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運芳
(深圳職業(yè)技術學院經(jīng)濟學院 廣東 深圳 518055)
美國高校對殘障人教育的服務體系及對我國的啟示
○江運芳
(深圳職業(yè)技術學院經(jīng)濟學院 廣東 深圳 518055)
本文從美國對殘障人教育的服務體系的特征入手,分析了美國高校對殘障人教育提供的具體服務內容,提出了對提高我國高校殘疾人教育服務職能的幾點啟示。
殘疾人 高校服務體系 啟示
教學、科研、服務是當代世界各國高校普遍具有的三大職能,服務職能與前兩項職能的并列是在美國高等教育中確定的,而對殘障人教育的服務體系的建立與完善是一個國家經(jīng)濟與文明程度的綜合體現(xiàn)。美國作為當今世界上綜合國力最強的一個國家,其殘障人教育也處于世界上的領先地位。
美國是一個注重法制的國家,在殘障人教育領域體現(xiàn)得也很明顯。美國聯(lián)邦政府通過各項法律文件,來維護和保障殘障人的正當權利,促進殘障人更好地融合和參與社會。目前,美國殘疾人權益的保障主要是通過兩部法案來得到實現(xiàn)的——《殘疾個體教育法案修正案》(Individuals w ith Disabilities Education Act Amendments,IDEA97) 和《美國殘疾人法案》(Americans w ith disabilities Act,ADA)?!稓埣矀€體教育法案修正案》是對殘疾個體受教育權的保障,目的是為了保障所有殘障兒童都有權利獲得免費的、適合的公立教育,而《美國殘疾人法案》則是美國在保護殘疾人方面最全面的公民權利法案。在此主要介紹《美國殘疾人法案》?!睹绹鴼埣踩朔ò浮罚ˋDA)是一個聯(lián)邦法,規(guī)定因殘疾而歧視為非法,它為殘疾人提供民法保護,禁止就業(yè)、公共安排、以及公共服務的歧視。ADA是在1990年有國會(Congress)通過成為公法(Public Law)101-336,并有老布什總統(tǒng)簽署立法。在2008年小布什總統(tǒng)批準國會修正了ADA成為公法 110-325(ADA Amendments Act,“ADA-AA”)。ADA修正法案于2009年1月1日生效。
對“殘疾”的界定范圍更廣泛和人性化。
定義一:如果身體或精神功能障礙大幅度限制一個以上主要生活行為時,就ADA而言就是一個有“殘疾”的個人?!吧眢w功能障礙”是指“任何生理上的病癥、或狀況、容貌變形、以及身體結構缺損影響以下一項或多項身體系統(tǒng):神經(jīng)系統(tǒng)、肌肉骨骼系統(tǒng)、特殊感覺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包括發(fā)聲器官)、新血管系統(tǒng)、生殖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生殖泌尿系統(tǒng)、血液淋巴系統(tǒng)、皮膚系統(tǒng)、以及內分泌系統(tǒng)”?!熬窆δ苷系K”是指“任何精神或生理上的病癥,諸如弱智、器質性腦病綜合癥、情緒與精神疾病、以及特定學習障礙”?!爸饕钚袨椤卑ā罢疹欁约?、用手做事、看、聽、吃飯、睡覺、行走、站立、舉、彎腰、說話、呼吸、學習、閱讀、集中注意力、思考、交流與工作”。
定義二:如果有某種殘障的病歷,那就是ADA規(guī)定下的“殘疾者”?!坝心撤N殘障的病歷”意思是指有一個實質限制一項或多項生活行為的精神或身體功能障礙的歷史。
定義三:如果曾經(jīng)被人當成某種殘障的病人,也是ADA規(guī)定下的“殘疾者”?!氨蝗水敵伞笔侵鸽m然某人功能障礙并不影響其履行工作/學習的能力,但是其雇主/老師對待他就是會被影響一樣,那他就“被人當成”有功能障礙。當然,“無論一個身體或精神障礙是否在事實上或想象中限制某個人的某個主要生活行為,只要有人能夠證實他/她因為那個事實上或想象中的功能障礙而遭到這個法案所禁止的行為,就符合有該項功能障礙的要求”。
而我國對“殘疾”的界定,則是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第二條的規(guī)定:“殘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體結構上,某種組織、功能喪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喪失以正常方式從事某種活動能力的人。殘疾人包括視力殘疾、聽力殘疾、言語殘疾、肢體殘疾、智力殘疾、精神殘疾、多重殘疾和其他殘疾的人?!辈⑶覍埣策M行了等級標準的劃分。因此可以看出,我國對“殘疾”的界定實際上是一種醫(yī)學定義,忽略了殘疾的社會性意義,缺少了人文關懷因素。
制定和出臺ADA的主要目的是消除殘疾人在融入主流社會時存在的障礙。該法案主要在就業(yè)、社會生活、公共服務設施等方面對殘疾人的權利保障做了具體的規(guī)定。殘疾人“平等權利”的實現(xiàn)體現(xiàn)在兩方面:禁止歧視和合理遷就。
“禁止歧視”體現(xiàn)在ADA法案的每一部分中,法案指出。殘疾人在就業(yè)時享有與普通人平等的權利;要求社會在提供公共服務時不能歧視殘疾人,要充分考慮到殘疾人的特殊需要:強調通過改造原有的設施或規(guī)定新設施的配備標準來為殘疾人提供特殊的設施和服務;規(guī)定在電信方面必須考慮到殘疾人的通訊需要,為他們配備“電信中轉服務”,從而使殘疾人能利用新的科技,像普通人一樣進行通訊交流。因此,禁止歧視殘疾人,就是保證殘疾人在就業(yè)、服務和其他機會上享有和普通公民一樣平等的權利。
但是,由于殘疾人本身的某種“殘疾”的客觀存在并有可能妨礙其從事某工作或享受某服務,因此,要求社會不能局限于消極地對殘疾人一視同仁,在必要的時候,社會須正視殘疾并基于此做出適當?shù)膮^(qū)別對待,通過“合理遷就”保證殘疾雇員完成工作主要職責,享受到社會的服務。法律要求的“遷就”限于合理范圍之內。所謂“合理”,即指遷就措施能夠有效地幫助殘疾人完成工作的主要職責或享受到某項服務,且遷就的成本并未大大超出其帶來的收益。《美國殘疾人法》認可的遷就措施可以劃分為兩類,包括對工作場所設施及人員配備等硬環(huán)境的調整以及對工作方式、內容等軟環(huán)境的修改。
為殘疾學生提供服務,學校充分貫徹“禁止歧視”和“合理遷就”的原則。一則保證殘疾學生能獲得學習的平等渠道以確保殘疾學生也能獲得成功的平等機會;二則學校提供的特殊服務應該是“合理的”與“合適的”,即提供給殘疾學生的特殊服務只是保證其能獲得平等的學習機會而不是提供某種學習的“優(yōu)勢”,重要的是,學校提供的“平等學習機會”并不能保證學生的“成功”,學生必須要有足夠的資質才能通過某門課程或獲得學位。
學校提供給殘疾學生的服務內容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對于視障、學習障礙(比如說是閱讀障礙者)以及上肢殘疾的學生來說,在學習的過程中,殘障學生辦公室可以為其提供教材、試卷以及其它印刷材料轉換服務方便學生學習,此外,還有盲文翻譯軟件、放大閱讀軟件、可觸式凸起影像反映設備等一系列幫助殘疾人學習的工具,同時包括座位都進行了針對性調整。
創(chuàng)造適宜的考試環(huán)境,讓殘障學生能在最接近普通學生考試情境的環(huán)境中接受必要的考試便利服務,以期達到專業(yè)學習的基本水平,主要包括:延長考試時間或完成作業(yè)的時間、提供獨立的安靜的考試空間、考試中多次的休息時間、指派專人讀題或抄寫、使用專用電視,放大字體;錄音考試或電子格式考試等等。
學校一般都設有殘障學生輔助技術訓練中心實驗室,主要供殘疾學生課余時幫助其學習、訓練與生活上獲得專業(yè)指導。主要的學習輔助技術有:讀寫提高軟件、聲音識別軟件、影像放大軟件、屏幕閱讀軟件以及輸入、輸出設備等。
美國高校一般設有殘障學生服務辦公室,其工作目標就是確保每個殘疾學生獲得平等的大學學習生活的機會。殘障學生支持服務專門人員既是殘障學生的支持者,又是學校教師和其它工作人員的咨詢人員,積極普及殘障學生相關工作要求及技術,為殘障學生提供幫助。
其它特殊服務包括:特殊的硬件設施安排。比如說特殊的課桌與桌椅;足夠寬的教室門或走道;住宿的特殊安排;動物幫助(每州的情況不一樣,比如說華盛頓州應許殘疾學生帶狗或小馬駒進學校輔助其學習生活)等等。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殘疾人高等教育有了長足的發(fā)展,尤其是關于殘疾人招考、就業(yè)等方面出臺了相關的政策和規(guī)定。但與美國相比,我國目前殘疾人高等教育還處于起步階段。
我國現(xiàn)行的《殘疾人保障法》認可的殘疾限于實際存在的視力、聽力、言語、肢體、智力和精神殘疾六類,排除了有殘疾記錄以及可能被視為有殘疾的群體獲得法律保護的可能性。評殘所依據(jù)的《殘疾人實用評定標準》比社會一般認識中的殘疾標準和世界大多數(shù)國家以及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標準要嚴格得多,一些社會上普遍認可的殘疾并不為現(xiàn)行法律所承認。
同時,雖然我國的《殘疾人保障法》和《就業(yè)促進法》中也明文禁止殘疾職業(yè)歧視,但是又未加區(qū)別地禁止在職業(yè)中歧視殘疾人,無視殘疾人勞動能力受到客觀限制,可能部分乃至全部喪失勞動能力的實際情況,將不同類型、不同程度的殘疾勞動者置于法律的同等保護之下。因此,我國現(xiàn)有法律規(guī)范過于抽象和原則,可操作性較差且缺乏制度保障是殘疾職業(yè)歧視難以進入訴訟程序、殘疾勞動者難以獲得法律救濟的主要障礙。
據(jù)統(tǒng)計,目前我國專門招收殘疾學生的特殊高等院校只有10所,與我國社會和高校的快速發(fā)展不相適應;另一方面,雖然我國一些普通高等院校也會破格錄取一些優(yōu)秀的殘疾學生,但能實際進入普通高校的殘疾學生很少。2001年至2005年5年間,中國累計達到普通高等院校錄取分數(shù)線的殘疾學生人數(shù)為1.8萬人,錄取1.6萬人,高等特殊教育院校錄取4067人。另外,進入高校的殘疾種類也少(只有盲、聾、肢殘3類);層次低(絕大多數(shù)是大專層次);專業(yè)面窄,因此應該擴大對殘疾人的錄取范圍。
學校應為各類殘疾學生準備適應他們特殊需要的物質條件,例如盲文書籍及相關設備、為聾人上課配備的專業(yè)手勢翻譯及相關設備、無障礙設施等;另一方面,學校應設立專門的專門負責殘疾人學習的部門,確保殘障學生教育服務順利開展。
結合殘疾人教育現(xiàn)狀,必須加快職業(yè)技術教育與培訓的發(fā)展步伐,為社會殘疾人士提供在職人員崗位培訓和繼續(xù)教育功能,建立健全殘疾人勞動力素質和職業(yè)技能的終身培訓體系,幫助殘疾人走向社會。
[1]美國聯(lián)邦政府:美國殘疾人法案(Americans w ith Disabilities Act) 下的就業(yè)權 [EB/OL].www.disabilityrightsca.org,2011-09-14.
[2]許采娟:中美全納教育比較研究[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06(11).
[3]王英杰:美國高等教育發(fā)展與改革百年回眸[J].高等教育研究,2000(1).
[4]蔡定劍:反就業(yè)歧視綜合研究報告[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
[5]趙小紅:改革開放30年中國特殊教育的發(fā)展及政策建議[J].中國特殊教育,2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