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三千,曹 磊,羅 紅,于 越,劉詩文
糖尿病是患病率比較高的一種病,其發(fā)生與遺傳、飲食、體質等多種因素有關,發(fā)生后,其并發(fā)癥比較多,可威脅多個器官,其中危害比較大的是合并糖尿病腎病,發(fā)展到終末期引起腎衰竭,是糖尿病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糖尿病腎病診斷的敏感指標是24 h 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1],其發(fā)病早期,對腎臟的損傷還屬于可逆性階段,即通過藥物控制,蛋白尿減少,達到保護腎功能不受損傷的目的。臨床發(fā)現(xiàn)依帕司他對尿白蛋白排泄有抑制作用,可以作為延緩糖尿病腎病發(fā)生發(fā)展的首選藥物,現(xiàn)分析報告如下。
1.1 資料 選擇2010年7月-2013年7月,早期2 型糖尿病腎病患者82 例,入選患者均符合WHO 組織對2 型糖尿病腎病的診斷標準,無嚴重心腦血管疾病和嚴重血液系統(tǒng)、原發(fā)泌尿系疾病??诜堤撬幓蚣佑靡葝u素治療,血脂、血糖控制理想。將患者隨機分為2 組:觀察組50 例,男29 例,女21 例,年齡47~72 歲,平均年齡60.3 歲。糖尿病病程5~14年,平均年齡8.2年,糖尿病腎病病程0.3~2年,平均0.9年。對照組32 例,男18 例,女14 例,年齡50~75 歲,平均年齡62.4歲。糖尿病病程4~17年,平均10.1年,糖尿病腎病病程0.4~1.4年,平均0.8年。2 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病程等無明顯性差異(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入選患者均正常用藥治療,血壓不穩(wěn)定用氨氯地平或施慧達控制,血糖用糖適平+二甲雙胍或注射胰島素控制,同時嚴格執(zhí)行糖尿病飲食標準,適量運動。在此基礎上,觀察組加用依帕司他治療。依帕司他(商品名唐林):江蘇揚子江藥業(yè)集團生產(chǎn),50 mg/次,3 次/d,飯后口服,連續(xù)治療[2]。在治療前后,在同一條件下分別檢測患者的空腹血糖、24 h 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清肌酐及血清尿素氮。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結果所得的數(shù)據(jù)用SPSS13.0 統(tǒng)計軟件分析,以±s形式表示計數(shù)資料,治療前后本組及組間的各項數(shù)據(jù)比較用t 檢驗,以P<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2組治療前后各觀察指標變化 對照組各測定值在治療后與治療前無明顯變化,觀察組空腹血糖值在治療前后無明顯變化,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值均大于0.05);觀察組在治療后與治療前、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值均小于0.05)。見表1。
表1 2 組治療前后各觀察指標變化(±s)
表1 2 組治療前后各觀察指標變化(±s)
組別空腹血糖血清肌酐血清尿素氮UAER觀察組:治療前7.05±0.5389.71±6.1540.12±9.36 144.38±9.33治療后7.03±0.7150.63±2.1755.83±9.3496.85±8.23對照組:治療前7.06±0.4990.30±8.0439.52±8.61 145.28±8.36治療后7.06±0.5588.68±6.6840.34±6.58 145.00±8.97
2.2 不良反應 2 組均未發(fā)現(xiàn)與藥物有關的不良反應。
糖尿病并發(fā)癥較多,常見的也是危害最大的并發(fā)癥是糖尿病腎病。糖尿病腎病發(fā)病原因復雜,臨床尚未找到能使其完全逆轉的方法,一般用依帕司他治療,以求盡量延緩疾病發(fā)展速度。在糖尿病腎病起病早期,因癥狀比較隱匿,發(fā)展緩慢,不易被發(fā)現(xiàn),多在常規(guī)復查中發(fā)現(xiàn),或患者自覺尿頻尿急外,尿液性狀與以往不同,來診時發(fā)現(xiàn)。其發(fā)病機理是糖尿病病程發(fā)展到一定階段,腎小球的細胞外基質積聚,基底膜逐漸增厚,而毛細血管壁受損,原有的高濾過性被破壞,通透性增加,血液中白蛋白隨尿液的形成滲出,出現(xiàn)微量間斷的蛋白尿,控制不好,會逐漸變?yōu)槌掷m(xù)蛋白尿,對腎功有嚴重影響,逆轉困難,可能導致腎小球結節(jié)硬化,出現(xiàn)彌漫性損害。可見,蛋白尿是腎小球硬化、腎功能惡化的早期標志,也可作為糖尿病腎病評估的重要指標[3]。
依帕司他是一種醛糖還原酶抑制藥,可選擇性抑制多元醇代謝,能中轉葡萄糖與山梨醇醛糖的還原和轉化[4]。2 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在治療前,空腹血糖、UAER、血清肌酐及血清尿素氮等各項指標的檢測值無明顯差異,排除患者因個體差異帶來的影響。而治療過程中,所用的藥物相同,飲食和運動方式相同,也排除其它藥物對檢測指標的影響。在治療后的檢測中,觀察組UAER、血清肌酐明顯降低,血清尿素氮明顯升高,說明治療有效,選擇的藥物可以逆轉早期糖尿病腎病,對腎臟有保護作用。觀察組應用后,尿蛋白明顯下降,考慮與依帕司他能改善腎臟微循環(huán)有關。依帕司他減少細胞內山梨醇的堆積,也減輕了腎臟細胞的腫脹,腎小球內血壓降低,炎性介質滲出減少,尿蛋白降低。另外,依帕司他對糖尿病患者的氧化應激也有抑制作用,抑制促進腎纖維化的PKC 的活性[5],所以腎小球硬化延緩。糖尿病腎病大多是腎臟的重吸收形式以胞飲形式出現(xiàn)[6],近曲小管功能被破壞,不能正常濾過,尿量受影響,尿中的蛋白量、肌酐和尿素的量也發(fā)生變化,所以需要藥物控,當尿蛋白降低時,腎臟的腎小球、腎小管和近曲小管等都有機會得到修整,所以說依帕司他對治療早期2 型糖尿病有減慢進展,對腎臟有保護作用。
[1]戚文群.依帕司他治療2 型糖尿病早期腎病的臨床研究[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1,15(21):102-103.
[2]阮希成,蔡奕琪,肖建宏,等.前列地爾及依帕司他治療早期2 型糖尿病腎病蛋白尿的療效觀察[J].當代醫(yī)學,2012,18(27):96-97.
[3]萬 軍,王文耕,歐冬梅,等.依帕司他聯(lián)合前列地爾治療早期2型糖尿病腎病的療效觀察[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0,14(15):77-78.
[4]廖 渝,尹 南,趙 琨,等.依帕司他對早期2 型糖尿病腎病的影響[J].中國醫(yī)藥,2013,8(1):125.
[5]萬青松,歐繼紅,謝紅萍,等.依帕司他對早期2 型糖尿病腎病的保護作用[J].廣東醫(yī)學院學報,2009,25(1):94-96.
[6]張國艷,張 浩,牛效清.前列地爾聯(lián)合貝那普利治療糖尿病腎病蛋白尿的療效[J].當代醫(yī)學,2012,18(4):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