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丹萍
摘 要:語法教學是高中英語教學中的重點,其直接關系到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及寫作能力。同時,語法教學也是高中英語教學中的難點,不僅學生感覺高中英語語法難學,大部分教師也認為語法教學難以開展。對高中英語語法教學的原則進行探析,旨在提高高中英語語法教學的質(zhì)量和效率。
關鍵詞:高中英語;語法教學;原則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以及我國市場對外開放程度的進一步加深,英語的重要性得到進一步體現(xiàn),也從市場需求的角度提高了英語教學的重要性。
英語語法教學作為高中英語教學中的難點和重點,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其重要性和關鍵性得到進一步顯現(xiàn),促使眾多高中英語教師不斷提高英語語法教學的質(zhì)量和效率。但在實踐教學過程中,高中英語語法教學的質(zhì)量和效率始終難以提升,這已然成為眾多教師不得不重視的問題。
本文在此淺析高中英語語法教學的原則,希望能夠為多數(shù)教師提供有益的參考與借鑒,并進一步促進高中英語語法教學的發(fā)展與建設。
一、學生主動建構語法體系的原則
根據(jù)實踐調(diào)查的結果顯示,大部分高中英語教師在語法教學中忽視學生的主體性,因而在課堂教學中采用灌輸式方法進行教學,將學生置于被動接受語法知識的地位。
在此基礎上,學生很難在高中英語語法教學中獲得真實的提升,進而降低了課堂教學的質(zhì)量和效率。一方面,在被動接受知識的同時,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逐步磨滅,因而很難積極主動地進行語法學習。另一方面,高中英語語法體系龐大,需要學生記憶的東西較多。這就從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高中英語語法教學的枯燥性,它需要學生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才能夠?qū)W好高中英語語法。
綜上所述,學生長期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地位,十分不利于高中英語語法教學,不利于教師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而影響到教學的質(zhì)量和效率。
因此,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教師要切實提高高中英語語法教學的質(zhì)量和效率。首先,要遵循的就是引導學生主動建構語法體系的原則。簡單地說,該原則就是要求教師正視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必須讓學生從被動接受知識的地位轉(zhuǎn)變?yōu)橹鲃咏嬛R。
針對體系龐大、知識點眾多的高中英語語法,教師只有引導學生主動建構英語語法體系,才能提高學生對英語語法知識的理解和記憶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1)教師必須以學生的興趣為導向,即通過在高中英語語法教學中融入一定的趣味性元素,來提高學生對英語語法的學習興趣。在高中英語語法教學實踐中,大部分學生表示自己對語法學習沒有興趣,雜且多的知識點讓自己感到頭疼,而且沒有一絲
趣味。
由此可以看出,學生的學習興趣不足是造成高中英語語法教學質(zhì)量較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教師可以在語法教學中賦予一定的趣味性元素。例如,教師可以將語法知識匯編為順口溜,通過朗朗上口的句子來增加趣味性,并降低學生的英語語法學習
難度。
如在獨立主格結構的語法學習中,教師可以匯編如下順口
溜:“獨立結構要認清。名代之后副或形?;蚴欠衷~或介短,with結構不可輕。名代二詞是其主,句子結構必分明。獨立結構好掌握,句子作用只一個。千變?nèi)f化皆做狀,其中意義也不多。時間條件和原因,方式伴隨沒別的。狀從和其前三個,可以互變不難學?!?/p>
(2)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性學習,要讓學生親自參與到實踐教學活動過程中去建構語法體系,而不再是被動地接受和歸納語法體系。例如,教師可以以一篇課文為例,要求學生根據(jù)狀語從句的定義來尋找出課文中的狀語從句。
在此過程中,學生就在自學中建構狀語從句的相關體系,并
且在課文的例句中進行對比。通過這種主動的建構,學生對狀語從句的認識將更加深刻,也就降低了學生的學習難度,從而提高了高中英語語法教學的質(zhì)量和效率。
二、理論與實踐相互印證的原則
根據(jù)實踐調(diào)查顯示,大部分學生表示自己能夠在高中英語語法課堂教學中領悟教師所講的內(nèi)容,也能夠在課后的練習中正確地進行解答。但每隔一段時間,學生又無法正確地判斷語法結構,無法分辨眾多語法體系。
究其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方面,學生對高中英語語法的理解還不夠深刻,只認識到語法結構的表面,卻沒有看清本質(zhì);另一方面,教師在高中英語語法教學中采用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有待改進,課堂教學的內(nèi)容并沒有上升到實踐層次,也就從一定程度上脫離了實踐。
因此,高中英語語法教學應該遵循理論與實踐相互印證的原則。即要將課堂教學所講的語法知識通過實踐運用進行印證,讓學生將語法知識應用于實踐,并在實踐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對相應的語法知識進行更深層次的理解和領悟,進而切實提高學生的英語語法能力。
例如,定語從句與狀語從句是高中語法中的重點,學生通常很難清楚地辨析兩者間的關系與區(qū)別,導致對語法結構判斷失
誤。因此,在定語從句和狀語從句的學習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進行口語表達,并且必須要在口語表達中融入兩種從句。
在實踐的口語表達中,學生就在腦海中對相關的語法知識進行提煉,在實踐中辨析兩者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通過這種理論與實踐相互印證的方式,教師就讓學生在實踐中對高中英語語法知識有更深層次的理解和領悟,進而提高了教學的質(zhì)量和效率。
三、系統(tǒng)化的教學原則
在高中英語語法教學中,教師也應該遵循系統(tǒng)化的教學原則。
部分教師往往沒有將語法知識進行系統(tǒng)的歸納與總結,只是按照教材進行語法教學。
這種教學模式并不利于學生建構完整的高中英語語法體系,使學生對英語語法體系的掌握不完整、不系統(tǒng),進而提高了學生的理解和記憶難度。因此,教師必須將相關的語法知識進行整理和歸納,通過整體性、系統(tǒng)性的教學來提高教學質(zhì)量和效率。
通過系統(tǒng)化的語法教學,學生才能建構更完整的語法體系,
才能有效地提高學習效率,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
總的來說,在高中英語語法教學中,由于語法知識的龐大且復雜,導致學生的理解和記憶難度增加。因此,教師只有遵循以上原則,才能有效提高教學的質(zhì)量和效率。同時,教師也應該在實踐教學過程中不斷總結和交流,進一步提高高中英語語法教學的質(zhì)量和效率。
參考文獻:
[1]徐妙青.情境教學策略在高中英語語法教學中的運用[J].英語教師,2013(12).
[2]王戰(zhàn)雪.任務型教學法在高中英語語法教學中的應用[J].經(jīng)濟研究導刊,2011(06).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