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璐 常 惠
(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1級碩士研究生,江蘇 南京 210029)
原發(fā)性痛經臨床研究進展
張 璐 常 惠1
(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1級碩士研究生,江蘇 南京 210029)
痛經;治療;綜述
痛經是指月經經行前后或經期下腹及腰部有疼痛、墜脹感,嚴重者伴惡心、嘔吐、肢冷、暈厥等癥狀。臨床主要將其分為兩類。原發(fā)性痛經指婦科檢查及輔助檢查示盆腔無明顯器質性病變,以經行小腹及腰骶疼痛難忍、面色蒼白、手足涼感,甚則惡心暈厥為主癥,其多發(fā)于青年未婚女性,一般在初潮后即發(fā)生,臨床以月經初潮2~3年后多見,又稱功能性痛經;繼發(fā)性痛經與前者的區(qū)別主要是繼發(fā)性痛經由明確的盆腔疾病引起,如生殖器炎癥、子宮肌腺癥、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癥等,一般發(fā)生于經行規(guī)律一段時間之后。早在1980年,臨床研究調查表明,有痛經者占調查婦女總數的33.19%,其中輕度者為 45.73%,中度者為33.81%,重度者為 13.55%,其中原發(fā)性痛經占總發(fā)生率的 36.02%[1]。可見目前原發(fā)性痛經在臨床極為常見,其對女性的生活、工作及學習帶來了一定的影響?,F將原發(fā)性痛經的中西醫(yī)臨床研究進展綜述如下。
1.1 病因病機 痛經屬中醫(yī)學經行腹痛范疇,早在東漢張仲景《金匱要略·婦人雜病脈證并治》中便有“帶下,經水不利,少腹?jié)M痛,經一月再見者,土瓜根散主之”的記載,病名首立于《諸病源候論》,其提出的“婦人月水來腹痛者,由勞傷氣血,以致體虛,受風冷之氣客于胞絡,損傷沖任之脈”為后世研究痛經病因病機奠定了基礎?!兜は姆ā吩弧敖浐蜻^而作痛者,氣血俱虛也……經將來作痛者,血實也”,提出痛經有虛實之別?!毒霸廊珪D人規(guī)》曰“經行腹痛,證有虛實?!粚嵧凑撸嗤从谖葱兄?,經通而痛自減;虛痛者,于既行之后,血去而痛未止,或血去而痛益甚。大都可按可揉者為虛,拒按拒揉者為實……但實中有虛,虛中亦有實,此當于形氣稟質兼而辨之,當以察意,言不能悉也”,提出了可按疼痛的性質、發(fā)生時間分虛實及其辨證要點的見解?!秼D人良方大全》認為痛經原因有寒、氣郁、血結。《傅青主女科》云“舒則通暢,郁則不揚,經欲行而肝不應,則抑拂其氣而疼生”。羅元愷教授認為痛經有虛有實,可分為氣滯血瘀、寒凝氣滯、瘀熱壅阻、氣血虛弱四證[2]。王采文認為痛經的病機主要為“不通”,不論氣滯血瘀、寒凝、氣血虛弱及肝腎虧虛,均可導致氣血運行不暢,沖任失調,不通則痛,故而“瘀”是病機關鍵[3]。
1.2 中醫(yī)治療
1.2.1 中藥古方加減 戚莎莉[4]應用黃芪建中湯治療虛寒性痛經43例,藥物組成:黃芪20 g,桂枝9 g,炙甘草10 g,大棗5 枚,白芍藥 20 g,生姜 9 g,飴糖15 g,當歸10 g。每次月經來潮前10 d左右開始服用,日1劑,水煎后2次分服,10 d為1個療程。結果:總有效率100%。匡麗君[5]應用膈下逐瘀湯治療原發(fā)性痛經96例,藥物組成:當歸10 g,烏藥 10 g,香附10 g,五靈脂10 g,炙甘草 10 g,牡丹皮 10 g,紅花6 g。兼寒者加干姜6 g、肉桂 10 g、小茴香10 g;兼血熱者加梔子10 g、黃芩10 g;兼氣虛者加黃芪10 g、黨參10 g。經前3~5 d開始服,至經凈痛止,3個月經周期為1個療程。結果:總有效率91.7%。紀英霞等[6]應用桃紅四物湯治療原發(fā)性痛經50例,藥物組成:桃仁 10 g,紅花 20 g,當歸 20 g,川芎10 g,白芍藥 10 g,延胡索 10 g,香附10 g,熟地黃10 g。寒凝氣滯血瘀者加牛膝20 g、柴胡10 g;氣虛者去桃仁、紅花,加益母草 20 g、黨參 10 g、茯苓20 g、黃芪20 g。經前7 d開始服用,日1劑,分2次服用,經行時停止服藥,3個月為1個療程,一般服用1~3個療程。結果:總有效率94%。
1.2.2 自擬驗方 吳彥萍[7]應用痛經方治療原發(fā)性痛經23例,藥物組成:川芎 10 g,干姜 10 g,黃芪 10 g,延胡索 9 g,蒲黃 15 g,赤芍藥 12 g,當歸15 g,五靈脂 15 g,小茴香 3 g,雞血藤20 g。于痛經前1 d或痛經發(fā)作時開始服用,連服4 d為1個療程,一般服3個月經周期。結果:總有效率87%。秦嬋娟[8]應用理氣止痛湯治療原發(fā)性痛經80例,藥物組成:當歸10 g,醋白芍藥30 g,炒川芎10 g,丹參 30 g,醋香附 15 g,醋延胡索10 g,烏藥 10 g,川牛膝15 g,制乳香 10 g,甘草 10 g。經前乳脹加柴胡10 g、青皮10 g、陳皮10 g、川楝子10 g;小腹冷痛,得熱痛減加烏藥10 g、吳茱萸10 g、干姜10g;腰痛加桑寄生20 g、續(xù)斷20 g、淫羊藿30 g;惡心嘔吐加姜半夏10 g、陳皮10 g;腹痛劇,服上方5劑效果不明顯者加血竭3 g。經前7 d服,連服7劑,連續(xù)治療3個月經周期。結果:總有效率95%。朱平東等[9]應用解郁拈痛散治療原發(fā)性痛經36例,藥物組成:柴胡15 g,枳殼 15 g,川楝子 15 g,川芎15 g,白芍藥30 g,白術10 g,五靈脂20 g,當歸20 g,延胡索20 g。日1劑,經前3 d開始服,經行繼服,連用1周為1個療程,一般連用3個月經周期。結果:治愈率97.22%。
1.2.3 外治法 史曉林等[10]應用針刺三陰交治療原發(fā)性痛經120例,予針刺三陰交,行針2 min,留針30 min,留針期間每5 min行針1次,加強針感,每次經前3~5 d開始治療,直至經來。對照組44例予去痛片1.0 g口服,日1次治療。3個月經周期為1個療程。結果:治療組有效率96.7%,對照組有效率75%,治療組臨床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P<0.05)。殷紅才[11]取穴足三里、三陰交、關元、中極、氣海以針刺治療原發(fā)性痛經318例,針刺上述穴位后留針10~15 min,經前14 d開始治療,日1次,至月經來潮為1個療程,并配合自行按摩腰骶部脊柱旁1寸處約 10 min。結果:總有效率95.9%。趙寧社[12]應用痛經散敷臍治療原發(fā)性痛經150例,經行前3 d開始取少量痛經散(吳茱萸、小茴香各20 g,肉桂、香附、延胡索、桃仁、紅花各15 g,白芍藥、桂枝、柴胡各10 g,磨粉)炒熱敷臍,敷料固定,至月經干凈,連續(xù)3個周期為1個療程。結果:有效率100%。
2.1 病因 西醫(yī)對原發(fā)性痛經的產生機制討論眾多,其中比較密切的有以下幾個因素。
2.1.1 前列腺素(PG) 現代醫(yī)學認為,子宮內膜合成和分泌的前列腺素是引起原發(fā)性痛經的主要機制,子宮內膜主要分泌 PGE2、PGF2α。痛經婦女體內PG濃度顯著高于正常婦女。而臨床研究表明,PGF2α局部收縮子宮血管,使子宮缺血缺氧,從而導致痛經[13]。
2.1.2 催產素(OT)及血管加壓素(AVP)OT和AVP也是引起原發(fā)性痛經的一個重要因素。OT可直接作用于子宮細胞,引起其收縮,同時刺激內膜細胞釋放PGF2α,兩者協同,引起痛經。AVP對非孕子宮有較強刺激作用,同時也能促進 PG的生成,而致痛經。
2.1.3 β-內啡肽(β-EP) 近年又有研究表明,β-EP對痛經也有一定影響。β-EP是一類具有嗎啡樣活性的神經多肽,作用靶器官為子宮。彭芝配等[14]通過實驗研究認為:β-EP水平與痛經呈反相關,因其具內源性鎮(zhèn)痛作用,故其水平降低,則疼痛加重。
2.1.4 其他因素 此外鈣離子、鎂離子、內皮素、子宮發(fā)育不良、子宮位置異常、遺傳因素、精神因素及社會環(huán)境因素等也是引起痛經的可能原因[15-17]。
2.2 治療 目前,西醫(yī)臨床主要通過非甾體抗炎藥、避孕藥、維生素E、鈣離子通道阻滯劑等治療原發(fā)性痛經。白石等[18]應用芬必得治療原發(fā)性痛經55例,腹痛前1 d開始服芬必得膠囊600 mg(早晚各300 mg),連服5 d為1個療程,共服2個療程。結果:總有效率94.55%。晏麗[19]應用維生素 E治療原發(fā)性痛經48例,維生素E膠囊,每次10 mg,每日3次口服,對照組42例于經前3 d開始服尼美舒利分散片,每次100 mg,每日2次,餐后服,連服7 d后停藥,均以1個月經周期為1個療程,連服3個療程。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 89.6%,對照組總有效率83.3%,治療組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梁金艷等[20]應用媽富隆避孕藥治療原發(fā)性痛經56例,所有患者于經后第5 d開始口服媽富隆,1次服1片,每日服1次,睡前服,連服21 d,3個月經周期為1個療程。結果:第1周期有效率71.43%,第2周期有效率83.93%,第3周期有效率91.07%。金萍等[21]應用硝苯地平片治療原發(fā)性痛經43例,經行下腹不適時含服硝苯地平片,每次10 mg,每日3次,連服4 d;對照組42例經行腹痛時予口服吲哚美辛腸溶片,每次25 mg,每日3次,連服4 d,3個月經周期為1個療程。結果:治療組有效率97.7%,對照組有效率92.9%,治療組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
小 結 臨床運用西醫(yī)治療原發(fā)性痛經療效尚可,但存在一定毒副作用,例如非甾體抗炎藥有較大的消化道及中樞神經系統副作用,會引起嗜睡、頭暈、惡心、嘔吐,長期服藥甚至會出現胃出血、胃穿孔等副反應??诜茉兴巹t存在服藥時間長的缺點,患者必須整個月經周期均服藥,且患者對激素存在一定抗拒及擔憂心理,如擔心體質量增加、月經紊亂、褐斑增多等,因此在臨床不能廣泛推廣應用。中醫(yī)臨床應用廣泛,毒副作用較小,有效率也較顯著,但是其治愈率不理想,療程及療效缺乏統一標準,停藥后易反復,治愈率不理想。且中醫(yī)治療的臨床研究較多,實驗研究相對較少。今后在中醫(yī)藥對原發(fā)性痛經的治療上能將臨床研究與實驗研究有效結合,增加統一的療效標準及對療效進行深入探討,開發(fā)中藥新制劑,從而使中醫(yī)藥治療得到廣泛推廣,造福廣大原發(fā)性痛經患者,提高其生活質量。
[1]全國婦女月經生理常數協作組.中國婦女月經生理常數的調查分析[J].中華婦產科雜志,1980,15(4):219-223.
[2]羅頌平.中國百年百名中醫(yī)臨床家叢書(羅元愷)[M].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01:59-60.
[3]鄧海霞.王采文治療原發(fā)性痛經特色探析[J].中國中醫(yī)藥信息雜志,2001,8(5):71-72.
[4]戚莎莉.黃芪建中湯加減治療虛寒性痛經43例[J].中國校醫(yī),2008,22(2):240-241.
[5]匡麗君.膈下逐瘀湯加減治療原發(fā)性痛經96例臨床觀察[J].湖南中醫(yī)藥導報,2002,8(12):761.
[6]紀英霞,姜新道.桃紅四物湯加減治療原發(fā)性痛經50例[J].青島醫(yī)藥衛(wèi)生,2006,38(6):424.
[7]吳彥萍.自擬“痛經方”治療原發(fā)性痛經23例分析[J].甘肅中醫(yī),2006,19(7):36.
[8]秦嬋娟.理氣止痛湯治療原發(fā)性痛經80 例[J].吉林中醫(yī)藥,2006,26(10):28.
[9]朱平東,彭樹英.解郁拈痛散治療原發(fā)性痛經[J].四川中醫(yī),2006,24(2):81-82.
[10]史曉林,楊愛民.針刺三陰交治療原發(fā)性痛經120例療效分析[J].中國針灸,1994,14(5):17-18.
[11]殷紅才.針灸按摩治療原發(fā)性痛經[J].醫(yī)藥論壇雜志,2003,24(8):56.
[12]趙寧社.痛經散敷臍治療痛經150例[J].中醫(yī)外治雜志,2001,10(2):43.
[13]黃荷風,何賽男.子宮前列腺素研究進展[J].國外醫(yī)學:婦科學分冊,1995,22(5):265-268.
[14]彭芝配,騰久祥,馬薇,等.理氣活血止痛法與痛經大鼠β-內啡肽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急救雜志,2001,8(6):353-355.
[15]韓蓁.原發(fā)性痛經病因研究進展[J].國外醫(yī)學:婦幼保健分冊,1997,8(1):1-2.
[16]李京龍,劉秀琴.維生素 B6治療原發(fā)性痛經31例[J].河北中西醫(yī)結合雜志,1997,6(5):836.
[17]裴培田,王昕,趙一梅.舒經玫瑰膠囊對小鼠原發(fā)性痛經MAD、Ca2+的影響[J].中國中醫(yī)藥信息雜志,2003,10(5):31-32.
[18]白石,袁麗江.芬必得治療原發(fā)性痛經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2011,(18):109-110.
[19]晏麗.維生素E治療原發(fā)性痛經的臨床觀察[J].醫(yī)學信息:中旬刊,2010,5(11):3069-3070.
[20]梁金艷,楊洲,陳靜平.口服避孕藥媽富隆治療原發(fā)性痛經56例療效分析[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2012,14(6):193-194.
[21]金萍,沈利君.硝苯地平治療原發(fā)性痛經臨床觀察[J].中國基層醫(yī)藥,2004,11(8):954-955.
(本文編輯:董軍杰)
R711.510.23;R711.510.5
A
1002-2619(2014)08-1252-03
1 江蘇省常州市中醫(yī)院中醫(yī)婦科,江蘇常州 213000
張璐(1987—),女,碩士研究生在讀,學士。研究方向:中醫(yī)婦科不孕癥方向。
2014-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