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會杰
(黑龍江省富錦市中醫(yī)院 156100)
哮喘是兒科常見的呼吸道疾病,其病機復雜,病變廣泛,多因素參與,氣道炎癥反應重,具有反復發(fā)作,冬春季節(jié)多發(fā)的季節(jié)性特點。我院采用中醫(yī)清熱滌痰定喘湯聯(lián)合穴位貼敷治療小兒哮喘,取得滿意效果。
1.1 一般資料 我院2011年9月~2013年9月間收治收治的哮喘患兒78例,經過采用中醫(yī)哮喘并和哮喘緩解期診斷主要參照1994年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發(fā)布的《中醫(yī)病診斷療效標準·中醫(yī)兒科病癥診斷療效標準》和《諸福棠實用兒科》中相關診斷標準,結合病史、體格檢查及相關檢查,所有患兒均確診。其中男患兒50例,女患兒28例,年齡年齡在4~10歲之間,平均年齡為(7.4±1.2)歲;病程在3個月~4年之間,平均病程為(2.6±1.2)年兩組患兒各方面的差異均不顯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給予對照組患兒西醫(yī)支氣管擴張劑聯(lián)合激素治療,讓患兒口服4~6mg/kg的氨茶堿,每天3次,1個月為1個療程;給予試驗組患兒中醫(yī)清熱滌痰定喘湯加穴位貼敷治療。在清熱滌痰定喘湯治療方面,熱性哮喘發(fā)作期:方藥:荊芥3-10g、麻黃1-3g(或炙麻絨 3-15g)、石膏10-30g、黃芩3-10g、葶藶子 3 -15g、炙百部6 -12g、炙冬花6-15g、蘇子 6-15g、蘆根 10-30g、炙金沸草6-15g、神曲6-15g、法夏6-10g、射干 6-9g、橘紅6-15g、山楂6-15g。隨證加減:若表證明顯者加前胡6-15g,連翹6-15g,以辛涼透表。(1)痰涎壅盛,苔白膩者加蛇膽陳皮末;(2)腑氣不通者加胖大海5-10g,瓜殼6-15g;(3)口渴者加天花粉10-15g。隨證加減:(1)若大便溏薄者加木通6-9g,藿香3-6g;(2)食欲極差者加白蔻3-9g;(3)汗多者加五味子6-9g,牡蠣10-20g;讓患兒口服清熱滌痰定喘湯,每天1劑3次,1個月為1個療程;在患兒的大椎、氣海、肺俞等穴位貼敷冬病夏治消喘貼膏,每次貼0.5~2h,如果患兒的皮膚有異常,則將貼敷的時間適當縮短。每年夏季入伏日期,每10天1次,共貼3次,1個月為1個療程。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7.0,計量資料采用均屬加減標準差表示,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分別采用t和χ2檢驗,P<0.05時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兒總有效率達到94.87%,高于對照組(P<0.05)。結果見下表。
表1 兩組患兒的臨床療效比較(例/%)
目前治療小兒哮喘的根本目的是去除病因和緩解癥狀,減輕和控制哮喘發(fā)作,治療和預防復發(fā)相結合,延長緩解期,減少并發(fā)癥。臨床研究表明,運用中醫(yī)辯證使用內服中藥結合外敷治療小兒哮喘,中藥清熱滌痰,宣肺止喘內服,冬病夏治消喘貼膏外治的綜合治療近期治療和遠期預防的雙重作用,達到調節(jié)人體臟腑功能和機體非特異性免疫力,貼敷后血中的嗜酸性粒細胞減少,降低機體過敏狀態(tài),血漿皮質醇提高,消除炎癥的治療目的。從本研究結果來看,觀察組患兒臨床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表明清熱滌痰定喘湯加穴位貼敷治療小兒哮喘療效良好,值得臨床廣為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