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中醫(yī)院脾胃病一科
劉建平 任 杰 郞曉猛 康 欣△ 趙 源△(石家莊050011)
潰瘍性結腸炎 (UC),是一種病因尚不十分明確的炎癥性腸病 (IBD),其病變多局限于黏膜和黏膜下層,主要損害乙狀結腸和直腸。目前UC的發(fā)病率逐年增高,嚴重損害了患者的身體健康,并影響其學習工作及生活。[1]多數學者認為免疫因素是本病的主要發(fā)病原因之一。白介素-4(IL-4)通過調節(jié)淋巴細胞和巨噬細胞免疫作用,發(fā)揮了抑制炎癥的特性。[2]白介素-6(IL-6) 依靠其多向調節(jié)功能和廣泛的生物活性,在UC的腸道免疫性炎癥反應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3]本研究通過動物實驗,采用多年臨床經驗方泄?jié)峤舛痉綄C大鼠進行治療,并探討其作用機制。
1.1 動物 由河北醫(yī)科大學實驗動物中心提供的Wistar大鼠45只,體質量220~250 g,雄性,健康清潔級。動物等級:一級。動物合格證號:1210003。
1.2 實驗藥物 泄?jié)峤舛痉?(魚腥草、黃連、黃芩、紅藤、敗醬草、車前子、半夏、葛根、薏苡仁、木香)為中藥復方,實驗時采用醇提和水提相結合的方法濃縮至所需濃度,置4℃冰箱貯存?zhèn)溆谩P節(jié)峤舛痉降蛣┝拷M、高劑量組分別按10.0、20.0 g/kg給藥,相當于成人用量 (1.45 g/kg)的7倍、14倍,柳氮磺胺吡啶片 (SASP),規(guī)格:250 mg/片,上海中西醫(yī)三維制藥有限公司生產,批號:20120518。將片劑研成細粉,過100目篩,用蒸餾水溶解為混懸液,按0.3 g/kg給藥。
1.3 實驗方法 將大鼠適應性飼養(yǎng)1周后,隨機抽取8只作為空白組 (BK),其余參照文獻[4-5]復制潰瘍性結腸炎動物模型。隨機處死5只造模大鼠明確造模成功后,將剩余32只大鼠隨機分為模型組 (MK)、柳氮磺胺吡啶組 (SK)、泄?jié)峤舛痉降蛣┝拷M (LK)、泄?jié)峤舛痉礁邉┝拷M (HK),每組8只。造模后第5天,BK正常喂養(yǎng);MK用0.9%氯化鈉10 mL/kg每日灌胃;SK、HK、LK分別用柳氮磺胺吡啶液、泄?jié)峤舛痉礁?、低劑量每日灌胃,連續(xù)14 d。
1.4 標本采集 治療后第14 d,大鼠禁食不禁水24 h,斷頭取血2~4 mL,4℃ 3 000 r/min離心10 min,分離血清,-20℃保存;留取肛門至回盲部的結腸標本8 cm,沿腸系膜縱行切開,以冷生理鹽水沖洗掉腸內容物,迅速放入液氮中冷凍,-70℃保存待測。
1.5 觀察指標 用放射免疫法檢測UC大鼠血清IL-4、IL-6,采用北京普爾偉業(y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試劑盒,操作按說明書步驟進行。
1.6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3.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處理。以均數±標準差表示數據,各組間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比較。以P<0.05作為差異有顯著性判斷標準。
各組大鼠血清IL-4、IL-6含量結果詳見表1。健脾和中,防止苦寒之品傷及脾胃,共為佐藥。木香善行氣止痛,用于此處調暢氣機為使藥。諸藥合用共奏泄?jié)嵘?、解毒祛濕之功?/p>
西醫(yī)認為白介素在免疫細胞的發(fā)育、分化、免疫應答及某些細胞的激活過程中起重要調節(jié)作用。[2]炎癥發(fā)生前,細胞因子與抗炎細胞因子的平衡失調是UC發(fā)生重要機制。IL-4具有抑制炎癥的特性,可以抑制其他細胞因子 (包括IL-1、IL-8及TNF-α等)產生,[7]并抑制淋巴細胞和巨噬細胞的產生和移動,抑制超氧化物陰離子形成。研究表明將表達IL-4的重組人5型腺病毒載體,用于治療TNBS誘發(fā)的潰瘍性結腸炎,可使組織損傷顯著減輕。[3]IL-6是一種作用廣泛的促炎性因子,對中性粒細胞和巨噬細胞產生趨化是其主要作用,能刺激巨噬細胞或單核細胞、淋巴細胞、內皮細胞及成纖維細胞合成前列腺素、細胞因子、血小板激活因子等炎性介質,導致免疫反應上調。[8]Daig 等[9]發(fā)現IL-6水平可以一定程度的反映UC病情。
本實驗顯示,與空白組相比,UC大鼠血清IL-4含量降低、IL-6含量升高,差異有顯著性,治療后血清IL-4含量顯著提高,血清IL-6含量顯著下降,高劑量泄?jié)峤舛痉叫Ч鼮轱@著,提示泄?jié)峤舛痉街委煗冃越Y腸炎的機制可能與血清IL-4、IL-6含量變化有關,其機理可能為:該方通過提高UC大鼠血清IL-4含量,減少炎癥介質釋放;降低血清IL-6含量,減弱炎性反應,促進潰瘍愈合。
潰瘍性結腸炎 (UC)屬于炎癥性腸病,中醫(yī)學將其歸于“腹痛”“泄瀉”“痢疾”“腸風”“腸毒”等病的范疇加以辨證治療。我們提出UC“濁毒”致病理論:濁毒壅盛,彌漫腸道,腸膜血絡受損,血敗肉腐,積滯成膿,腸道傳導失司而形成本病。泄?jié)峤舛痉揭浴靶節(jié)嵘?、解毒祛濕”為組方原則,方中魚腥草清熱解毒、消癰排膿;車前子清熱滲濕止瀉,兩藥合用散熱毒除濕濁,解毒消癰而止瀉共為君藥。黃芩、黃連清熱燥濕祛濁、瀉火解毒;[6]敗醬草清熱解毒、消癰排膿;半夏燥濕化痰、消痞散結;紅藤清熱解毒散瘀、活血通絡;諸藥合用有清熱毒化濕濁之功,共為臣藥。薏苡仁健脾滲濕、清熱排膿;葛根升陽止瀉,二者同用升陽
[1]英國胃腸病學會炎癥性腸病組.成人炎癥性腸病處理指南[J].胃腸學,2005,10(1):57-61
[2]口鎖堂,昊煥淦,施達仁.白介素與潰瘍性結腸炎 [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06,14(4);405-411
[3]郭曉東,關慶.增加味四逆散對潰瘍性結腸炎肝郁大鼠模型血清IL-4 IL-10的影響研究 [J].中醫(yī)藥學刊,2004,22:659-662
[4]江學良.復合法建立大鼠潰瘍性結腸炎模型 [J].青海醫(yī)學院學報,1999,20(4):1-3
[5]鄭禮.大鼠潰瘍性結腸炎模型的實驗研究 [J].中國藥理學報,1998,14(4):370
[6]周盼盼,王彥剛,魏娜.化濁解毒方配合耳穴貼壓治療慢性胃炎失眠癥療效觀察 [J].河北中醫(yī)藥學報,2012,27(4):39-40
[7]丁曉剛.黃芩湯有效成分配方對大鼠實驗性潰瘍性結腸炎的免疫調節(jié)作用[J].中醫(yī)藥學刊,2003,21:126-127
[8]王曉梅,鄭世江,李靜,等.潰結寧合劑對潰瘍性結腸炎大鼠IL-1β和 IL-4的影響[J].山西中醫(yī)學院學報,2006,7:18-20
[9]Daig R,Rogler G,Aschenbrenner E,et al.Human 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s secrete interleukin-1 receptor antagonist and interleukin-8but not interleukin-1 or interleukin-6 [J].Gut,2000,46:350-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