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其武
翩翩?zhèn)b影駐心田
□ 何其武
一個陽光明媚的午后,我捧著梧州人文叢書之《梁羽生》踏入梁羽生公園古色古香的大門,步過小廣場,踱過義行橋,拾級而上,經(jīng)思俠亭,過筆瀉瀑,直攀向鰲山之頂?shù)奈墓P塔。據(jù)梁羽生先生回憶,小時候他就喜歡攀爬家鄉(xiāng)的文筆塔,“文翻北海,筆瀉西江”之志,就立于塔前。到達(dá)塔前,我找了塊草地坐下來,一邊享受午后溫暖的太陽,一邊隨手翻閱手中的書。
我與先生隸屬同鄉(xiāng)。從文方面,他是文壇名宿,一代宗師,而我是一個名不見經(jīng)傳的小字輩。對先生我是仰慕已久,做夢都想得到他醍醐灌頂式的啟示,可惜始終無緣相會。而今,先生已駕鶴西游,我也只能空留遺憾了。
上小學(xué)五年級時,我已成為先生的鐵桿粉絲了。那時農(nóng)村精神生活比較貧乏,讀課外書便成為我課余唯一的嗜好。父親也是書迷,有不少藏書,其中就有數(shù)部先生的小說。當(dāng)時我住的村子比較偏僻,還沒通電,晚上我就在火光如豆的煤油燈下閱讀。我遨游在先生筆下刀光劍影的世界里,度過了無數(shù)個難忘的夜晚。
父親并不反對我看課外書,只是與我約定,晚上十時前必須熄燈休息。剛開始幾晚我還能遵守約定,后來漸漸約束不住自己,要在父親數(shù)次提醒下,才肯放下書本。有一個晚上,我看《七劍下天山》,為書中的俠客傾倒,已近零時仍不舍得放下書。父親幾次警告我,我置之不理。父親一氣之下,提走了我房間的煤油燈。我當(dāng)時看書正在興頭上,欲罷不能。等父親一走,我就找出電筒,裝上父親新買的電池,趴在被窩里繼續(xù)看書,直看到三更雞啼,電池蓄電用盡,才依依不舍地把書放下。
第二天晚上父親要到鎮(zhèn)上參加會議,發(fā)現(xiàn)電筒不亮,剛開始以為是電筒出毛病,后來得知是我的“杰作”,將我狠狠臭罵了一通。也就是從那時起,父親對我的管理更嚴(yán)了,每晚都會不定時“查崗”,我再也不能熬夜看書了。
先生小說著作有三十五部之多,能找到的二十多部,我都一一看過。在我所看的作品中,我尤其喜歡先生的《萍蹤俠影錄》。近二十年過去了,書中主人公的形象依然清晰地印在我的腦海里。男主人公張丹楓既是“亦狂亦俠真名士,能哭能歌邁俗流”的名士,也是“難忘真情難忘你,只為情癡只為真”的情癡!若僅如此,張丹楓只能算是一個“小俠”,也只能博得凡夫俗子幾聲喝彩與一把激動的淚水罷了。幸好他還是一個了解到“江山代有才人出,各苦生民數(shù)十年”、憂國憂民的“大俠”!將武俠小說的傳奇故事與中國歷史的具體真實背景結(jié)合起來,是先生的特點。這讓他的小說走出了個人恩怨情仇的狹窄,與國家興衰緊密相聯(lián),從而讓小說有了縱深背景,走向了遼闊。
先生的武俠小說,每部幾乎都有明確的歷史背景,從盛唐到晚清,千多年浩瀚歷史風(fēng)云,在他筆下波翻云涌,撲朔迷離。寫《萍蹤俠影錄》的時候,先生剛剛新婚燕爾,三十來歲,正是意氣風(fēng)發(fā)的時候,寫作過程中難免會融入了自己的理想與感情色彩。可以猜想,張丹楓是作者理想人物的化身。
不久前,與一位同是先生粉絲的文友聊起《萍蹤俠影錄》,文友脫口而吟:“萍蹤追俠影,繞梁有雨聲”(雨聲諧音為“羽生”)。我豎起了拇指,稱贊文友沒白讀先生的書,因為先生著述中就有許多絕妙詩詞。我也得益于先生的著作,上學(xué)時文科一直比較優(yōu)秀,作文多被語文老師當(dāng)作范文在班上閱讀。這是我學(xué)生時代引以為豪的事情。
先生的小說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筆下人物正邪分明,為了正義,俠客無不大義凜然,必要時可以慷慨赴死,給人心靈以巨大震撼?,F(xiàn)在是法治時代了,我們不可能像文中俠客那樣快意恩仇,但不能沒有正氣。由此我想起與我同住在一條街道上的陳如飛先生,他既是一名武俠小說閱讀愛好者,也是一位頗具俠義情懷的人。2010年6月,陳如飛先生與另一戶從外地遷來的黃姓人家,同在山里發(fā)展種養(yǎng)業(yè),兩戶住所相隔百多米。在一個伸手不見五指的夜晚,一蒙面歹徒進(jìn)入黃姓人家室內(nèi)搶劫并持刀傷人,受害人奔跑呼救。陳如飛先生不顧自身安危,挺身而出,與蒙面歹徒斗智斗勇一個多小時,最終與趕來的民警一起將歹徒擒獲。為了表揚陳先生的正義之舉,弘揚見義勇為的精神,縣里舉行了隆重的表彰會,受表彰的陳先生上下表彰臺這短短的兩三分鐘里,會場自發(fā)響起四次熱烈掌聲,這也是正義的呼聲!可見先生提倡的行俠仗義,時至今日仍不過期。
我與陳先生雖然年齡上有差別,私交不深,但也算得上是熟人,他的兒子是我的中學(xué)同學(xué)。我清楚記得他家里收藏有很多武俠小說,其中有不少梁羽生先生的著作,我曾多次上門借閱。一次偶然碰面,我?guī)е鴰追珠_玩笑的意味問陳先生:“膽敢挺身斗歹徒,是不是受了武俠小說中俠客的影響?”陳先生可能沒想到我會問這個問題,一愣之后,大笑說:“也許潛意識里受到了影響也有之?!甭犃诉@回答,我心里十分滿足。武俠小說竟能在現(xiàn)實生活中給人以正義的力量,并直接影響到一個人的行為,我想這足以讓先生含笑九泉了。
讀先生,更憶先生。不知不覺,夕陽西斜,倦鳥歸巢的聲音,將我從萬千思緒中拉回到現(xiàn)實。此時的文筆塔被夕陽余暉染上一層金輝,整座塔閃著神圣的光芒。這座塔,應(yīng)該是先生手中那支弘揚正氣的神筆化身吧?
責(zé)任編輯:傅燕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