雒煥鐸
摘 要:地理是七年級新開設的科目。地圖教學是地理教學的一種有效手段。明確主題、熟悉三要素,是地圖教學入門的第一步。通過圈注、描圖、填圖、繪圖練習和老師板圖、板畫的引導,逐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讀圖、用圖的習慣。還要注意運用圖轉文、問題情境法、網絡和多媒體技術等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促進地圖教學的有效開展。
關鍵詞:農村中學;地圖教學;入門策略
一、背景及問題的提出
1.背景
地圖是地理知識的載體,是地理語言的表達式。它把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空間結構,空間聯(lián)系有機地連接了起來,以獨特新穎畫面呈現(xiàn)了出來。因此,地圖在地理教學中具重要的意義。地圖教學,對于激發(fā)學生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形成地理素養(yǎng)有重要作用。
新課程改革指出: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識,學習對終身發(fā)展有用的地理知識。地圖教學要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對學生的終身發(fā)展服務。
2.問題的提出
七年級學生正處在形象思維階段,抽象思維和空間想象能力都比較弱。而地圖教學對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要求較高。這對于地圖接觸很少、知識面狹窄的農村七年級學生來說難度很大,有相當?shù)囊徊糠謱W生不會看圖、讀圖。因此,我對農村七年級學生地圖教學入門的問題進行了研究。
二、農村中學七年級學生地圖教學入門的策略
1.明主題,知“要素”,初識圖
在拿到一幅地圖后,先要求學生看清標題,明確地圖的名稱、類型,清楚這幅地圖所要表達主要內容。還要加強學生對地圖“三要素”的認識和理解。教師利用地理事物空間位置,讓學生辨別地圖上的方向。比例尺反映的是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對比關系。教師設置一些計算題,讓學生感知,理解這兩種距離的差別。
2.循序漸進,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讀圖、用圖習慣
(1)學生圈描初讀圖
在地圖上查找地理事物,要求學生對重要的地理事物加以圈注,以示強調。對重要地理事物的圈注,可以突出重點內容,淡化或忽略非重點內容,減輕了學生讀圖壓力。再讓在地圖上學生描出地理事物的輪廓范圍等。學生通過描圖,可以進一步了解區(qū)域的輪廓特征、海陸位置等地理要素,可以清晰地觀察到等值線的變化情況和分布情況。學生在查找、圈描的過程中,就會注意觀察地理事物位置特點等要素,就會逐步養(yǎng)成將所學知識對應到相應地圖上的習慣。
(2)教師板圖、板畫,引導學生“入”圖
板圖、板畫具有很高的針對性,排除了無關信息的干擾,能夠引起學生高度注意。老師在黑板上邊講邊繪,學生邊聽邊繪。這不僅增加了課堂的趣味性,而且很好地將知識點落實到地圖上。板圖、板畫的設計原則:“簡化原圖,突出要點;展示過程,變靜為動;啟發(fā)誘導,發(fā)展智力”。
(3)學生填圖繪圖反復練,做到“心中有圖”
在積累一定感性材料的基礎上,學生再做一些反饋“心中地圖”印象的練習。一是填圖練習。學生要根據(jù)圖例、注記和地圖輪廓等所學內容,來判斷所填內容。在完成填注之后,學生檢查自己的完成情況,對錯誤的內容進行修正,從而在頭腦中形成較為準確的地圖形象。二是繪圖練習。從仿繪開始,然后,可讓學生嘗試補繪、改繪。學生親手繪圖,“既能增強記憶的準確性,又使頭腦中地圖辨析能力加強,從而形成更進一步準確的地圖形象”。
3.多種教學方式并用,促進學生能力提高
(1)圖轉文,容易記
地理事物之間復雜的空間位置關系。七年級學生常因此感到地理難學,以致產生畏難、退縮的心理?!坝梦淖质沟貓D上內容規(guī)律化與系統(tǒng)化,從而使死圖‘活起來”。圖轉文的方式要靈活,要形象生動,便于學生記憶。
(2)巧設問,創(chuàng)情境,促探究
用地圖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引發(fā)學生的好奇心,使他們產生解決問題的迫切愿望。他們就會開動腦筋,思考、分析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促成學生探究活動的開展。例如,在學生認識了世界上流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廣的亞馬孫河之后,教師設問:為什么世界上最大的伊泰普水電站建在巴西南部的巴拉那河上,而沒有建在亞馬孫河上?學生可能理所當然地認為伊泰普水電站就應該建在亞馬孫河上,但是實事卻相反。這就使他們產生了認知上的需求驅動他們去探究。一旦問題得到解決,學生就會獲得成功的快感,對以后的學習更充滿興趣和自信。
(3)適當使用網絡技術和多媒體技術
網絡在農村開始普及。學生對互聯(lián)網興趣濃厚?;ヂ?lián)網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便利。教師給學生設置一定的學習任務,讓他們在互聯(lián)網上去完成。學生“通過人機對話學習有關讀圖,識圖的基本知識和技能,通過點擊鏈接獲取有關地圖資料?!苯洺iL期反復地使用,學生獲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就會逐漸增強。
多媒體技術把文字、圖形、聲音、動畫融為一體,化無聲為有聲,化靜為動,充分調動學生的感觀參與教學過程,使課堂教學形象化,生動化。多媒體技術彌補了傳統(tǒng)地圖教學的不足,易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提高學生學習地圖的能力。
編輯 李艷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