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明,董興中,昌春雷,張志光,陳 雷
(1.佳木斯大學附屬第二醫(yī)院,黑龍江 佳木斯 154002;2.黑龍江省中醫(yī)藥大學佳木斯學院,黑龍江 佳木斯 154007)
2009年Hohenberger[1]提出了結腸癌的規(guī)范化手術治療方法既全結腸系膜切除術(complete mesocolic excision, CME)。手術要求從胚胎發(fā)育解剖學層面進行手術操作,盡可能切除更大的區(qū)域淋巴結,更符合“無瘤操作”和“整塊切除”的腫瘤手術根治原則。2010-03~2013-10我們兩醫(yī)院應用CME治療右半結腸癌患者27例,現(xiàn)報道如下。
27例患者均為Dukes分期的B、C期患者;既往無腹部手術史;并不伴有其它系統(tǒng)性疾??;均采取擇期手術。其中男19例,女8例。年齡(51.2±8.4)歲。盲腸癌7例;升結腸癌18例;結腸肝曲癌2例。
按傳統(tǒng)的右半結腸癌根治術切開入腹,探查后,采取CME的手術要點:①系膜血管根部結扎:沿腸系膜上靜脈向近心端分離,沿途辨認和根部切斷回結腸血管、胃結腸靜脈干、右結腸血管及中結腸血管右支,一并清除沿血管分布的淋巴結。②在結腸系膜后葉(Toldt筋膜)與腎臟前筋膜(Gerota筋膜)間的融合筋膜間隙內,銳性分離臟層及壁層筋膜,保證臟層筋膜的完整性,并避免損傷Gerota筋膜下方的輸尿管和性腺血管。從下往頭側分離直達升結腸在側腹壁附著處的最上方。在十二指腸前筋膜和Toldt筋膜之間的解剖間隙中銳性分離,保護十二指腸及胰頭,自達橫結腸系膜根部并離段后進入網(wǎng)膜囊,并于結腸中血管根部離斷處貫通。③切斷末段回腸系膜,擬切除末段回腸15cm。牽拉回盲部,沿盲腸,升結腸外側在升結腸系膜和側腹壁的交界處切開側腹膜,與內側解剖層面貫通。此操作在人體潛在解剖間隙(Toldt筋膜)中進行銳性分離,保證了升結腸系膜的完整性,此亦為CME手術的關鍵所在。余下手術步驟按傳統(tǒng)的右半結腸癌根治術進行。
27例患者的平均手術時間為(138±28.5)min,平均出血量為(180±40)mL,平均淋巴結檢出數(shù)目為(15.5±28.5)枚。術后切口感染2例,切口脂肪液化2例。無輸尿管損傷。25例隨訪,時間3個月~3年,其中,22例無復發(fā)及轉移,可能和隨防時間的有關;另外有肝轉移2例,死亡1例,另1例行肝動脈栓塞;肺轉移1例行肺葉切除術。
2009年Hohenberger[1]借鑒直腸癌的TME概念,提出了結腸癌的規(guī)范化手術治療方法既全結腸系膜切除術(complete mesocolic excision, CME)。和傳統(tǒng)的右半結腸癌根治術相比,CME進一步規(guī)范化:(1)在胚胎解剖學的基礎上進行手術操作,保護結腸系膜的完整性。由于右半結腸的血管及伴行的淋巴結均包含在結腸系膜前后葉中,手術平面在Toldt筋膜間隙內進行銳性分離,保證了Toldt筋膜的完整性,從而減少腫瘤脫落。結腸癌“信封樣”系膜的完整性切除有助于降低局部復發(fā)率、提高患者遠期生存率[2,3]。(2)系膜血管根部高位結扎及系膜的完整性切除可以最大限度的清除區(qū)域淋巴結,從而影響患者的預后,對術后的準確分期以及下一步的治療起重要作用。(3)手術操作在Toldt筋膜、胰十二指腸前間隙和網(wǎng)膜囊的間隙內,無重要血管和組織,出血少,并避免損傷輸尿管、十二指腸及性腺血管等,因此,CME不增加手術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4]。
綜上所述,CME符合腫瘤根治術的“無瘤根治、整塊切除”的原則,在特定的解剖間隙內手術,損傷小,減少了腫瘤細胞脫落,降低了局部復發(fā)的風險,完整切除腫瘤并最大化清掃區(qū)域淋巴結的同時,并不增加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和死亡率。
[1]Hohenberger W, Weber K, Matzel K, et al.Standardized surgery for colonic cancer: complete mesocolic excision and central ligation-technical notes and outcome[J].Colorectal Dis,2009,11(4):354-364
[2]李國新,趙麗瑛.結腸癌切除標準化手術—全結腸系膜切除術[J].中華胃腸外科雜志,2012,15(1):14-16
[3]金留根,費柏健,王衛(wèi)理,等.右半結腸癌根治術中完整結腸系膜切除與傳統(tǒng)方法對比研究[J].臨床外科雜志,2012,20(7):480-482
[4]高志冬,葉穎江,王杉,等.完整結腸系膜切除與傳統(tǒng)根治術治療結腸癌的對比研究[J].中華胃腸外科雜志,2012,15(1):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