行。
2.1兩組患兒臨床療效的比較 兩組患兒臨床療效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Z=5.72,P>0.05)(表1)。
表1 兩組患兒臨床療效的比較 [例(%)]
治療組:阿奇霉素+琥珀酸氫化考的松治療;對照組:單純阿奇霉素治療
2.2兩組患兒臨床癥狀消失時間及住院時間的比較 治療組患者發(fā)熱、咳嗽、肺部啰音消失時間及住院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表2)。
表2 兩組患兒臨床癥狀消失時間的比較 (d)
治療組:阿奇霉素+琥珀酸氫化考的松治療;對照組:單純阿奇霉素治療
2.3兩組患兒細胞免疫情況的比較 治療組CD3+、CD4+和CD4+/CD8+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而CD8+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表3)。
表3 兩組患兒細胞免疫情況的比較 (%)
治療組:阿奇霉素+琥珀酸氫化考的松治療;對照組:單純阿奇霉素治療
MPP是兒童常見的呼吸道疾病,是一種社區(qū)獲得性肺炎,近年來,MPP的發(fā)病率明顯增加,但是MPP的發(fā)病機制至今仍不明確,免疫學紊亂學說是目前MPP發(fā)病機制比較公認的理論:支原體可以破壞正常的T淋巴細胞亞群的比例,從而導致細胞因子產(chǎn)生減少或紊亂。以往有研究應用流式細胞技術測定支原體肺炎患兒T細胞亞群的變化,研究發(fā)現(xiàn)CD3+、CD4+淋巴細胞下降,CD8+淋巴細胞上升,CD4+/CD8+下降[4]。Romero-Rojas等[5]研究表明,肺炎支原體感染后可以使淋巴細胞多克隆活化,從而破壞正常T淋巴細胞的比例,導致MPP患兒CD3+、CD4+細胞明顯下降,而CD4+/CD8+細胞比例明顯降低。
本研究采用糖皮質激素輔助治療RMPP,結果顯示,臨床癥狀恢復時間均優(yōu)于單純使用阿奇霉素的對照組,臨床療效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與本研究樣本含量過少有關,并且進一步對兩組患兒的細胞亞群進行對比研究,結果顯示,治療組CD3+、CD4+和CD4+/CD8+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而CD8+顯著低于對照組。彭升等[6]的臨床觀察表明,甲潑尼龍治療重癥支原體肺炎,可快速緩解臨床癥狀,提高機體、自身防御能力,提高治療療效。說明糖皮質激素治療RMPP與調節(jié)RMPP紊亂的免疫功能密切相關。CD3+反映了T淋巴細胞活化的比例情況,CD4+細胞是輔助性T淋巴細胞,具有輔助T、B淋巴細胞應答的功能,是免疫反應的啟動和表達強弱起著關鍵因子。CD8+細胞非己抗原誘發(fā)的免疫應答具有抑制作用,并且主要作用是直接殺傷靶抗原。CD4+和CD8+維持正常的比例,如果這種平衡被打破將會導致病理性免疫損害。RMPP發(fā)病可能與T淋巴細胞亞群的動態(tài)平衡被打破,導致B細胞活化,產(chǎn)生抗體反應從而導致機體受到免疫損傷有關,而糖皮質激素能明顯提高CD4+/CD8+水平,降低CD8+水平,從而減輕免疫損害,提高臨床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糖皮質激素輔助治療能有效調節(jié)RMPP患兒紊亂的免疫功能,從而能有效提高臨床療效,及時緩解患兒的臨床癥狀,因此在使用大環(huán)內(nèi)酯類抗生素抗感染的基礎上根據(jù)患兒的臨床情況適當使用糖皮質激素進行輔助治療,可以提高治療效果,縮短治療時間。
[1] Okada T,Morozumi M,Tajima T,etal.Rapid effectiveness of Minocycline or doxycycline against Macrolide-resistant Mycoplasma pneumoniaeInfection in a 2011 Outbreak among Japanese children[J].Clin Infect Dis,2012,55(12):1642-1649.
[2] Miyashita N,Maruyama T,Kobayashi T,etal.Community-acquired macrolide-resistant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 in patients more than 18 years of age[J].J Infect Chemother,2011,17(1):114-118.
[3] 張正榮.阿奇霉素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42例療效觀察[J].兒科藥學雜志,2012,18(2):20-22.
[4] 劉風.支原體肺炎患兒T淋巴細胞亞群和NK細胞水平的變化及其意義[J].實用臨床醫(yī)學,2006,7(11):3-5.
[5] Romero-Rojas A,Reyes-EsparLa J,Estrada-Parra S,etal.Immunomodulatory properties of Mycoplasma pulmonis,Ⅲ,LyMPPhocyte stimulation and cytokine production by Mycoplasma pulmonis products[J].Int Immunopharmacol,2001,1(9/10):1699-1707.
[6] 彭升,郭春明,何洲,等.甲潑尼龍治療重癥支原體肺炎的臨床觀察[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4,51(9):14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