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呼吸道疾病的癥狀與防治
1.鼻液異常。①特點。病理情況下,鼻腔或與其相通的腔道發(fā)生炎癥,出現大量的炎性產物,進而刺激分泌腺,導致分泌物增多(可變成膿性分泌物,或因混有血液而呈現紅色)。②發(fā)病機理。呼吸道黏膜上皮細胞間隙的杯狀細胞有分泌黏液的功能,黏膜下有黏液腺,可分泌黏液和漿液,其分泌機能受迷走神經的支配,受到刺激后黏液分泌量增加,并使杯狀細胞和黏液腺細胞增生。
2.呼吸紊亂。①特點。指呼吸的頻率、深度和節(jié)律發(fā)生了改變,其中呼吸困難是最重要的表現,其特點是呼吸深度和節(jié)律增加,呼吸用力,高度呼吸困難又稱為氣喘。②發(fā)病機理。主要有肺臟的通氣功能障礙、肺臟內氣體彌散功能障礙以及肺泡的通氣與血液的比例失調等。
3.啰音。①特點。分為干啰音和濕啰音。干啰音音調較高,聲音清楚,持續(xù)時間較長。濕啰音斷續(xù)而短暫,發(fā)生部位較恒定,咳嗽以后可發(fā)生移位或消失,在吸氣末期更明顯。②發(fā)病機理。干啰音是因支氣管的炎性分泌物部分阻塞管腔,或者因支氣管痙攣收縮、管壁腫脹或受到壓迫使管腔狹窄,空氣通過時產生的異常聲音。濕啰音是在氣管或支氣管內有較稀薄的液體時,如滲出液、吸入的液體、膿液等,空氣經過時形成水泡并立即破裂所產生的聲音。
1.飼養(yǎng)管理。在進家禽前,提前2天把鍋爐點著,將舍內溫度升高至33~35℃,然后向地面灑水,保證進雛的前3天地面都是潮濕的,盡量把濕度提高到60%~65%,第4天要適量通風。隨著家禽排泄物的增多,有害氣體也在增加,可在中午溫度高時通風1~2小時,以換氣排濕。將舍內晝夜溫差控制在3℃以內,以防家禽感冒。在家禽進舍25天之內,以保溫為主,適量通風;25天后保溫為主,加大通風。
2.疾病防控。家禽進場第7天注射疫苗,預防支原體感染;第14天注射法氏囊疫苗時,因疫苗本身的刺激比較大,加上免疫空白期,可在免疫前3天、后3天用雙黃連口服液飲水。
王 武 吉林省大安市龍沼鎮(zhèn)新風村 13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