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劍
11月的南京正處于一年之中最安寧、最美好的時節(jié)。南京工業(yè)大學的校園里陽光遍灑,不時有片片落葉打著旋兒優(yōu)雅地從枝上飄落,投入大地的懷抱。午后的溫暖時光,我們約來了南京亞青會的一位志愿者——錢程,請她為大家講述她與亞青會之間的故事。
記者:首先,能不能談一談當初你是在什么樣的契機下成為一名“小青檸”的?
錢程:因為亞青村設在我們學校,相對而言我們對學校的環(huán)境也比較熟悉,所以近水樓臺先得月,有很多“小青檸”都來自我們學校。志愿者的選拔也有一個流程?;I備志愿者要求必須是研究生,我先填了一張申請表,申請通過之后,接受亞青村部的人的面試。面試的問題則諸如“與別人相比,你的優(yōu)勢在哪里?”“你有什么特長?”“你的英語水平如何?請用英語做簡單的自我介紹”等。記得當時我說自己的特長就是做事情的態(tài)度很端正,很認真。面試過后大約半個月,我們有10位同學接到了通知,前去開一個短會,亞青村部的所有人員都出席了,表示對我們的歡迎。就這樣,我成為了一名“小青檸”。后來得知,我們學校有3000人報名,但只有1000名成為了志愿者。
記者:剛成為一名“小青檸”的時候,具體都要做哪些工作呢?
錢程:2012年11月我就進入亞青組委會了。經(jīng)過禮儀、安全等方面的培訓,志愿者們被分到了亞青組委會的各個小組,包括法務部、人事部、安保部等。我被分到了亞青村部的綜合處。剛開始的時候只是做一些簡單的收文或發(fā)文工作,處理一些文件,做會議記錄等,事情比較繁多,也比較雜亂,歸結起來就是辦公室的一些日常工作,協(xié)助領導對各部門進行溝通協(xié)調。亞青組委會設在綠博園內,那個時候,我大概每星期要去三四次,我們也有考勤,有不少同學嫌這樣的工作枯燥無聊,中途就放棄了,但我感覺工作其實挺充實的。后來工作的一個重頭戲來了,就是著手編寫運行計劃,也就是第二屆亞洲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亞青村運行子計劃——儀式活動業(yè)務。
當時,領導給了我一份深圳大運會的儀式活動運行計劃和一份廣東亞運會的儀式活動運行計劃,要求我在此模板之上完成亞青村儀式活動的運行計劃。說實話,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需要把一些很抽象的事情落實到具體的內容上去。我費盡心思,把深圳大運會和廣東亞運會的儀式活動運行計劃琢磨了好多遍,又結合我們亞青會的實際情況,終于把初稿完成了。初稿遞交給處長后,又反復修改了幾遍,等運行計劃終于定下來,差不多已經(jīng)到了2013年的四五月份,我們要準備下場館了。
記者:看來一名“小青檸”的工作并不只是我們在亞青會上所看到的樣子。下場館是指到運動員村去嗎?在運動員村的工作肯定是與在組委會的工作不一樣的,應該是更偏向活動的組織和安排方面吧?
錢程:對,下場館就回到了我們學校,我們也不再屬于亞青村部,而是屬于運動員村,我被分到了村長辦公室下屬的儀式活動組。我們6月底時才下場館,其實時間是非常緊的,那個時候我才真正感覺到事情全部都來了,要籌備的工作太多了。
其中最繁瑣也最重要的工作是籌備開村儀式和運動員代表團的歡迎儀式。我們要根據(jù)運行計劃制定儀式活動的方案,并且方案要具體化、細化到每個時間點;要布置會場,編排位次;還要引導代表團成員有序地進場、退場等。7月25日之前就要把所有的準備工作都做好。開村儀式和歡迎儀式的流程是這樣的:首先是開場表演。在這個環(huán)節(jié),我們的工作是確定表演者,審核節(jié)目內容。我們邀請了學校的大學生舞蹈團表演歌舞《茉莉花》,還有一個節(jié)目是街舞表演,這是每一場開場表演的兩個固定節(jié)目。其次是升旗儀式,這是整個儀式中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開村儀式時我們升中國國旗、奧委會會旗和亞奧理事會會旗,奏中國國歌;代表團歡迎儀式時就升代表團國家的國旗,奏他們的國歌。接下來的環(huán)節(jié),就是代表團團長與中國代表團團長互換禮物,或由中國代表團團長向他們贈送禮物。最后是代表團自行接受媒體的采訪、拍照,有的代表團也會帶自己國家的一些媒體過來。
記者:這樣看來,志愿者下場館之后的工作更繁忙了。不知道在繁忙的日程中有沒有一些樂事或趣事成為你日后美好的回憶?
錢程:可以和大家講講我們訓練升旗的故事。當時我被分配去訓練升旗手升旗,我們有6名升旗手,他們將負責所有的升旗儀式。45個代表團的歡迎儀式安排在3天里全部結束,最多的時候我們一天有5場歡迎儀式,這就意味著每一場歡迎儀式里都會有好幾個代表團出席,我們也要升好幾次旗。但有一個問題是升旗時采用的不是那種手搖的方式(如果是手搖的方式,升旗手搖一個固定的把數(shù),國旗就到達旗桿的頂端了),這就大大增加了升旗的難度。為了達到國歌結束時,國旗恰好到達旗桿頂部的效果,我們想了很多辦法。最后我們采取的辦法是計算好旗桿的高度和歌曲的秒數(shù),再算好每個升旗手一把的長度(升旗手的一只手在眼前的高度,一只手在踢正步時擺在胸前的高度,兩只手之間的距離就是一把),最后算出一首國歌固定要拉多少把。那時候,我們幾乎每天都要訓練到晚上八九點鐘,訓練升旗手讀秒數(shù)、念把數(shù)、記國歌的樂點等。我每天晚上躺在床上,滿腦子里都是各個國家國歌的旋律,到現(xiàn)在我都還能哼尼泊爾的國歌。升旗手也很辛苦,他們是從南京市武警支隊借調過來的,白天過來訓練,晚上回去還要完成自己的工作。他們不允許使用手機,我們就借來一個音樂播放器,下載了四十幾首國歌,讓他們晚上帶回去聽。
其實,每次升旗的時候我都很緊張。有時候儀式活動排得很滿,一天要升十幾個國家的國旗,升旗手實在沒辦法準確地記住哪一首國歌是多少秒、要拉多少把,一有記者在下面拍照,這些90后的升旗手就慌了神兒,我在后臺看著他們升旗,自己緊張得要命。如果升旗的時候,國歌結束時國旗正好到達旗桿的頂端,我們整個儀式組的人就都松了一口氣:“太好了,太好了?!比绻翘貏e吻合,代表團的成員們就會在下面鼓掌。升旗這項工作還是挺有挑戰(zhàn)性的,因為再怎么彩排,到了臨場還是有變數(shù)的。和這些升旗手在一起訓練的日子很辛苦,但也很快樂,很有意義。我們相處得很好,到現(xiàn)在都還有聯(lián)系。
記者:這樣看來,亞青會的活動不僅給你帶來了歷練,也讓你收獲了友誼?,F(xiàn)在回想起來,有沒有什么特別的體會?
錢程:8月4日那天是我的生日,是一個星期天,不過當時我們已經(jīng)進入了沒有休息日的狀態(tài)。那天一早到了場館,負責禮儀活動的志愿者就紛紛圍上來祝我生日快樂,當時覺得特別感動、特別溫暖。亞青會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讓我更懂得怎樣與別人相處;同時我也得到了成長的歷練,臨場發(fā)揮和應急的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記者:成長道路上的每一次經(jīng)歷都是難能可貴的。作為一名學長,你有什么成長感悟可以與我們的小讀者分享嗎?
錢程:我小的時候喜歡做手工,性格有一點像男孩子,敢想敢做,也敢于表現(xiàn)自己,我覺得這種性格對我的成長大有裨益。所以希望初中的同學也盡可能多地參加各種實踐活動,視野要廣一點,讀書也要寬泛一點,要充分挖掘和發(fā)揮自己的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