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玲
一九九七年,四十三歲。與人合作創(chuàng)作話劇《霸王別姬》。散文《我與譯文》收入《作家談譯文》(上海譯文出版社)一書。這一年,重新拾起了許久未寫的短篇,寫出了《姆指銬》。之后寫了中篇小說《我們的七叔》。下半年,創(chuàng)作熱情漸增,逐漸從《豐乳肥臀》的陰影里走出來。連續(xù)寫出了短篇小說 《祖母的門牙》、《白楊林里的戰(zhàn)斗》、《兒子的敵人》等,中篇小說《野騾子》、《師傅越來越幽默》、《三十年前的一次長跑比賽》、《司令的女人》、《藏寶圖》。訪談《心靈的游歷與歸途——莫言訪談錄》(與林舟,《花城》第三期)。
這一年,莫言在參軍二十一年后,從部隊退役,到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日報》工作。
金衡山在 《影響和匯合——〈豐乳肥臀〉的解構(gòu)主義解讀》中,將分析主要集中在這部小說的寫作策略上,他認為莫言受到了西方解構(gòu)主義思潮的影響,并將其吸收化用在了自己的作品中。例如對于兩個主要人物的描寫,莫言有意或無意地通過解構(gòu)手法,顛覆人物在傳統(tǒng)敘述語境中的對立關(guān)系,而顛覆人物關(guān)系并非其最終目的,其最終目的在于,通過顛覆消解或淡化這種對立關(guān)系所指向和反映的關(guān)于歷史發(fā)展的某種意識形態(tài)概念和歷史的本真意義概念。莫言通過這種解構(gòu)想要表達的是他的一種歷史觀,即歷史的發(fā)展與其說是不同力量間的斗爭結(jié)果,還不如說是人性的展示和保持的結(jié)果。歷史的本真意義即在于體現(xiàn)人性的存在過程。①見金衡山《影響和匯合——〈豐乳肥臀〉的解構(gòu)主義解讀》,《國外文學》1997年第1期。
蔡翔在《當代小說中土匪形象的修辭變化》一文中,從新中國成立以來不同階段當代小說中的“土匪”形象分析中,認為莫言的《紅高粱》是八十年代“尋根文學”創(chuàng)作潮流的一個尾聲,“在某種意義上,《紅高粱》是‘尋根’運動一個燦爛的結(jié)尾,在這部富有傳奇魅力的小說中,我們將看到,‘土匪’再次復活,并拒絕了‘革命的修訂’,在‘根’的審美觀照中,獲得了自己的美學品格,一個新的‘父親’形象開始誕生”。然而《紅高粱》也恰恰透露出“尋根文學”的烏托邦重建所陷入的某種困擾的語境,“一方面,它企圖在傳統(tǒng)文化中尋找某些有益的東西來緩解當下的現(xiàn)代性焦慮,另一方面又力圖利用某些現(xiàn)代觀念來克服傳統(tǒng)文化的腐敗陳因。這樣,它的重建工作必然在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之間進行。然而,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如何整合,在當時的‘尋根’運動中,并無一個明確的理論規(guī)劃。所以它不僅未能越出文學的層面而導致整個民族的文化重建,甚至未能持續(xù)保持其文學活力”。①蔡翔:《當代小說中土匪形象的修辭變化》,《當代作家評論》1997年第2期。
是年的評論文章還有,王韜、葛紅兵《過去的烏托邦與失落的現(xiàn)代性》〔《吉首大學學報》(社科版),第一期〕、張均《沉淪與救贖:無根的一代——重讀莫言、劉震云》(《小說評論》第一期)、皇甫曉濤《眾里尋她千百度——尋根文學的文化玄惑與審美失落》〔《蒲峪學刊》(哲社版)第一期〕、陳吉德《穿越高粱地——莫言研究綜述》〔《山東師范大學學報》(社科版)第二期〕、林愛民《作家要重視作品的社會效果——評〈豐乳肥臀〉》(《廣西社會科學》第二期)等。
是年,德語版《天堂蒜薹之歌》出版(譯名:Die Knoblauchrevolte,譯者Andreas Donath,出版社Rowohlt),該書一九九八、二○○九年再版。意大利語版《養(yǎng)貓專業(yè)戶及其他故事》出版(譯名:L’uomo che allevava i gatti e altri racconti et al,譯者不詳,出版社Cuneo:Famiglia Cristiana;Torino:Einaude),該書二○○八年再版。瑞典語版《紅高粱》出版〔譯名:Det r?da f?ltet(意為紅土地),譯者Anna Gustafsson Chen(陳安娜),出版社Stockholm:Tranan〕,該書一九九八年再版。德語版中短篇小說集《枯河》出版(譯名:Trockener Fluβ,譯者不詳,出版社Bochum)。
一九九八年,四十四歲。發(fā)表短篇小說《拇指銬》(《鐘山》第一期)、《長安大道上的騎驢美人》(《鐘山》第五期)、《蝗蟲奇談》(《山花》第五期)、《白楊林里的戰(zhàn)斗》(《北京文學》第七期)、《一匹倒掛在杏樹上的狼》(《北京文學》第十期),中篇小說《三十年前的一次長跑比賽》(《收獲》第六期)、《?!罚ā稏|?!返诹冢缎≌f選刊》第九期轉(zhuǎn)載,《小說月報》第九期轉(zhuǎn)載),散文《洗熱水澡》(《天涯》第一期)、《俄羅斯散記》(《莽原》第三期)、《寂寞為文女兒心》(《文藝報》十月三十一日)。創(chuàng)作十八集電視劇本《紅樹林》,由檢察日報影視部攝制完成,由電視劇本改寫成的長篇小說《紅樹林》由深圳海天出版社一九九九年出版。散文集《會唱歌的墻》由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中篇小說集《紅耳朵》由臺灣麥田出版社出版。《傳奇莫言》由臺灣聯(lián)合文學出版。
年初,去意大利訪問,轉(zhuǎn)道巴黎。七月,去泰國訪問。十月,去臺灣訪問,在臺北圖書館作《我與新歷史主義文學思潮》的講演。②莫言:《我與新歷史主義文學思潮——在臺北圖書館的演講》,《說吧莫言·恐懼與希望——演講創(chuàng)作集》,第2-7頁,深圳:海天出版社,2007。
鄧曉芒在《莫言:戀乳的癡狂》一文中,從民族心理的深層角度解析莫言的 《豐乳肥臀》,他認為莫言九十年代之前的《紅高粱家族》等作品中,由觀念混合想象力刻意營造出來的虛假的“陽剛之氣”,在《豐乳肥臀》中煙消云散,顯出了底下的真實的一面:陰盛陽衰、戀母、心理殘疾。他認為這部作品深刻地刻畫出了中國人靈魂的照影,“他把尋根文學再往前引申了一小步,立刻揭開了一個駭人的真理:國民內(nèi)在的靈魂,特別是男人內(nèi)在的靈魂中,往往都有一個上官金童,一個永遠長不大的嬰兒,在渴望著母親的擁抱和安撫,在向往著不負責任的‘自由’和解脫。他做到了一個 ‘尋根文學家’所可能做到的極限,他是第一個敢于自我否定的尋根文學家。他向當代思想者提出了建立自己精神的反思機制、真正長大成人、擁有獨立的自由意志的任務”。③鄧曉芒:《莫言:戀乳的癡狂》,收入《靈魂之旅——九十年代文學的生存境界》,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8。這種分析得到了莫言的認可。④見莫言、王堯《莫言王堯?qū)υ掍洝?,?75頁,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2003。
是年,相關(guān)評論文章還有,王德威《戀乳奇談——評莫言〈豐乳肥臀〉》(《臺港文學選刊》第五期)、陳春生《在灼熱的高爐里鍛造——略論莫言對??思{和馬爾克斯的借鑒吸收》(《外國文學研究》第三期)等。
是年,藤井省三譯日文版《良醫(yī)》,收入藤井省三編譯《現(xiàn)代中國短篇集》(日本平凡社)。⑤見盧茂君《莫言作品在日本》,中國作家網(wǎng),2012年11月14日。莫言陪同日本學者,也是《豐乳肥臀》的日文版譯者吉田富夫,到山東高密老家考察。
一九九九年,四十五歲。發(fā)表中篇小說《我們的七叔》(《花城》第一期)、《師傅越來越幽默》(《收獲》第二期)、《野騾子》(《收獲》第四期)、《藏寶圖》(《鐘山》第四期),短篇小說《祖母的門牙》(《作家》第一期)、《沈園》(《長城》第五期)、《兒子的敵人》(《天涯》第五期),散文《從照相說起》(《小說界》第五期),散文《被剝奪了的中學時代》收入《我的中學時代》(福建教育出版社)一書。長篇小說《紅樹林》由海天出版社出版,長篇小說《紅高粱家族》由南海出版公司再版,小說集《長安大道上的騎驢美人》由海天出版社出版,小說集《師傅越來越幽默》由解放軍文藝出版社出版。中篇小說《牛》獲《東?!冯s志獎。
十月,首次赴日本訪問。日文版《豐乳肥臀》出版〔譯名:豊乳肥臀(上、下),譯者吉田富夫,出版社日本平凡社〕。為便于日本讀者了解作品的歷史背景,譯者在每一章都添加了小標題,并且加注說明每一章節(jié)的歷史背景。自此,吉田富夫開始成為莫言文學作品的主要日文譯者。吉田富夫認為,莫言的《豐乳肥臀》寫出了農(nóng)民的靈魂,其他作家寫的農(nóng)村和農(nóng)民往往是觀察的產(chǎn)物,是說教的對象,而莫言筆下的農(nóng)民則不是這樣,他不是站在農(nóng)民的立場上替農(nóng)民說話,而是在以一個農(nóng)民的身份進行講述。吉田富夫還認為,莫言的作品之所以一直深受日本讀者歡迎,其根本原因就是因為他寫的是真話。①見盧茂君《莫言作品在日本》,中國作家網(wǎng),2012年11月14日。
是年七月,莫言與吉田富夫有關(guān)于《豐乳肥臀》的一篇對話《我的文學殿堂里的一塊最沉重的基石》。在對話中,莫言談到了《豐乳肥臀》的題目緣起,“豐乳和肥臀,從字面上來理解,就是健康、豐滿的乳房和肥大壯碩的屁股……我用它作為書名,最初的用意在于歌頌母親,或者也可以說是歌頌女性,歌頌生殖和撫養(yǎng),往更深一層里說,也有歌頌大地的意思”,“這個書名的另一面,就是我對社會的一種強烈的反諷?!S’字是絕對的褒義字,‘肥’字比較復雜,用它來修飾‘臀’字,諷刺的意義昭然若揭,而這種可以強烈地感覺到的反諷性,實際上大大地減弱了這個題目的性意味”,“我在沒有動筆寫這部小說之前,就決定了這個書名。出版社的人很害怕,希望我能改一個書名……但經(jīng)過深思熟慮之后,我還是決定用這個書名,因為無論換上一個什么樣的書名,都很難表達這本書的內(nèi)容”。在對談中還談到了《豐乳肥臀》的創(chuàng)作構(gòu)思、被禁經(jīng)過、日本作家的影響等。莫言認為在其二十年的創(chuàng)作過程中,在近四百萬字的作品中,《豐乳肥臀》集中表達了他對歷史、鄉(xiāng)土、生命等古老問題的看法,這部作品是他文學殿堂里一塊最沉重的基石,一旦抽掉這塊基石,整座殿堂就會倒塌。②見莫言、吉田富夫《我的文學殿堂里的一塊最沉重的基石——答〈豐乳肥臀〉日文譯者吉田富夫教授問》,《說吧莫言·作為老百姓寫作——訪談對話錄》,第6-12頁,深圳:海天出版社,2010。
在日本訪問期間,所作講演有《展望二十一世紀的日中關(guān)系——在關(guān)西日中關(guān)系學會的演講》、③莫言:《家事國事天下事——在關(guān)西日中關(guān)系學會的講演》(1999年10月),《說吧莫言·恐懼與希望——演講創(chuàng)作集》,第8-11頁,深圳:海天出版社,2007?!蹲骷乙惠呑痈傻囊患隆诰┒即髮W的演講》、④莫言:《作家一輩子干的一件事——在京都大學的演講》(1999年10月23日),《說吧莫言·恐懼與希望——演講創(chuàng)作集》,第12-15頁?!渡衩氐娜毡九c我的文學歷程——在日本駒澤大學的即席演講》。⑤莫言:《神秘的日本與我的文學歷程——在日本駒澤大學的即席演講》(1999年10月28日),《說吧莫言·恐懼與希望——演講創(chuàng)作集》,第16-25頁。
在 《我想做一個謙虛的人——答 〈圖書周刊〉陳年問》中,莫言把小說寫得“好看”作為對自己的最高要求,他認為“好看”小說的標準是,“第一要有好的語言,第二要有好的故事,第三要充滿趣味和懸念,讓讀者滿懷期待,第四要讓讀者能夠從書里看到作者的態(tài)度,看到作者的情緒變化,也就是說,要讓讀者感到自己與作者處在平等甚至更高明的地位上”,而他的小說里“沒有完人,不論男女,都是有缺點的,正因為他們與她們有缺點,才顯得可愛”。⑥莫言:《我想做一個謙虛的人——答〈圖書周刊〉陳年問》,莫言:《碎語文學》,北京:作家出版社,2012。
王德威在《千言萬語 何若莫言》一文中,將莫言與沈從文作比較,認為:“盡管莫言與沈從文的風格、題材大相徑庭,兩者在營造原鄉(xiāng)視野,化腐朽為神奇的抱負上,倒是有志一同?!薄艾F(xiàn)代中國文學有太多鄉(xiāng)土作家把故鄉(xiāng)當作創(chuàng)作的藍本,但真正能超越模擬照映的簡單技法,而不斷賦予讀者想象余地者,畢竟并不多見。莫言以高密東北鄉(xiāng)為中心,所輻輳出的紅高粱族裔傳奇,因此堪稱為當代大陸小說提供了最重要的一所歷史空間?!雹偻醯峦骸肚а匀f語何若莫言》,《讀書》1999年第3期。
張閎在《莫言小說的基本主題與文體特征》中,認為莫言小說的基本主題是關(guān)于“原始生命力”的,這一主題通過一些被主流歷史排斥在外的人,如土匪、流浪漢、轎夫、殘疾人等烏合之眾,呈現(xiàn)出了一股強大的生命力。同時其作品還有一個深的“文明批判”主題。莫言并未以簡單的歷史主義眼光來看待“文明”進程,沒有將“文明”處理為“進步/保守”的單一模式,而是將“文明”放到“生命力”的對立面,把它看成是一個“壓抑性”的機制,并由此發(fā)現(xiàn)現(xiàn)代人普遍的生存困境。在文體特征方面,莫言的作品則呈現(xiàn)出一種狂歡化、戲謔化傾向,這種傾向使文本的意義空間獲得了開放性,將意義從制度化文本的單一、封閉、僵硬的話語結(jié)構(gòu)中解放出來,從而呈現(xiàn)出了一種新的世界觀念和價值原則,而非單一的美學策略。②張閎:《莫言小說的基本主題與文體特征》,《當代作家評論》1999年第5期。
是年,相關(guān)評論文章還有,麥永雄《諾貝爾文學獎視域中的大江健三郞與莫言》(《桂林市教育學院學報》第二期),黃忠順、歐陽光磊《先鋒文學與馬原、莫言的小說》(《荊州師范學院學報》第六期),吳慶俊《對城市還是陌生》(《作品與爭鳴》第十二期)等。
二○○○年,四十六歲。發(fā)表中篇小說《司令的女人》(《收獲》第一期),短篇小說《天花亂墜》(《小說界》第三期)、《棗木凳子摩托車》(《鐘山》第四期)、《嗅味族》(《山花》第十期)、《冰雪美人》(《上海文學》第十一期)、《姑媽的寶刀》(收入《老槍寶刀》,春風文藝出版社)。散文隨筆《胡扯蛋》(《鐘山》第一期)、《小女子大寫意》(《美文》第二期)、《我的大學》(《作家》第二期)、《說老從》(《時代文學》第三期)、《讀魯迅雜感》(《長城》第六期)。話劇《霸王別姬》,由空軍政治部話劇團排演,并于年底在北京演出,連演四十場,受到廣泛好評?!稁煾翟絹碓接哪酚蓮埶囍\改編成電影《幸福時光》。長篇小說《酒國》由南海出版公司再版。長篇小說《紅高粱家族》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再版?!澳孕≌f精短系列”,包括《蒼蠅·門牙》、《初戀·神嫖》、《老槍·寶刀》共三卷,由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赌陨⑽摹酚烧憬乃嚦霭嫔绯霭?。長篇小說《食草家族》、散文集《會唱歌的墻》由臺灣麥田出版社出版。長篇小說《紅高粱家族》入選《亞洲周刊》二十世紀中文小說一百強,列第十八位。
一月,美國 《紐約時報·書評》(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刊登了關(guān)于 《酒國》(英文版)的介紹。書評簡要介紹了《酒國》主人公丁鉤兒的偵探之行,還提到了以“莫言”與學生李一斗通信的方式插入小說的結(jié)構(gòu)形式。書評說:“借助于不知疲倦的葛浩文先生的巧妙翻譯,《酒國》呈現(xiàn)給我們的是一個夢幻般的后現(xiàn)代主義的大雜燴,它借用了武俠小說、偵探驚悚片、中國民間傳奇故事、美國西部片與魔幻現(xiàn)實主義小說的諸種元素。一些讀者可能會發(fā)現(xiàn),正如莫言所說的,這是一個學生的故事版本,這部小說有‘結(jié)構(gòu)過度松散,相對缺乏作者的克制’之嫌。但無可非議的是,在這種恐怖片與喜劇、抒情詩與大便的并置中,莫言在嘲笑后毛澤東時代的改革者們的同時,也透露出他因國人的靈魂失落而痛苦地牢騷滿腹?!保ā癉eftly translated from the Chinese by the indefatigable Howard Goldblatt,‘The Republic of Wine’is a fantastical postmodernist hodgepodge that borrows elements from Kong fu novels,detective thrillers,traditional Chinese tales of the supernatural,American westerns and magic realist fiction.Some readers may find,as Mo says of one of the student’s stories,that this novel suffers from ‘overly loose organization and relative lack of authorial restrain,’but there’s no denying that in his juxtapositions of the horrific and the comic,the lyric and the scatological,Mo is poking fun at China’s post Mao reformist era while letting out a wrenching cri de coeur for the lost soul of his country.”)③Philip Gambone,The Republic of Wine,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Jun 25,2000,p.19. 據(jù)林源提供英文資料,筆者譯,僅供參考。
三月,赴美國訪問,作講演《??思{大叔,你好嗎?——在加州大學伯克萊校區(qū)的演講》,在講演中提及了??思{作品對于他的啟示作用,以及他的創(chuàng)新與超越。①莫言:《福克納大叔,你好嗎?——在加州大學伯克萊校區(qū)的演講》,《說吧莫言·恐懼與希望——演講創(chuàng)作集》,第26-31頁。《我在美國出版的三本書——在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校區(qū)的演講》,向美國聽眾介紹了美國漢學家、翻譯家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翻譯的三部長篇小說《紅高粱家族》、《天堂蒜薹之歌》、《酒國》的創(chuàng)作及翻譯經(jīng)歷。②莫言:《我在美國出版的三本書——在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校區(qū)的演講》,《說吧莫言·恐懼與希望——演講創(chuàng)作集》,第32-37頁。在《我的〈豐乳肥臀〉——在哥倫比亞大學的演講》中,莫言介紹了這部構(gòu)思十年,并于九十天內(nèi)創(chuàng)作完成的作品的創(chuàng)作動機。同時,他提出,一個有良心有抱負的作家,應該站得更高一些,看得更遠一些。他應該站在人類的立場上進行他的寫作,他應該為人類的前途焦慮或是擔憂,他苦苦思索的應該是人類的命運,他應該把自己的創(chuàng)作提升到哲學的高度,只有這樣的寫作才是有價值的。③莫言:《我的 〈豐乳肥臀〉——在哥倫比亞大學的演講》,《說吧莫言·恐懼與希望——演講創(chuàng)作集》,第38-43頁。在《饑餓和孤獨是我創(chuàng)作的財富——在斯坦福大學的演講》中,他回顧了童年饑餓與孤獨的生活記憶對其文學創(chuàng)作的深刻影響。④莫言:《饑餓和孤獨是我創(chuàng)作的財富——在斯坦福大學的演講》,《說吧莫言·恐懼與希望——演講創(chuàng)作集》,第44-49頁。
三月,在與媒體的一次對話《我對媒體有一種恐懼感》中,當被問及是否屬于先鋒文學范疇時,莫言談了他對于先鋒文學的一種理解,“我認為先鋒其實是一種內(nèi)心需要,是一種重壓之下、急于宣泄的內(nèi)心需要,其實是一種最誠實的人生態(tài)度。先鋒不能用年齡畫線,也不能以出身畫線,當別人還不敢說真話你說了真話時,你就是當之無愧的先鋒。當別人都戴著假面生活而你撕破了假面時,你就是先鋒。我認為先鋒并不完全是少數(shù)幾個人的特立獨行,恰恰相反,真正的先鋒,必然地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chǔ)。衡量先鋒的最重要的標準是看他是否具有誠實的品格”。⑤莫言、王正:《我對媒體有一種恐懼感——2000年3月與千龍網(wǎng)記者王正對話》,《莫言對話新錄》,第247頁,北京:文化藝術(shù)出版社,2010。
三月,Publishers Weekly刊登了 《酒國》(英文版)的書評。⑥Sybil S.Steinberg,The Republic of Wine,Publishers Weekly,Mar 27,2000;247,13;p53.據(jù)林源提供英文資料。
五月,《亞洲華爾街日報》(The Asian Wall Street Journal),刊登了由該報編輯Yu Wong撰寫的《酒國》內(nèi)容介紹、點評文章《瓶中信——莫言關(guān)于中國農(nóng)村暴飲暴食與荒誕不經(jīng)的傳奇故事》(Message in a Bottle— Mo Yan’s Tales of Gluttony and the Grotesque in Rural China)。⑦Yu Wong,Message in a Bottle— Mo Yan’s Tales of Gluttony and the Grotesque in Rural China,The Asian Wall Street Journal,Victoria,Hong Kong,5 May,2000,p7.據(jù)林源提供英文資料。
王光東在 《民間的現(xiàn)代之子——重讀莫言的〈紅高粱家族〉》一文中,試圖從“民間”這一角度揭示莫言小說的重要意義。他認為,莫言在《紅高粱家族》這部長篇小說中,充分展現(xiàn)了其“民間的現(xiàn)代之子”的特征,當莫言“在沉入民間的時候,并沒有被‘民間’的豐富和駁雜所遮蔽,而是有著一種現(xiàn)代人的立場,由此去認同民間社會中蓬勃生長的民間精神,發(fā)現(xiàn)過往歷史中的民間精神人格與當代人相通的地方?!耖g’通過敘述人的雙重身份所運用的語言在間離中的內(nèi)在統(tǒng)一,轉(zhuǎn)化成了當代人文精神的重要資源,形成了莫言‘批判的贊美和贊美的批判’(莫言語)的藝術(shù)態(tài)度和人生態(tài)度。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說,莫言是一個‘民間的現(xiàn)代之子’”。《紅高粱家族》對民間“藏污納垢”(陳思和語)的復雜文化形態(tài)所展開的充分的描述,是此前中國當代小說所未曾有過的。而莫言以“民間的現(xiàn)代之子”這一身份進入,就能充分地體味到民間的復雜和二元判斷的艱難,更接近于民間生存的真相,從文化形態(tài)學的意義上來說,莫言的小說是有著重要的價值和意義的。⑧王光東:《民間的現(xiàn)代之子——重讀莫言的 〈紅高粱家族〉》,《當代作家評論》2000年第5期。
是年,英語版《酒國》出版(譯名:The Republic of Wine,譯者Howard Goldblatt,出版社London:Penguin;NY:Arcade Pub),該書二○○一年再版。莫言作品的英譯者,比較重要的是美國漢學家、翻譯家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葛浩文與莫言的最早接觸是在一九八八年,其后,葛浩文共翻譯了莫言的四部長篇小說《天堂蒜薹之歌》、《紅高粱家族》、《酒國》、《豐乳肥臀》,一個中短篇小說集《師傅越來越幽默》,還有一些短篇小說。
是年,相關(guān)評論文章還有,張閎《感官的王國——莫言筆下的經(jīng)驗形態(tài)及功能》(《當代作家評論》第五期),周春玲《變化中的莫言——談莫言近期中短篇小說》(《當代作家評論》第五期),黃佳能、陳振華《真實與虛幻的迷宮——〈酒國〉與〈城堡〉之比較》(《當代文壇》第五期),易竹賢、陳國恩《〈豐乳肥臀〉是一部“近乎反動的作品”嗎?——評何國瑞先生文學批評中的觀念與方法》〔《武漢大學學報》(社科版)第五期〕等。
是年,法語版《酒國》出版(譯名:Le pays de l′alcool,譯者No?l Dutrait;Liliane Dutrait,出版社Paris:Seuil)。
二○○一年,四十七歲。三月,長篇小說《檀香刑》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小說出版后再引熱議。同年,《檀香刑》由臺灣麥田出版社出版,并獲臺灣《聯(lián)合報》二○○一年度“十大好書獎”。發(fā)表短篇小說《倒立》(《山花》第一期)、《馬語》(《時代文學》第一期),散文隨筆 《笑的瀟灑》(《語言教學與研究》第二期)、《寫作就是回故鄉(xiāng):兼談張翎小說〈交錯的彼岸〉》(《文學報》五月二十四日)、《關(guān)于 “垓下”的想象突圍》(《讀書》第六期)、《我與稅》(《中國稅務》第十期)。《走向諾貝爾——莫言卷》由文化藝術(shù)出版社出版。作品集 《籠中敘事》、《歡樂》、《冰雪美人》、《生蹼的祖先們》由文化藝術(shù)出版社出版。小說集《戰(zhàn)友重逢》由解放軍文藝出版社出版。作品集《幸福時光好幽默——莫言電影小說精選》由北京九州出版社出版。《白棉花》由臺灣麥田出版社出版。
是年,獲第二屆“馮牧文學獎·軍旅文學創(chuàng)作獎”,授獎詞寫道:“莫言以近二十年持續(xù)不斷的旺盛的文學寫作,在海內(nèi)外贏得了廣泛聲譽。雖然,他曾一度在創(chuàng)新道路上過猶不及,但他依然是新時期以來中國最有代表性的作家之一。他創(chuàng)作于八十年代中期的‘紅高粱’家族系列小說,對于新時期軍旅文學的發(fā)展產(chǎn)生過深刻而積極的影響。《紅高粱》以自由不羈的想象,汪洋恣肆的語言,奇異新穎的感覺,創(chuàng)造出了一個輝煌瑰麗的莫言小說世界。他用靈性激活歷史,重寫戰(zhàn)爭,張揚生命偉力,弘揚民族精神,直接影響了一批同他一樣沒有戰(zhàn)爭經(jīng)歷的青年軍旅小說家寫出了自己‘心中的戰(zhàn)爭’,使當代戰(zhàn)爭小說面貌為之一新。”①“第二屆馮牧文學獎·軍旅文學創(chuàng)作獎·莫言獲獎評語”,見中國作家網(wǎng),2007年1月8日。莫言在頒獎會上作講演《高貴而孤獨的靈魂》。②莫言:《高貴而孤獨的靈魂——在第二屆馮牧文學獎頒獎大會上的演講》(2001年2月),《說吧莫言·恐懼與希望——演講創(chuàng)作集》,第50-51頁。
三月,赴臺灣參加國際出版節(jié),并作講演《華文出版人的新角色與挑戰(zhàn)——在臺北出版節(jié)上的發(fā)言》、《城鄉(xiāng)經(jīng)驗和寫作者的位置——在臺北出版節(jié)“作家之夜”的發(fā)言》。③莫言:《華文出版人的新角色與挑戰(zhàn)——在臺北出版節(jié)上的發(fā)言》(2001年3月29日)、《城鄉(xiāng)經(jīng)驗和寫作者的位置——在臺北出版節(jié)“作家之夜”的發(fā)言》(2001年3月30日),《說吧莫言·恐懼與希望——演講創(chuàng)作集》,第52-59頁。
四月,長篇小說 《酒國》(法語版)獲法國“Laure Bataillin”外國文學獎,授獎辭是這樣表述的:由中國杰出小說家莫言原創(chuàng)、優(yōu)秀漢學家杜特萊(No?l Dutrait)翻譯成法文的《酒國》,是一個空前絕后的實驗性文體。其思想之大膽,情節(jié)之奇幻,人物之鬼魅,結(jié)構(gòu)之新穎,都超出了法國乃至世界讀者的閱讀經(jīng)驗。這樣的作品不可能被廣泛閱讀,但卻會為刺激小說的生命力而持久地發(fā)揮效應。莫言赴法國領(lǐng)獎。
五月,赴瑞典訪問。赴澳大利亞訪問,在悉尼大學作講演《用耳朵閱讀》,莫言坦陳自己童年時沒有閱讀過經(jīng)典名著,但其通過耳朵聽,從故鄉(xiāng)民間生活中獲得了大量的信息,他認為這種耳朵的閱讀,培養(yǎng)了他與大自然的親密聯(lián)系,培養(yǎng)起了他的歷史觀念、道德觀念,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起了他的想象力和保持不懈的童心。④莫言:《用耳朵閱讀——在悉尼大學的演講》(2001年5月17日),《說吧莫言·恐懼與希望——演講創(chuàng)作集》,第60-64頁。
六月,被山東大學聘為兼職教授,在山東大學講學。
六月,在《貓腔大戲——與〈南方周末〉記者夏榆對談》中,莫言表示,在時隔幾年之后,寫作又回到“高密東北鄉(xiāng)”,是想要寫一種聲音。他認為,故鄉(xiāng)對一個作家是至關(guān)重要的,即便是一個出生在城市的作家也有自己的故鄉(xiāng)。他在一九八四年寫《白狗秋千架》時,作品里第一次出現(xiàn)了高密東北鄉(xiāng)這個地理概念,從此就像打開了一道閘門,關(guān)于故鄉(xiāng)的記憶、故鄉(xiāng)的生活、故鄉(xiāng)的體驗就全部復活了,故鄉(xiāng)記憶的激活使他創(chuàng)造力豐沛。但實際,高密東北鄉(xiāng)不是一個地理概念,它是文學化的,實際并不存在。在談及對抗式寫作的問題時,莫言說:“我寫《歡樂》寫《紅蝗》的時候有一些非常表面化的東西,一種對抗式的寫作?!都t蝗》里寫到排泄物的感覺,《歡樂》里有的地方幾十段文字不分段不分行,還涉及到對母親身體的描寫,現(xiàn)在回頭看都是一種表面化的對抗?!钡?,隨著年齡的增長,創(chuàng)作量的積累,那種有意識的對抗越來越少,“一九九八年、一九九九年以后的寫作我變得很低調(diào),很多鋒芒被藏起來了,當時往后退了一步,有意識地壓低寫作的調(diào)門”,比如《三十年前的一次長跑比賽》、《?!贰ⅰ段覀兊钠呤濉?、《拇指銬》等。這樣壓了三年之后,即用一種比較優(yōu)雅的態(tài)度寫作后,“開始寫《檀香刑》時也想寫得不那么劍拔弩張,但壓著壓著就不想再壓了”。
在這篇對談中,莫言還對當時出現(xiàn)的一種所謂的“中產(chǎn)階級情調(diào)”寫作進行了抨擊,“我覺得現(xiàn)在真正可怕的是一些已經(jīng)取得了寫作話語權(quán)力的作家,他們用一種偽裝得很悠閑很典雅的中產(chǎn)階級的情調(diào)寫作,這些人充斥出版和傳媒界”,“寫作《檀香刑》如果有什么挑戰(zhàn)性的話,我覺得就是和這種所謂的中產(chǎn)階級的對抗”。①見莫言 《貓腔大戲——與 〈南方周末〉記者夏榆對談》,《碎語文學》,第5-14頁,北京:作家出版社,2012。
八月,美國《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刊登了莫言短篇小說集 《師傅越來越幽默》(Shifu,You’ll Do Anything for a Laugh)英文版書評,這部小說集包含八個短篇,由漢學家、翻譯家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翻譯編選。書評介紹說:“中國作家莫言以三部重量級小說聞名于西方,包括《紅高粱》(也是一部具有突破性的同名電影的靈感來源)、《天堂蒜薹之歌》和《酒國》。他的主題是殘忍的、怪誕的,簡直讓人難以接受(吃人是一個受歡迎的主題)。但其新近出版的短篇小說集 《師傅越來越幽默》,盡管也常常令人不安,但讀起來還是出人意料地讓人愉悅和感動。在譯者兼編者葛浩文的生花妙筆下,這部小說集所包含的八個短篇,僅為莫言已出版的短篇小說的十分之一,但它呈示出了莫言創(chuàng)作的獨特性及類型。這里有超現(xiàn)實主義的政治寓言,有鬼故事,有令人神傷的不凡愛情故事,有因迷信和無知而搞得一團糟的故事?!薄睠hinese writer Mo Yan is best known in the Westforthree powerfulnovels,Red Sorghum (inspiration for the groundbreaking film of the same name),The Garlic Ballads and The Republic of Wine.His themes can be brutal,grotesque and,literally, difficult to stomach(cannibalism is a favored motif).But his new collection of short stories,Shifu,You’ll Do Anything for a Laugh,while often disturbing,makes surprisingly pleasurable and affecting reading.In the wise hands of master translator and editor Howard Goldblatt,this selection of eight stories,representing only one-tenth of Mo Yan’s published short fiction,conveys the writer’s originality and range.There are surrealistic political fables,ghost stories,wistful tales of failed and unusual love and stories about the destructive effects of superstition and ignorance.〕②Reviewed by Judith Shapiro,The Washington Post,Washington,D.C,05 Aug,2001.據(jù)林源提供英文資料,筆者譯,僅供參考。
十月,在北京大學參加“世界文學研究所”成立大會,并發(fā)表《翻譯家功德無量——在北京大學世界文學研究所成立大會上的發(fā)言》。③莫言:《翻譯家功德無量——在北京大學世界文學研究所成立大會上的發(fā)言》(2001年10月8日),《說吧莫言·恐懼與希望——演講創(chuàng)作集》,第65-69頁。
十月底,赴蘇州參加由王堯教授與林建法主編策劃、蘇州大學和《當代作家評論》聯(lián)合主辦的“小說家講壇”,并作為開壇首位小說家作了講演 《文學創(chuàng)作的民間資源——在蘇州大學“小說家講壇”上的講演》。①莫言:《文學創(chuàng)作的民間資源——在蘇州大學 “小說家講壇”上的講演》(2001年10月24日),《當代作家評論》2002年第1期。在這次講演中,莫言將作家的創(chuàng)作態(tài)度分為兩種,一種是“為老百姓的寫作”,一種是“作為老百姓的寫作”。他說:“所謂的‘為老百姓的寫作’其實不能算作‘民間寫作’,還是一種準廟堂的寫作。當作家站起來要用自己的作品為老百姓說話時,其實已經(jīng)把自己放在了比老百姓高明的位置上。我認為真正的民間寫作就是‘作為老百姓的寫作’?!薄白鳛槔习傩盏膶懽鳌闭?,在寫作的時候,沒有想到要用小說來揭露什么,來鞭撻什么,來提倡什么,來教化什么,因此他在寫作的時候,就可以用一種平等的心態(tài)來對待小說中的人物。他不但不認為自己比讀者高明,他也不認為自己比自己作品中的人物高明。“小說家講壇”主持人王堯認為,莫言關(guān)于兩種寫作的界定與區(qū)分,不僅對正在深化的民間理論有所拓展,而且打破了人們習以為常的偏見,這一文學主張將會在文學界持續(xù)發(fā)酵。②見《文學創(chuàng)作的民間資源——在蘇州大學“小說家講壇”上的講演》“主持人的話”,《當代作家評論》2002年第1期。其后,“作為老百姓的寫作”這一創(chuàng)作理念被廣泛征引與論述,漸成一種衡量標準。
十二月,赴法國參加文化交流活動,并作講演 《小說的氣味——在巴黎法國國家圖書館的演講》。在講演中,莫言提出,一個優(yōu)秀作家應該具有關(guān)于氣味的豐富想象力。而小說中的氣味可以有兩種寫法,一種是寫實筆法,即將已存在的事物的氣味描寫出來;一種是借助于想象力,賦予事物以特殊的氣味。作家在創(chuàng)作時,還應調(diào)動起除了嗅覺之外的全部感官,將作品變成有氣味、有聲音、有溫度、有形狀、有感情的生命活體。一個作家的創(chuàng)作,其實是一個憑借著對故鄉(xiāng)氣味的回憶尋找故鄉(xiāng)的過程。③莫言:《小說的氣味——在巴黎法國國家圖書館的演講》(2001年12月14日),《說吧莫言·恐懼與希望——演講創(chuàng)作集》,第78-82頁,深圳:海天出版社,2007。
是年,《紅高粱家族》被WORLD LITERATURE TODAY(《今日世界文學》雜志)評為七十五年來全世界四十部杰出作品之一,也是入選的唯一一部漢語小說。
長篇小說 《檀香刑》從一九九六年開始寫作,其間陸續(xù)創(chuàng)作,直到一九九九年底至二○○○年初才最終完成。莫言在這部小說的語言上作出了突破與嘗試。小說語言借鑒了他家鄉(xiāng)地方戲貓腔(又寫作茂腔)的特點,即用一種民間戲劇語言來寫,注意小說的音節(jié)、壓韻,注意小說的可朗讀性,注意文字的聲音。莫言希望這部小說是可以口頭朗讀、傳誦的。在《檀香刑》代后記《大踏步撤退》中,莫言說道:“民間說唱藝術(shù),曾經(jīng)是小說的基礎(chǔ)。在小說這種原本是民間的俗藝漸漸地成為廟堂里的雅言的今天,在對西方文學的借鑒壓倒了對民間文學的繼承的今天,《檀香刑》大概是一本不合時尚的書?!短聪阈獭肥俏业膭?chuàng)作過程中的一次有意識地大踏步撤退,可惜我撤退得還不夠到位?!雹苣裕骸洞筇げ匠吠恕笥洝罚短聪阈獭?,第418頁,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8。
《山花》在第一期上刊載了一篇由M.托馬斯·英奇所著,金衡山編寫的《比較研究:莫言與福克納》(《當代作家評論》第二期轉(zhuǎn)摘)。這篇文章介紹了美國倫道夫·梅肯學院教授、著名??思{研究專家M.托馬斯·英奇所作的一篇??思{與莫言比較研究的文章大意。一九九二年五月,英奇受邀到中國參加一個福克納研討會,并在會上作了福克納與莫言比較研究的發(fā)言,莫言也受邀參加了此次會議,并就其如何理解??思{作了發(fā)言。英奇在回國后,將發(fā)言稿整理并發(fā)表在美國阿克倫大學的??思{研究???《福克納學刊》一九九○年秋季號(因故延至一九九二年秋出版)上。在文章中,英奇主要從作品敘事技巧、思想內(nèi)容及作家背景等幾個方面對莫言和??思{進行了雙向比較,并著重對莫言的幾部作品進行了剖析。英奇認為,在莫言的眾多短篇小說中,《干河》(應為《枯河》,筆者注)是一篇典型的帶有??思{風格的小說。他認為小說使用了意識流和超現(xiàn)實主義的手法,既細致入微地描寫了外部世界,也展示了人物內(nèi)心世界的混亂情感。這種描寫方法與其說是完全仿照??思{,還不如說是莫言在敘事技巧上的自我創(chuàng)新。英奇認為,??思{給予莫言的啟示不僅僅在于敘事技巧上的革新,更重要的是??思{作品中透露出的那種獨特而深邃的歷史觀,即過去和現(xiàn)實互為一體、緊密相關(guān),前人的血依然流淌在今人的血管里。莫言從??思{那得到靈感的啟迪后,他不是簡單效法,而是極力開拓自己的寫作路子,正如莫言自己所說:“我必須堅持以下幾點:發(fā)展我自己對于生活的看法,建立一塊屬于自己的領(lǐng)域,讓我們自己創(chuàng)造的人物集聚在這塊土地上,創(chuàng)立我自己的敘事風格?!庇⑵嬲J為,莫言即使沒有讀過??思{,也很可能會寫出同樣的內(nèi)容,因為兩位作家有著類似的以農(nóng)村大地為生活背景的經(jīng)歷,并且承受了二十世紀的政治、工業(yè)變化帶來的類似的影響。莫言和??思{的共同點在于,對傳統(tǒng)講故事方法的挑戰(zhàn)和改變的自覺精神,通過敘述某個特定地域的故事反映全人類的普遍性問題的能力,以及相信人類在最艱難的條件下也能生存、忍耐并延續(xù)下去的信心。①〔美〕M.托馬斯·英奇著、金衡山編寫:《比較研究:莫言與福克納》,《山花》2001年第1期,《當代作家評論》2001年第2期轉(zhuǎn)摘。
陳思和在 《莫言近年小說創(chuàng)作的民間敘述——莫言論之一》一文中,從“民間”這一理論角度對莫言創(chuàng)作進行了解析,力圖將扎根于中國本土文學經(jīng)驗的莫言的文學創(chuàng)作,從西方理論語境的纏繞中剝離出來。他認為:“八十年代中國的理論領(lǐng)域籠罩著濃厚的西方情結(jié),不能不套用西方理論術(shù)語來概括莫言小說的藝術(shù)世界,這種削足適履的后果之一就是把莫言納入‘魔幻現(xiàn)實主義’的行列中,卻無視莫言藝術(shù)最根本也是最有生命力的特征,正是他得天獨厚地把自己的藝術(shù)語言深深扎根于高密東北鄉(xiāng)的民族土壤里,吸收的是民間文化的生命元氣,才得以天馬行空般地充沛著淋漓的大精神大氣象?!薄澳越陙硇≌f創(chuàng)作風格的變化,是對民間文化形態(tài)從不純熟到純熟、不自覺到自覺的開掘、探索和提升,而不存在一個從‘西方’的魔幻到本土的民間的選擇轉(zhuǎn)換,也不存在一個‘撤退’的選擇。”對于莫言創(chuàng)作的民間立場,陳思和有這樣的表述:“在文學創(chuàng)作中所謂的 ‘國家權(quán)力控制相對薄弱的領(lǐng)域’常常是相對而言的,國家/私人、城市/農(nóng)村、社會/個人、男性/女性、成人/兒童、強勢民族/弱勢民族,甚至在人/畜等對立范疇中,民間總是自覺體現(xiàn)在后者,它常常是在前者堂而皇之的遮蔽和壓抑之下求得生存,這也是為什么在莫言的藝術(shù)世界里表現(xiàn)得最多的敘述就是有關(guān)普通農(nóng)民、城市貧民、被遺棄的女性和懵里懵懂的孩子,甚至是被毀滅的動物的故事。這些弱小生命構(gòu)成了莫言藝術(shù)世界的特殊的敘述單位……莫言的民間敘事的可貴性就在于他從來不曾站在上述二元對立范疇中的前者立場上嘲笑、鄙視和企圖遮蔽后者,這就是我認為的莫言創(chuàng)作中的民間立場”。文中,陳思和還提出了莫言創(chuàng)作中存在的復調(diào)結(jié)構(gòu)、對照型民間敘事結(jié)構(gòu)等觀點。②陳思和:《莫言近年小說創(chuàng)作的民間敘述——莫言論之一》,《鐘山》2001年第5期。陳思和當時和之后數(shù)年所作的民間敘事研究,其所提出的一些重要觀點和思路,對一些莫言研究者產(chǎn)生了重要的影響與啟迪。
《酒國》在一九九三年二月由湖南文藝出版社出版之后幾年內(nèi),幾乎面臨了評論無語的狀況,③1993年3月,在《酒國》剛出版一個月之際,《當代作家評論》就發(fā)表了一篇香港周英雄撰寫的評論《酒國的虛實——試看莫言敘述的策略》(1993年第2期)。在此之后,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僅《中外文學》在1994年第6期刊發(fā)了一篇楊小濱的 《盛大的衰頹——論莫言的〈酒國〉》,《今天》1996年第1期有張閔的 《〈酒國〉散論》,《作品》1996年第1期有張閔的《〈酒國〉的修辭分析》。隨著1995年《豐乳肥臀》的出版,其后的幾年時間內(nèi),數(shù)量可觀的莫言研究評論文章都被 《豐乳肥臀》的巨大影響所左右著,《酒國》更加湮沒不聞。吊詭的是,就在中國評論界對《酒國》反應淡漠的這段時間內(nèi),2001年 《酒國》的法語版獲得了法國“Laure Bataillin”外國文學獎。應該看到,進入2000年以后,中國關(guān)于《酒國》的評論日漸增多起來??闪粢庀挛?。二○○○年由南海出版公司再版后的一兩年內(nèi),這部長篇仍然處于評論缺席的尷尬境地。是年,《當代作家評論》在第五期刊發(fā)了黃善明的《一種孤獨遠行的嘗試——〈酒國〉之于莫言小說的創(chuàng)新意義》,對于這一現(xiàn)象給出了這樣的解讀,“在娛樂業(yè)、評論圈、新聞界和出版商‘合謀’制造文學事件已經(jīng)成為公開秘密的今天”,“在我看來,使《酒國》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正在于小說文本所顯明的敘事模式的怪異、主題話語的詭秘、人物形象的荒誕和體式語言的奇峭,而所有這一切‘創(chuàng)新’之舉,實實在在地表明:莫言已經(jīng)‘觸犯’了‘合謀’所規(guī)定的游戲規(guī)則”?!拔覠o法給予莫言的創(chuàng)作以更為深遠的預言,但我敢于斷定《酒國》之于莫言的‘非?!饬x:作為一部‘不合時宜’的作品,《酒國》恰恰代表了莫言創(chuàng)作心態(tài)的新變;一種擺脫‘合謀’的企圖、一種孤獨遠行的嘗試?!雹冱S善明:《一種孤獨遠行的嘗試——〈酒國〉之于莫言小說的創(chuàng)新意義》,《當代作家評論》2001年第5期。
是年,相關(guān)評論文章還有,從維熙《話說莫言》(《時代文學》第一期),柳建偉《永垂不朽的聲音——我看莫言的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解放軍藝術(shù)學院學報》第三期),葉永勝、劉桂榮《〈酒國〉——反諷敘事》(《當代文壇》第三期),吳俊《檀香刑·印象點擊》(《當代作家評論》第三期),洪治綱《檀香刑·印象點擊》(《當代作家評論》第四期),閻晶明《檀香刑·印象點擊》(《當代作家評論》第四期),閻晶明《倒立·印象點擊》(《當代作家評論》第四期),謝有順《當死亡比活著更困難——〈檀香刑〉中的人性分析》(《當代作家評論》第五期),張伯存《挑戰(zhàn)閱讀》(《當代作家評論》第五期),張檸《文學與民間性——莫言小說里的中國經(jīng)驗》(《南方文壇》第六期),蔣原倫《中國風格——關(guān)于 〈檀香刑〉》(《南方文壇》第六期),洪治綱《刑場背后的歷史——論〈檀香刑〉》(《南方文壇》第六期),李陀、莫言、陶慶梅的對談《關(guān)于“垓下”的想象突圍》(《讀書》第六期),莫言、石一龍訪談《寫作時我是一個皇帝:著名作家莫言訪談錄》(《山花》第十期),周政保《〈檀香刑〉的“撤退”與寫好“中國小說”》(《中華讀書報》十一月二日)等。
是年,日本朝日新聞社出版了藤井省三編輯的《世界文學》(一○九期),收錄了魯迅的《阿Q正傳》和莫言的長篇小說《紅高粱家族》。②見盧茂君《莫言作品在日本》,中國作家網(wǎng),2012年11月14日。瑞典語版《天堂蒜薹之歌》出版(譯名:Vitl?ksballaderna,譯者Anna Gustafsson Chen,出版社Stockholm:Tranan)。
二○○二年,四十八歲。發(fā)表中篇小說《掃帚星》(《布老虎中篇小說》春之卷,春風文藝出版社),講演《文學創(chuàng)作的民間資源——在蘇州大學“小說家講壇”上的講演》(《當代作家評論》第一期),散文隨筆《戰(zhàn)爭文學隨想》(《解放軍文藝》第一期)、《翻譯家功德無量》(《世界文學》第三期,《當代作家評論》第五期轉(zhuǎn)載)、《膠濟鐵路傳說》(《莽原》第三期)、《西部的突破——從〈美麗的大腳〉說起》(《電影》第十一期),對話《從〈紅高粱〉到 〈檀香刑〉》(與王堯,《當代作家評論》第一期),對談《文學應該給人光明》(與大江健三郎,《南方周末》二月二十八日,《當代作家評論》第三期轉(zhuǎn)摘),訪談《發(fā)現(xiàn)故鄉(xiāng)與表現(xiàn)自我:莫言訪談錄》(《小說評論》第六期),序言《類妖精書——〈搖曳的教堂〉序》(《當代作家評論》第五期)。二十集電視劇本《雪白的墻》(與人合作,《檢察日報》影視部攝制)。《莫言中篇小說集》(上、下)由作家出版社出版。長篇小說《紅高粱家族》(再版)、《酒國》,短篇小說集《拇指銬》、《罪過》,中篇小說集《師傅越來越幽默》、《透明的紅蘿卜》,散文集《清醒的說夢者》共七部由山東文藝出版社出版。散文集 《什么氣味最美好》由南海出版公司出版。中篇小說集《司令的女人》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影視劇本集《英雄美人駿馬》(包括《太陽有耳》、《哥哥們的青春往事》等)、《紅樹林》由花山文藝出版社出版。與閻連科合作長篇小說《良心作證》,由春風文藝出版社出版?!栋酌藁ā酚膳_灣麥田出版社出版?!都t高粱的孩子》由臺灣時報出版社出版。
《當代作家評論》第一期刊發(fā)了莫言、王堯的對話錄《從〈紅高粱〉到〈檀香刑〉》,文中莫言表達了自己對“民間寫作”的理解:“民間寫作,我認為實際上就是一種強調(diào)個性化的寫作,什么人的寫作特別張揚自己個人鮮明的個性,就是真正的民間寫作?!痹谡劦蕉兰o八十年代中期中國作家忙于對西方文學、文藝理論的借鑒時,莫言提到,“那時候我也意識到一味地學習西方是不行的,一個作家要想成功,還是要從民間、從民族文化里吸取營養(yǎng),創(chuàng)作出有中國氣派的作品”。對于這種向民族、民間技藝的學習,莫言認為很重要的一點是寫作技藝的學習,“許多年輕作家不愛寫對話,這也是西方作家的特點,他們不擅長中國的白描。因為白描是要通過對話和動作把人物的性格表現(xiàn)出來。西方就直接運用意識流來刻畫心理。后者的難度實際上要比前者小。我認為學習我們的古典小說主要的就是學習寫對話,擴大點說就是學習白描的功夫”。莫言認為,自己的創(chuàng)作語言所受到的影響主要來自四個方面:第一,是 “紅色經(jīng)典”,或說“文革文體”,這種文體把漢語里華而不實的部分極端放大,是一種耀武揚威、色厲內(nèi)荏的紙老虎語言;再一個就是民間說唱文學,民間口頭文學;第三個是外國作家的影響,其實是翻譯家的語言的影響;第四是古典文學的影響,其在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曾對元曲十分入迷,迷戀那種一韻到底的語言氣勢。①莫言、王堯:《從〈紅高粱〉到〈檀香刑〉》,《當代作家評論》2002年第1期。
二月,與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在高密老家過春節(jié),并進行多次對談,有《選擇的藝術(shù)——大江健三郎與莫言、張藝謀的對話》、②見 《莫言文集·碎語文學》,第15-23、24-53頁,北京:作家出版社,2012。《大江健三郎與莫言在中國》(二月九-十三日)。在后一篇對話中,莫言與大江健三郎分享了各自童年的生活經(jīng)歷、文學感悟,以及莫言幾部重要作品的創(chuàng)作經(jīng)過等。莫言回憶了在寫作 《白狗秋千架》時,所受到的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影響,“閱讀他的《雪國》的時候,當我讀到‘一條壯碩的黑色秋田狗蹲在那里的一塊踏石上,久久地舔著熱水’時,腦海中猶如電光石火一閃爍,一個想法浮上心頭。我隨即抓起筆,在稿紙上寫下這樣的句子:‘高密東北鄉(xiāng)原產(chǎn)白色溫馴的大狗,綿延數(shù)代之后,很難再見一匹純種?!堆﹪返倪@句話確定了《白狗秋千架》的寫作基調(diào),而且我下意識地把‘高密東北鄉(xiāng)’這五個字在小說里寫出來了,此后在我的很多的小說里高密東北鄉(xiāng)成了我專用的地理名稱”。由此,莫言談到了作家之間的影響關(guān)系問題,“作家與作家之間的關(guān)系是很微妙的,作家與作家之間的影響有時候連評論家也發(fā)現(xiàn)不了……兩個作家之間可能會產(chǎn)生心靈上的感應,盡管看起來他們寫的東西可能很不相似。世界上這么多作家,但是能夠成為影響其他作家的作家并不多。托爾斯泰很偉大,但他的作品對我的創(chuàng)作影響卻很??;有的作家雖然距我很遙遠,但我一讀他的作品就會產(chǎn)生靈感。我記得八十年代讀馬爾克斯的作品時就產(chǎn)生過靈感。讀兩行我就不想讀了,因為我的腦子里有很多的記憶被他的作品激活了。我不是要讀他的書而是要放下書趕快寫作我的東西”。對談中,大江健三郎談到了莫言的《酒國》的藝術(shù)價值,“說到 《酒國》這部非常獨特的小說。我從小說家的視角看來是一部非常感人的作品。對如何寫小說、用新的手法達到了這樣的高度進行了非常誠實的實踐”。莫言表示,《酒國》在其作品中是最具有挑戰(zhàn)性的,“一是藝術(shù)上的挑戰(zhàn)……中間也穿插了很多神秘的色彩描寫和魔幻的神秘情節(jié)。在結(jié)構(gòu)上我也進行了大膽的探索,我作為一個作家直接進入了小說……二是題材的挑戰(zhàn),寫當前社會的吃人現(xiàn)象,揭露干部的腐敗,寫到這么大膽、深刻,確實不太多……真正描寫吃人是沒有什么文學價值的。《酒國》里的象征意義還不光是指腐敗現(xiàn)象,也描寫了人類共同存在的陰暗的心理和病態(tài)的現(xiàn)象,對食物的需求已遠遠超出了身體需要的程度。人的食欲是對大自然的一種強烈的破壞力量,因此 《酒國》的故事不應單從淺層去理解”。在談到《豐乳肥臀》這部作品時,大江健三郎認為:“我想這還是活在現(xiàn)在的莫言在文學史上的一部重要的作品。第一,正如剛才所言它沿著《紅高粱》的思路又回到了農(nóng)村,描述了那里的事物和人物。第二,對現(xiàn)在中國殘存之物的追問。也就是,莫言從中國小村神話的往昔開始,一直講述著祖父輩和父輩以來一直未變的故事。因此說中國農(nóng)村是莫言先生文學上的命運。你這樣的作家,我認為可以算得上是現(xiàn)代中國文明的一部分?!雹垡?《莫言文集·碎語文學》,第15-23、24-53頁,北京:作家出版社,2012。
九月,赴意大利參加“曼托瓦文學節(jié)”。意大利語版《豐乳肥臀》出版(譯名:Grande seno,fianchi larghi,譯者不詳,出版社Einaudi),并在出版后的三個月內(nèi),銷售了七千部。④見莫言、王堯《莫言王堯?qū)υ掍洝?,?39頁。該書二○○六年再版。
九月底,與法國漢學家、翻譯家杜特萊(No?l Dutrait)及其夫人一同到山東大學訪問,并作講演 《作家與他的創(chuàng)造——在山東大學文學院的演講》。⑤莫言:《作家與他的創(chuàng)造——在山東大學文學院的演講》(2002年9月),《說吧莫言·恐懼與希望——演講創(chuàng)作集》,第89-95頁。在此前與杜特萊對談的《中國當代文學邊緣》中,莫言談到,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開始,中國當代文學變得越來越邊緣化了,而在一個健康發(fā)展的社會中,文學理應處于社會邊緣的位置。談到《酒國》的創(chuàng)作動機,莫言認為九十年代初時,中國社會中的腐敗已經(jīng)使人和人的關(guān)系成為了純粹的金錢交易關(guān)系,人和人之間失去了最起碼的信任。這種心靈的腐敗,比物質(zhì)的腐敗更可怕。這促使他寫出了《酒國》。然而《酒國》一九九三年由湖南文藝出版社出版后,幾年之內(nèi),并未引起中國文學評論界的關(guān)注,在報刊上看不到一篇評論文章,直到一九九五年,有位旅美學者在國外看到這部小說,認為是二十世紀九十年代長篇小說的一大收獲。當被問及屬于哪一文學流派時,莫言坦言:“我想我是獨立的。有人說我屬于‘尋根派’,也有人把我歸入‘先鋒派’。事實上,我自己也不知道屬于哪一派,我對這個不感興趣,也沒什么意義。我想一個沒人能夠說出屬于哪一派的作家,才是一位有存在價值的作家。我以我內(nèi)心的感受為基礎(chǔ),用心去寫作?!痹趯φ勚?,莫言還羅列出了他所偏愛并對他產(chǎn)生過重要影響的中外文學名家,如美國的??思{、海明威,法國的羅布-格里耶、西蒙,德國的托馬斯·曼、歌德、海因里?!げ疇枴⒕亍じ窭?、西格弗里德·倫茨,日本的川端康成、三島由紀夫、谷崎潤一郎,等等,“對我觸動最大的國外作家是馬爾克斯、福克納和卡夫卡,后來又有了君特·格拉斯”。對于中國的作家,“現(xiàn)在我特別喜愛魯迅、沈從文、蕭紅,老舍也很好……如果讓我列出這些作家中兩個我最推崇的,那就是魯迅和沈從文”。對于作品中所呈現(xiàn)的歷史因素,莫言說:“我筆下的歷史與官方的歷史顯然是不同的……我想以具體的人為出發(fā)點去理解并解釋歷史。在‘二戰(zhàn)’期間,納粹黨是令人害怕并厭惡的,但是如果我們從成千上萬的納粹分子中抽出一個士兵去觀察,也許會發(fā)現(xiàn)這是一個多么溫和的人,他有妻子,有孩子,有父母,有祖父母,在現(xiàn)實生活中,說不定殺一只雞他都會抖個不停。但是為什么戰(zhàn)爭能把他塑造成這樣呢?這就是我希望理解歷史的出發(fā)點?!雹倌裕骸吨袊敶膶W邊緣——與杜特萊對談》,《莫言對話新錄》,第249-257頁,北京:文化藝術(shù)出版社,2010。
十二月,莫言到蘇州,與王堯進行了一次長談。在長談中,莫言回憶了他的童年生活,他的成長,如何走上創(chuàng)作道路,故鄉(xiāng)、民間對于他寫作的意義,他的創(chuàng)作理念,世界文學對他的影響,等等,內(nèi)容豐富而生動,是了解莫言生活、作品、文學觀念的一條重要渠道。近二十萬字談話內(nèi)容整理為《莫言王堯?qū)υ掍洝?,編入由王堯、林建法主編的“新人文對話錄叢書”,由蘇州大學出版社于二○○三年十二月出版。正如王堯在“后記”中所說,這是莫言的精神“自敘傳”,在敘述中,莫言有一種超乎尋常的狀態(tài)和力量。而這本書的意義之于莫言、之于中國當代文學研究,就如同《番石榴飄香》之于馬爾克斯。②見莫言、王堯《莫言王堯?qū)υ掍洝泛笥洝6鹨欢?,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后,該對話以“與王堯長談”為題收入“莫言文集”《碎語文學》卷,由作家出版社于當年十一月份出版。
是年,關(guān)于《檀香刑》,評論界出現(xiàn)了一些爭鳴。李建軍在《是大象,還是甲蟲?——評〈檀香刑〉》〔《海南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一期〕中,認為《檀香刑》存在著不倫不類的文白夾雜、反語法與非邏輯化表達、拙劣的比喻、冗詞贅句太多、油滑等語言病象;缺乏分寸感和真實性,在對暴力和施虐行為的敘述上,則表現(xiàn)出病態(tài)的鑒賞態(tài)度;從敘述方式、視點轉(zhuǎn)換、人物對話等方面看,它不是向“民間”和“民族”的“撤退”和回歸,而是對西方小說的拙劣摹仿。③李建軍:《是大象,還是甲蟲?——評〈檀香刑〉》,《文學自由談》2001年第6期,《海南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1期。俞敏華在《李博士:你認識大象與甲蟲嗎?》(《文學自由談》第三期)中對于李建軍文章所提出的問題,給出了一一回應。俞敏華認為,首先《檀香刑》這部作品是一部充滿現(xiàn)代意味的作品,在進行閱讀之前,首先應作好這種理解定位。作品對于趙甲這一形象的塑造是成功的,其成功之處就在于通過對這一人物異化的、非人性的描繪,最真實地表現(xiàn)出人性的扭曲,真實地塑造了歷史中、文化中的人的形象。作品運用了現(xiàn)代小說的敘事技巧,即敘述者與作者分離,例如,文中對于酷刑的賞玩,是趙甲的賞玩,并非作者的賞玩。這種靈活的敘述視角能夠更靈活地進入人物內(nèi)心,賦予作品極大的反諷張力?!短聪阈獭吩谖捏w上顯示出了戲劇特征,整部作品就是一出戲,你方唱罷我登場,吸引讀者進入一種戲劇化場景。面對作品的語法、修辭錯誤,批評家不是不能質(zhì)疑,但若只停留在表層,無法發(fā)掘作品的主題指向,這樣的批評意義只會是自我消解。①俞敏華:《李博士:你認識大象與甲蟲嗎?》,《文學自由談》2002年第3期。
是年,相關(guān)評論文章還有羅興萍《試論莫言〈酒國〉對魯迅精神的繼承——魯迅傳統(tǒng)在一九九○年代研究系列之一》〔《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第六期〕,何向陽《介入近代史深層——莫言《檀香刑》評論》(《遼寧日報》四月二十五日),郜元寶、葛紅兵《語言、聲音、方塊字與小說——從莫言、賈平凹、閻連科、李銳等說開去》(《大家》第四期),張磊《百年苦旅:“吃人”意象的精神對應——魯迅〈狂人日記〉》和莫言〈酒國〉之比較》(《魯迅研究月刊》第五期),胡秀麗《莫言近年中短篇小說透視》(《當代文壇》第五期),朱國昌《〈檀香刑〉:人性的丑惡展覽》(《文藝爭鳴》第五期),楊經(jīng)建《“戲劇化”生存——〈檀香刑〉的敘事策略》(《文藝爭鳴》第五期),周罡 《猶疑的返鄉(xiāng)之路——論莫言民間文化立場的回歸與游離》(《小說評論》第六期)等。
是年,越南語版《豐乳肥臀》出版〔譯名:Báu vat cu。a ?òi,譯者D ̄ình Hiê'n Tra`n(陳庭憲),出版社TP.Hǒ`Chí Minh :Nhà xuatb Hà N?i Vǎn àn Vǎn nghê〕,該書二○○七年再版。英語版《師傅越來越幽默》出版(譯名:Shifu,You’ll Do Anything for a Laugh, 譯 者 Howard Goldblatt;Sylvia Li-chun Lin,出版社London:Methuen)。日文版 《最幸福的時刻——莫言中短篇集》出版(譯名:至福のとき—莫言中短編集,譯者吉田富夫,出版社日本平凡社,包括《師傅越來越幽默》、《長安大道上的騎驢美人》、《藏寶圖》、《沈園》和《紅蝗》)。德語版《酒國》出版(譯名:Die Schnapsstadt,譯者Peter Weber-Sch?fer,出版社Reinbek bei Hamburg:Rowohl)。日文版 《檀香刑》出版〔譯名:白檀の刑(上、下),譯者吉田富夫,出版社日本中央公論新社〕。這部譯著受到多方好評,國際日本文化研究中心教授井波律子評價道:作品將深藏于中國近代史底層的黑暗部分,用鮮艷濃烈的噩夢般手法奇妙地展現(xiàn)出來。②見盧茂君《莫言作品在日本》,中國作家網(wǎng),2012年11月14日。
二○○三年,四十九歲。長篇小說《四十一炮》由春風文藝出版社出版。發(fā)表短篇小說《木匠和狗》(《收獲》第五期)、《火燒花籃閣》(《小說選刊》第六期),散文隨筆《國外演講與名牌內(nèi)褲》(《文學自由談》第二期)、《作家和他的文學創(chuàng)作》(《文史哲》第二期),創(chuàng)作談《訴說就是一切》(《當代作家評論》第五期),序言《胡說“胡亂寫作”》(林建法等主編 《中國當代作家面面觀——尋找文學的魂靈》,春風文藝出版社出版)。中短篇小說集《拇指銬》由江蘇文藝出版社再版。長篇小說《十三步》,小說集《藏寶圖》,散文集《小說的氣味》、《寫給父親的信》,由春風文藝出版社出版。《莫言中短篇小說精選》由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四十一炮》由臺灣洪范書店出版。《豐乳肥臀》(增補修訂版)由中國工人出版社出版,在《豐乳肥臀》(增補修訂版)中,莫言將最后的“七補”刪掉,內(nèi)容補充了一些,累贅的地方,特別容易招致批評的地方刪掉了,語言上作了潤色。③見莫言、王堯《莫言王堯?qū)υ掍洝罚?81頁。《北京秋天下午的我》由臺灣一方出版社出版。
是年,莫言以《檀香刑》獲第一屆“二十一世紀鼎鈞雙年文學獎”,授獎辭這樣寫道:“從《透明的紅蘿卜》開始,莫言的創(chuàng)作一直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究其根本,應該歸諸于莫言的感覺方式有著深厚的地域和民間淵源?!短聪阈獭肥沁@樣一個標志:民間淵源首次被放到文源論的高度來認識,也被有意識地作為對近二三十年中國小說創(chuàng)作中從西方話語的大格局尋求超越和突破的手段加以運用;同時,作者關(guān)于民間淵源的視界進一步開拓,開始從抽象精神層面而轉(zhuǎn)化到具體的語言形式層面,從個別意象的植入發(fā)展到整體文本的借鑒。義和團現(xiàn)象本身就是民間文化所孕育所造就,是山東古老民間文化的一次狂歡。借這個題材來激活一種以民間文化為底蘊的小說敘述,使本事與形式之間的天衣無縫,形成了一種妙不可言的‘回聲’。民間戲曲、說唱,既被移植到小說的語言風格中,也構(gòu)成和參與了小說人物的精神世界。這種‘形式’與‘內(nèi)容’的渾然一體,使得《檀香刑》比以往任何高揚‘民間性’的小說實踐,走得更遠,也更內(nèi)在化。神奇化、暴力傾向,仍舊是莫言給人的突出印象。作者把他的這一奇特興趣,用于表現(xiàn)或映襯一種桀驁不馴,一種野性,一種英雄主義氣概。重要的不在于人們是否接受他的觀點,而在于他的這種心理傾向已經(jīng)鑄成了鮮明的小說個性。這部小說尚須探討的問題包括:一、其藝術(shù)表現(xiàn)中的某些粗疏之處多少傷及小說的整體肌理;二、其對人性品質(zhì)的表現(xiàn)及所持價值觀,在不同讀者中間,可能不是沒有異議的?!雹佟?1世紀鼎鈞雙年文學獎授獎辭——莫言》,《作家》2003年第3期。
在《四十一炮》的后記《訴說就是一切》中,莫言談了這部作品的創(chuàng)作心態(tài),“羅小通試圖用喋喋不休的訴說來挽留逝去的少年時光,本書作者,企圖用寫作挽住時間的車輪……借小說中的主人公之口,再造少年歲月,與蒼白的人生抗衡,與失敗的奮斗抗衡,與流逝的時光抗衡,這是寫作這個職業(yè)的唯一可以驕傲之處。所有在生活中沒有得到滿足的,都可以在訴說中得到滿足”,“在這本書中,訴說就是目的,訴說就是主題,訴說就是思想。訴說的目的就是訴說”,“所謂作家,就是在訴說中求生存,并在訴說中得到滿足和解脫的過程”。②莫言:《訴說就是一切》,《四十一炮》,第444頁,沈陽:春風文藝出版社,2003。
一月,在與媒體記者的對談《寫小說就是過大年》中,針對文學獎項與文學繁榮的關(guān)系這一問題,莫言回答說:“文學獎跟文學的繁榮,我認為基本上沒有關(guān)系。唐朝的時候沒有文學獎,但文學不是很繁榮嗎?現(xiàn)在有這么多的文學獎,幾乎每個作家都得過這樣那樣的獎,有的人還得過數(shù)百個獎,這也很難說是文學的繁榮,更不能說那些得了數(shù)百個獎的作家就有多么了不起?!标P(guān)于當下通俗小說、影視作品、網(wǎng)絡傳媒、廣告等流行語言對漢語言和漢文化所產(chǎn)生的潛移默化的影響與改造問題,莫言認為:“流行的東西,對語言的影響很直接,簡直就是語言的傳染病。但這種東西來得快也去得快。最終沉淀下來的不會太多,但每一個時代的流行語言都會在文學作品中留下痕跡。好的作家,大概像一個語言的煉金術(shù)士,他攫取語言中的一切粗礦,與自己的語言氣質(zhì)相結(jié)合,加以鍛煉,然后形成獨特的文體?!雹垡娔?、齊林泉《寫小說就是過大年——與〈中國教育報〉記者齊林泉對談》,《說吧莫言·作為老百姓寫作——訪談對話集》,第62-74頁,深圳:海天出版社,2007。
七月,在一篇對話 《新小說像狗一樣追著我——關(guān)于 〈四十一炮〉的對話》(《文匯報·書緣》七月二十五日)中,莫言說《四十一炮》的寫作是對于食與色這兩項人的基本機能的描寫,這里面暗含著深刻的諷喻,“當今之世,對所謂美食的追求,對男性能力的夢想,都已經(jīng)被夸張到了一種病態(tài)的程度。您想想‘非典’前人們的饕餮,您看看那些鋪天蓋地的‘壯陽’廣告,就會明白我為什么要這樣寫”。在談到創(chuàng)作資源問題時,莫言表示:“我覺得作家的創(chuàng)作資源,與其說是他的個人經(jīng)歷,不如說是一種個人的情感能力。你要用自己的情感經(jīng)驗,來同化別人的生活,甚至同化你虛構(gòu)的生活。對我而言,就是在長期的農(nóng)村生活中培養(yǎng)起來的情感能力?!端氖慌凇防锓从车木攀甏泥l(xiāng)村里的形形色色人物,這是我的生活經(jīng)驗里沒有過的。那我為什么覺得還可以寫,還可以準確地把握住他們的心理活動?就是因為我可以用自己的這種情感經(jīng)驗推己度人,可以揣摩到他們的心理活動,并且不會有太大的偏離。我覺得這一點對一個作家來說是最重要的”。④莫言、舒明:《新小說像狗一樣追著我——關(guān)于〈四十一炮〉的對話》,《文匯報·書緣》2003年7月25日。
九月,赴日本東京、京都等地參觀訪問,并作講演《〈檀香刑〉是一個巨大的寓言——在京都大學會館的演講》。⑤莫言:《〈檀香刑〉是一個巨大的寓言》(2003年10月),《說吧莫言·恐懼與希望——演講創(chuàng)作集》,第96-100頁,深圳:海天出版社,2007。
九月,在與《文藝報》記者劉颋的訪談中,莫言表示,故鄉(xiāng)對作家的制約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個是經(jīng)歷,再一個就是語言。莫言說他的語言是繼承了民間的,和民間藝術(shù)家的口頭傳說是一脈相承的。這種口頭傳說的特征,是夸張的流暢的滔滔不絕的,是生動的有鄉(xiāng)土氣息的,是中華民族的傳奇文學的源頭,或者是一種文學表達的方式。他認為作家的語感是無法量化的,語感是有獨特性的。當作家對寫作的對象熟悉并有自信時,小說的語言就有一種說服力。小說家應該具有強烈的批評精神,但這種批判精神應該是支撐小說的時代精神,“你選擇了作家這個職業(yè),你就選擇了一個反叛者的行當,扮演了一個反叛的批判的角色。任何一個時代的好作家都是扮演了一個批判者的角色”。①莫言、劉颋:《我寫農(nóng)村是一種命定——莫言訪談錄》,訪談時間在2003年9月,整理后發(fā)表在《鐘山》2004年第6期。
是年,李敬澤在《莫言與中國精神》(《小說評論》第一期)一文中說“《檀香刑》是一部偉大作品”,在莫言寫出《檀香刑》之前,“田野、記憶和孩子是莫言敘事的三個支點……但是現(xiàn)在,他只需要田野,因為任何一種聲音、一種角度都不足以覆蓋中國靈魂的痛苦、艱難、遼闊和孤獨。而這正是莫言與他的時代、他的時代中的讀者和文學的復雜關(guān)系的癥結(jié)所在,他表現(xiàn)著我們很難正視、力圖忘卻的圖景,那是被‘歷史’、被社會、被我們兢兢業(yè)業(yè)的日常生活和日常經(jīng)驗、被我們的文學齊心協(xié)力地遮蔽的我們世界的底部”。②李敬澤:《莫言與中國精神》,《小說評論》2003年第1期。
張清華在《敘述的極限——論莫言》(《當代作家評論》第二期)中表示,莫言的文學創(chuàng)作龐雜碩大,難以簡單歸納,其挑戰(zhàn)了多個中國文學敘述的極限。在這篇評論文章中,張清華以“大地的感官:阿都尼斯的復活”、“小說的倫理:‘作為老百姓的寫作’”、“《豐乳肥臀》:通向偉大的漢語小說”、“復調(diào)與交響:狂歡的歷史詩學”、“《檀香刑》:奇書的限度和逼近歷史的可能”③張清華:《敘述的極限——論莫言》,《當代作家評論》2003年第2期。這樣幾個小標題為引導,試圖解析莫言創(chuàng)作在中國當代文學中的意義與價值。
是年,相關(guān)評論文章還有鄭堅《在民間戲說民間——〈檀香刑〉中民間敘事的解析與評判》(《當代文壇》第一期),周景雷《紅色沖動與歷史還原——對莫言小說的一次局部考察》(《當代文壇》第一期),王愛松《雜語寫作:莫言小說創(chuàng)作的新趨勢》(《當代文壇》第一期),葛紅兵《文字對聲音、言語的遺忘和壓抑》(《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叢刊》第三期),吳義勤《有一種敘述叫“莫言敘述”——評長篇小說 〈四十一炮〉》(《文藝報》七月二十九日),賀紹俊《火燒花籃閣·印象點擊》(《當代作家評論》第四期),李師江《一枚激情的炮彈》(《南方都市報》七月二十九日,《當代作家評論》第五期轉(zhuǎn)載),潘凱雄《四十一炮·印象點擊》(《當代作家評論》第六期),《以低調(diào)寫作貼近生活——關(guān)于 〈四十一炮〉的對話》(《文學報》第一千四百二十三期)等。
是年,越南語版《紅樹林》出版(譯名:Rùng xanh lá,譯者陳庭憲,出版社Hà N?i:Nhà xu'at b?n Vǎn Hoc)。韓語版《酒國》出版(譯者樸明愛,出版社不詳)。④見莫言、王堯《莫言王堯?qū)υ掍洝?,?39頁。日文版《白狗秋千架——莫言短篇自選集》出版(譯名:白い犬とづランコ——莫言自選短編集,譯者吉田富夫,出版社日本放送出版協(xié)會,包括《大風》、《枯河》、《雨中的河》、《老槍》、《白狗秋千架》、《蒼蠅、門牙》、《凌亂戰(zhàn)爭印象》、《奇遇》、《愛情》、《夜?jié)O》、《神嫖》、《屠戶的女兒》和《初戀》等)。日文版《紅高粱》出版(譯名:赤い高粱,譯者Akira Inokuchi,出版社日本巖波書店)。
二○○四年,五十歲。發(fā)表短篇小說 《掛像》、《大嘴》、《麻風女的情人》(《收獲》第三期),《養(yǎng)兔手冊》(《江南》第一期,《小說選刊》第三期轉(zhuǎn)載),《普通話》(《鄭州晚報》二月十六、十七日連載,《小說選刊》第四期轉(zhuǎn)載),《月光斬》(《人民文學》第十期);散文隨筆《小說是越來越難寫了》(《南方文壇》第一期)、《小說創(chuàng)作與影視表現(xiàn)》(《文史哲》第二期)、《文學個性化芻議》(《當代作家評論》第五期)、《當歷史撲面而來》(《當代作家評論》第六期);話劇《我們的荊軻》(《鐘山》第一期)。《莫言文集》十二卷由當代世界出版社出版。中短篇小說集《民間音樂》由春風文藝出版社出版。中篇小說集《莫言精品》由民族出版社出版。中篇小說集《紅高粱》由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赌灾衅≌f選》由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出版。三月,短篇小說《木匠和狗》榮登“二○○三年中國小說排行榜”,為上榜十部短篇小說之一。短篇小說《月光斬》獲“茅臺杯”人民文學獎·短篇小說獎。
三月,赴法國巴黎參加中國書展,同時領(lǐng)取法蘭西文化與藝術(shù)騎士勛章。莫言獲得該勛章的理由是:“您寫作的長、短篇小說在法國廣大讀者中已經(jīng)享有名望。您以有聲有色的語言,對故鄉(xiāng)山東省的情感、反映農(nóng)村生活的筆調(diào)、富有歷史感的敘述,將中國的生活片段描繪成了同情、暴力和幽默感融成一體的生動場面。您喜歡做敘述試驗,但是,我想最引起讀者興趣的還是您對所有人物,無論是和您一樣農(nóng)民出身的還是所描寫的干部,都能夠以深入淺出的手法來處理?!痹诖舜螘股?,法語版《豐乳肥臀》出版(譯名:Beaux seins,belles fesses:les enfants de la famille Shangguan,譯者No?l Dutrait;Liliane Dutrait,出版社Paris:éd.du Seuil,DL),該書二○○五年再版。法語版《爆炸》出版(譯名Explosion,譯者Camille Loivier,出版社Paris:Caractères)。法語版《藏寶圖》出版(譯名:La carte au trèsor,譯者Antoine Ferragne,出版社Arles:P.Picquier)。法語版《鐵孩》出版(譯名:Enfant de fer,譯者Chantal Chen-Andro,出版社Paris:Seuil),該書收錄莫言十八篇以兒童視角寫作的短篇小說。
獲第二屆“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杰出成就獎”,授獎詞寫道:“莫言的寫作一直是當代中國的重要象征之一。他通透的感覺、奇異的想象力、旺盛的創(chuàng)造精神、汪洋恣意的語言天才,以及他對敘事探索的持久熱情,使他的小說成了當代文學變革旅程中的醒目界碑。他從故鄉(xiāng)的原始經(jīng)驗出發(fā),抵達的是中國人精神世界的隱秘腹地。他筆下的歡樂和苦難,說出的是他對民間中國的基本關(guān)懷,對大地和故土的深情感念。他的文字性格既天真,又滄桑;他書寫的事物既素樸,又絢麗;他身上有壓抑不住的狂歡精神,也有進入本土生活的堅定決心。這些品質(zhì)都見證了他的復雜和廣闊。從幾年前的重要作品《檀香刑》到二○○三年度出版的《四十一炮》和《豐乳肥臀》(增補本),莫言依舊在尋求變化,依舊在創(chuàng)造獨立而輝煌的生存景象,他的努力,極大地豐富了當代文學的整體面貌?!雹俚诙?“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杰出成就獎”,“授獎詞”,《當代作家評論》2004年第4期。莫言作了《個性化的寫作和作品的個性化》的發(fā)言,在發(fā)言中指出:“一個寫作者,必須堅持人格的獨立性,與潮流和風尚保持足夠的距離;一個寫作者應該關(guān)注的并且將其作為寫作素材的,應該是那種與眾不同的、表現(xiàn)出豐富的個性特征的生活。一個寫作者所使用的語言,應該是屬于他自己的、能夠使他和別人區(qū)別開來的語言。一個寫作者觀察事物的視角,應該是不同于他人的獨特視角?!雹谀裕骸秱€性化的寫作和作品的個性化——在第二屆華語文學傳媒大獎頒獎儀式上的發(fā)言》,《當代作家評論》2004年第4期。
九月,應聶華苓之邀赴美國參加愛荷華國際寫作計劃活動。
十二月,赴日本北海道訪問,并作講演《北海道映象——在日本北海道大學的演講》。③莫言:《北海道映象——在日本北海道大學的演講》(2004年12月27日),《說吧莫言·恐懼與希望——演講創(chuàng)作集》,第118-125頁。
是年,相關(guān)評論文章還有,周景雷《莫言小說的困境與 “墮落”》〔《渤海大學學報》(哲社科學版)第一期〕、余杰《在語言暴力的烏托邦中迷失》(《社會科學論壇》第三期)、王金勝《民間文化與莫言小說的傳奇性》(《文藝爭鳴》第六期)、初清華《在敘述中穿越民間與歷史》(《當代作家評論》第六期)、付艷霞《莫言小說中“元小說”技巧的運用》(《山東文學》第十期)等。
是年,英語版《豐乳肥臀》出版(譯名:Big Breast and Wide Hips,譯者Howard Goldblatt,出版社 London:Methuen;NY:Arcade Pub),該書出版后,美國出版雜志Publishers Weekly刊登了該書的出版信息和內(nèi)容簡介。簡介中稱“莫言的創(chuàng)作是大膽的,有時也是冷酷的,這緣于他能從令人生畏的原始材料中提取出一種幽默,并且他的故事中,那些精心構(gòu)思的、流暢的、一系列片段式的情節(jié),引人入勝,令人滿意”(“Mo Yan’s writing is bold and sometimes flinty as it draws humor from the direst sources,and the story—the elaborate,fleet and episodic plot—is arresting and satisfying.”)。④見莫言 《捍衛(wèi)長篇小說的尊嚴》,《當代作家評論》2006年第1期,收入林建法主編《說莫言》,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13。該書二○○五年再版。
韓語版《檀香刑》出版(譯名:T‘a(chǎn)n syang sing,譯者Myǒng-ae Pak,出版社Sǒul:Chungang M&B)。越南語版《酒國》出版(譯名Tu。u qu?'c:tiê。u thuyê't,譯者陳庭憲,出版社Hà N?i:Nhà xu'at ba。n vǎn h?c)。越南語版《檀香刑》出版(譯名:àn hu’o’ng hình,譯者陳庭憲,出版社Hà N?i:NXB Ph·un~u’)。越南語版《四十一炮》出版(譯名:B?'n mu’o’í m?'t chuyên ta`m phào,譯者陳庭憲,出版社Hà N?i:Nhà xu'at ba。n vǎn h?c)。荷蘭語版《豐乳肥臀》出版(譯名、譯者、出版社不詳)。
二○○五年,五十一歲。發(fā)表短篇小說《小說九段》(《上海文學》第一期)、《與大師約會》(《大家》第一期)、《大嘴》(《上海文學》第三期),隨筆《氣魄宏大立意高遠——有關(guān)〈五?!档耐ㄐ拧罚ā缎≌f評論》第二期)、《莫言北海道實錄》(《小說界》第二期)、《關(guān)于 〈五?!档囊环庑拧贰病睹牢摹罚ㄉ习朐拢┑谄咂凇?。《莫言作品精選》由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中短篇小說集《復仇記:第二屆“華語文學傳媒大獎”獲獎作者作品集》由華藝出版社出版?!赌远唐≌f全集》(包括《白狗秋千架》、《約會大師》兩卷)、《莫言作品系列》(包括《紅高粱家族》、《食草家族》兩卷)由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散文集《會唱歌的墻》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獲第三十屆意大利NONINO國際文學獎。授獎詞這樣寫道:“莫言的作品植根于古老深厚的文明,具有無限豐富而又科學嚴密的想象空間,其寫作思維新穎獨特,以激烈澎湃和柔情似水的語言,展現(xiàn)了中國這一廣闊的文化熔爐在近現(xiàn)代史上經(jīng)歷的悲劇、戰(zhàn)爭,反映了一個時代充滿愛、痛和團結(jié)的生活?!雹俚谌畬靡獯罄鸑ONINO國際文學獎給莫言的授獎詞,《光明日報》2005年2月4日。莫言作講演《酒與文學——在意大利NONINO國際文學獎頒獎儀式上的演講》。②莫言:《酒與文學——在意大利NONINO國際文學獎頒獎儀式上的演講》(2005年1月29日),《說吧莫言·恐懼與希望——演講創(chuàng)作集》,第126-127頁。
五月,赴韓國參加第二屆首爾國際文學會議,并在“東亞文學大會”上作講演《沒有個性就沒有共性》。③莫言:《沒有個性就沒有共性——在韓國 “東亞文學大會”上的演講》(2005年5月),《說吧莫言·恐懼與希望——演講創(chuàng)作集》,第161-164頁。
五月,由楊揚主編的《莫言研究資料》,作為“中國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叢書”之一種,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該書選錄了截止到二○○三年的莫言創(chuàng)作談、對話、評論文章五十七篇,并莫言九部中長篇小說內(nèi)容梗概,以及莫言作品篇目和研究論文、論著索引。
七月,完成長篇小說《生死疲勞》初稿。
九月,參加由《當代作家評論》雜志社、春風文藝出版社、《作家》雜志社和渤海大學聯(lián)合主辦的“小說現(xiàn)狀與可能性對話會”。會上作講演《捍衛(wèi)長篇小說的尊嚴》,在講演中說,長篇小說的長度、密度和難度,造成了它的莊嚴氣象,它排斥投機取巧,笨拙,大度,泥沙俱下,沒有肉麻和精明,不需獻媚和撒嬌。長篇小說不能為了迎合煽情的時代而犧牲自己應有的尊嚴。長篇小說不能為了適應某些讀者而縮短自己的長度、減小自己的密度、降低自己的難度。偉大的長篇小說應該是鯨魚,在深海里,孤獨地遨游。④見莫言 《捍衛(wèi)長篇小說的尊嚴》,《當代作家評論》2006年第1期,收入林建法主編《說莫言》,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13。
十月,參加北京大學世界文學研究所的“斯特林堡研討會”,作發(fā)言《漫談斯特林堡》。⑤莫言:《漫談斯特林堡——在北京大學斯特林堡研討會上的發(fā)言》(2005年10月19日),《說吧莫言·恐懼與希望——演講創(chuàng)作集》,第165-169頁。
十二月,在香港接受公開大學榮譽文學博士學位。
是年,美國作家約翰·厄普代克在《紐約客》(The New Yorker)雜志發(fā)表《苦竹:兩部中國小說》,評介《豐乳肥臀》:“一九五五年出生于中國北方一個農(nóng)民家庭的莫言,借助殘忍的事件、魔幻現(xiàn)實主義、女性崇拜、自然描述及意境深遠的隱喻,構(gòu)建了一個令人嘆息的平臺”,“莫言的小說試圖以一個不屈的女性形象,來包容一九○○年以來主要的中國歷史”。而“莫言的隱喻,則更加豐富,且異?;钴S”,“這些活躍得有些異常的比喻,如果稱不上偉大,也算得上是相當有野心的一種追求了”。①〔美〕約翰·厄普代克:《苦竹:兩部中國小說》,英文原載《紐約客》(The New Yorker)2005年5月號,季進、林源譯,《當代作家評論》2005年第4期。兩部中國小說中的另一部為蘇童的《我的帝王生涯》。
是年,張清華在《莫言與新歷史主義文學思潮——以〈紅高粱家族〉、〈豐乳肥臀〉、〈檀香刑〉為例》一文中,突出了莫言三部長篇小說與新歷史主義文學思潮的契合。他認為,莫言的小說創(chuàng)作推動并且完整地反映了當代新歷史主義敘事思潮的發(fā)展與演變過程?!都t高粱家族》明顯地反映了由“啟蒙歷史主義”到“新歷史主義”敘事的過渡。在八十年代后期,降解莊嚴的文化啟蒙使命和改用純粹詩學的眼光來審視歷史,成為尋根小說之后“文化/歷史主義”寫作潮流的一個出路,《紅高粱家族》應運而生。它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和矯正了以往“專業(yè)歷史敘事”和“文學歷史敘事”兩個領(lǐng)域中所共有的偏差,提供了以往和當代都無法看到的歷史場景,歷史本身的豐富性被前所未有地復活了。而作為新歷史主義敘事的扛鼎之作,《豐乳肥臀》無論從歷史的含量,還是純粹的民間的歷史立場,都體現(xiàn)出了新歷史主義敘事的各種典范特點與成就,其所達到的歷史深度與精神高度,藝術(shù)手法上的豐富與新穎程度,在思想與藝術(shù)上的感染力,都是二十世紀漢語新小說誕生以來所罕見的,張清華認為 《豐乳肥臀》是新文學誕生以來出現(xiàn)的“最偉大的漢語小說之一”?!短聪阈獭分噩F(xiàn)了魯迅式的“血的歷史”的主題,具有文化反思與啟蒙的雙重意義,因而可以看作是 “重返歷史主義”的敘事典范。②張清華:《莫言與新歷史主義文學思潮——以 〈紅高粱家族〉、〈豐乳肥臀〉、〈檀香刑〉為例》,《海南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2期。
是年,相關(guān)評論文章還有,姜智芹《西方讀者視野中的莫言》(《當代文壇》第五期),陶東風、羅靖《身體敘事:前先鋒、先鋒、后先鋒》(《文藝研究》第十期),趙歌東《“種的退化”與莫言早期小說的生命意識》(《齊魯學刊》第四期),劉廣遠 《莫言小說中的寺院意象》〔《渤海大學學報》(哲社版)第五期〕等。
是年,法語版《師傅越來越幽默》出版(譯名:Le ma?tre a de plus en plus d′humour,譯者No?lDutrait,出版社Paris:Seuil)。意大利語版《紅高粱》出版(譯名:Sorgo rosso,譯者不詳,出版社Einaudi)。意大利語版《檀香刑》出版(譯名:Il supplizio del legno di sandalo,譯者不詳,出版社Einaudi),該書二○○七年再版。(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