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艷 李盼盼 蔣志紅 宋 敏 張志敏 海軍總醫(yī)院呼吸內科(北京 海淀 100048)
肺癌是發(fā)病率和死亡率增長最快,對人群健康和生命威脅最大的惡性腫瘤之一。已有實驗證明,機體白細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的升高對腫瘤細胞轉移具有抵抗作用[1];腫瘤壞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作為能夠殺傷腫瘤細胞的因子在腫瘤患者體內明顯高于健康人群,有文獻報道,化療后無復發(fā)的腫瘤患者TNF-α水平與正常人無差異,而復發(fā)的患者TNF-α明顯升高,與化療前水平差不多[2]。轉化生長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對細胞的生長、分化和免疫功能都有重要的調節(jié)作用,有研究報道腫瘤周圍組織TGF-β的活化引起放射性炎癥、纖維化、促進腫瘤的轉移和復發(fā)[3]?;熓欠伟┗颊叩闹饕委煼椒ū粡V泛應用于臨床,但化療在殺傷腫瘤細胞的同時對人體正常的細胞也有一定的損害,如何提高化療的肺癌患者的生活質量是治療期間醫(yī)護人員較為關注的問題。艾迪注射液是由中藥提取而來,針對腫瘤具有殺傷作用的同時降低患者的耐藥性,提高機體自身免疫功能,輔助化療提高療效。本研究針對本院收治的肺癌患者給予艾迪注射液的治療方案,對該方案下患者的療效及不良反應的發(fā)生情況及細胞因子的改善作用進行了相關研究,現報道如下。
臨床資料本院自2012年9月~2013年10月間收治的肺癌化療患者63例,隨機分為治療組(32例)和對照組(31例),治療組32例患者中男性21例,女11例;年齡在39~71歲,平均年齡54.1±6.1歲;臨床分期Ⅱ期19例,Ⅲ期11例,Ⅳ期1例;轉移情況:32例患者中發(fā)生轉移者7例(其中肝轉移4例,胃轉移2例,骨轉移1例),余者均未發(fā)生轉移。對照組31例患者中男19例,女12例;年齡在41~70歲,平均54.5±5.5歲;臨床分期:Ⅱ期20例,Ⅲ期8例,Ⅳ期3例;轉移情況:發(fā)生轉移6例(其中肝轉移3例,胃轉移2例,骨轉移1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臨床分期、轉移情況等臨床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臨床情況,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 ①上述患者均符合《哈里森內科學》中對肺癌患者的診斷標準;②KPS評分在50~70分,健康狀況能夠接受化療者;③患者疾病狀況不宜進行手術治療;④在本研究治療前,患者并未接受影響本研究的治療方案;⑤患者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患者不符合上述納入標準;②研究過程中,患者對化療藥物過敏;③伴有重大疾病,或者有嚴重心、肝、肺、腎功能障礙者。
治療方法本研究過程中,兩組均予地塞米松磷酸鈉+澤菲+卡鉑化療,治療組在上述治療方案上加用艾迪注射液。地塞米松磷酸鈉(山東新華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37020290 劑量靜脈注射5mg;澤菲(江蘇豪森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30104)1000mg/m2;卡鉑(齊魯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 H20020181)300mg/m2。三者聯合應用,5次每周,連續(xù)2周。治療組在化療的同時給予艾迪注射液治療,劑量100mL聯合0.9%氯化鈉注射液靜脈輸注。每日2次。10d為1個周期,每個周期間隔21d,兩組治療4個周期后比較相關指標和臨床療效。
療效標準檢測指標和評價方法 對患者進行血清細胞因子IL-6,TNF-α和 TGF-β的水平檢測,檢測方法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ELISA)對上述指標進行檢測。療效判定標準參照《內科腫瘤學》進行評定[4]。顯效:腫瘤消失,患者生活質量顯著改善。有效:腫瘤體積顯著縮小,患者生活質量明顯改善。無效:腫瘤體積無變化甚至增大,患者生活質量無變化甚至降低。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不良反應參照WHO頒布的抗癌藥物急性及亞急性毒性反應分度標準將其分為五級,分別是0度、I度、II度、III度、IV度,依次代表嚴重程度加重[5]。
統(tǒng)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19.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計量資料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治療結果兩組患者細胞因子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各細胞因子組件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細胞因子檢測結果均與治療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治療組的細胞因子IL-6高于對照組(P<0.05),TNF-α和 TGF-β的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詳細結果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細胞因子比較(,mmol·L-1)
表1 兩組患者細胞因子比較(,mmol·L-1)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 別 n 時間 IL-6 TNF-α TGF-β治療組 32 治療前治療后27.32±19.4341.52±19.43▲△279.45±53.21114.45±43.12△▲44.12±13.4635.03±11.45△▲對照組 31 治療前治療后23.32±17.2339.73±21.46△285.23±56.34183.15±54.67△45.34±7.1240.45±5.23△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兩組治療后均有較好臨床療效,其中治療組顯效7例,有效20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84.4%;對照組顯效5例,有效15例,無效11例,總有效率64.5%。治療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詳細結果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例(%)
兩組患者血象及胃腸道不良反應對比 治療組血象及胃腸道不良反應均較對照組輕,且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3。
討 論肺癌是原發(fā)性支氣管肺癌的簡稱,腫瘤細胞源于支氣管黏膜或腺體,常有區(qū)域性淋巴結轉移和血行播散,早期常有刺激性咳嗽、痰中帶血等呼吸道癥狀,病情進展速度與細胞生物特性有關。肺癌為當前世界各地肺癌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是一種嚴重威脅人民健康和生命的疾病。細胞因子IL-6,TNF-α和TGF-β的水平在肺癌患者體內反應了患者的生活質量、遠期預后等方面都有很強的預示性作用[6-8]。相關研究認為該類細胞因子參與了肺癌患者機能變化的整個過程,未治療前患者體內IL-6,TNF-α和 TGF-β水平較低;治療后,患者相關指標均明顯升高[9]。因此,化療對肺癌患者有較好的臨床療效,并能有效提高患者體內細胞因子水平。
表3 兩組患者血象及胃腸道不良反應對比(例)
艾迪注射液均有腫瘤細胞直接殺傷作用、誘導腫瘤細胞凋亡、抑制腫瘤血管再生及骨髓保護增強免疫作用,在臨床上已廣泛應用于接受放化療治療的的癌癥患者的輔助治療,并取得了一定的認同[10,11]。艾迪注射液由人參、黃芪和刺五加與斑蝥等藥物組成?,F代研究認為人參中含有人參皂苷,黃酮類,糖類等成分。人參中的人參皂苷中有抗腫瘤的作用的物質成分,人參皂苷rh2、人參皂苷rh1、人參皂苷rg3和人參皂苷rg5都有一定的抗腫瘤活性[12]。人參皂苷Rh2是人參中抗腫瘤功效最好的成分,抑制腫瘤浸潤及新生血管形成[13]。中醫(yī)學認為人參具有大補元氣、強心健脾的作用,對癌癥患者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并能有效提高患者元氣。黃芪多糖中的有效成分F3能夠增強藥物的腫瘤殺傷能力,同時黃芪具有抑制線粒體代謝活性,提高抗癌能力,提高免疫功能,增強吞噬細胞活性。中醫(yī)學認為黃芪和人參均屬補氣良藥,能夠增強人參的功效,提高人體免疫力。近代醫(yī)學研究證明刺五加的作用特點與人參基本相同,具有調節(jié)機體紊亂,使之趨于正常的功能。王訪等報道[14],刺五加具有補中、益精、強意志、祛風濕、壯筋骨、活血去瘀、健胃利尿等功能,其良好的抗疲勞作用較人參顯著,并能明顯的提高耐缺氧能力,對患者機體能力有很好的提升作用。同時現代研究發(fā)現斑蝥提取物斑蝥素及其衍生物具有顯著地抗癌作用,而去甲斑蝥素又能夠促進骨髓造血干細胞向粒細胞-單核細胞分化,增加白細胞,最終起到抗癌而不產生骨髓抑制的效果[15]。
本研究通過艾迪注射液對肺癌患者進行干預,兩組治療后均有較好臨床療效,其中接受艾迪注射液的治療組總有效率84.4%,對照組總有效率64.5%,治療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且治療組患者接受化療期間的血象及胃腸道不良反應較對照組小,說明艾迪注射液提高了患者的療效,降低了血象及胃腸道不良反應的發(fā)生,對患者的治療起到了積極的輔助作用。治療后治療組的細胞因子IL-6高于對照組(P<0.05),TNF-α和 TGF-β的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進一步從分子角度證明了艾迪注射液對機體的作用是可靠有效的。
綜上所述艾迪注射液能有效升高肺癌放療患者血清細胞因子IL-6,TNF-α和 TGF-β的水平,提高患者臨床療效,值得臨床廣泛應用。
[1]Saito K,Ishikura H,Kishimoto T,et al.Interleukin-6 produced by pancreatic carcinoma cells en hances humoral immune responses against tumor cells[J].Int J Cancer,1998,75(2):284-289.
[2]吉亞君,楊成喜,卞寶祥,等.肺癌患者化療前后血清NSE、IGF-Ⅱ和TNF-α檢測的臨床意義[J].放射免疫學雜志,2008,21(2):118-119.
[3]周詠春.電離輻射誘導腫瘤細胞發(fā)生上皮間質轉化及TGF-β在此過程中的作用[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1.
[4]孫 燕.內科腫瘤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l:90.
[5]抗癌藥急性及亞急性毒性反應分度標準(WHO標準)[J].癌癥,1992,11(3):254.
[6]胡朝梁,王美佳,黃郁云,等.IL-6-174G/C多態(tài)性與肺癌無相關性:基于2901例肺癌患者和3234例對照的Meta分析[J].醫(yī)學分子生物學雜志,2013,10(1):47-53.
[7]趙雪強.腫瘤壞死因子相關凋亡誘導配體及其受體與肺癌治療[J].國際腫瘤學雜志,2010,37(8):597-600.
[8]胡 偉,胡 祎,周 昆,等.轉化生長因子-β通過PI3K/AKT信號通路促進人肺腺癌細胞株A549的增殖作用[J].中華實驗外科雜志,2011,28(8):1241-1243.
[9]姜 麗,王春梅,郭冬梅,等.艾迪注射液治療子宮內膜癌術后化療30例[J].陜西中醫(yī),2011,32(7):775-776.
[10]楊金菊,丁 敏.艾迪聯合吉西他濱及順鉑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 Meta分析[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2,15(24):2794-2798.
[11]王 屏,朱 靜,高仲陽,等.艾迪注射液聯合化療治療中晚期肺癌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醫(yī)院藥學雜志,2008,28(1):51-53.
[12]任莉莉,魏影非,杜惠蘭,等.人參抗腫瘤作用研究進展[J].中成藥,2005,27(8):947-950.
[13]程汝濱,葛宇清,黃 真,等.人參皂苷Rh2抗腫瘤轉移的功能研究進展[J.中南藥學,2013113211-213.
[14]王 訪,張有權.抗衰老中藥的藥理研究近況[J].時珍國醫(yī)國藥,2002,13(4):236-237.
[15]于路佳.去甲斑蝥素對人骨髓瘤細胞株U266的化療增敏作用及其抗腫瘤機制的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0.