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彥燊,董文銘,王亞海
(湛江中心人民醫(yī)院骨科,廣東湛江524037)
復方丹參片對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大鼠脛骨形態(tài)計量學靜態(tài)參數(shù)的影響
肖彥燊,董文銘,王亞海
(湛江中心人民醫(yī)院骨科,廣東湛江524037)
目的研究復方丹參片對大鼠類風濕相關骨質疏松的對抗作用。方法利用皮下注射牛Ⅱ型膠原誘導SD大鼠發(fā)病,建立膠原誘導性關節(jié)炎(collagen induced arthritis,CIA)大鼠模型,設立正常對照組、實驗對照組和實驗組(復方維生素D組及不同劑量的復方丹參組),分別給予滅菌用水、復方維生素D及不同劑量的復方丹參處理2月后,比較各組大鼠脛骨的干重、濕重、長度、周徑以及骨組織形態(tài)計量學靜態(tài)參數(shù)。結果實驗各組及實驗對照組中大鼠脛骨的濕重、干重及骨組織形態(tài)計量學靜態(tài)參數(shù)顯著低于正常對照組,而實驗各組大鼠脛骨的上述參數(shù)顯著高于實驗對照組。結論復方丹參能部分抵抗類風濕疾病引起的骨質破壞和骨質疏松。
復方丹參;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骨質疏松;膠原誘導性關節(jié)炎
類風濕關節(jié)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種病因不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在我國的患病率高達0.4%,有近400萬患者[1]。骨質疏松癥(osteoporosis)是以單位體積內骨量減少、骨的微結構退化、骨皮質變薄、骨小梁數(shù)目減少、骨髓腔增寬、骨強度減低和易于骨折為特征的系統(tǒng)性骨病。越來越多的研究發(fā)現(xiàn)RA患者極易發(fā)生骨質疏松,而骨質疏松極易造成腰椎壓縮性骨折、股骨干骨折及手腕部橈骨骨折,成為RA的重要合并癥,也是其產(chǎn)生嚴重并發(fā)癥的重要促進因素[2]。不僅如此,RA相關的骨質疏松也是其影像學最早期的改變之一。積極發(fā)現(xiàn)并及時治療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引起的骨質疏松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本研究通過建立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大鼠模型,檢測經(jīng)復方丹參片處理后大鼠脛骨形態(tài)計量學靜態(tài)參數(shù)的變化情況,探討復方丹參片對類風濕相關骨質疏松的治療效果,為類風濕相關骨質疏松的防治提供新方法。
1.1 材料與試劑
1.1.1 實驗動物 實驗選用4月齡未交配的雄性SD大鼠,SPF級,平均體重(220±12)g,由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院實驗動物中心提供,實驗動物許可證號:SCXK(粵)2009-0008。
1.1.2 實驗藥物 復方丹參片(0.32 g/片,廣州白云山和記黃埔中藥有限公司);復方維生素D制劑(廣東醫(yī)學院科技醫(yī)藥開發(fā)中心提供);牛Ⅱ型膠原蛋白(20 mg/瓶,Chondrex公司);弗氏完全佐劑及不完全弗氏佐劑,鈣黃綠素、鹽酸四環(huán)素、Golder′s染料試劑(Sigma公司)。
1.2 實驗方法
1.2.1 動物模型的建立 參考高曉珺等[3]報道的方法,即:3%戊巴比妥鈉溶液(1.5 mL·kg-1)腹腔注射將大鼠麻醉后,于每只大鼠尾根部皮下注射0.12 mL膠原乳劑(含膠原240μg)進行初次免疫。7 d后,同法于大鼠臀背部兩側皮下各注射0.03 mL膠原乳劑(共含膠原乳劑120μg)進行激發(fā)免疫。炎癥評分≥2分即隨機入組。
1.2.2 實驗分組及處理 隨機抽取10只大鼠歸入正常對照組,將成功建立模型的大鼠60只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12只。實驗組以灌胃的方式給予復方丹參,每天1次,每次100μL,劑量依次為2.5、5、10 g·(kg·d)-1,陽性對照組給予復方維生素D制劑,正常對照組及實驗對照組均給予同體積滅菌蒸餾水,三組的飼養(yǎng)環(huán)境及方式均相同(詳見表1)。處理2月后,采用麻醉法處死大鼠,留取右側脛骨組織用于分析。
表1 實驗動物分組及給予藥物劑量
1.2.3 骨標本的取材及制備 以3%戊巴比妥鈉(1.5 mL·kg-1)進行腹腔注射麻醉,分離脛骨,去除肌肉,用低速鋸切取脛骨上段組織,迅速將其置入10%磷酸鹽緩沖液配制的甲醛溶液中固定24 h,再經(jīng)70%乙醇脫水后,用特殊骨染料染色5 d。從50%乙醇開始逐級脫水及丙酮脫脂,最后用甲基丙烯酸甲酯包埋不脫鈣骨,采用硬組織切片機切成9 μm厚片進行測量。
1.2.4 大鼠脛骨物理指標測定 大鼠麻醉處死后,取左側脛骨,除凈附著在骨上的肌肉和軟組織,用AE240電子天平稱量濕重(BWW)后于烤箱烘干至恒重,再次稱量即為其干重(BDW)。用帶表的游標卡尺測量脛骨內側髁起至內踝之間的距離為脛骨長度(BL),脛骨中段的周徑作為脛骨周長(BC)。
1.2.5 骨組織形態(tài)計量學測定 將右側脛骨上端骨標本制成9μm骨切片后,在距離骨垢線1 mm處置遠端3 mm沿生長板的走向分別畫波浪線或直線,然后測量該范圍內的骨組織總面積,骨小梁總面積及骨小梁總周長,計算骨小梁面積百分數(shù)(%Tb.Ar),骨小梁寬度(Tb.Wi),骨小梁數(shù)量(Tb.N),骨小梁分離度(Tb.Sp)。
1.2.6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6.0統(tǒng)計軟件包對實驗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所有數(shù)據(jù)以±s表示,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及LSD-t檢驗進行組間兩兩比較,P<0.05時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復方丹參片對大鼠脛骨物理指標的影響 與正常對照組相比,實驗對照組中大鼠脛骨濕重(BWW)和干重(BDW)明顯降低(P<0.05),而脛骨長度(BL)及脛骨中段周長(BC)無明顯變化(P>0.05),表明類風濕疾病導致了明顯的骨質破壞和骨量減少,而對骨的長度和周徑無顯著影響。在低、中及高劑量復方丹參組和復方維生素D組,大鼠脛骨的BWW和BDW均顯著高于實驗對照組(P<0.05),但BL及BC無明顯變化(P>0.05),表明復方丹參同復方維生素D一樣,能改善類風濕疾病引起骨質破壞和骨質疏松,但對骨的長度及骨的周徑并無顯著影響(表2所示)。需要注意的是,高劑量復方丹參片及維生素D組中大鼠脛骨的BWW和BDW仍然顯著低于正常對照組(P<0.05),表明二者均未能完全改善類風濕疾病導致的骨質破壞。
表2 復方丹參片對大鼠脛骨物理指標的影響(±s)
表2 復方丹參片對大鼠脛骨物理指標的影響(±s)
注:與正常對照組比較,*P<0.05;與實驗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BWW(mg)BDW(mg) BL(mm) BC(mm)831.2±26 672.2±18 32.3±0.4 4.4±0.3實驗對照組 669.3±31*516.8±20*34.8±0.7 4.6±0.2復方丹參低劑量組 706.2±19#567.3±14#31.7±0.9 4.2±0.5復方丹參中劑量組 751.5±23#613.3±18#29.9±0.7 4.3±0.7復方丹參高劑量組 811.6±22#*653.8±16#*30.5±0.8 4.7±0.4復方維生素D組 803.2±28#*642.6±20#*正常對照組33.6±0.5 4.5±0.6
2.2 復方丹參片對大鼠脛骨上段松質骨骨組織形態(tài)計量學參數(shù)的影響 正常對照組、實驗對照組及實驗組大鼠脛骨上段骨組織計量學中靜態(tài)參數(shù)骨小梁面積百分數(shù)(%Tb.Ar)、骨小梁厚度(Tb.Th)、骨小梁數(shù)量(Tb.N)、骨小梁分離度(Tb.Sp)的變化情況如表3所示。同正常對照組相比,實驗對照組的%Tb.Ar、Tb.Th及Tb.N顯著降低(P<0.05),而Tb.Sp顯著增加(P<0.05),提示類風濕病變導致大鼠脛骨上段松質骨結構發(fā)生了明顯變化,呈現(xiàn)出典型的骨質疏松狀態(tài)。而低、中、高劑量復方丹參組及復方維生素D組中,%Tb.Ar、Tb.Th及Tb.N的值較實驗對照組顯著增加(P<0.05),Tb.Sp值則顯著降低(P<0.05),提示復方丹參片及復方維生素D明顯改善了類風濕病變導致的骨質疏松狀態(tài)。另外,高劑量復方丹參組及復合維生素D組的上述參數(shù)同正常對照組相比仍然存在顯著差異(P<0.05),表明二者均未能完全改善類風濕疾患引起的骨質疏松。
表3 復方丹參片對大鼠脛骨上段松質骨形態(tài)計量學靜態(tài)參數(shù)的影響(±s)
表3 復方丹參片對大鼠脛骨上段松質骨形態(tài)計量學靜態(tài)參數(shù)的影響(±s)
注:與正常對照組比較,*P<0.05;與實驗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Tb.Ar Tb.Th(μm)Tb.N(#/mm)Tb.Sp(μm)28.1±3.3 58.3±9.3 5.1±0.7 208.1±32.2實驗對照組 8.3±1.6*37.6±2.3*1.2±0.27*469.2±57.5*復方丹參低劑量組 13.6±1.1#41.3±1.8#1.7±0.28#375.3±36.4#復方丹參中劑量組 16.7±2.2#45.1±2.9#2.7±0.35#346.4±38.4#復方丹參高劑量組 21.3±2.9#*47.1±2.7#*3.2±0.45#*272.3±30.6#*復方維生素D組 20.7±2.5#*50.6±3.5#*3.4±0.43#*264.7±29.6#正常對照組*
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是以關節(jié)組織慢性炎癥性病變?yōu)橹饕憩F(xiàn)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發(fā)病率在自身免疫性結締組織病中列居首位。研究發(fā)現(xiàn),全身性骨質疏松和近關節(jié)的骨破壞是其最常見的并發(fā)癥之一,在其發(fā)病的2年內即可能出現(xiàn)[4]。如不加以干預,這種骨質疏松和骨質破壞會貫穿于整個RA病程之中,造成人群勞動力喪失和致殘[5]。由于原因不清,目前臨床上尚缺乏有效的治療手段和早期干預措施。因此,尋找類風濕相關骨質疏松的有效治療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作為著名的傳統(tǒng)中藥,丹參具有抗氧化、改善微循環(huán),防止血栓形成等多種作用[6],有關丹參的各種制劑已經(jīng)被廣泛應用于臨床心血管疾病的治療[7]。但相比之下,有關丹參的骨藥理作用研究的不多,其在這方面的研究目前也僅限于其對骨折[8]、絕經(jīng)后骨質疏松[9]、糖皮質激素導致的骨質疏松[10]等方面。為進一步增加丹參的應用范圍,更為了給類風濕相關骨質疏松的治療尋找有效的治療方法,本研究是首次通過類風濕相關骨質疏松大鼠模型,就復方丹參對類風濕相關骨質疏松的治療效果進行的探討,并對其能夠有效減輕類風濕相關骨質疏松的機制進行的初步分析。
本研究發(fā)現(xiàn),實驗對照組中大鼠脛骨的濕重、干重均顯著低于正常對照組,表明類風濕疾病能顯著引起骨質破壞及骨質疏松,這與類風濕疾病的流行病學調查結果是一致的。然而,復方丹參各實驗組及復方維生素D組中大鼠脛骨的干重、濕重介于正常對照組和實驗對照組之間,且與兩組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的差異,表明復方丹參僅僅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輕類風濕病變引起的骨質疏松和骨質破壞。丹參的骨藥理學作用研究發(fā)現(xiàn),復方丹參可以通過增加骨組織局部的血液供應,影響各種修復細胞如成骨細胞、破骨細胞、成纖維細胞等的功能,促進骨痂形成進而促進骨折愈合[11]。本研究中脛骨上段松質骨形態(tài)計量學靜態(tài)參數(shù)表明,復方丹參組中大鼠脛骨的各參數(shù)值均顯著高于實驗對照組,表明該組中骨組織的骨量明顯增加,骨質疏松程度明顯緩解,說明丹參能夠有效增加骨量形成,減輕骨質疏松。因此,其機制可能與促進骨折愈合的機制有關。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同正常對照組相比,即使高劑量丹參治療組及復方維生素D組中的各參數(shù)都是顯著偏低的,表明丹參及復方維生素D并未完全緩解類風濕因素造成的骨質破壞。目前,類風濕引起骨質疏松的原因被認為主要有兩個方面[12]:一是類風濕本身激發(fā)自身免疫反應導致的直接或間接地骨質損壞,主要表現(xiàn)為破骨細胞的激活和由此導致的骨質破壞。二是在類風濕治療過程中使用大劑量糖皮質激素所引起的骨質疏松,主要表現(xiàn)為大量糖皮質激素引起成骨細胞數(shù)量減少、活性降低和生存時間縮短。本研究在動物模型的建立及后續(xù)處理中并未使用糖皮質激素,表明復方丹參片未能完全緩解類風濕疾病造成的骨質疏松的原因可能與糖皮質激素造成骨質疏松的機制無關,而可能是通過目前尚不清楚的機制改善了類風濕疾病引起的骨質疏松。因此,為進一步明確丹參的骨藥理作用,有必要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以探討丹參改善類風濕相關疾病導致的骨質疏松可能機制。
綜上,復方丹參片能夠顯著緩解類風濕疾病相關骨質疏松,但是這種緩解是不完全的,其機制需要進一步深入研究。
[1]陳娟,林慶衍,陳梅卿,等.風濕性疾病與骨質疏松癥[J].中國骨質疏松雜志,2012,18(1):83-86.
[2]鄒伏英,尚可,王友蓮,等.類風濕關節(jié)炎和骨質疏松關系的探討[J].江西醫(yī)藥,2011,46(4):349-351.
[3]高曉珺,解駿,肖漣波,等.TNF-α拮抗劑對膠原誘導大鼠類風濕關節(jié)炎骨破壞治療作用的實驗研究[J].中國骨質疏松雜志,2013,19(5):458-464.
[4]王磊,曾炳芳.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并發(fā)骨質疏松的研究進展[J].國外醫(yī)學(骨科學分冊),2004,25(2):99-101.
[5]方偉英.合并慢性疾病的老年骨質疏松癥患者骨折的防治[J].浙江醫(yī)學,2009,31(5):644-645.
[6]馮敏.丹參酮ⅡA對心血管影響的研究進展[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3,(12):145.
[7]邱海洋.復方丹參片有效成分及藥理作用的研究[J].北方藥學,2014,(3):11,42.
[8]許碧蓮,吳鐵,張新樂,等.復方丹參促進家兔骨折愈合的骨組織形態(tài)計量學評估[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08,12(37):7211-7214.
[9]魏戌,李建鵬,謝雁鳴,等.絕經(jīng)后骨質疏松癥的中醫(yī)常用治法及四味中藥的研究進展[J].環(huán)球中醫(yī)藥,2011,4(6):481-485.
[10]鄒麗宜,吳鐵,崔燎,等.復方丹參制劑對糖皮質激素性骨質疏松癥大鼠的防治作用[J].中國臨床康復,2005,9(11):236-238.
[11]王俊國,曹斌.丹參促進骨折愈合的研究進展[J].中國骨傷,2003,16(10):637-638.
[12]魏天佑,崔燎.骨質疏松與類風濕關節(jié)炎[J].中國骨質疏松雜志,2007,13(8):592-595.
Effect of Fufang Danshen Tablets on static bone histomorphology parameters of cancellous bone tissue in CIA rats
XIAO Yan-shen,DONGWen-ming,WANG Ya-hai
(Central People′s Hospital of Zhanjiang,Zhanjiang 524037,China)
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 of Fufang Danshen Tablets against osteoporosis of CIA rats.MethodsCIA ratmodel was established by injecting bovine type II collagen subcutaneously.Three groups including normal control group(n=10),experimental control group(n=12)and experimental group(n=12)were built and themice were treated with sterilized water or Fufang Danshen Tablets,respectively for 2 months.Parameters including wet weight,dry weight,length and circumference,aswellas the static bone histomorphology parameters of themice shin bone in each group were collected for analysis.ResultsThe wetweight,dry weight and static bone histomorphology parameters of bone tissue in experimental and experimental contro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normal control group,the similar resultswere found between experimental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ConclusionFufang Danshen Tablets can obviously inhibit bone erosion and osteoporosis in CIA rats,but further study was needed for clarifying themechanism.
Fufang Danshen;Rheumatoid arthritis;Osteoporosis;CIA
R965
:A
2095-5375(2014)07-0379-004
肖彥燊,男,主治醫(yī)師,研究方向:骨質疏松的預防與治療,E-mail:xysh1979@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