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萍
課堂教學,應該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的重要途徑。在英語教學中,如何結合課堂教學,以新課標、新教材內容為依據(jù),以學生為主體,疏導學生的心理問題,進行了探討。中學生心理問題心理輔導一、我校小學生的特點
我校接受小學生整體劃片入學。近十年來,存在著諸多的問題,其中最大的問題,是如何讓學生盡快適應中學的學習和生活。面向我校的秦安路小學,近500名小學生進入中學后的種種不適。我們運用心理學、教育學、情感教育等手段,從心理上疏導小學生在思想教育方面存在的問題,以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為依據(jù),很抓學生的養(yǎng)成教育。在學科教學上以新課程的理念為指導,對小學沒有完成數(shù)學、英語基本學業(yè)任務的學生進行分層教學和輔導;我校的五心溫暖工程和家校聯(lián)合等多層面上全方位關注每個學生的成長,最大限度地讓進入我校的學生能盡快適應中學的學習和生活。
我校是一所普通完全中學,近幾年來,隨著小學整體劃撥入學的政策實施,使廣大小學生有了公平上學的機會,保證了小學100%的升學率。就近劃片入學,使絕大部分小學生減輕了考試帶來的心理壓力,避免了小學一開始就狠抓應試教育,加強了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全面培養(yǎng)。從近幾年教育教學實踐來看,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從小學升入初中后感覺很難適應中學的學習。由于小學與初中在教育目標、教育內容和教育對象的身心特點等方面存在著明顯的差異,所以,小學生升入初中后,會有一段不適應期,這個不適應期的長短因人而異,短的一兩個月,長的三四個月,甚至更長一些。
二、小學生進入初中后,學生不適應的主要表現(xiàn)
對具有相對獨立性的初中生身份不適應;對教師較為放手的教育方式不適應;對多學科齊頭并進的教學形式不適應;對教師具有一定抽象性的授課方式不適應;對與更多的陌生同學交往不適應,等等。有了這么多的不適應,就使得許多小學生上了初中后,竟然覺得自己不會學習了,不會聽課了,不會交往了,處處感到不習慣,嚴重者還會產生厭學情緒或伴有散漫、打架等行為。由于功課的數(shù)量的增加,他們普遍感到學習上不適應,學習方法上小學階段一切由老師帶著手把手,一點點喂的做法到要培養(yǎng)自己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獨立思考的能力等方面產生很大的困惑。另外,2003年,實施初中新課程后,在教學內容、教學難度、要求、深度上有較大提高,對學生的能力要求非常高。中學的科目由小學階段的語文、數(shù)學二門到語文、數(shù)學、英語、物理、化學、地理、歷史、生物、政治等7門課程。而且,每科都要以考試的形式結業(yè)。但是各學科的周課時是嚴格按課標要求設置的,教師普遍感到課時不夠。另外,六年級的學生經過一個漫長的暑假對有些知識遺忘較多,知識的鞏固出現(xiàn)了問題。特別是劃撥我校的部分學生在小學階段就沒有完成學習任務,小學進入中學的分班考試,有的學生數(shù)學競考個位數(shù)。尤其英語,是學生認為難上加難的課程,小學英語課程標準要求小學畢業(yè)時具有2級課標的基礎。其實,絕大多數(shù)學生的英語水平在小學階段根本達不到2級課標基礎的能力要求。許多初一英語教師心中著急,教師在教學方法上表現(xiàn)出教師在單位時間內向學生“灌輸”最大量的知識,以保證完成教學任務。后進生更是難以承受。過差率很快出現(xiàn),兩極分化表現(xiàn)非常明顯。個別班級從初一第一天起,就產生了過差和兩極分化。
三、研究目標
本研究的目標旨在推動素質教育的落實,能讓小學生進入中學后盡快從心理、學習等多方面適應中學的學習,并能和小學教師、學生溝通、有效地解決更多實踐問題,讓中學和小學的思想教育、學科教學形成互補,共同提高學校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和學科的教學水平。
在課題研究結果的最終表現(xiàn)是論文、案例專輯,學生問卷、家長問卷、結題報告、學生成績等。
四、利用心理周記進行心理輔導
學生把學習生活及成長過程中的煩惱用周記的方式交到班主任老師那里,有多少寫多少,老師給予引導,學生對老師的批語有想法、意見還可以繼續(xù)寫。師生間互動,交流有了一個對話的平臺、一個心靈的交流過程,以求心理問題的解決這樣可以打開學生閉鎖的心理,對學生缺失的人文關懷是有效的補充,也是師生間對話的有效補充,也是師生建立和諧的橋梁,建立信任,了解學生的問題。學生樂于參與,敢于傾述與交流,把真實的自我展示在彼此的面前,班主任就可以有的放矢。曾經有一位不多言語的大個頭男生在考試后寫的心理周記是這樣的:“這些日子以來,我?guī)缀跏チ丝鞓罚】偘殡S著我,我不知人生對我還有什么意思,多少遍,我在問我自己——有沒有必要再延續(xù)我的生命?活著真累!我常常不解,這個世界為什么有人啊?又為什么要有我?書上說“有來世”,如果真的有來世,我請求上蒼,不要再讓我做個人,真的很累”!我們震驚到了極點,我們的學生已憂郁之至!如果沒有心理周記,我們不敢設想會是什么結果。我們趕忙肯定他對班主任老師的信任——和盤說出心中的苦悶,并指出“老師永遠會做你知心的朋友”——快樂時與你分享,痛苦時為你分擔,迷惘時給你指點。然后,用長跑沖刺前總得經歷一段讓人意欲放棄的窒息階段相比喻,告訴他挺過難關,前面就會有鮮花和掌聲。接著,我們給他提供了兩種釋放郁悶的方法。其一,多聽一些節(jié)奏感強的音樂。其二,早晨適當?shù)刈鲆恍┞苓\動。最后,班主任還親自去家訪,與該生進行長時間的面談,用實際行動去表現(xiàn)班主任老師很在乎他的成長。一段時間后,該生在周記中這樣說:“老師,音樂和體育鍛煉,對一個人的幫助還真的很大,最近我的活動量加大了許多,真的發(fā)現(xiàn)心情也好轉了許多,真希望一切都能有所好轉?!卑嘀魅渭皶r鼓勵:“會的,一切都會好轉的,老師堅信!”心理周記讓學生在關愛中找到了自信,好多學生在心理周記中流露出這樣的認識:“老師,我現(xiàn)在的心理負擔少多了!我的心情愉快多了,我永遠也忘不了這本給我?guī)韼椭桶参康男睦碇苡洷玖?!”通過實踐,我們發(fā)現(xiàn),開展心理周記交流的班級,學生的不良心理狀況顯著差異于未開展的班級,學生中打鬧、厭學等違紀、違規(guī)現(xiàn)象也趨于明顯減少,學生的學業(yè)成績比其他班級有顯著的提升。心理周記不但對學生的現(xiàn)在,而且必將對學生的整個人生發(fā)展都將起到重要的積極影響。
五、提升了我校教育教學質量
自2000年~2009年,我校連續(xù)獲得教育質量優(yōu)秀獎。初中學生戚翔獲得中考狀元,2009屆中考成績在全市40多所市級示范性學校中名列第一。
堅持以德為首,以人為本,不斷轉變傳統(tǒng)教育觀念,不斷改革教育方法,積極引導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健身、學會處事,注重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yǎng),注重學生良好行為道德的培養(yǎng)。
六、反思
1.在課題的研究過程中,我們深深地感到,我們的課題研究可能還缺乏“普通初中”的特色,有些活動的成效也不盡如人意。
2.課堂教學應該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的重要途徑,如何結合課堂教學,以新課標、新教材內容為依據(jù),以學生為主體,通過教師的自身心理品質、才智、風度、風格、行為、習慣等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質,有待于進一步研究和探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