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麗
金華市中心醫(yī)院神經外科二病區(qū) 浙江 金華 321000
膠質瘤術后嘔吐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
李小麗
金華市中心醫(yī)院神經外科二病區(qū) 浙江 金華 321000
目的:通過對膠質瘤術后嘔吐原因進行分析并提出護理措施進行經驗總結。方法:通過對2006-2013年我科收治的60例膠質瘤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造成嘔吐的原因很多,主要是分顱內、顱外兩大塊因素,通過對嘔吐原因分析進而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嘔吐發(fā)生率。結論:膠質瘤術后嘔吐進行有效的預見性護理及適當的藥物治療,可最大限度降低惡心、嘔吐的發(fā)生率,減少患者的痛苦,有利于疾病的早日康復。
膠質瘤術后;嘔吐;原因分析及對策
腦膠質瘤是顱內腫瘤最常見的腫瘤類型,發(fā)病率約為12/100000,國內報道占顱內腫瘤的35% ~60%[1]。手術方式常采取全身麻醉下行顯微鏡下或肉眼腫瘤全切除手術治療。術后患者常因麻醉或術后各種原因導致嘔吐,影響患者的恢復,嚴重時可導致窒息。本文回顧分析了2007-2013年我科收治的60例膠質瘤患者術后的嘔吐發(fā)生情況,對引起術后嘔吐的原因進行分析,并探討護理干預對策。
選取2006-2013年我科收治的膠質瘤60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40例;年齡10-66歲,平均38歲。術后 24h內發(fā)生嘔吐 14例,占23.3%;24-72h內發(fā)生嘔吐患者30例,占50%;72h后發(fā)生嘔吐患者16例,占26.7%。
膠質瘤手術后產生嘔吐的原因主要有顱內壓改變、電解質紊亂、藥物反應性嘔吐、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等。其中顱內壓改變引起25例,占41.7%;電解質紊亂引起20例,占33.3%;藥物反應引起12例,占20%;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引起3例,占5%。
術后頻繁的嘔吐可以嚴重的影響患者的恢復,護理中仔細觀察、分析嘔吐原因,針對不同嘔吐原因采取不同的護理對策,是干預膠質瘤術后嘔吐的重點所在。
3.1 高顱壓護理
從表1可以看出顱內壓增高是經顱手術后發(fā)生嘔吐的一個主要原因。術后3-7天是腦組織水腫高峰期。此類患者在嘔吐的同時常伴有頭痛和血壓升高、呼吸變慢、脈搏緩慢有力等征象,在使用脫水劑后嘔吐癥狀會明顯減輕[2]。經顱手術后應密切觀察瞳孔及生命體征變化,及時復查CT明確是否出現顱內血腫及腦水腫情況。遵醫(yī)囑及時合理使用脫水劑,防止顱內壓過高。全麻術后6h患者生命體征無異常的話應盡早抬高床頭15-30度,以利于顱內靜脈回流。另外應及時吸氧、吸痰,保持呼吸道通暢。保持大小便通暢,必要時使用緩瀉劑通便。本組患者有25例患者術后3-4天發(fā)生噴射性嘔吐,給予復查CT17例提示腦水腫,8例提示顱內血腫。分別給予使用甘露醇或急診再次手術如開顱血腫清除、去骨瓣減壓術后癥狀得到有效緩解,未再進一步發(fā)生腦疝等更為嚴重的并發(fā)癥。
3.2 電解質紊亂監(jiān)測及護理
電解質紊亂是術后發(fā)生嘔吐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尤其是在術后24-72h首次發(fā)生嘔吐的患者應充分考慮電解質紊亂的可能。膠質瘤術后由于抗利尿激素分泌異常易導致尿崩癥,可以使患者產生低鉀、低鈉血癥,引起嘔吐。此外術后早期禁食及脫水劑的使用也容易導致電解質紊亂。這類患者往往在嘔吐的同時伴四肢無力、腹脹、腸鳴音減弱或消失,低鉀患者伴有心電圖變化。故術后應密切監(jiān)測電解質的變化,常規(guī)記錄出入量和每小時尿量,尿崩患者在加強補液的同時給予彌凝片或垂體后葉素控制尿量。低鉀血癥者應遵醫(yī)囑口服氯化鉀溶液或靜脈補鉀,飲食上指導患者多攝入含鉀豐富的食物如香蕉、橘子等。低鈉血癥者遵醫(yī)囑予口服濃鈉或靜脈補鈉,飲食上多攝入含鈉高的食物如咸菜等,昏迷患者可鼻飼鹽開水。本組患者25例發(fā)生電解質紊亂,其中低鉀血癥10例,低鈉血癥15例,引起嘔吐10例。在給予靜脈及口服補鉀、鈉后,25例電解質紊亂患者3-5天后電解質監(jiān)測示正常范圍,未再次引發(fā)嘔吐。
3.3 藥物反應性嘔吐護理
本組患者中藥物反應性嘔吐12例,其中6例為麻醉藥所引起,4例為輸注氨基酸引起,2例為口服化療物引起。其中術后早期嘔吐(術后24h內)常為麻醉藥物反應性嘔吐。芬太尼藥物是目前復合全麻中常用的藥物,其不良反應有惡心、嘔吐。阿片類藥物如嗎啡-哌替啶則有直接催吐作用,并能延續(xù)到術后相當一段時間[3]。麻醉藥物反應性嘔吐可在沒有任何刺激的情況下發(fā)生,需要有預見性護理。術后患者枕邊常規(guī)墊醫(yī)用棉墊,以便一旦嘔吐能立即清除嘔吐物,如患者有惡心先兆時應使患者的頭偏向一側,以防止嘔吐物引起吸入性肺炎或窒息。清醒者指導其緩慢深呼吸,緩解緊張情緒。嘔吐后應立即給予漱口,保持口腔清潔,避免感染發(fā)生。對于嘔吐頻繁的患者,可遵醫(yī)囑使用胃復安等止吐劑。本組患者有14例嘔吐發(fā)生在術后24h內,大部分與麻醉反應有直接關系,經過細心護理,無誤吸等并發(fā)癥發(fā)生。而手術后期藥物引起的嘔吐主要是采取同步化療患者在口服化療藥替莫唑胺后出現胃腸道反應引起,對于此種嘔吐,可以遵醫(yī)囑予樞丹靜脈滴注[4]。4例患者在輸注氨基酸時出現嘔吐反應,在給予停用該藥及胃復安肌肉注射后嘔吐緩解。
3.4 心理護理
隨著生物一心理一社會醫(yī)學模式的建立,心理因素也越來越受到重視,部分患者由于高度緊張,不適感明顯,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導致胃腸道功能失衡甚至胃腸道痙攣,在變動體位或接受護理操作中引起嘔吐,尤其在首次進食時產生嘔吐的現象比較常見[5]。針對不同的原因術前給以預防性教育,使患者對嘔吐有一定的認知能力,一旦出現嘔吐,及時解釋安慰,給以細心護理和關懷,以減輕患者的緊張和不安感。本組3例因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引起嘔吐的患者,其均為年齡在15-20歲之間的女性年輕人,由于本身心思較細膩再加上患者及家屬均對疾病的嚴重性、手術成功率及預后非常擔憂,焦慮感明顯,從而引起心理反射性嘔吐,在給予相應的心理疏導后患者的焦慮不適感逐漸減輕,嘔吐緩解。
盡管膠質瘤術后嘔吐是由多方面因素引起,但只要進行有效的預見性護理及適當的藥物治療,就可以最大限度降低惡心、嘔吐的發(fā)生率,減少患者的痛苦,有利于疾病的早日康復。
[1]李英.鞍區(qū)腫瘤術后水鈉代謝紊亂的護理觀察[J].中國臨床神經外科雜志,2004,9(6):229.
[2]曾曉琴,黃燕梅,成慧.116例腦膠質瘤病人圍手術期護理[J].全科護理,2010,8(8):2105-2106.
[3]嚴閃紅.80例外科全麻術后嘔吐的原因分析及護理干預[J].中外健康文摘,2011,8(12):277-278.
[4]甘燕玲,楊玉山,陳步東,等.替莫唑胺治療膠質母細胞瘤的近期不良反應[J].中華神經外科雜志,2012,28(7):693-695.
[5]陳麗娟,馮志仙,丁曉紅,等.垂體腺瘤患者術后嘔吐原因分析和護理[J].浙江預防醫(yī)學,2008,20(11):88-88,91.
R473.73
B
1009-6019(2014)11-02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