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永紅
新課程教學重視對學生素質的培養(yǎng),而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它在化學教學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加強素質教育的今天,如何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不僅需要發(fā)揮實驗的教學作用,更需要對實驗教學進行改革。初中化學實驗改革教學功能化學實驗以豐富的內容、生動的魅力吸引著初中學生,它在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以及增加感性認識方面,發(fā)揮極其重要的作用。在素質教育的今天,新課改將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作為教學的一個側重點,更需要發(fā)揮實驗的教學功能。
化學教學改革包含著實驗教學的改革,因為實驗是化學教學的主要內容,也是研究化學問題的主要手段。對于實驗教學的改革,不能將實驗教學分離出來改,而應將實驗教學置于整個化學大背景下,有計劃、有目的、系統(tǒng)地加以思考與探索。
一、充分發(fā)揮實驗的教學作用
1.改變訓練實驗操作技能的形式
培養(yǎng)學生的操作技能是化學實驗的一個重要作用。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老師為了趕教學進度,常常在黑板上講實驗,將實驗操作寫在黑板上讓學生記憶,目的是為了應付考試。新課程教學以發(fā)展學生的素質為己任,要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沒有一定的操作技能是無法完成科學探究性實驗的。因此,培養(yǎng)學生的操作技能必須通過實踐操作活動才能實現(xiàn)。無論老師講解得多么精彩,不讓學生親身操作,學生永遠是眼高手低的。比如,用膠頭滴管向試管里滴加試劑,如果不經(jīng)過反復訓練,學生的手會抖動厲害,至于將膠頭滴管頭伸進試管碰到試管壁的現(xiàn)象,更是屢見不鮮,經(jīng)常訓練后,學生會熟能生巧自然而然地掌握了。
假如過分的強調實驗技能的熟練程度,抽出時間進行突擊性的訓練,學生會感覺枯燥無味,效率也不怎么高,這就需要加以改革。如果將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技能置于科學探究的實驗之中,使兩者有機的整合起來,那么,學生就會學得積極,練得勤奮。因此,在具體的教學中,老師應引導學生將精力集中于科學探究實驗中,學生在興趣的驅使下,積極主動的探索化學問題,又訓練了實驗的技能,使提高實驗的操作技能成為探究式教學的一個成果。
2.改變驗證性實驗的設計
當前,很多人對驗證性實驗發(fā)出了批評的聲音,不少人還主張將驗證性實驗改為研究性或者探索的實驗來進行教學。其實,驗證性實驗與探究性實驗都具有各自的作用。假如過分地將驗證性實驗改為探究性實驗的話,就會使教學走向另一個極端。很多老師在組織學生進行驗證性實驗的時候,先告訴學生結論,然后請學生做實驗來尋找這個結論,結論置于實驗之前,會使實驗缺少了懸念,學生常常失去興趣。假如在教學中,老師告訴學生的操作步驟,然后采用學生是否接近結論來給予實驗活動的評價。那么,學生的實驗興趣就會很濃厚,教學效果就會明顯好了很多??梢?,批評驗證性實驗的開展,問題并不是驗證性實驗的本身,而是進行實驗教學的設計上。其實,驗證性實驗與探究性實驗,都具備各自的教學功能,只是在不一樣的層面上。在加深對化學原理的理解上,驗證性實驗還是有很大作用的。比如,通過熄滅蠟燭火焰的實驗,可以有力地說明CO2氣體本身不能燃火,也不支持燃燒。改革化學的驗證性實驗,不是用探究性實驗完全的取代它,而是要改變那種“照方抓藥”的教學設計,應開展含義探究因素的驗證性實驗。
3.重視實驗的過程
化學實驗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感知,易于讓學生理解化學概念,掌握化學原理。這是化學實驗的重要功能,但實驗教學不能只停留在實驗“結果”上,而應讓學生親身經(jīng)歷探索實驗結果的過程,只有讓學生親身體驗了探索的過程,才使他們真正的了解什么是科學、什么是科學研究,才能使學生得到科學地熏陶以及掌握科學方法,才能使學生形成科學的態(tài)度與價值觀。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過于關注實驗結論的掌握,并不重視實驗的過程,使本來很生動的化學實驗變成了一個靜態(tài)的結論記憶。而且這些結論,學生可以從預習階段就能掌握,感受不到探索的快樂,就像看一本早已知道結果的偵探小說,沒有絲毫懸念,這樣組織的教學活動,沒有讓學生感受到科學的魅力。
二、實驗改革新亮點
1.聯(lián)系生活與社會
初中化學新課改要求將“面向公民的化學”與“面向全體學生的化學”觀念落實到教學行動中,這就需要化學教學要貼近學生的生活,聯(lián)系社會。實驗是化學教學的重要內容,也要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社會。聯(lián)系生活可以使學生感受到化學就在自己的身邊,生活離不開化學。這樣,不僅使學生理解化學的概念與原理,還能使學生知道所學的知識有什么用處,應怎么去解決問題。比如,學習了燃燒知識后,就會對油鍋起火作出正確的撲滅措施;學習了碳酸鹽知識后,就會正確地除去水瓶中的水垢。
2.增加實驗的趣味性
初中學生剛接觸化學學習,他們常常對千奇百怪的實驗現(xiàn)象產(chǎn)生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學習的興趣,就會產(chǎn)生自主學習的動力。因此,增加化學實驗的趣味性,成了很多老師關注的問題。
教師在化學教學中,要積累一些趣味性實驗的素材,以便結合教學使用。比如,與火有關系的小實驗有:“魔棒點火”“火山爆發(fā)”“燒不壞的手帕”“神蠟自燃”“火龍寫字”等;與水有點關聯(lián)的趣味性實驗有:“水中火花”“密寫墨水”“化學酒店”“凈水變色”等。
3.化學實驗的微型化
微型實驗是今年來化學實驗教學的一種新的形式,它體現(xiàn)了綠色化學的理念。相比常規(guī)的實驗有很多優(yōu)點。
(1)綠色環(huán)保
由于微型實驗所需要的藥劑很少,因此產(chǎn)生的污染也十分少,實驗中的危險程度很低,對環(huán)境的影響也非常小。
(2)節(jié)約實驗成本
微型實驗需要的藥劑量少,因此做實驗的成本也很低。很多實驗的器材可以利用生活利用品代替,大大的節(jié)約了實驗的費用。
(3)便于開展
微型實驗的器材多數(shù)是老師組織學生自制的,可以達到人手一套,從而實現(xiàn)人人動手、個個探究的目標。同時,學生在自制器材的過程中,充分地動腦、動手,促進了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學生的參與程度高,也有效地激發(fā)了他們的實驗興趣。
當然,微型實驗也存在很多的不足,比如,對于加熱的、過濾等實驗,操作起來有難度,而且它的精度較低,誤差也比較大,不適合做演示實驗,也不方便用其制取量多的物質。
4.實驗生活化
生活中存在著大量的化學物質、化學反應、化學現(xiàn)象。引導學生開展家庭小實驗,能鞏固課堂教學中所學習的化學知識,而且還能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獨立探索問題的能力,有效的提高他們的探知能力與創(chuàng)新能力。比如,利用食醋與小蘇打可以制取CO2氣體,利用玻璃瓶、鐵釘、食用油、水等物質可以探索鐵生銹的原因。
三、結語
總之,實驗是化學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研究化學問題的主要手段。在教育改革的今天,改變傳統(tǒng)的實驗模式,挖掘實驗的教學功能,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素質,培養(yǎng)他們的科學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宋心琦.有關化學實驗改革的想法和建議.化學教育.
[2]姚煥英.在實驗教學中應大力推行微型實驗.中學化學教學參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