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傳代
(湖北汽車工業(yè)學院外國語學院,湖北十堰 442002)
菲利普·羅斯(Philip Roth,1933—)是20世紀美國最杰出的小說家之一,至今仍活躍在美國文壇。羅斯的作品題材豐富,寓意深刻,欲望的種子始終深埋其中,或是含糊隱蔽,或是大膽袒露。主體在肉欲驅(qū)使下的赤裸性愛是進入羅斯小說世界的一扇門戶,羅斯擅長通過性愛來反抗傳統(tǒng)的倫理道德,在性愛這一維度上展現(xiàn)了人的悖論式的存在。他也通過性愛這一方式來展示自我獨立的意識。個體生命有限而欲望無窮,在有限的生命中個體的欲望時而受倫理道德的拷問,時而受種族傳統(tǒng)束縛,在壓抑束縛和反抗釋放中,人性深處的秘密躍然紙上。羅斯將現(xiàn)代人的性愛關系作為一個窗口來剖析人類錯綜復雜的生活[1]。
《再見吧,哥倫布》是菲利普·羅斯26歲時出版的第一部作品,收錄了中篇小說《再見吧,哥倫布》和5部短篇小說。小說講述了猶太青年尼爾·克勒門和猶太新貴后代布蘭達·帕丁金之間的愛情故事。尼爾出身貧寒的猶太家庭,偶爾邂逅布蘭達并被她的漂亮大方深深吸引。很快兩人墜入愛河。后來在布蘭達的肖特山家中度假期間,因尼爾要求布蘭達購買子宮帽(子宮帽一般是已婚婦女的避孕用具)引發(fā)爭執(zhí),最終以布蘭達的屈服收場。猶太新年前夕,他們做愛用的子宮帽被布蘭達母親在整理女兒的房間時無意發(fā)現(xiàn),母親強烈譴責了他們的行為,引發(fā)尼爾的誤解,他認為是布蘭達有意將子宮帽留在家中。兩人不久便分道揚鑣。尼爾出身于傳統(tǒng)的猶太家庭,受猶太傳統(tǒng)道德價值觀的影響,又有強烈的反抗精神,傳統(tǒng)觀念和自我意識的斗爭使得他患得患失。對于紐瓦克的單調(diào)生活,他深感厭惡,然而又難于融入成功猶太人的帕丁金家庭。在對待愛情的問題上,他也搖擺不定,表現(xiàn)出極度矛盾的心理。他追求自由、向往愛情,在與布蘭達發(fā)生關系之后,面對婚姻家庭等問題時他又選擇了逃避。他對新的生活依然迷茫,不確定自己是否能夠接受。他要求布蘭達使用子宮帽,用一種替代的方式讓醫(yī)生完成了他們的結合。在傳統(tǒng)的社會和家庭道德壓力下,他做出了既規(guī)避又挑戰(zhàn)的矛盾選擇[2]。羅斯不僅在這部處女作中質(zhì)疑了傳統(tǒng)的猶太教義,同時通過小說中的人物來反思老一輩猶太人的保守和愚昧,進而揭示出其間的陳腐和虛偽。作品對青年在同化過程中的經(jīng)濟苦悶和情感苦悶進行深入的揭示,反映出青年對情感和歸屬的欲求和在欲求不能達到滿足時的壓抑。
羅斯在隨后的作品《波特諾伊的怨訴》中則表現(xiàn)出情感欲望被壓抑下的種種反抗。小說的主人公波特諾伊出生于一個傳統(tǒng)猶太人家庭,來自猶太傳統(tǒng)文化,美國社會以及父母的壓力給他的成長打下深深的烙印,所有這一切都讓他感到窒息。長久的壓抑造就了他強烈的逆反心理。他喜歡以性的形式征服非猶太女孩子,還染上了手淫的習慣。對待母親,他既愛又恨。在母親的控制和壓迫中,他懼怕被一種莫名的力量吞噬,形象地展現(xiàn)出一個美國猶太人成長的經(jīng)歷。羅斯在這部小說中突破傳統(tǒng),大膽地暴露了猶太人的缺點,這在二戰(zhàn)之后的文壇極其罕見。《波特諾伊的怨訴》將性意識與猶太特性完美結合,成為羅斯早期小說中最好的作品之一。
隨著女權運動的發(fā)起和女性地位的不斷上升,女性的行為方式和對待男性的態(tài)度都發(fā)生了根本變化,必然會導致男女兩性關系的驟然緊張。面對不斷要求提高地位以及在各個方面與之競爭的女性,作為男性的特征必然受到了巨大的威脅[3]。羅斯在《乳房》《情欲教授》以及“祖克曼三部曲”等作品中都從性愛角度探索了個人欲望和個體身份的困惑,生動地展現(xiàn)了現(xiàn)代人在本能和克制、情欲與理性之間的沖突。
《乳房》是羅斯繼承卡夫卡變形題材的一個典型,故事講述的是猶太人大衛(wèi)·凱普什莫名其妙地變成一個巨大的乳房。變形前他精力旺盛,變形后卻成為一個不能視物、無力移動的乳房。生命只能靠注射營養(yǎng)液來維系,他孤獨地躺在醫(yī)院里,每天看望他的只有父親、女友和一個同事。小說通過第一人稱敘事,通過凱普什的思想活動和與他人的對話,展現(xiàn)他對自己變形的思考和解釋[4]。這部小說表現(xiàn)了充滿欲望的男性主體在自我身份探尋過程中面臨的困惑。凱普什此時已無法用語言表達男性與女性的界限,他已變形為女性的性器官,卻仍然堅持聲稱自己是個男人。對于變形理由,凱普什試圖尋求各種各樣的解釋,如從心理學方面解釋為逃避主義、幻想、陽痿、雙性戀傾向等。他甚至荒誕地認為文學教學是使自己變形的罪魁禍首。顯然這是極端異化的表現(xiàn)。這些在羅斯的《情欲教授》中也有所揭示,因此,評論界通常也將《情欲教授》看作《乳房》的前篇。從整部小說的主題分析,無法自拔的情欲是凱普什變形的主要原因之一?!肚橛淌凇?The Professor of Desire)對《乳房》進行補充與闡釋,故事主人公凱普什年輕時過著淫亂的生活,后來娶了隱忍的海倫,但長期混亂的性經(jīng)歷讓他無法適應婚后壓抑的性生活,導致他暫時失去了性功能[5]。男性主體自我認同的主要標準就是擁有強大的性能力。凱普什在性能力上的失敗表明了他以自我為中心的男性認同的危機。羅斯對于性愛描寫的這種轉(zhuǎn)向,體現(xiàn)了他自身性愛觀念的變化,尤其是對60年代性解放運動的多重反思。
在人類的喜劇中,羅斯是一個勇敢的徒步旅行者,他以令人敬佩的活力,探討自己強烈的性欲造成的難題。換句話說,他是一個英雄[6]。羅斯在接受采訪時曾說:“我感覺自己在《乳房》《欲望教授》里面一直在寫那被稱作‘巨大的,讓人瘋狂的’主題這一欲望。那是一塊大得夠分量的餡餅,我認為,足夠讓我從中切下三片來。”[7]
塞莫爾出生于猶太家庭,但他長像卻酷似北歐人,這與別的猶太兒童完全不同,因此他擁有了“瑞典佬”的綽號。精湛的競技實力給予塞莫爾特權,使他很快進入美國主流社會,很多猶太男孩為此欽佩不已。塞莫爾很早就知道他想要什么:他想象著住在古老的石頭房子里,美麗的妻子在廚房準備食物,女兒在后院自由自在的玩耍,田園生活和家的溫馨讓他興奮不已。因此,在第一眼看到里姆洛克的老房子時,他就陷入自己編織的浪漫理想生活之中。塞莫爾相信在這里可以實現(xiàn)他的美國夢,并過上自己夢想的田園生活,因為這田園詩般的景象是塞莫爾美國夢的一部分。
批評家Carol Iannone曾這樣評論《美國牧歌》:“對很多的文學幻想而言,從一開始美國就代表著一個新的伊甸園,在那里美國的亞當面臨著無限的可能性和開放式的機會?!比獱栕プr機,通過不懈努力,成為時代的寵兒,終于過上了他向往已久的田園生活,并實現(xiàn)了短暫的美國夢。
美國“三部曲”中第二部小說《我嫁了一個共產(chǎn)黨員》以全新的視角再現(xiàn)了20世紀50年代盛行一時的麥卡錫時期的美國歷史。艾拉童年時缺乏父母關愛,變得脾氣暴烈,沖動易怒,不考慮后果。曾因為兄長的嘲笑而打斷了兄長的鼻子。后來他因殺了一名反猶分子而逃逸,足跡遍布美國的各地。直到遇到共產(chǎn)黨人強尼·歐戴為他介紹了共產(chǎn)主義思想,艾拉的精神世界從此發(fā)生改變。戰(zhàn)后,他積極主動參加各種工人集會的活動,對共產(chǎn)主義的理解更加深刻,對其信仰也進一步增強。由于生活所迫,艾拉嘗試過各種各樣的工作,對社會勞苦大眾的生活有著深刻的體會。他將滿腔的熱情投身于無產(chǎn)階級的事業(yè),呼吁社會底層的人們起來反抗非人的待遇。隨后,艾拉以“鐵人”的名字在電臺《自由與勇敢》節(jié)目中迅速走紅,可是內(nèi)心深處從未忘記自己的信念與歸屬。他視自己為勞苦大眾的一員,堅定共產(chǎn)主義的信仰,為了一個公正公理的社會而不懈斗爭,然而這樣的社會永遠似一座只可遠觀遙不可及的海市蜃樓。
《人性的污穢》探討了黑人科爾曼在實現(xiàn)美國夢時的困惑??茽柭且晃怀晒Φ氖苋俗鹬氐墓诺湮膶W教授、忠誠的丈夫和4個孩子的慈愛父親?!坝撵`”事件使他遭到種族歧視的指控,他憤然離開學院后,妻子愛麗斯因心臟病突發(fā)身故。后來他請求小說家內(nèi)森寫書幫他澄清自己的不公平待遇。一直以來他內(nèi)心都藏著一個秘密——他來自于一個非裔家庭。為了能像其他人一樣實現(xiàn)自身價值,追求美好生活,他隱瞞身份,對外宣布自己是猶太人。60年代,種族歧視與種族隔離依然在美國國內(nèi)主流社會中普遍存在,成績優(yōu)異的科爾曼因為自己的膚色被歧視。對于自己的黑人身份,科爾曼并不感到恥辱,但是社會歷史等因素引起的對黑人群體的種種偏見和束縛,扼殺了他的個性,將“頑固專橫”這種對所有黑人群體的偏見強加于科爾曼身上。這讓他異常煩惱,對于未來生活狀況他早已預料到了——像其他黑人一樣艱難地生活??茽柭⒉桓市倪@種束縛,向往自由生活的他不得不選擇偽造他的身份,也如愿以償?shù)剡^上了自己想要的沒有膚色偏見的生活,實現(xiàn)自己的美國夢。但他卻因“spook”一詞讓自己的苦心經(jīng)營功虧一簣。
為了實現(xiàn)各自的理想,過上真正“美國人”的生活,他們努力奮斗,甚至犧牲自己的靈魂來換取所謂理想的生活。然而,個人的抱負、個人的努力如同大海中的一粒沙子,在歷史的洪流中顯得微乎其微。50年代的麥卡錫主義盛行,艾拉的共產(chǎn)主義理想也只是一種幻想;60年代動蕩的社會環(huán)境讓塞莫爾的田園夢化為泡影;90年代的政治正確性讓科爾曼擺脫種族偏見的付出功虧一簣。當然,個人主觀因素也是造成夢想破滅和個人悲劇的原因之一。南方朔在《我嫁了一個共產(chǎn)黨員》導讀“交會時沒有光,只有黑”中說道:“羅斯的作品,其實是在問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一個好人,要如何活下去’?!笨v觀羅斯中后期的作品,可以看出他已經(jīng)從起初的集中關注猶太族、猶太性的作家,發(fā)展到了具有普遍人性關注的新現(xiàn)實主義作家。
在羅斯的妙筆之下,欲望主體一直在不斷地進行著自我欲望的生產(chǎn),從最初具有的本能的自然屬性到后來所具備的社會屬性。他借用敘事的時序、時長和頻率等不同手段來調(diào)整敘事節(jié)奏。各種事件交織在一起,互相照應,但都圍繞欲望這一主題[8]。同時,羅斯善于從特定的社會歷史環(huán)境中揭示欲望的復雜性,他用自己獨特的眼光審視不同社會歷史時期人們復雜的精神狀態(tài),深刻地揭示了欲望與生存之間的悖論。他筆下的人物在壓抑和放縱之后不得不去面對慘淡的人生,主人公們悲慘的結局以及垂死的掙扎給我們留下很多哲理性啟示?!洞顾赖娜馍怼分袆P普什在目睹了疾病、衰老和死亡之后,對自己的人生進行了深刻的反思,在欲望主體日漸消退之后,他開始重新反思性愛的意義,反省了自己的欲望對家人所造成的傷害;瑞典佬、艾拉、科爾曼都倒在欲望之下,人們在經(jīng)歷了欲海沉浮之后,終于明白生命的價值,他們的精神最后得到了回歸,靈魂也獲得了新生。筆者僅僅從欲望這個狹窄的角度對羅斯不同時期的幾部作品加以分析,在他的美國社會政治歷史文化的群像中,充滿了無數(shù)承載欲望的個體,但最終難逃死亡的結局,他們的欲望會隨肉體的消亡而消亡。而那些發(fā)生在虛構或真人身上的故事,將永留史冊,警鐘長鳴。
[1]Royal,Derek Parker.Philip Roth:New Perspectives on an American Author[M].Westport:Conn Praeger Publishers,2005:32.
[2]程海萍.子宮帽的悖論意象——評菲利普·羅斯的《再見,哥倫布》[J].牡丹江大學學報,2011(3):48.
[3]蘇鑫,黃鐵池.我作為男人的一生——菲利普·羅斯小說中性愛書寫的嬗變[J].外國文學研究,2011(1):51.
[4]陳廣興.身體的變形與戲仿:論菲利普·羅斯的《乳房》[J].國外文學,2009(2):98.
[5]Roth Philip.The professor of Desire[M].New York:Published by arrangement with Farrar,Straus & Giroux,1997:35.
[6]蘇鑫.死亡逼近下的性愛言說——解讀菲利普·羅斯《垂死的肉身》[J].外國文學,2010(6):108-109.
[7]薩拉· 戴維森.與菲利普·羅斯談話[J].譯文,2008(6):48.
[8]杜明業(yè),劉蘇周.《諾斯托羅莫》的倫理闡釋[J].重慶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