郜麗娜高鴻雁
(1.滁州學院外國語學院,安徽滁州 239000)(2.淮北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安徽淮北 235000)
論美劇《老友記》里的中國形象
郜麗娜1高鴻雁2
(1.滁州學院外國語學院,安徽滁州 239000)(2.淮北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安徽淮北 235000)
美國的情景喜劇因其劇情貼近生活、語言幽默風趣,在全球的電視劇市場占據(jù)重要地位?!独嫌延洝肥敲绹榫跋矂〉慕?jīng)典之作,影響非常深遠。通過梳理該劇涉及中國主題的情節(jié)和分析頻繁出現(xiàn)的中國形象,揭示了美國人對中國的刻板印象及其優(yōu)越感。
老友記;中國形象;價值觀
情景喜劇因其劇情貼近生活、語言幽默風趣素來廣受歡迎,而美國的情景喜劇在全球的電視劇市場更是占據(jù)重要地位?!独嫌延洝罚ā禙riends》)又名《六人行》,是美國NBC電視臺于1994年開始推出的電視情景喜劇,共十個播出季,約240集。這部電視劇,前后一共獲得了55次艾美獎的提名,其中6次為“杰出喜劇獎”提名;該劇還獲得提名金球獎的最佳電視劇音樂劇喜劇獎4次以及公眾選擇獎3次;《老友記》第一季獲得“觀眾最喜愛的新上演的戲劇連續(xù)劇獎”之后,又3次獲得“觀眾最喜愛的喜劇連續(xù)劇獎”。[1]近二十年一直為全球觀眾所喜愛吹捧,影響非常深遠。
《老友記》中有六位主角,男女各半,都是俊男美女,故事主要講述的是在美國紐約這個大都市生活的六個年輕人身邊發(fā)生的事,這部美劇比較客觀地再現(xiàn)了美國社會各層面的生活,基本上代表了美國社會的主流價值觀,所以觀眾們可以從劇中更好地認識美國,了解美國大都市中社會民眾的日常生活方式并體會他們的價值趣味。這部劇中有相當一些情節(jié)涉及到中國主題,然而在這部情景喜劇中,屢次出現(xiàn)的中國元素卻是以負面角色出現(xiàn),從某種意義上而言,這樣的“中國形象”應該比較真實地反映出美國民眾對中國的整體印象,這種“中國形象”明顯是負面的,這種認識其實是西方文化中心主義的產(chǎn)物,是從19世紀開始美國和西方世界站在自我尊大的角度所勾畫構(gòu)想的“中國”,并不能客觀地反映當前中國社會。
這部劇共有240集,與中國相關(guān)的內(nèi)容在其中大概占30集,而且這些關(guān)乎“中國”的形象與內(nèi)容都比較耐人尋味??傮w而言,《老友記》這部美劇中所塑造的“中國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西方世界在貶低中國這個問題上的認同傾向,劇中與中國相關(guān)內(nèi)容的敘述框架一般是:通過詆毀貶低華人和中國的社會制度從而側(cè)面襯托西方社會制度的優(yōu)越性,這顯然是西方文化優(yōu)越感的深層體現(xiàn)。美劇《老友記》中出現(xiàn)的“中國人”大部分職業(yè)比較卑微,社會地位相對比較低下,比如服務生、店員、護士及外賣服務生等,這些人身份比較卑微,沒有話語權(quán),受白人和西方人的支配,是典型的受支配者;此外劇情中出現(xiàn)的中國人大多存在愛占便宜的思想和行為,總會鬧出一些滑稽可笑的趣事授人以柄而成為美國人茶余飯后的談資。
筆者以幾個例子來說明被娛樂的典型形象。
首先,職業(yè)的受指使性。劇中出現(xiàn)不下于8次的中餐外賣形象,說明主人公的生活圈子里接觸較多的中國元素就是中餐之類,如中國館、中餐的外賣場景等等。除外賣服務生之外,華人作為其他各商店的招待或是洗衣店員工等也多次出現(xiàn)在劇中。其次,行為的怪異性。即使偶爾在劇情中安插了一些身份地位相對較高層次的華人,形象與行為也往往是怪異荒唐并不為西方主流社會所接受的。如在第四集中,作為羅斯的同事形象出現(xiàn)的華裔教授,文化層次應該是比較高了,卻在水果攤上拿了一個梨而沒有付錢。再有,在第三季中,主角錢德勒·賓作為數(shù)據(jù)整理師很受上司的青睞,但這個上司鼓勵人的方式是一般人所不齒的,竟然是去拍人的屁股,錢德勒很是反感;作為同事的華人卻很熱心去迎合上司的這個癖好。一般來說,西方人眼中華人的勤奮目的很明確,就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物質(zhì)欲望,所以在華人看來付出與回報是絕對成正比的,所以劇情安排一些令人詫異又惹人嘲笑的方式來處理華人的形象也是滿足他們的心理預期。
《老友記》中除了上文中提到的男性形象多是從事低下職業(yè)或人格上并不高大光輝之外,更多的“中國形象”是通過劇中的華人女性而實現(xiàn)的,劇中的女性形象基本上體現(xiàn)了美國及西方社會對中國的普遍認識。西方現(xiàn)代性文化構(gòu)筑的中國形象,其實是西方文化在自我認同過程中對中國的一些否定或是誤解,反映了他們從19世紀長久以來對中國形成的“刻板印象”,在他們的概念中,中國仿佛永遠落后、溫順、富有女性的特質(zhì),與西方的現(xiàn)代性價值如理性、自由、進步等是相悖而行的,所以他們眼中的“中國形象”更大程度上是一種文化想象。從這一點可以看出西方主流社會明顯持有西方中心主義的固有觀念和視角,他們通過丑化、貶低中國和其他東方國度的形象并將中國和其他東方國家“他者化”,甚至進一步轉(zhuǎn)化為“她者化”。
眾多的美國和西方電影電視劇中,中國女性大都處于喪失話語權(quán)和自我支配權(quán)的位置,是被支配的欲望消遣物,以滿足他們窺視和占有的心理。在《老友記》中,出場的中國人絕大部分是從事卑微職業(yè)的女性,華人女性出現(xiàn)的時間和集數(shù)都超越劇中華人男性。劇中的華人女性形象大概有以下兩種:一種是本來就處于被支配地位的華人女性,大多從事護士、服務員等服務性行業(yè),因為服務性行業(yè)的特征,美國及西方男性在這些女性的面前都是支配者,他們可以在飯店、醫(yī)院任意享受華人女性的服務達到支配的目的和效果。而從事服務行業(yè)的華人女性,還會在被支配之余扮演引誘者的角色,利用“性感身體”施展魅惑伎倆來引誘西方男性,從而滿足人們對“東方尤物”的認識。如在第六季中,洗衣店華裔女員工的形象:喬伊是一名肥皂劇演員,為了給自己做人氣宣傳,去洗衣服時要求洗衣店能夠?qū)⒆约旱恼掌瑥堎N在店里的墻面上。接待的碰巧是一名風情萬種的華裔女員工,盡管是有夫之婦,這名華裔女子就以幫助喬伊掛照片宣傳為條件勾引了喬伊并與其發(fā)生了性關(guān)系。喬伊在劇中表現(xiàn)出對女華裔的興趣是由于華人女子身上神秘的“東方情調(diào)”,更是西方占有中國的興趣的顯現(xiàn)。
另外一種華人女性形象則是溫柔可人、小鳥依人型,這類女性大多以附屬形象出現(xiàn),沒有獨立的性格,多以情人角色出場,而且多數(shù)只能是西方男性的玩物,并不能善終。在第一季快結(jié)束時,羅斯帶回的華裔女友茱蒂是一名古生物學者,因為非常勤奮刻苦,在專業(yè)上表現(xiàn)突出而贏得羅斯的喜歡。在劇中她的形象比較甜美可人、溫柔體貼,突破了《老友記》里“中國女性”的刻板形象,也有別于劇中其他普通美國女人的形象,她具有一種莫名讓人歡喜的“東方情調(diào)”,是西方人眼里的完美情人。但這樣完美的中國女性也只是以情人的角色出現(xiàn),充當了西方男性的附屬,當她成為瑞秋和羅斯(《老友記》的愛情主線)的感情發(fā)展的障礙時,“中國女性”就被無情拋棄,給西方女性讓位。所以華人女性的被放逐是一種隱喻,“平等”這個詞只適用于西方人。而茱蒂的無怨無悔、忠誠體貼也只是表明華人女性在男性面前沒有地位,也沒有能力與之抵抗,只能是觀眾眼里不能掌握自己命運且可愛又可憐的華裔女性形象。
換句話說,無論是性感蠱惑還是溫柔體貼,華人女性在這部劇中大多是處于被支配、被奚落、被放逐的位置,而支配、奚落、放逐她們的是劇中的白人男性。這種華人女性形象的布置安排只不過是為了滿足他們窺視、占有和性的欲望,而如張英進所說,這實際是西方帝國擴張的想象,占有異國的女性,就等于占領(lǐng)異國的領(lǐng)土[2]73。
相對于中國“人”的形象而言,中國“物”的形象盡管不太豐富,但在劇中整體還算比較正面和積極,只是已經(jīng)自然地烙上了西方的印記。
中國“物”的形象最集中典型的是中國食物,這是絕對的正面形象,劇情中多次出現(xiàn)吃中國菜的場景;莫妮卡和瑞秋的對話曾說過中國餐館是紐約餐館中最好的,顧客最多。還有就是服飾,《老友記》里瑞秋多次穿著旗袍或改良的服飾,瑞秋的衣服上經(jīng)常有中國字的印花;莫妮卡在一家高檔餐館做主廚時,這個餐館的管理者要求所有工作人員穿唐裝等。再有中國風味的飾品,如第一季中,莫妮卡的公寓陽臺上掛著一只寫著“?!弊值膱A燈籠,家里擺放著中國瓷器。
相對于人而言,物要客觀得多,因為物是可以把握得住而沒有太多神秘感的客觀存在,所以劇情在處理中國“物”的形象時則表現(xiàn)得較為理性和客觀,但即使是這樣,存在于西方的中國物件也因為我們在文化觀念和理解上的差異而有了不同的內(nèi)涵。舉例而言,莫妮卡的燈籠不是中國習俗中喜慶的大紅色而是白色,白色的燈籠在中國一般只有喪事時才使用,莫妮卡的燈籠雖然上面寫著“?!弊?,卻不是中國的紅色,是因為在西方人的理解中白色是圣潔的顏色,因此用白色來表示“?!憋@然不是“中國形象”,而是西方人的理解,他們沒有深入地了解中國紅燈籠的內(nèi)涵,抑或是拿來了中國的燈籠,卻套上了西方的理念。
美國喜劇《老友記》中出現(xiàn)的“中國形象”并不能全面客觀地反映當前中國和中國人的狀態(tài),因而可以理解為劇中出現(xiàn)了一些文化符號誤解現(xiàn)象。有些學者認為長期以來,西方在經(jīng)濟、科技等方面領(lǐng)先世界,使得他們在解讀中國文化時或多或少地以一種主體地位看待“他者”的文化。因此西方社會和文化主體不可避免地表現(xiàn)出貶低中國的西方認同傾向,通過貶低中國形象來體現(xiàn)西方文化的優(yōu)越感。但是,我們也并不能一概籠統(tǒng)地持否定態(tài)度,認為美劇中的中國形象就是西方人刻意貶低或扭曲中國形象。從跨文化的角度來審視這一問題,我們會發(fā)現(xiàn)在文化傳播過程中符號的內(nèi)涵發(fā)生扭曲是一種不可避免的失誤現(xiàn)象,我們中國人看外國文化和解讀西方文化產(chǎn)品時也會產(chǎn)生誤讀。
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情景喜劇中不斷出現(xiàn)的中國形象正說明了中國文化越來越受到關(guān)注,體現(xiàn)了外國人想要了解中國的熱情和他們努力學習中國文化的嘗試,雖然在美國情景喜劇中,由于各種因素,中國形象在一定程度上仍然有所扭曲,但是通過與以往的情況對比,這一現(xiàn)象正在逐漸好轉(zhuǎn)。隨著跨文化交流的不斷擴大和深入,中國文化正被越來越多的國外普通民眾接受。雖然了解和學習的過程仍很艱巨,還存在著許多對中國文化的誤讀和偏差,但中國文化走向世界的趨勢是可喜的。我們不應糾結(jié)于西方如何錯誤理解中國文化,而應該發(fā)現(xiàn)這些文化交流中的誤解,及時采取措施改正這些扭曲,使中國文化更快更好地與世界融合,從而塑造我們正面積極的“中國形象”。
[1]杜濤.老友記:十年一場戲[J].英語自學,2004(5):10-11.
[2]張英進.審視中國[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6.
(責任編輯:張新玲)
On the Image of China in the American Sitcom Friends
GAO Lina1GAO Hongyan2
(1.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 Chuzhou University, Chuzhou, Anhui 239000) (2. 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 Huaibei Normal University, Huaibei, Anhui 235000)
American sitcoms have an important role in global TV market, due to its realistic plot and humorous language. As a classic, the hot American sitcom Friends has cast a far-reaching influence. Through combing and analyzing the relevant themes and images of China in this sitcom, this paper discloses American’s stereotypes of China and its sense of superiority.
Friends; image of China; values
I135
A
1009-8135(2014)06-0099-03
2014-07-19
郜麗娜(1982-),女,安徽濉溪人,滁州學院外國語學院助教,碩士,主要研究認知語言學。高鴻雁(1981-),女,安徽桐城人,淮北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講師,在讀碩士,主要研究認知語言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