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躍彬
(云南師范大學藝術學院,云南 昆明 650000)
在聲樂教學表象的背后
——論聲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范躍彬
(云南師范大學藝術學院,云南 昆明 650000)
聲樂教學隸屬于藝術門類和學科,屬于技能型藝術學科,能夠充分體現出當前先進文化的前進和發(fā)展的方向,在藝術教育之中,特別是現代藝術教育之中,具有著更加舉足輕重的重要作用。但是,不可忽視的是,長期以來,透過聲樂教學表象我們會發(fā)現在思想觀念等方面一直處于落后的、陳舊的狀態(tài),反映在教育教學,反映在教學的方式方面,已經明顯的落后于時代發(fā)展的步伐。與此同時,目前從事聲樂教育的教師隊伍自身發(fā)展的水平,處于良莠不齊的狀態(tài),在一定的程度上,也相應的阻礙著現代聲樂教學進一步提升效率,相對阻礙了聲樂教學各種各樣優(yōu)秀人才的加快培養(yǎng)。本文試圖從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角度,認真分析目前聲樂教學和教育的發(fā)展現狀,已經在此過程中存在的亟待解決的問題,圍繞加快培養(yǎng)和造就適合現代社會發(fā)展和藝術教育發(fā)展需要的復合類型的優(yōu)秀人才,進一步的順應現代藝術教育的發(fā)展改革大潮,進一步的轉變和更新現代教育理念和思想,進一步的改進聲樂教學教育的形式,進一步革新聲樂教學授課的方式和方法,提出意見和建議。
聲樂教學;表象背后;存在問題;對策建議
目前,聲樂教學已經開始在音樂藝術教育之中占據著更加主導的地位和顯著的作用。對于聲樂教學和教育來說,主要目的就是積極的培養(yǎng)更多的學生能夠充分地掌握聲樂歌唱更加基本的理論、更加基本的技能,采取和運用更加基本的教育教學的方式和方法,培養(yǎng)廣大學生具有更加良好的聲樂歌唱情趣,能夠充分的分析以及科學的理解、表現出現代聲樂藝術作品,積極培養(yǎng)廣大青少年學生在聲樂歌唱領域的訓練,掌握基本理論知識和方式方法?,F代聲樂教學需要將舊有的聲樂教學模式和框架予以打破,重點在聲樂教學和教育領域建立聲樂教學人才培養(yǎng)方向,將聲樂教學與音樂院校的其他領域的藝術培養(yǎng)和專業(yè)學科設置有機的區(qū)別開來。認真遵守聲樂教學的發(fā)展規(guī)律,在現代聲樂教學的方式和方法上,繼續(xù)沿襲和繼承聲樂教學領域的培養(yǎng)模式。對于聲樂教學的對象來說,充分考慮到聲樂教學的聲音條件、聲樂教學的音樂素質、聲樂教學的培養(yǎng)目標等諸多關鍵因素的不同和差異性。建議探索采取聲樂教學小組授課的行之有效的形式。目前,聲樂教學已經呈現出技能化的發(fā)展傾向,因為聲樂教學缺乏一定的表現力以及感染力,進一步的重新塑造廣大學生的聲樂教學年限,有的存在聲樂教學中的急功近利的方向,以突擊聲樂教學學習為主要特征,通常僅僅學會幾首考試過程之中必須考的曲目,而對于聲樂教學的歌唱理論知識、技能等關鍵因素,沒有能夠實現循序漸進的了解和充分的掌握。因此,對于廣大聲樂教學學生來說,需要在更加專業(yè)的發(fā)展層次和層面進行學習,有的聲樂教學學生存在基礎較為薄弱的現實情況。進入到學校之后,廣大學生從沒有接受過系統(tǒng)的聲樂教學,到進入到更加系統(tǒng)的、更加正規(guī)的聲樂教學學習,但是,需要高度重視的是在聲樂教學歌唱過程之中,仍然伴隨著一系列的聲樂教學的不良習慣和聲樂教學等諸多的毛病。因此,在實際的聲樂教學過程中,對于教師隊伍來說造成了一定的聲樂教學的現實困難,導致有些聲樂教學技巧和技術難以轉化為學習的實際成果,進一步忽視了聲樂教學演唱的具體表現張力。有的聲樂教學專業(yè)化發(fā)展程度與目前的聲樂教學教育的多元化現實發(fā)展需求實現了脫節(jié),從目前階段的聲樂教學體制改革的角度來看,有的聲樂教學音樂教師來自于高等院校的音樂專業(yè),但是有的高等院校在聲樂教學課程設置、聲樂教學師資培養(yǎng)、聲樂教學引導方向等方面,仍然沿用的是傳統(tǒng)的培養(yǎng)聲樂演員的傳統(tǒng)教學教育模式,已經不能很好的適應現實發(fā)展需求。
目前,存在于聲樂教學的改革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之中,仍然存在一系列的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因為,聲樂教學主要是通過和采取人體的嗓音這一比較特殊的形式,進而對于聲樂教學中樂曲實現吟唱的目的,能夠充分的展示出聲樂教學樂曲的獨特美感。需要以人的獨特的聲音來進一步的表現出聲樂樂曲的美感,必須首先認清楚語言作為身體的重要表現要素和形式,將人聲與聲樂語言之間有機結合,進而產生聲樂教學的音樂唱歌。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一是,聲樂教學教師的水平有待于進一步的提升。目前,聲樂教學教師的水平仍然達不翻專業(yè)化的發(fā)展水準,聲樂教學教師的綜合素質以及專業(yè)水平的程度,在某種程度上能夠直接影響到聲樂教學的實際質量,直接關系到聲樂教學的主要目標是否能夠達成。作為聲樂教師來說,必須能夠勝任聲樂教學的本職任務和工作崗位職責,作為優(yōu)秀的聲樂教學演唱者來說,對于聲樂教學教育工作者來說,在開展聲樂教學工作的同時,必須具備更加基本的更加專業(yè)的聲樂教學技能以及扎實的聲樂教學專業(yè)理論知識。但是,目前的情況是聲樂教學教師有的直接是從音樂高等院校畢業(yè)而來的,雖然具有一定的理論專業(yè)領域的知識,但是,聲樂教學教師在實踐工作的經驗等方面仍然存在較大的欠缺。同時,還有的聲樂教學教師具有了一定的聲樂的實踐工作經驗,但是由于沒有經歷過較為系統(tǒng)的科學的基本理論知識的深入學習,因此,聲樂教學綜合素質難以得到培養(yǎng)和較大幅度的提升。二是,聲樂教學的教學內容有待于進一步更新。對于聲樂教學的教學內容來說,沒有始終做到與時俱進,甚至沒有有效的實現聲樂教學的現代化發(fā)展目標。通常認為,聲樂教學應該更加關注教學教育與研究的專業(yè)化發(fā)展程度和水平,但是有的聲樂教學相對不夠重視聲樂教學的主要內容領域的研究與改革創(chuàng)新。目前,聲樂教學的教材均具有較為系統(tǒng)的、綜合的特征,但是,有的聲樂教學教材的主要內容涵蓋面比較窄,有的聲樂教學教材甚至存在完全照抄照搬的弊端和情況,直接能夠導致聲樂教學的主要內容與廣大學生聲樂學習的實際情況不相吻合。三是,聲樂教學的理論知識講授有待于進一步加強。有的聲樂教學教師對于教育教學缺乏基本的理論知識,甚至錯誤的認為基本理論知識與實際演唱技巧是想脫離的,認為在聲樂教學的學習過程中對于理論知識的講授是可有可無的。在廣大的學生面前,聲樂教學教師更加關注的是專業(yè)演唱的技巧和知識,但是相對的忽視了專業(yè)理論知識的講授,這種授課方式和方法直接導致廣大學生在聲樂領域的全面發(fā)展以及綜合音樂素質的顯著提升。聲樂教學模式仍然不夠科學和規(guī)范,有的學校甚至沒有很好的形成聲樂教學的基本模式、基本經驗、基本特色等關鍵內容。對于廣大學生的聲樂教學學習主要目標,沒有達成較為科學的客觀的評價,以及在聲樂教學實踐教育和培訓過程之中,諸多的聲樂教學環(huán)節(jié)也相應的存在著一定的亟待解決的問題。在聲樂教學的實踐過程中,可能表現為以下幾個主要的方面,有的聲樂教學的教學模式仍然比較傳統(tǒng),相對的缺少一定的改革創(chuàng)新意識和精神,有的聲樂教學沒有始終堅持把聲樂教學理論知識和聲樂演唱的有關實踐有機的結合起來,導致廣大學生根本沒辦法在較短的時間內實現學生的綜合音樂素質的顯著提升。
(一)建議進一步改進聲樂教學的方式方法
始終堅持緊緊圍繞聲樂教學教育的大綱要求,科學的確立更加符合教學目標和發(fā)展實際的教學大綱。認真學習借鑒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聲樂教學經驗和先進做法,在聲樂教學領域積極的探討和革新,充分尊重自然規(guī)律和聲樂教學發(fā)展規(guī)律,教育和引導廣大學生從簡單的聲樂練聲等基本環(huán)節(jié)做起,從聲樂教學的較小的曲目練起。對于聲樂教學教師來所,要更加認真的更加深入的更加細致的研究聲樂教學的對象、聲樂教學的過程、聲樂教學的目的、聲樂教的計劃等之間的有機關系,深入細致的指導和引導廣大學生進一步的鞏固已經學過的聲樂演唱技能,鼓勵廣大學生苦練聲樂的基本功,逐步的提高聲樂教學聯(lián)系曲目的比較難度。進一步創(chuàng)新聲樂教學理念、觀念與方式、方法,在聲樂教學教師給廣大學生的布置聯(lián)系新歌的同時,需要積極的幫助廣大學生深入掌握和了解音樂聲樂作品的歷史背景、表現內涵等諸多關鍵環(huán)節(jié)。堅決避免以往的那種模仿原唱的方式方法,在充分圓滿的完成聲樂作品個性表現力的同時,積極構建起更加正確的、更加美好的、更加科學的聲樂和聲音領域的概念,促使廣大的學生能夠充分的掌握和學習聲樂新歌的具體演唱步驟和演唱要點。
(二)建議進一步營造聲樂教學的和諧關系
和諧的聲樂教學關系的營造,是確保教學效果和有效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舉措。在實際聲樂教學過程中,需要認真的組織和引導廣大學生開展聲樂教學學習,努力構建起更加良好的、和諧的、合作的、伙伴的聲樂教學關系,努力實現教師和學生的良性互動和有機配合。努力避免以往那種權威教學的模式,充分尊重和發(fā)揮廣大學生的主體意識和重要職能作用。對于聲樂教學的學生來說,鼓勵和引導他們積極參與聲樂教學的智能活動,積極探索和探尋新的理論知識和聲樂技能。因此,在聲樂教學過程之中,和諧的聲樂教學關系是首先要充分考慮和思考的內容。積極培養(yǎng)廣大學生的聲樂教學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確保讓廣大學生在聲樂歌唱演唱技巧之中,能夠充分的掌握學習的動機,進一步豐富的聲樂教學思想情感,進一步堅定聲樂教學學習毅力。圍繞進一步增強廣大學生感性認識的目的,始終堅持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的原則,將聲樂教學表達作為一種特殊的聽覺藝術和視覺藝術,將其與音樂舞臺的表演藝術有機結合起來,要更加具有優(yōu)美的聲樂聲音、聲樂教學演唱的技巧、聲樂教學藝術表現等關鍵環(huán)節(jié)。在聲樂教學的過程之中,同時還需要更加重視和大力培養(yǎng)廣大學生的聲樂演唱的自信心,進一步增強廣大學生對于聲樂教學的感性認識,科學的設立聲樂教學的實踐基地。
(三)建議進一步激發(fā)聲樂教學的學習熱情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充分的激發(fā)學習的熱情,才能夠確保廣大學生始終堅持聲樂教育教學的目標。積極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聲樂教學方式方法,進一步增強廣大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徹底改變以往傳統(tǒng)始終堅持以教師作為中心環(huán)節(jié)的理念和模式,糾正以往的單一的教育教學模式。在聲樂教學過程之中,聲樂教學教師需要努力的營造起更加輕松的、更加自在的、更加愉快的學習良好環(huán)境,重點加強聲樂教學教師與廣大學生之間有效互動與有效交流,進一步的強化廣大學生的聲樂審美意識。建議進一步充分借助和利用聲樂教學優(yōu)質資源和聲樂教學多媒體教學方式,將聲樂教學中的各種理性的思維和信息盡力的轉化為聲樂教學感性聲樂信息。積極開展“一對一”的聲樂教學,更加動態(tài)的、更加靈活的掌握廣大學生的動態(tài)和心態(tài),進一步大力培養(yǎng)聲樂教學技術技能。
[1]唐方方.關于高職院校聲樂教學的思考[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1(3).
[2]唐方方.高職聲樂教學改革探討[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 l(9).
[3]李向蜂,段永慧等.關于高師聲樂課程教學改革的一些設想[J].財會研究,2009(6).
[4]王容.試論新時期高師聲樂教學改革[J].中國校外教育,2009(8).
[5]李嚴媛,李晉瑋.沈湘聲樂教學藝術[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5:25—26.
[6]郜鋒.對我國普通高校聲樂選修課教學實踐的思考[D].首都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
J616
A
1005-5312(2014)02-01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