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隔代指定就是提前確立下一位接班人,其好處在于能夠?qū)崿F(xiàn)思想上的更統(tǒng)一,更早結(jié)束接班人選擇的不確定性,形成比較穩(wěn)定的預(yù)期;但弊端就在于接班人選的唯一指向性會過快形成第二權(quán)力中心,危及現(xiàn)有權(quán)力系統(tǒng)的穩(wěn)定。
自從穿越劇火了以后,“四爺”就很忙,雍正成為各影視劇中的主角。雍正繼位之謎,近300年過去了,至今史學家未達成共識,而流傳最廣的說法是因為康熙看中了乾隆,隔代指定,才傳位于雍正。史書記載,四阿哥之子弘歷(后來的乾?。┥畹每滴跸矏?,曾經(jīng)陪康熙度過了一段美好的晚年時光。雍正并不是非法篡位,而是康熙鐘愛弘歷,為了弘歷將來能承繼大業(yè),先將皇位傳給雍正,康熙“隔代指定”乾隆,雍正作為“中間人”,只是一個傳棒的作用。
《清高宗實錄》有一段記載,故事說的是康熙有一次與弘歷去圍獵,命令侍衛(wèi)射殺野熊,熊倒地良久,康熙讓弘歷去給熊補上一箭,好讓弘歷獲得初次圍捕就將熊獵殺的英武美名。但一向行動敏捷的弘歷上馬后遲遲不動,康熙有些生氣問弘歷怎么不上前,弘歷回過神來,騎馬欲進,誰料此時野熊突然起立,朝著弘歷的坐騎撲來,此時康熙臨危不亂用長槍刺死了野熊。圍獵結(jié)束后,回到帷帳中,康熙對溫惠妃說,這個孩子的命貴重,福大命大,將來必定比我的福氣還大啊。
《清高宗實錄》卷一還有這樣一段話:“圣祖深愛神知,默定于前;世宗垂裕谷詒,周注于后?!闭f的是康熙十分看好弘歷,已經(jīng)默定了弘歷此后的繼位,但是古之沒有帝傳孫之說,所以只能先將皇位傳給雍正,再由雍正傳給乾隆。
康熙臨終遺言:“第四子雍親王胤禛最賢,我死后立為嗣皇。胤禛第二子有英雄氣象,必封為太子?!笨滴跖R終之際不僅指定了接班人雍正,還為雍正隔代指定了接班人乾隆。
康熙帝的隔代指定并非個案,明成祖朱棣隔代指定朱瞻基也是一例。
朱瞻基(1398—1435年),明仁宗朱高熾長子。明成祖在位時,并不喜歡太子朱高熾,最喜歡另外一個兒子朱高煦,甚至還動了換儲的念頭。只是太喜歡朱高熾的長子朱瞻基這個皇太孫了,所以最終沒有換太子。
傳說在朱瞻基出生的那天晚上,當時還是燕王的朱棣曾經(jīng)做了一個夢,他夢見太祖皇帝將一個大圭賜給了他,大圭上鐫著“傳之子孫,永世其昌”八個大字。在古代,大圭象征著權(quán)力,朱元璋將大圭賜給他,正說明要將江山送給他。朱棣醒來以后正在回憶夢中的情景,忽然有人報告說皇孫朱瞻基降生了。朱棣馬上意識到難道夢中的情景正印證在孫子的身上?他馬上跑去看孫子,見小瞻基長得非常像自己,而且臉上有一團英氣,朱棣看后非常高興,這件事對以后朱棣下決心發(fā)動“靖難之變”也產(chǎn)生了影響。
因此,朱高熾之所以能夠成為仁宗皇帝,很大程度上還是沾了兒子的光。明成祖確實有眼光,事實證明,宣德皇帝朱瞻基可算是一位稱職的皇帝,他對明王朝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他被史學家稱之為太平天子、歷史上著名的守成之君,并開創(chuàng)了明王朝的“永宣盛世”。
(作者系華盛智業(yè)·李光斗品牌營銷機構(gòu)創(chuàng)始人,文章選自李光斗即將出版的《接班》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