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偉,周 力,張春影
(哈爾濱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yī)院泌尿外二科,黑龍江 哈爾濱150001)
術后尿潴留是指術后膀胱充盈但無法排空膀胱,是術后常見的并發(fā)癥(5%~70%),尤其是疝修補術及肛腸手術[1~3]。術后尿潴留可導致住院時間延長、費用增加、膀胱過度充盈及泌尿道感染。留置導尿管是治療術后尿潴留的主要方法,但其可導致感染率增加[4]。因此,近年來有很多關于藥物防治術后尿潴留的研究。研究表明,α腎上腺素受體阻滯劑可以預防術后尿潴留,且促進膀胱排空。之前有研究評估了α腎上腺素受體阻滯劑在子宮切除術、腹股溝疝修補術及結直腸手術后預防尿潴留的作用,其結果顯示坦索羅辛是安全有效的選擇性α1腎上腺素受體阻滯劑,其療效好且副作用少。本研究選取我院在椎管內麻醉下行曲張精索靜脈切除術、腹股溝疝修補術及陰囊手術的男性患者116例手術患者探討坦索羅辛在預防術后尿潴留中的臨床價值。
1.1 一般資料 連續(xù)收集2012年8月~2013年7月在我院椎管內麻醉下行曲張精索靜脈切除術、腹股溝疝修補術及陰囊手術的男性患者116例作為研究對象,年齡18~50歲?;颊唠S機分為:坦索羅辛組59例和安慰劑組57例兩組。排除標準:術前有泌尿系統(tǒng)癥狀、精神病病史、系統(tǒng)性疾?。ㄈ缣悄虿。⒛蜾罅羰?、泌尿道或腹部手術史、術前使用影響膀胱排空的藥物(如苯二氮卓類藥物、膽堿能藥物)、術前使用α或β腎上腺素受體激動劑、術中輸入液體量超過1500ml、使用除利多卡因外其他麻醉藥物、手術時間超過90min。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坦索羅辛的半衰期為9~15h,因此我們于術前14、2小時及術后10小時給予坦索羅辛0.4mg;安慰劑組于術前14、2小時及術后10小時給予安慰劑。所有患者術前均排空膀胱,使用2ml利多卡因行椎管內麻醉后手術。術后給予非甾體類抗炎藥(NSAIDs)作為術后鎮(zhèn)痛,無患者使用阿片類鎮(zhèn)痛藥物。術后12小時無法排尿者插入14號導尿管以排空膀胱。
1.3 觀察指標 密切觀察患者術后24小時內是否出現(xiàn)尿潴留、排尿困難及其他副作用,比較兩組患者的術后尿潴留情況。術后尿潴留的診斷標準是術后第一個24小時患者恥骨上區(qū)疼痛,觸及包塊,無法排空膀胱,插入導尿管后引出尿量>400ml。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數(shù)據(jù)處理采用SPSS 17.0軟件包進行。正態(tài)分布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兩組間比較行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例數(shù)或百分率(%)表示,應用χ2檢驗或Fisher精確概率法進行兩組比較,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對象的人口與臨床特征 表1顯示116例男性患者隨機分為坦索羅辛組59例,安慰劑組57例。曲張精索靜脈切除術是兩組患者中最常見的手術,兩組患者平均年齡(27.59±7.29vs27.72±7.2歲)、手術 類 型、術 前 液 體 輸 入 量 (1094.92±200.78vs 1096.672±14.08mL)及手術時間(50.37±13.35vs 53.50±11.92min)無顯著差異(P均>0.05)。
表1 兩組患者人口特征及臨床特征[±s,n(×10-2)]Table 1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and clinical features of patients in both treatment groups
表1 兩組患者人口特征及臨床特征[±s,n(×10-2)]Table 1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and clinical features of patients in both treatment groups
指標 坦索羅辛組(n=59) 安慰劑組(n=57)平均年齡(歲)27.59±7.29 27.72±7.2手術類型平均術前輸液量(ml) 1094.92±200.78 1096.67±214.08腹股溝疝修補術 7(11.9) 6(10.5)曲張精索靜脈切除術 29(49.2) 29(49.2)陰囊手術 23(39) 23(39)平均手術時間(min)50.37±13.35 53.50±11.92
2.2 術后尿潴留的危險因素 術后尿潴留的危險因素見表2、3。單變量分析顯示,坦索羅辛組患者術后尿潴留發(fā)生率(6.8%)遠小于安慰劑組(21.1%),手術時間(P=0.039)及年齡也與術后尿潴留有關。邏輯回歸分析顯示,坦索羅辛組術后尿潴留的比值比(根據(jù)可能的危險因素調整后)較安慰劑組低0.24倍(OR=0.24,95%CI=0.09~0.6,P=0.002);手術時間長(OR=1.03,95%CI=1-1.07,P=0.027)及年齡小 (OR=0.93,95%CI=0.87~0.99,P=0.029)是影響術后尿潴留的其他兩個因素。坦索羅辛組有1例出現(xiàn)副作用,表現(xiàn)為嘔吐和頭暈,但程度較輕,不影響結果。
表2 術后24小時內與術后尿潴留的相關因素Table 2 Associated factors of post-operative urinary retention within 24hours after surgical intervention
表3 兩組患者校正比值比及術后尿潴留的可能危險因素Table 3 Adjusted odd ratio for treatment group and potential risk factor of post-operative urinary retention
術后尿潴留是手術和麻醉后最常見的并發(fā)癥之一,尤其是下腹部手術、盆腔手術、婦科手術及直腸肛管手術[5]。據(jù)文獻報道,術后尿潴留總體發(fā)生率為5%~70%。術后尿潴留與年齡、性別、泌尿系統(tǒng)疾病、術前液體輸入量、手術和麻醉方式及手術持續(xù)時間有關。術后尿潴留導致患者術后下腹部疼痛,而行導尿術可能導致泌尿道損傷、泌尿道狹窄、泌尿道感染等并發(fā)癥,從而增加患者住院費用及住院時間[6]。
目前關于術后尿潴留發(fā)生的機制如下:①手術、麻醉及術前管理可能中斷排尿反射,其中麻醉還可能影響膀胱充盈的感覺。②手術期間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平衡紊亂。③麻醉及術后疼痛引起的全身交感神經興奮。④膀胱充盈引起的局部交感神經興奮。⑤逼尿肌收縮功能障礙。⑥膀胱出口在α腎上腺素受體興奮時關閉。⑦會陰及下腹部疼痛可抑制會陰部松弛,從而抑制膀胱排空。⑧阻斷陰部傳入神經反射可以抑制逼尿肌收縮。⑨術后臥床不動且仰臥位排尿均導致術后膀胱排空障礙[7]。
本研究中患者年齡為18~50歲,因為高齡患者膀胱逼尿肌收縮能力下降,且諸如良性前列腺增生之類的泌尿系統(tǒng)疾病發(fā)生率增加,這些都可能會影響到研究結果的準確性。有研究表明,男性術后尿潴留較女性高,但也有研究表明,男女性術后尿潴留發(fā)生率無顯著差異(P>0.05)。本研究中只有男性參與,因此無法比較男女性術后尿潴留發(fā)生率的差異[8~10]。
藥物預防術后尿潴留的方法有很多,包括擬副交感藥物及α腎上腺素受體激動劑。限制術前液體輸入量、使用局部麻醉代替全身麻醉、使用短效麻醉藥物、患者術后早期下床活動、恥骨上區(qū)熱敷法均可預防術后尿潴留的發(fā)生。因為術前輸入大量液體會導致膀胱過度充盈,因此限制術前液體輸入量可以預防術后尿潴留。麻醉方式也會影響術后尿潴留,局部麻醉后尿潴留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全身麻醉。藥物預防術后尿潴留的機制是增加膀胱逼尿肌收縮力、促進膀胱頸及近端尿道松弛[11]。擬副交感藥物例如氨甲酰甲膽堿可增加膀胱平滑肌的收縮力,但其效果較差且副作用明顯。α腎上腺素受體阻滯劑可以減少膀胱出口阻力,從而促進排尿。有研究表明,預防性使用酚芐明可以顯著降低術后尿潴留的發(fā)生率。G?nüllü等人使用哌唑嗪(另一種α腎上腺素受體阻滯劑)預防疝修補術術后尿潴留,其研究結果表明哌唑嗪可以將術后尿潴留的發(fā)生率從25%降至10.8%(P<0.05)[12~14]。坦索羅辛是高選擇性長效α1腎上腺素受體阻滯劑,且副作用少。但是麻醉方式、手術時間及術前泌尿系統(tǒng)癥狀嚴重程度與術后尿潴留無顯著關系[16]。本研究中,坦索羅辛組118例患者有7例(5.9%)發(fā)生術后尿潴留,安慰劑組114例患者有24例(21.1%)發(fā)生術后尿潴留,顯然坦索羅辛可以顯著降低術后尿潴留的發(fā)生率(P=0.001)。雖然我們排除了手術時間超過90min的患者,但是患者術后尿潴留發(fā)生率與手術時間呈正相關(P=0.039)。本研究發(fā)現(xiàn),年齡小與術后尿潴留發(fā)生率有關(P=0.017),手術類型(曲張精索靜脈切除術、腹股溝疝修補術及陰囊手術)與術后尿潴留無關(P=0.919)。
本研究表明,術前給予坦索羅辛治療可以減少曲張精索靜脈切除術、腹股溝疝修補術及陰囊手術術后尿潴留及留置導尿管的發(fā)生率。
[1] Baldini G,Bagry H,Aprikian A,et al.Postoperative urinary retention:anesthetic and perioperative considerations[J].Anesthesiology,2009,110:1139-1157.
[2] Buckley BS,Lapitan MC.Drugs for treatment of urinary retention after surgery in adults[J].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2010,10:CD008023.
[3] Darrah DM,Griebling TL,Silverstein JH.Postoperative urinary retention[J].Anesthesiol Clin,2009,27:465-484.
[4] 楊 峰,陳小嵐,劉民生,等.坦索羅辛預防肛腸術后尿潴留的效果觀察[J].海南醫(yī)學,2012,23(19):110-111.
[5] 劉 巖,田振國,王 罡.舒尿通煎劑對肛腸疾病術后尿潴留的預防效果觀察[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4(10).
[6] 顧盡暉,史仁杰.腹腔鏡低位直腸癌 Miles術后并發(fā)尿潴留及骶尾部疼痛1例[J].西部醫(yī)學,2011,23(003):506-506.
[7] 楊 竹,鐘 鈴.坦索羅辛在婦科手術后尿潴留中的作用[J].臨床泌尿外科雜志,2002,17(3):119-121.
[8] Petros JG,Rimm EB,Robillard RJ,et al.Factors influencing postoperative urinary retention in patients undergoing elective inguinal herniorrhaphy[J].Am J Surg,1991,161:431-434.
[9] 王 娟,溫桂芬.哈樂在預防老年男性腹股溝疝患者術后尿潴留中的應用及護理[J].現(xiàn)代臨床護理,2008,7(5):15-16.
[10] 林爾將,洪詩哲,張 弦,等.鹽酸坦索羅辛在防治混合痔術后急性尿潴留中的應用[J].溫州醫(yī)學院學報,2011,41(3):277-278.
[11] G?nüllüNN,Dülger M,Utkan NZ,et al.Prevention of postherniorrhaphy urinary retention with prazosin [J].Am Surg,1999,65:55-58.
[12] Hindley RG,Brierly RD,Thomas PJ.Prostaglandin E2and bethanechol in combination for treating detrusor underactivity[J].BJU Int,2004,93:89-92.
[13] Jensen P,Mikkelsen T,Kehlet H.Postherniorrhaphy urinary retention--effect of local,regional,and general anesthesia:a review[J].Reg Anesth Pain Med.2002,27:612-617.
[14] Mohammadi-Fallah M,Hamedanchi S,Tayyebi-Azar A.Preventive effect of tamsulosin on postoperative urinary retention[J].Korean J Urol,2012,53:419-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