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育花,蔣書娣,言克莉
(南京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腫瘤科,江蘇 南京 210029)
PICC導管并發(fā)濕疹患者的防護進展
崔育花,蔣書娣,言克莉
(南京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腫瘤科,江蘇 南京 210029)
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PICC)因具有諸多優(yōu)點而被臨床廣泛使用,避免了刺激性藥物對外周靜脈的損害。然而PICC并發(fā)濕疹給患者造成置管局部瘙癢、紅斑、水皰等癥狀,容易引起局部皮膚感染,嚴重者造成敗血癥,進而影響治療方案的實施。本文就PICC并發(fā)濕疹相關問題及防護進展進行綜述。
PICC;濕疹;護理
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為患者提供中、長期的靜脈輸液通路,具有操作簡單、維護方便、留置時間長等特點。PICC能夠減少反復靜脈穿刺給患者帶來的痛苦、降低護理工作量,而且可以避免刺激性藥物對外周靜脈的破壞和局部組織刺激,從而很好地保護外周血管[1]。隨著PICC在臨床上的廣泛應用,諸如皮膚濕疹等并發(fā)癥不斷被報道[2]。固定置管的敷貼部位常會出現(xiàn)皮膚濕疹,臨床表現(xiàn)為劇烈瘙癢和灼熱感、紅斑、紅色丘疹、水皰、苔蘚樣變等癥狀,嚴重者滲液較多、露出糜爛面,給患者造成痛苦,同時增加了護理工作量。一旦發(fā)生濕疹,容易引起局部皮膚感染,嚴重者可導致菌血癥或敗血癥,最終只能拔除導管,增加了經(jīng)濟負擔,也影響到治療方案的順利實施[3]。以下就PICC置管并發(fā)濕疹的相關因素、評估、護理進行綜述。
PICC致局部皮膚濕疹發(fā)生的相關因素包括:①患者自身存在高敏體質;②腫瘤患者接受放化療后機體抵抗力降低,皮膚黏膜屏障作用降低[4-5],敏感性增加[6];③PICC導管采用醫(yī)用硅膠材料[7],作為異物長期留置于血管內,人體自身具有的防御機制對其產(chǎn)生免疫反應,尤其是當導管與血管發(fā)生摩擦時,機體的T淋巴細胞、肥大細胞和補體可產(chǎn)生皮膚炎癥反應和局部水腫;④穿刺點局部皮膚反復受到消毒液(如酒精)刺激[8];⑤在PICC長時間留置過程中需經(jīng)常換藥,部分患者皮膚對透明敷貼黏膠層過敏[9]。此外,透明敷貼透氣性差,局部濕度高,在天氣炎熱時汗液易聚集,容易發(fā)生皮膚感染;⑥換藥者操作欠規(guī)范因素。
濕疹評估可根據(jù)患者濕疹的瘙癢程度分為:無瘙癢為0分;輕度瘙癢,不影響工作和睡眠為1分;中度瘙癢為2分;嚴重瘙癢影響工作和睡眠為3分。濕疹評估還可以根據(jù)患者體征(紅斑、丘疹、水泡、糜爛、滲出、苔蘚樣變等)采用4級評分標準:0分為無,1分為輕度,2分為中度,3分為重度[10]。
3.1 抗組胺及抗菌藥物PICC置管后并發(fā)濕疹,患者如有明顯瘙癢感可給予抗組胺藥物口服,如合并感染則需選擇適當抗菌藥物行抗感染治療。
3.2 創(chuàng)面敷料選擇選擇適宜敷料可減輕患者痛苦,延長導管使用時間。如3M透明敷貼具有透氣、不透水、粘貼牢固等特點,可作為換藥首選[11]。如因透明敷貼透氣性差而導致過敏皮膚癥狀得不到改善甚至加重,可改用透氣性能好的軟紗敷料或無菌紗布換藥。
3.3 消毒劑選擇PICC置管后部分患者對消毒劑過敏,換藥消毒應禁用酒精或含酒精的碘酊、安爾碘、洗必泰,改用生理鹽水清洗、碘伏消毒[11]。
3.4 置管處局部換藥發(fā)生PICC置管處局部皮膚濕疹后皮膚處理極其重要,應嚴格執(zhí)行操作規(guī)范。換藥過程中護士應做到態(tài)度和藹,操作熟練,動作輕柔。如穿刺點局部皮膚出現(xiàn)瘙癢、皮疹、伴有分泌物的患者,換藥時應輕輕揭去貼膜,如敷料粘貼太牢時可用沾有生理鹽水的棉簽自下而上邊濕潤邊揭開,以免受損表皮被撕脫。用生理鹽水清洗穿刺點及周圍皮膚,清除污漬和分泌物,去除壞死皮膚。再用碘伏消毒后自然風干,重復3遍,皮膚涂以地塞米松或倍他米松軟膏,根據(jù)情況再選擇敷料。癥狀嚴重時避免導管與皮膚直接接觸,用透氣膠帶固定導管和接頭,每1~2 d更換敷料,直至痊愈。采用無菌紗布換藥時可用彈力繃帶或護套保護導管,防止導管滑脫。
3.5 置管宣教及心理護理護士要全面了解置管前后患者的情況及需求。重點介紹置管后注意事項,讓患者了解可能發(fā)生的不良反應,有利于及時發(fā)現(xiàn)并及時處理。置管后,患者不但需要經(jīng)常性的觀察與護理,還需要掌握自己觀察穿刺局部有無滲漏、穿刺點有無出現(xiàn)皮膚瘙癢、皮疹、過敏或出現(xiàn)分泌物等癥狀,以增強患者的自護能力。
PICC置管相關濕疹的臨床療效可分為痊愈、有效和無效。痊愈:紅斑消失、水皰結痂、無瘙癢感、表皮干燥無滲液,患者睡眠好,無發(fā)熱;有效:紅斑消退、水皰變小、局部偶有瘙癢、表皮潮濕或少許滲液,不影響睡眠及生活,不發(fā)熱;無效:紅斑明顯、水皰變大或數(shù)量增多、局部瘙癢感強烈、表皮有膿性分泌物滲出,影響睡眠及生活,并有發(fā)熱。
PICC并發(fā)濕疹的護理措施包括:①觀察患者體溫和局部皮膚情況,監(jiān)測血常規(guī)變化;②置管處皮膚護理;在局部涂藥前護士應向患者解釋涂藥目的,詳細介紹涂藥方法,告知注意事項及轉歸,局部涂藥后癥狀會逐漸消失,使積極配合治療;③飲食護理:進食清淡、高能量、高維生素的食物,禁忌辛辣刺激性食物;④心理護理:安慰和鼓勵患者以消除其焦躁的心理;⑤健康護理:重視導管維護,避免出汗過多,嚴禁抓撓,以防局部感染。
PICC置管合并局部皮膚濕疹是由于患者自身易感性和多種外部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淺層的反應性炎癥。濕疹與多種細胞因子的異常表達導致患者產(chǎn)生超敏反應有關。作為臨床護士,實施PICC后,應密切觀察患者置管處局部皮膚狀況,當出現(xiàn)異常反應需及早采取切實可行的護理措施,正確維護能夠延長導管的使用壽命、減輕患者痛苦、保證治療的順利實施,并提高患者生存質量,降低患者經(jīng)濟負擔及護理工作量。
[1]許水蓮.PICC在腫瘤化療患者中的應用及護理[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23):43-44.
[2]徐佳奕,方芳,章惠英,等.三級甲等醫(yī)院腫瘤患者PICC置管依從性的調查與分析[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1,31(6): 701-705.
[3]李希西,曾登芬,楊文群,等.PICC非正常拔管危險因素的研究[J].護理研究,2012,26(4):1062-1065.
[4]謝新平,嚴云麗,張紅霞,等.三向瓣膜式PICC置管后靜脈炎原因分析及其對策[J].護理學雜志,2005,20(15):35-36.
[5]邵培雙,任桂芝,焦楊.70%酒精皮膚消毒液致過敏性皮炎的臨床觀察[J].現(xiàn)代護理,2007,13(35):3411-3412.
[6]黃晨燕,何麗娟,王麗.3M透明敷貼聯(lián)合無痛保護膜在PICC皮膚護理中的應用[J].護理學雜志,2008,23(3):46-47.
[7]胡繽.PICC并發(fā)濕疹29例護理體會[J].齊魯護理雜志,2007, 13(5):50-51.
[8]陳梅.皮炎平聯(lián)合銀離子敷貼治療PICC致局部濕疹[J].護理學雜志,2012,27(1):47.
[9]楊淑英,李英梅.腫瘤患者采用PICC置管的臨床應用及護理[J].護理學雜志,2005,20(15):35-36.
[10]甄莉,魏志剛,周艷,等.經(jīng)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后局部皮膚伴有濕疹的治療[J].中華臨床營養(yǎng)雜志,2009,17(4): 244-245.
[11]陳貴花,梁明娟,李燕.護理干預對外周置入中心靜脈導管置管術后術肢局部皮膚過敏反應的探討[J].實用醫(yī)技雜志,2006,13 (19):3366-3368.
R758.23
A
1003—6350(2014)08—1169—02
10.3969/j.issn.1003-6350.2014.08.0452
2013-09-16)
崔育花。E-mail:cuiyuhua2008@alil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