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媚輝
摘 要:初中階段的美術教育,不但要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掌握鑒賞美術和表達美感的基本技巧,還要讓美術陶冶學生的情操,讓學生在學習的同時既能感受到美術的魅力,也能對德智體的全面發(fā)展起到積極促進的作用。對初中美術教育在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進行認真的分析,創(chuàng)新美術教育的方式,并釋放學生的思維。
關鍵詞:初中美術;創(chuàng)新;教育方式
對初中生素質的全面發(fā)展而言,美術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但
是由于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影響,初中美術教育一直以來都被視為副科,而沒受到應有的重視。這種偏見,在家長、學生的心中根深蒂固。許多美術老師也對這種偏見基本默認,在教學過程中得過且過,甚至有的美術課干脆就成了自習課,讓初中美術課失去了本來該有的地位和意義,成為應試教育的一個“雞肋”。本人結合自己的美術教學經(jīng)驗,就如何正確看待初中美術課的地位,如果做好初中美術教育的教學工作,提高美術教學質量,提出幾點建議,僅供參考。
一、初中美術教育現(xiàn)存的部分問題
1.學校高層對于初中美術教育不重視,缺乏一些激勵的措施
很多學校,尤其是規(guī)模較小的學校,學校的領導重視的只是主課的成績,而對副科美術基本上忽略不計,這種成績?yōu)橹鲗У睦砟顬閷W校的美術教育發(fā)展套上了重重的枷鎖。專用美術教室缺乏,設施陳舊等,都讓美術教育的發(fā)展步履維艱。
2.美術教師缺乏教學積極性
部分美術教師在大環(huán)境的影響下,對自己所教授的課程失去了應有的熱情,他們在教學的過程中往往是照本宣科,忽視了對美術技巧、技能的教導。這種教學從另一方面也使得美術課程變得枯燥無味,變相地把自己的情緒帶到了教學之中。
3.學生本身由于各方面的因素對美術課程沒有興趣
在家長或者老師等外界因素的影響下,學生本身也對美術課程失去了應有的興趣,甚至出現(xiàn)了上美術課做數(shù)學題的情況。
二、初中美術教育應有的地位和作用
美術教育,作為一門課程來講,它不光是要教學生如何學習繪畫,更要把美術教育以美育人的作用發(fā)揮出來,讓學生在學習美術課程的過程中,提高情趣,陶冶情操,獲得德智美的全面發(fā)展。
美術可以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獲得身心的放松和愉悅。
美術學習的目的不是讓每個學生都成為技術精湛的畫家,而是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在學習美術的過程中提升自己的審美能力,感受到美術的魅力,陶冶情操,在學習的同時獲得一個情感的釋放。這樣,可以有效地緩解學生平時學習的壓力,解除學習的枯燥乏味。
美術可以促進學生其他能力的發(fā)展。學生在美術的練習過程中,可以讓自己的大腦和眼睛,手指得到協(xié)調。在美術的鑒賞過程中,學生獲得了良好的觀察力,在美術的創(chuàng)作過程中,學生又能獲得想象力的發(fā)展。美術教育本身,就是一種極復雜的審美活動。學生學習美術課程的過程,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進行美術創(chuàng)作的過程,能讓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等得到充分的發(fā)展。這種能力同時也能在學生學習其他科目的時候起到促進的作用。所以說,美術教育是學生全面發(fā)展的促進劑。
三、初中美術教育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思路
1.教學手段多樣化,教學內容豐富化
美術教育不能再單純地照本宣科,口口相傳,在美術教育的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更多地加入一些其他的手段,比如多媒體、PPT等,也可以借助一些課外的資源和材料豐富自己的教學,讓美術教育得到延伸。借助多種手段,豐富教學內容的方法往往比傳統(tǒng)、單調的教學方法更加容易讓學生接受,也更加形象生動,通俗易懂。不但能夠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更能夠在有限的時間里,傳遞豐富的信息,開拓學生的眼界,發(fā)展學生的各方面興趣。比如,在給學生講授“近低遠高”這個概念的時候,教師完全可以用多媒體動畫,立體形象地展示給學生,而不再是用文字單純抽象地表述這個概念。教科書中雖然有圖片或者是教師找來課外書中的圖片展示給學生看,但圖片的大小是十分有限的,很難讓學生更加清晰地了解到底什么是“近低遠高”。
2.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教育心理學研究發(fā)現(xiàn)表明:“在出生后的4個小時里,嬰兒就有了模仿的能力。”既然人都具有模仿的天性,那么,一種有目的性的臨摹教學就是美術教學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了。但這種借鑒性的臨摹并不等于一味的依葫蘆畫瓢。因此,教師可以在確保學生安全的情況下,帶領學生走出課堂,走出學校,走出教師,走進生活,走進大自然,因地制宜,實施與之相適應的美術教育,讓學生盡情地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創(chuàng)造出一種具有自然之美的真實作品。
3.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
我們要在讓學生有效地掌握應該掌握的知識的同時,也要讓學生對美術本身產生濃厚的興趣,所以在課堂上,老師應該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能夠充分自由地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這種良好的課堂氛圍不但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加深學生在課堂上的記憶力,也能夠培養(yǎng)良好的師生關系,加深師生感情。
4.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學生在繪畫的過程中,創(chuàng)造力是學生繪畫的關鍵點。老師在對學生進行教學的同時,也應該注重對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讓學生能夠在獨立創(chuàng)作和繪畫的過程中,充分自由地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比如,在學習《線的魅力》這節(jié)課時,教師應該不要拘泥于課本上所講授的內容,而應該讓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運用各種各樣的線條來畫出自己心目中所想象的圖形,并且介紹自己的圖形所具體代表的含義。在這樣的一個過程中,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得到了極大的鍛煉。簡而言之,初中美術教育,除了培養(yǎng)初中生良好的美術繪畫、欣賞能力,觀察力和感悟能力,更重要的是應該要培養(yǎng)學生進行美術創(chuàng)作的能力。在這個“創(chuàng)造性美術教育”越來越重要的時代,我們更應該對美術教育進行正確的定位,充分發(fā)揮美術教育應有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王雙蓮.初中美術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其應對[J].基礎教育,2013(01).
[2]施俊.淺談美術教育的目的和作用[J].教育與職業(yè),2007(03).
編輯 董慧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