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綰綰 圖+黃榮莉
探魚將文藝進行到底
Enjoying the Literary Grilled Fish
文+綰綰 圖+黃榮莉
初聽朋友提及店名時,我腦海里一閃而過,“哦,炭魚。”朋友說是一家烤魚店,我便本能地想到“炭火烤的魚”。朋友隨即又補了一句,“那可是文藝青年不容錯過的烤魚店哦?!蔽业南胂筮@才止于炭火。不過,還沒見到店鋪時,我實在想象不出文藝與烤魚會碰撞出怎樣的花火?
當赫然醒目的“探魚”招牌字樣映入眼簾時,我不禁大笑,同時暗嘆自己太俗。一個“探”字,似有一番尋覓桃源的深意,空氣中好似也隱隱約約飄逸出雅韻才情,讓人迫不及待想要一探究竟。不禁想起峻青的詩“塵世豈有桃花源,探幽何必問假真”。于是,與“探魚”的緣分便在這樣一抹雅與俗的喜劇色彩中開始。
“這哪像烤魚店!”踏入店中,我脫口而出。進門右側三層木質格板鑲嵌在略發(fā)灰暗的墻上,第一層擺滿了袖珍電視機、收音機、老擺鐘,第二層則羅列著色彩鮮艷的古花瓶、陶制玩偶、木制蒸籠,而頂層船模、車模、機器人似要跳出來上演一幕現場版的《玩具總動員》。正面望去一大扇涂漆工業(yè)式大門,門楣上部一排鐵質欄桿,周圍懸滿大大小小的玻璃酒瓶。短短幾分鐘的目光掃射,仿佛穿越了幾個世紀,濃郁的懷舊風鋪天蓋地把人席卷。
順著昏幽的微光,移步向內,一排吧臺式桌椅橫列著,若不是其上方半透的輕紗托起一個個大小不均的手扎式魚形燈籠,我真懷疑自己走進的是一家酒吧。好在懸浮的魚燈籠提醒了我這里的主題,不然真想點一杯清酒,小酌微醺。風起時,魚兒仿佛在游動,似要躍出那薄透的紗罩;靜止時,看上去則有點像水族標本,一種“猶抱琵琶半遮面”的誘惑,想要觸碰卻又可望不可及。
如果不喜歡吧臺風的桌椅,轉身即是三個被雕花的鏤空鐵柵欄分割的小隔間,每一間都有著不同的格調。一間有著滾動式屏幕,正播放著始祖級的老舊動漫“黑貓警長”,瞬間勾起我孩提時期的所有動畫記憶。一間是紅磚砌墻,跟鐵柵欄呼應,我腦里突然涌現出民國時期大上海租界,那種中西結合又略帶滄桑的畫面。還有一間墻面則是涂鴉的大字體英文彩繪,細細一譯,竟是“慢生活、停下來、這里有魚”等話語,忙碌的心靈好似得到了最溫馨的呵護。
找一處靠墻的位置坐下,環(huán)顧眼前,精致的原木椅子、被厚重的鐵皮緊緊包裹的桌子,相依相伴。古老的臺歷安然地立于桌上,仿佛等待著人們掀開歷史,而舊瓷杯上“勞動最光榮”、“做人要有型”等標語令人捧腹。就這樣被懷舊氛圍深深籠罩,當大大的吊燈低垂下來,柔和地跟我打招呼,才將我喚回現實。接過菜單,可愛的卡通字體,琳瑯滿目,一時竟不知點什么好,正當糾結之際,鄰桌一撥人嚷嚷:“來一份招牌豆花魚?!边@一叫嚷給力地為我解決了難題,于是跟風地點了一份豆花魚,外加了炭烤糖醋排骨和小菜。
當各種大盤小盤款款上桌時,我愣了,小食盤是長長的魚形,備用盤被胖乎乎的龍貓頭像填充,極富立體感,不知是我進入了宮崎駿的動畫世界,還是龍貓來到了我的地盤兒。
不一會兒炭燒糖醋排骨被手柄式特質長簽穿掇成串,盛裝在潔白的瓷盤遞來,誘人垂涎。咬一口,肉質脆中帶綿,口感甜而不膩。在埋頭??兄H,主菜終于登臺,好一盤鮮香麻辣,豆腐被烘得金黃,分布在方形盤子四角,大魚這一主角則被魚腥草、豆豉、豆皮、辣椒所環(huán)繞,紅紅綠綠,賣相分外好。嘗一口,混入魚香的豆花,入口即化。魚肉軟和、細膩,夾雜了豆腐的清香。當麻辣沁入心脾,整個人都煥發(fā)活力了,再喝兩口店里自制的酸梅湯,胃里翻騰的熱浪戛然而止,就這么冷暖甜辣酸交替,竟感到從頭到腳都舒暢起來。
談笑間偶然朝后打望柵欄外的另一個廳,才發(fā)現這兩廳中間有一條文藝品長廊,鱗次櫛比的各式物件,種類比進門入口處要繁多得多。直教人感嘆:吃的是魚宴,享受的是視覺盛宴。臨行時,店家端來一本意見簿,此時我的心里只剩下滿滿的溫暖了,點多少贊都覺不夠。
從店面裝潢到燒烤、前菜、小吃甜點、自制飲品,每一個細節(jié)都透露著濃濃的藝術感和設計心思,文藝從表到里,深入骨髓。
最難忘的特點:18種口味的烤魚,美味不斷。餐前餐后的小零食也很開胃哦。
地址:重慶楊家坪萬象城南區(qū)L2層53號
上圖:遠望去,店名“探魚”就像一股神秘的桃源力量在召喚。而置身于廳內,各式復古味兒極濃的小物件把客人緊緊環(huán)繞。
下圖:可口的小前菜,清香四溢。而可愛的龍貓盤子,笑瞇瞇地望著你,讓你每吃一口食物,都開懷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